-
閒言|煮一壺心茶,素心以對,滋養光陰
但世人又有幾個能真正洗去鉛華呢,一顆浮躁的心,會不定時的與你肆虐邂逅。人生如茶,閒時煮一壺,茶水即可入心,滌心。許多時候,只想讓心靜一靜,再梳理、安放一些舊事,與茶對坐,與你與時光聊聊天,那是久違的舒心。
-
董亞芳紫砂壺作品欣賞
董亞芳紫砂壺作品《傳爐》 董亞芳紫砂壺作品《龍鳳對壺》 董亞芳紫砂壺作品《喜慶》 董亞芳紫砂壺作品《清沁》 作品以傳統技法為主,所制的紫砂壺功力深厚,作品體滿勻稱,搭配合理,線條流暢,簡練穩重,實用大方。董亞芳秉持初心,將繼續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和製作技能,不斷攀登紫砂藝術新的高峰,為紫砂事業的繁榮昌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匠心獨運——王春明紫砂壺作品欣賞
作為泡茶利器的紫砂壺因泡茶不失原味,隔夜不餿,不奪茶香等優點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收藏。高級工藝美術師王春明出生於紫砂壺發源地宜興丁蜀鎮,兒時就喜歡上了紫砂的多變色彩及造型,師從壺界四小龍之一江建翔大師,師父的指導及自己的悟性與勤奮,歷經多個寒暑,不斷在傳承中創新,練就了較為深厚的功底。
-
知壺與識壺 丨 史上最全顧景舟紫砂壺
一、大彬制壺妙不可思據傳,明正德年間,吳頤山的書僮供春「給役之暇,竊仿老僧心匠」,試著跟金沙寺僧捏制茶壺。周高起著《陽羨茗壺系》中嘉譽供春的作品云:「慄色闇闇,如古金鐵,敦龐周正,允稱神明垂則矣!」則供春就成為紫砂陶藝史上第一個被記載下來的大師傅。
-
投資紫砂壺大師作品最靠譜(組圖)
泡上一壺茗茶,讓茶汁沿著喉嚨緩緩而下,那感覺令人七竅暢通,滿腹清香,而喝法又見「功夫」,活煮甘泉,慢工細活,在汲養靜氣的同時,留存一份夏日的清淡與悠閒。 品茗雅興要與環境相宜,添上一把紫砂壺,不僅帶來生活的情趣,更重要的是放鬆心靈,滌蕩俗塵。摩挲把玩,如與老友對話,雋永悠長。
-
大師經典 顧景舟紫砂壺作品欣賞&鑑壺36招
圖上:九頭詠梅茶具全器以梅幹為造型設計,壺嘴呈喇叭式,出水點注順勢而出,遒勁有力;壺把乘勢而起,蜿蜒蒼勁,端拿舒適。壺身點綴朵朵梅花,花瓣塊面飽滿,紋路清晰,雕塑技藝高超,氣韻高雅。顧景舟的作品主要以單壺創作為主,連杯的套組較為少見,此套「詠梅茶具」多達九頭之多(一壺、四杯、四託),彌足珍貴。
-
史上第一把紫砂壺傳奇復刻,煮水甘甜,煮茶更好喝
對於茶人而言,紫砂煮水壺的意義,不僅在於其適宜煮水、煮茶,更重要的是「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心境與情趣。 一把紫砂壺,放在茶席上,不張揚不喧囂,自成一道風景。
-
詳解|紫砂壺 → 井欄壺與漢鐸壺的區別
一把紫砂壺準確地說共有鈕、壺蓋、壺腹、壺把、流嘴、足、氣孔等七個部位。有些紫砂壺的某些部位很相似,容易讓人混淆。
-
壺姿-陳文祥柴燒壺作品欣賞
我們常常會從:火刺的肌理、天然落灰、餘燼產生的窯變效果、坯質產生的窯變效果、附加材料產生的窯變效果,偶然間產生的窯變效果,特殊的燒成技法,窯爐設計影響下的窯變效果等等來欣賞柴燒。首先,陳文祥老師個人對造型就有相當厚實的基礎。他科班出身,受過藝術專業的雕型的訓練。多次參與大型雕塑工作營。所以,他的型制的拿捏上看似不經意卻有章法。上手他的茶壺時,手與壺的親和度讓你無比的舒適且自然。
-
歲暮清歡,素冬安暖,願你善其身,願你遇良人,暖色浮餘生
涼寒的日子,需要一壺滾燙的酒,才能真正地釋懷解意;需要一個懂你眉間辭色的人,才能慰藉歲月風塵的冷寂。不再去管,來年誰會陪你攜手天涯;不再去管,誰才是了過盡千帆的歸宿;也不再去管,誰會給你一個滄海桑田,已然安穩的家。家人閒坐,燈火可親。
-
紫砂文化 丨 香港茶具文物館紫砂藏品欣賞
觀眾可以從中欣賞到歷代壺手如徐友泉、陳鳴遠、楊彭年及其他名家的傑作,還可縱覽宜興陶藝家在造型藝術上的多方面成就。今天和大家一起來欣賞香港茶具文物館的紫砂藏品。明清筆記中都記述他為人敦雅古穆,製作態度十分認真,「遇不愜意碎之」,因此存世作品極少。此壺是尊為明代著名鑑藏家項元汴所訂製造。近年明墓中出土了不少時大彬的茶壺,特點多是端莊渾厚,古樸雅致。大彬早期多仿供春大壺,以樸雅堅緻見長;後期由於與陳繼儒等文人交往,遂改制小壺,並開啟紫砂壺藝與文人品味相結合的肇端。5,(明)時大彬 開光方壺
-
壺說 ▏請別用「有色眼光」欣賞紫砂壺!
前幾日,有位壺友在壺友群裡發了下圖,評說:"西施壺泥好,工太差!"
-
冬日清淺,向暖而生,願有人與你立黃昏,願有人問你粥可暖
冬日閒暇,淡品流年,斟一杯清酒,煮一壺暖茶,日子便溢滿了溫暖與清香。一米陽光,一壺酒,抑或一杯清茶,便溫暖了冬日的時光,馨香了綿長的歲月。煮一壺清茶,與友人淺品,雖然沒有酒的濃烈,卻也有閒情雅趣。飲茶話人生,聊天論詩詞,看星月當空,聽風吹竹林。人生不易,能覓得一刻閒情,享受一份雅趣,足矣。品茶,若品人生,初嘗苦澀難咽,再品濃厚香甜,到了最後便是清洌寡淡。
-
紫砂壺收藏的幾大誤區 什麼才是好壺
名家是當代的紫砂壺的「名牌」,代表著紫砂壺工藝水平的標準,目前市場中仿名家壺如此普遍,就是因為一方面所有收藏者追求名家到了極端的程度,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對紫砂壺的基本鑑賞要求卻仍然模糊,間接培育了仿作的市場。 市場上有很多壺底打著顧景舟的款,但如果收藏者一開始能從「料」「工」兩個角度對壺做認真的了解,根本不必考究「款」的因素,而是能很快知道鑑定的答案。
-
蓋碗、紫砂壺、玻璃杯、煮茶法,誰才是白茶衝泡的首選,看看吧!
下面就來看看紫砂壺泡白茶的成績單,到底是哪方面的表現不如人意,成為了紫砂壺泡白茶的短板。一、紫砂壺器型局限,不便於出湯紫砂壺在衝泡白茶的過程中,壺嘴小,不能快速的將茶湯徹底傾倒出來,會使得白茶在壺內悶泡,這是其在衝泡白茶上的一大硬傷。
-
紫砂壺煮後掛白霜是化工壺嗎 可能原因有3
紫砂壺如果煮完後有掛白霜的話就會讓人很擔心,害怕是化工壺。其實這種害怕是多餘的,因為煮後掛白霜並不一定是化工壺,原因有很多,今天宜興壺人介紹3種,看後你肯定就明白了。如果你的紫砂壺是用這樣的自來水煮過,那麼掛白霜可能就是水質的問題,而不能說明你的壺就是化工壺。當然,如果你用的是順淨水,那麼就可以排除誰知的問題,我們接下來看第二個原因。
-
顧景舟主要作品欣賞【精品】
他視紫砂為生命,承前啟後,融古鑄今,一改清初以來紫砂壺纖細繁瑣、堆砌繁華之氣,追求壺體線條的流暢舒展,權衡比例的協調秀美,注重造型的簡樸大方,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寸壺竟有鬥米貴」的聲譽。 顧景舟作品鑑賞:供春壺壺形藩名的「供春壺」,即取老樹癭為形,樹皮斑駁滿身,紋理繚繞,以瓜蒂形為蓋。泥色黃褐,樸質古拙,壺身輕巧端握舒適,出水流暢。化老醜樹癭為壺,大有返璞歸真之意境。
-
【茶人傳】江建群:當代壺藝大師的紫砂壺
一把好壺,承載茶香,氤氳茶魂。對於紫砂壺製作大師江建群而言,紫砂如家人,連著故土的根。其製作的紫砂壺工藝精湛、詩意蕩漾,通過泥色、質地、造型、裝飾的整體搭配,從不同層面彰顯其人生感悟,展示生活文脈,大處有形,小處有情,激發出引人入勝的美感。一直以來,江建群都認為紫砂壺藝是一門綜合藝術,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的各個方面都可以融入紫砂壺藝的創作,哪怕是一首詩、一句詞,都可以在人的腦海裡形成一個畫面,從而獲得創作的靈感。
-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秋冬季多喝煮出來熱茶,確實是不錯的體驗。不過談及煮茶,為了煮好一壺茶,該準備哪些茶具呢?《2》首先是,煮茶的爐。很早以前看過一位老友煮茶,當時我們在喝一泡正巖的老叢水仙。總之,要想喝到一款茶的原汁原味,追求一壺理想的茶味效果,不建議茶友們用養生壺煮茶。《4》聊完了煮茶的爐,再來看煮茶壺。市面上的煮茶壺,琳琅滿目。有金屬材質的,鐵壺、銅壺、銀壺。
-
心若向暖,素時錦年,聽一場雪落無聲,煮一壺時光清淺
攜一剪冬日暖陽,聽一場雪落無聲,煮一壺清淺時光,釀字為酒,飲雪成詩,心若向暖,素時錦年。走在清寒的街頭,雪花飄飄揚揚地灑落,往來的人群不再漠然,路邊的霓虹也變得溫柔,城市仿佛從這一刻進入了童話的世界。這樣的季節適合一個人煮茶,獨自坐於窗下,清茶暖胃,透過燈影,看窗外雪花飛舞,聽雪落下的聲音。這樣的季節適合兩個人溫酒,對坐於小屋內,薄酒微醺,此時光陰,緩慢而溫柔,數悠悠歲月,守餘生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