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客流同比下降近八成 杭州東站實現進出口體溫檢測全覆蓋

2020-12-10 杭州網

杭州日報訊 昨日是農曆正月初六,全國春運第21天,往年這個時候正是返程客流高峰期,今年因為疫情影響,返程客流繼續保持低位。

1月29日,鐵路杭州東站到發旅客7.57萬人次,較去年同比減少75.3%;總換乘客流達12.44萬人次,較去年同比減少77.8%。

然而因為防疫,東站面臨的壓力不減反增。由於延長假期,預計今年返程高峰要推遲到正月十五前後。為守好浙江這「第一門戶」,從容應對返程高峰,杭州東站樞紐管委會推出了一系列防疫舉措。

其中第一條,就是東站樞紐內30餘家保障單位第一時間組成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制定包含各單位職責、信息聯動、人員統籌、物資調配等相關內容的疫情防控保障預案,確保東站各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如果列車上發現疫情,就會啟動預案中的路地聯動機制,這時候疫情防控小組就行動了,一方面對接鐵路,一方面由醫療部門進站復檢,如果有湖北接觸史並有症狀的,第一時間轉送至臨時隔離點,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立即轉運至定點醫院。

另外,東站已完成鐵路到達層10個出站口、二層出發大廳4個進站口、長運進出站口共計20處紅外體溫感應檢測儀的全覆蓋安裝,實現進出旅客體溫監測全覆蓋,發現異常,再由衛健醫護人員二次複診確認,這樣的無縫銜接工作模式,確保東站進出旅客疫情防控一個不漏。江幹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發現有湖北接觸史的旅客,即便體溫正常,也會送至區裡醫學隔離觀察點,統一隔離觀察14天,進行篩查排除。

除了對管轄區域衛生死角開展深度清理,每日對站房、公廁、地下室、商鋪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重點消殺外,今年春運期間,東站區域內新風路上,還有一處網約車司機防疫點,免費為過往的網約車司機發放口罩,並無限量供應消毒液,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相關焦點

  • 今日北京西站再迎春運小高峰返程客流同比下降超五成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2月2日,北京迎來鼠年首場降雪的同時,北京西站春運返程小高峰也如約而至。早上8:25分,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西站時發現,車站外並未出現往年返程高峰時期大量客流集中進出的情況,北廣場上只有零星的幾位旅客。
  • 廣州2020年春運客流量同比下降近四成
    人民網廣州2月11日電(王星、陳俊明)本網從廣州市疫情存續期間交通防疫保障工作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截至2月11日,廣州2020年春運旅客到發量累計2505.3萬人次,同比下降38.3%。今年將不會出現春運返程客流高峰。
  • 鐵路返程客流增長明顯,杭州火車東站昨天到達旅客1.1萬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許文峰隨著各地逐步復工,春運返程客流逐步開始上升。而今天(2月10日)是正月十七,長三角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9萬人次,預計比往年同期下降90.3%。根據鐵路部門的統計,昨天(2月9日),長三角鐵路主要客運站發送和到達客流增長明顯。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地區較大客運車站全部配置測溫設備,以無幹擾式測溫為主,輔以手持測溫儀和溫度計測溫,協助當地醫護人員做好所有旅客測溫工作,把好進出城市防疫第一道關口。
  • 返程高鐵上空蕩蕩,廣州南站客流少了七成多
    原本的返程高峰,因為疫情的緣故,客流大幅下滑。筆者了解到,節後春運,廣鐵日均停開旅客列車44對, 1月25日至2月2日共發送旅客431.4萬人次,同比減少69.7%;白雲機場返程高峰日進港旅客數下降超過50%。
  • 杭州火車東站返程高峰來了?小時新聞記者現場實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隨著大家陸續返崗,杭州火車東站客流情況怎麼樣?大家都戴好口罩做好防護了嗎?今天(2月6日)上午十點,記者來到杭州東站東廣場。記者隨後來到東站二樓東側的出發層。這裡原本是東站出發最繁忙的地方,尤其是五一,國慶等節假日,進站安檢甚至要排隊。而今天記者在現場看到,進站口空空蕩蕩。在記者觀察的十分鐘內,平均每分鐘只有不到三四位旅客前來乘車。剛剛,記者來到了東站地下一層的到達層。
  • 深圳2020年春運客流大幅下降 返深客流時間跨度拉長
    節後深圳返程客流大幅下降數據顯示,春運40天,深圳春運客流量總體下降,累計發送旅客1019.40萬人次,同比減少40.86%,比預期發送量(1763.42萬人次)減少42.19%。其中,鐵路客運累計發送636.2513萬人次,同比減少39.85%;道路客運累計發送180.2878萬人次,同比減少40.88%;民航客運累計發送178.082萬人次,同比減少43.36%;水路客運累計發送24.7786萬人次,同比減少46.98%。春運40天,深圳累計抵達旅客753.3389萬人次,同比減少51.34%。
  • 2020春運結束:客流下降一半,沒有返程高峰
    從1月10日到1月22日,春運前半程基本保持了大客流的狀態,同比還有所增長。1月23日凌晨,武漢宣布「封城」後,公眾對疫情重視程度迅速提高,全國客流遭遇拐點,23日、24日的客流相比去年同期均出現下降。
  • 返程路上,交通出行如何保障
    返程路上,旅客出行是否安全暢通?2月3日,記者從鐵路、民航、公路部門了解到,儘管返程客流來臨,但我省尚未形成返程高峰,且客流、車流始終保持低位,同比去年春運大幅下降。省春運辦於2月1日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大交通站場、車輛均加強疫情防控和通行保障應急,確保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運輸安全暢通和春運暢通無阻。
  • 消毒全覆蓋旅客測體溫,上海兩機場今返程客流預計7.5萬
    佩戴手套口罩、手部清潔消毒、體溫測量……這些成為了機場安檢隊員每日上崗的必備步驟。目前,上海浦東和虹橋兩場迎來春運返程客流高峰。統計數據顯示,機場方面春運返程客流目前總體平穩,與前期的客流相比,返程旅客數量沒有超過日常客流量。
  • 今年阜陽客運量同比下降五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18日,為期40天的春運落下帷幕,今年阜陽客運量同比下降五成。據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運,阜陽火車站、高鐵阜陽西站共發送旅客68.6萬人次,阜陽長途汽車中心站共發送旅客16.03萬人次,阜陽機場旅客吞吐量累計6.6萬人次,同比分別下降53.71%、67.68%、43.4%。
  • 深圳機場實現進出港旅客體溫監測全覆蓋
    1 月 28 日,深晚記者從深圳機場獲悉,為加強疫情防控和應對返程客流,目前 6 套紅外人體溫度快速篩檢儀在深圳機場航站樓國內到達區安裝完畢並啟用,加之此前機場國際進出境大廳和航站樓 19 個出入口已實施的體溫監測,深圳機場由此實現了所有進出港旅客體溫監測全覆蓋。
  • 交通運輸部:預計今年春運40天客流同比下降五成多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交通運輸部:預計今年春運40天客流同比下降五成多中新社北京2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15日在北京表示,受疫情影響,預計今年春運40天客流將同比下降五成多,且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返程高峰
  • 春運前三天全國鐵路客流同比下降七成以上
    1月31日,春運進入第四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290萬人次,同比下降75%,計劃開行旅客列車6218列。鐵路部門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切實加強「無接觸式」服務,努力確保旅客安全出行。在國家「就地過年」政策的作用下,今年鐵路春運客流總體大幅下降。儘管客流量較低,但鐵路部門堅持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措施不放鬆,努力確保旅客走得安全放心。
  • 杭州東站9天發客近200萬
    張煜歡 攝中新網杭州10月7日電(記者 張煜歡)記者從鐵路杭州站獲悉,9月28日至10月6日,杭州東站旅客發送量198.66萬人次,居長三角鐵路首位。與疫情發生以來的客流量相比,眼下杭州東站的「人氣」已基本實現回溫,達到去年客流的9成以上。
  • 鐵路民航客流下降,地鐵客流預計增八成!大興多地發出通知,社區(村)卡口將檢查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鐵路民航客流下降,地鐵客流預計增八成今天開始,2021年春運將拉開帷幕。因疫情防控倡導市民在京過年、非必要不出京等多重因素疊加,今年春運期間鐵路民航客流將比往年大幅下降,同時,地面公交、地鐵預計較去年上升36%、78%。
  • 這是今天的杭州火車東站!動車上,大家這樣坐……
    這是今天的杭州火車東站!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隨著大家陸續返崗,杭州火車東站客流情況怎麼樣
  • 廣州深圳地區各大車站到發客流相當於去年一成多
    (抗擊新冠肺炎)廣州深圳地區各大車站到發客流相當於去年一成多中新社廣州2月12日電 (記者 郭軍)記者12日從廣鐵集團獲悉,2月11日,廣州深圳地區各大車站發送旅客6.2萬人次,同比減少51.7萬人次,下降89.4%
  • 春運返程大數據:疫情之下客流高峰下降明顯
    1月31日前後,春運返程高峰到來。受到疫情影響,國內眾多城市的企事業單位都不同程度地推遲了復工時間。馬蜂窩大數據顯示,今年春運返程的熱度明顯下降,返程高峰也出現延遲。和往年春運一樣,很多遊客在春節前就預訂了往返家鄉的車票和機票。
  • 2021年元旦假期三天:貴陽兩大客車站客流同比下降20%-40%
    記者從金陽客車站、客運東站了解到,2021年1月1日至3日元旦小長假期間,金陽客車站共計發班2000餘班,共計運送旅客4.1萬人次,與去年同比下降20%。客運東站元旦節小長假三日共發班366班次,發送旅客5632人次,兩站與去年同比下降40%。
  • 虹橋火車站返程客流仍處低位:每個出入口都有醫務人員為旅客測體溫
    1月31日,大年初七,虹橋火車站、機場的返程客流持續低位,旅客進出都需要測量體溫,一旦發現體溫高於37.3度的乘客,將由醫務人員進行二次檢測,同時,防疫部門每天對站內人員接觸頻繁的重點部位進行全方位消毒殺菌,確保站內安全。 「大家的防範意識都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