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了,再次聊一下安陽的殷墟文化旅遊

2020-10-07 茅塞盾開

每逢黃金周,我們的媒體少不了會對我們安陽最核心和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遺蹟殷墟進行歌頌一番,諸如「中華文明的搖籃」、「漢字的故鄉」、「博大精深」、「文化厚重」等修飾性的詞句,層出不窮,這些我已經見過、聽過,太多太多,耳朵裡面都要生出老繭了。

不過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安陽的殷墟,其文化旅遊事業,迄今為止還是沒有獲得多少認知度和關注度,依舊不溫不火、不悲不喜。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我覺得當我把我前段時間親身經歷的一些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或許可以見到一些端倪。

幾個月前,偶然的機會,我進入到我們安陽本地一個頗為高端的文化群,群裡的成員也號稱是安陽市文化圈裡比較有分量的一些人士,其中不乏文化系統、文物系統的專家和領導在內。

起初我在這個群裡,和群友們探討文化方面的學問,非常的舒心。畢竟找到這麼多有共同話題的人。

後來,開始陸續發生一些非常不愉快的事情。

起因是某次我在群裡發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裡面引用了我們國家古文字學泰鬥、著名歷史學家、已故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先生的一些觀點。結果引起群裡某位成員的不滿。而他不滿的緣由,簡直讓人哭笑不得,他說李學勤是一個「謊話連篇」的人,他的學術觀點沒有可信性。

我和李老還是頗有一些淵源,不僅曾經多次因為工作緣故,前去北京拜訪他,而且讀過他的不少著作,網絡上只要是公開的老先生的講座視頻,我基本上都看過。李老在中國歷史學界的地位,是得到大家公認的。

在我看來,李老的學識以及治學的嚴謹,都堪稱是一代宗師。

而李老在甲骨文的研究方面的貢獻,也是非常重要。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中國社科院研究殷商文化集大成者的恢弘著作《商代史》叢書中,就引述了很多李老的研究成果。

他身前還一直擔任中國文字博物館的館長(中國文字博物館就位於我們安陽)。

我通過側面途徑了解到,惡意攻擊李老的這個人,是個中年人,好像還是某211大學畢業的,應該是有一定知識、學問的。

於是我便直問他,你見過李老?讀過李老的哪些文章?看過他的哪些講座嗎?

他的回答也很乾脆,說確實沒見過李老,也不認識他。以前看過他的幾篇文章,認為那些文章寫的邏輯不通。

我心想,通過幾篇自己看不懂的文章,就去質疑作者的學術水平乃至於攻擊別人的人品,這樣的人無非就是個喜好譁眾取寵的狂熱又無聊的知識分子罷了,沒必要和他繼續糾纏下去。

但是更惡劣的事,在第二天繼續上演了。

我此前發的那篇文章還提到李老身前進行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清華簡》。結果那個人自己寫了篇文章,在文章中,他信誓旦旦地認為,清華簡就是李老包括其背後的清華大學進行的文物造假,屬於驚天騙局——仿佛他親眼看見一般。還把這篇文章四處散播。

關於《清華簡》的相關研究情況,大家可以自行去網上搜索,我就不再做解釋了。我需要告訴大家的是,李老身前的最後十年,全部身心都奉獻給了清華簡的研究。而他開始著手對清華簡研究的時候,已經是七十多歲高齡。如果不是忙於清華簡的研究,李老或許不會身染重病,溘然長逝。

我不知道這個人有什麼資格去惡意攻擊一個將自己全部心血奉獻於學術研究的老前輩。

他的那篇文章,我今天回想起來都會有一種噁心嘔吐的感覺。港臺那些喜歡搬弄是非的娛記、狗仔隊,也不會腦洞大開去寫這樣毫無頭緒的文章。

但是,這樣的文章居然就出自一個來自甲骨文的故鄉安陽、一個自詡古都安陽的文化學者,而文章的主題,居然是攻擊對甲骨文的研究做出重大貢獻的前輩泰鬥。

更令我憤慨的是,那些天恰好是李老逝世一周年。

忍無可忍的我,不得不拍案而起,在群裡指責那個人。

當然了,群裡面也有像我一樣對那個人的不當言論進行指責的,但是更多的還是作壁上觀。

後來,我居然還看到有群友這樣跟話,大致意思是:

「我雖然不清楚你們到底在爭辯什麼,但是我認為世上本沒有對錯之分,只不過是大家的立場、觀點不一樣。」

你連我們在爭論什麼都不了解,居然妄下結論,充當和事佬。

看到這種混帳觀點,我還能再說什麼呢?

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唯一的選擇就是退群。

退群之後,很長時間以來我的內心一直難以平靜下來。

說實話,如果那個人是惡意攻擊我的話,我壓根就不會把他放心上,這點免疫力,我還是有的。

我後來曾經和許多友人探討過,我說道,甲骨文從發現到今天已經一百多年了。可是如果我們向上追溯的話,會發現,從甲骨文的發現、到研究、再到今天成為一項重要的文化學科,這其中做出重要貢獻的學者中,基本上看不到我們安陽本土人士的身影。

按理說,甲骨文就發現在安陽,我們安陽人如果想要研究甲骨文,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然而迄今為止,還是外來人員在主導出土於安陽的甲骨文的研究。

安陽人為什麼會守不住原本該由我們自己來堅守的文化戰線呢?難道僅僅是因為甲骨文、青銅器乃至殷商文化太過高深莫測,我們安陽人的智力不夠?

無知和無畏,是一部分自詡對安陽的殷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士普遍存在的心理。

而產生這一切的原因,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深思啊。

這是我在那個文化群中經歷的一件事。


還有其他一些經歷,想必大家應該都和我一樣遇到過。

比如在安陽坐計程車或者和安陽本地的群眾閒聊甲骨文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大家都是稱甲骨文為「烏龜殼」、「老鱉蓋」。在大家眼裡,甲骨文就等同於烏龜、王八。

當一個地方的人士把當地出土的璀璨文化當做烏龜、王八來看待的時候,還能指望他們會用心去呵護、研究這些文化嗎?

說句誅心的話,我常常在想,假如當年李濟、梁思永等人沒有對安陽的殷墟進行科學發掘,以及建國以來一大批專家學者對甲骨文、殷商文化進行科學探索與研究,我們安陽本地的人士究竟會怎麼處理這些來自三千多年前的歷史遺存呢?

實在是不敢多想。


今天,在國家大力號召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安陽本地越來越多人士開始效仿、借鑑外地發展文化旅遊的經驗,美其名曰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

殷墟、甲骨文、青銅器等在學術界擁有崇高地位,自然不會被這些人放過。

但是仔細觀察的話,還是會發現,不少人從事文化旅遊產業的目的,完全是利慾薰心。

當雙眼被經濟利益蒙蔽的時候,這些人是無法靜下心去仔細探究、梳理殷墟文化,體會到其文化魅力之所在。

老人們喜歡講「心誠則靈」。

為什麼今天安陽的殷墟文化旅遊事業還是未能呈現出良好的勢態?

這說明,那些人的心,還不夠誠!

相關焦點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安陽殷墟
    1987年,安陽市政府徵購小屯東北地(殷墟宮殿區)農田近8萬平方米,對該遺址採取了有效的保護措施,並在此興建了遺址型的博物館(殷墟博物苑),集中展現了殷代王宮殿堂的布局與建築,成為集考古、園林、古建、旅遊為一體的勝地。 1988年,中國古都協會將安陽列入中國七大古都。
  • 世界文化遺產河南安陽殷墟,七朝古都,歷史文化悠久!
    安陽作為七朝古都,更是歷史文化悠久。而殷墟就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西北郊,橫跨河南北兩岸。而殷墟在古時候被稱為」北夢」,而到了近代才被稱為」殷墟」。殷墟王陵遺址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地和祭祀場所,舉世聞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出自此地。王陵遺址總面積大約有180畝。
  • 安陽人話殷墟
    身為安陽人,提起殷墟,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天我們再來聊聊殷墟。殷墟的意義一、以甲骨文為代表的漢字系統是中華文明傳承的基因與紐帶: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最早被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們找到。
  • 殷墟遺址博物館在安陽正式開建 打造國家文化地標
    「我宣布,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工程正式開工!」11月23日上午,殷墟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在安陽隆重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江凌宣布建設工程開工。「物」盡其用 讓珍貴文物走出「深閨」據了解,建國後,殷墟出土文物數量多達上百萬件,其中珍貴文物已達50000餘件,由於安陽殷墟現有的文物展示區陳展面積不足1500平方米,展出文物僅500餘件,大量文物長期存於庫房,起不到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應有作用,特別是車馬坑、鑄銅、制骨、建築基址等重要遺蹟更是無法展示。
  • 安陽:博物館裡享受「文化之旅」
    今年「十一」假期,當各地旅遊景點迎來旅遊熱潮的同時,各地公共文化活動也在持續「升溫」。殷墟博物館全體幹部職工、守押(巡查)保安隊員、殷墟警務室民警等100餘人參加這一莊嚴儀式。大家紛紛表示,「十一」黃金周期間,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以「環境優美、服務優良、管理規範、安全有序、健康文明」為目標,切實做好旅遊高峰期疫情防控和景區安全工作,為文化旅遊強市建設貢獻殷墟力量。
  • 安陽殷墟景區
    殷墟世界文化遺產、5A級景區、河南安陽殷墟殷墟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原稱「北蒙」,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是中國商代後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殷墟因於20世紀初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
  • 河南安陽,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殷墟博物館
    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因20世紀初期在殷墟發掘出甲骨文而在世界聞名。殷墟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現在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安陽殷墟博物館建設在恆河的西岸,為了減少對遺址地區的幹擾損壞,博物館採用將建築主體下沉到地下的設計。
  • 攝影:中國安陽殷墟
        河南去過很多次,就是沒到過安陽,這裡有一處殷墟遺址,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
  • 最低調的七朝古都—安陽殷墟,歷史源遠流長,產生了眾多文明古都
    歷史源遠流長,產生了眾多文明古都,這些古都城市以其濃厚的文化魅力,吸引著無數遊客的目光。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比如河南的安陽,作為「七朝古都」,卻仿佛被遊人遺忘,許多人不知道還有這個古都的大名,但是要提到安陽殷墟,也許很多人不會陌生。安陽市位於河南的最北端,在山西,河北,河南的交界處。
  • 安陽殷墟這下「火」到央視啦!
    節目融合應用紀錄片和綜藝兩種創作手法,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 《國家寶藏》走進殷墟,將對殷墟的保護、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在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正式開始考古發掘以來,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
  • 安陽殷墟遺址保護,當下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
    安陽殷墟遺址保護,當下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 安陽是文化遺產大市,獲得多項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殊榮,進入21世紀以來,安陽市深入挖掘自己城市的文化資源,從殷墟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紅旗渠等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到中國文字博物館建設,再到曹操高陵的考古發掘和保護
  • 建設文化旅遊強市,安陽構建「兩核三板塊六組團」文化旅遊發展格局
    為深入貫徹《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文化旅遊強省的意見》精神,推動全市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加快文化旅遊強市建設,結合安陽實際,市委、市政府提出堅持文化引領、產業融合、補齊短板、創新突破、協調發展,以保護傳承弘揚甲骨文文化、紅旗渠精神為主線,以全域旅遊為主導,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真正將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旅遊產業發展優勢,致力建設文化旅遊強市。
  • 帶你一起參觀河南安陽殷墟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安陽殷墟文化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有獨具的歷史文化特色,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歷史上著名的文王演易、婦好請纓、蘇秦拜相、西門豹治鄴、嶽母刺字等重大事件都曾經發生在這裡。
  • 殷墟考古發掘80周年紀念活動啟動在河南安陽啟動
    10月30日,為期3天的「世界文化遺產殷墟考古發掘80周年紀念活動暨考古與文化遺產論壇」在安陽啟動。來自海內外的180名專家學者雲集盛會。省委書記徐光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郭庚茂為本次活動發來賀信。省政協副主席靳綏東參加了開幕式。    殷墟被譽為中國現代考古學的聖地和搖籃。80年來殷墟考古發現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和重要遺蹟。
  • 安陽構建「兩核三板塊六組團」文化旅遊發展格局
    以下內容摘自《中共安陽市委安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文化旅遊強市的意見(討論稿)》: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將安陽打造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歷史文化旅遊目的地、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示範區;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形成以殷商文化、甲骨文文化、周易文化、曹魏文化、明清文化、紅旗渠精神等為代表的文化旅遊品牌;旅遊吸引力顯著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
  • 甲骨文的起源地,擁有幾千年歷史,璀璨的安陽殷墟遺址
    導語:甲骨文的起源地,歷朝歷代的定居地,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安陽殷墟提起人文建築,你首先會想到的是哪個地區的旅遊景點呢?對於小編來說,可能想到的都不是這些比較出名的,而是小編家鄉的人文景觀,安陽殷墟。殷墟位於小編的故鄉河南省安陽市,作為曾經帝王在此定居的古都,具有很深的歷史文化價值,很多文物在這裡被發掘出來並申請世界文化遺產成功的時候,小編自豪的心情溢於言表,不能自拔。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文物數量之多,令人驚奇,而從甲骨文出土的文字資料記錄可以追述到商朝時期,作為第一個有文獻科普考察的文化古都,它的作用不言而喻。
  • 安陽印象旅遊卡
    安陽印象卡安陽印象卡是安陽市古都旅遊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發行的一種無實體的電子卡。該卡可以直接線上辦理,方便快捷,費用99元。28個景點全年免費暢遊,不限時,不限次,無需預約(大峽谷除外)、免費乘車。安陽印象旅遊卡
  • 文化,讓古都安陽更靚麗!
    安陽市文化廣電體育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安陽文化旅遊資源稟賦優越,山川秀麗,人文薈萃,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但短板弱項也比較多,旅遊產業總量規模偏小,旅遊產業鏈條短,旅遊產品不豐富,文化旅遊資源挖掘、整合和開發不夠,資源優勢還沒有完全轉化為經濟優勢,還存在有數量少留量、有好牌缺招牌、叫好不叫座的問題。
  • 9月29日,相約安陽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
    ☝點擊「古都安陽」,輕鬆關注!9月29日,相約安陽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此外,此次我市還將飛行體驗與旅遊景區進行了融合,專門開設了兩條藍色旅遊飛行體驗線路,讓遊客從空中俯瞰殷墟、中國文字博物館等旅遊景點,全方位欣賞古都全貌。除了驚險刺激的動態飛行,航空運動文化旅遊節還精心籌備了「五展一會」。
  • 安陽:做「活」文化 帶「火」旅遊 文旅融合釋放新能量
    安陽,有著眾多的城市符號,甲骨文、殷墟、周易、紅旗渠……今天,這些飽含歷史文化內涵的城市符號搭乘著「飛翔」這個新載體,又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歷史文化是七朝古都安陽的符號,也是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