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羅城梁瀟麗:民族風版的「杜拉拉」直播帶「山貨」,一年賣2000萬!

2020-12-20 廣西女性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繞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工作部署,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巾幗脫貧奔小康》欄目,宣傳一批脫貧攻堅女性典型,著力用榜樣力量激勵婦女,團結帶領婦女聽黨話跟黨走,激發貧困婦女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堅定脫貧的信心和決心,為脫貧攻堅貢獻巾幗力量。

本期為第四十五期《巾幗脫貧奔小康》,為大家帶來廣西羅城縣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仫佬家園社區第一書記梁瀟麗的故事。

從農民工到返鄉創業者,再到大學生村官、基層公務員,梁瀟麗一步一個腳印,帶動鄉親們實現致富夢想,成為民族風版的「杜拉拉」。

▲梁瀟麗:廣西羅城縣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仫佬家園」社區第一書記,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鎮人民政府幹部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衝刺的關鍵階段,截止今年2月底,我國已經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累計減貧9300多萬人,全國貧困縣也從7年前的832個減少至52個,區域性整體貧困已經基本得到解決。

目前,52個未脫貧縣正是最難啃的硬骨頭,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再加上疫情對減貧進程產生的影響,攻克這52個「堡壘」的任務不可謂不艱巨,廣西羅城縣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仫佬家園社區第一書記梁瀟麗所在的羅城縣就是其中之一。

▲現場直播測試水果糖度

搭建平臺幫助村民就業

脫貧攻堅,就業是第一位。作為仫佬家園社區的第一書記,梁瀟麗決定從解決居民就業問題入手。仫佬家園社區成立於2018年8月,是羅城縣最大的扶貧搬遷安置社區。2019年10月,仫佬家園社區的2876套住房已全部被羅城縣140多個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居住。

疫情防控期間,一些搬遷群眾宅在家沒有什麼收入,日常開支又不能少。梁瀟麗建立了「第一書記幫您找工作群」,把需要工作的居民都拉進群裡。又積極協調仫佬家園社區內的扶貧車間,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儘快復工復產。目前,社區內的中歐鮮農電子商務公司、羅城松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矚明皮具廠和艾德服裝廠相繼復工復產,吸收搬遷移民就近就業。

▲直播賣菜,她們最在行

但很快梁瀟麗就發現許多工廠都願意找勞動能力強的青壯年,對於45歲以上的人卻較少問津。梁瀟麗開始跟企業談條件,「必須青年、中年同時接納。

」 50歲的廖金美是從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大石山區搬遷來的,不久前他通過「第一書記幫您找工作群」得到了在廣西松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機會。「我有了穩定的收入,感謝梁書記搭建的好平臺。」如今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廖金美對年底成功脫貧充滿信心。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企業復工以來,經過梁瀟麗對接聯繫,先後向廣東等省外輸出勞動力156人,向羅城縣內企業輸送50多人,開發公益性崗位安排129人就業。

開辦直播帶「山貨」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沒有平臺,我就想辦法創造平臺。」梁瀟麗說,很多移民搬遷安置戶,因為孩子太小無人照顧,或者家裡有老人需要照顧,無法外出務工或者沒法做長期坐班的工作。梁瀟麗思來想去,決定打造一個仫佬家園社區貧困戶電商直播團隊。動員有想法、有文化的安置戶先行動起來,共同學習電商知識,嘗試網絡直播帶貨。

▲打造仫佬家園社區貧困戶電商團隊,促進群眾增收

受疫情影響,東門鎮上四方屯的沃柑曾面臨直銷。3月,梁瀟麗組織貧困戶進行了「愛心助農,我們在行動」的首次直播帶貨。為了給姐妹們打個樣兒,梁瀟麗率先上前,對著手機,手拿沃柑,開始介紹起來:「我們的沃柑,糖度高,水分足,一口咬下去,汁水四溢,錯過就要再等一年……」在梁瀟麗的帶動下,貧困戶姐妹們紛紛鼓起勇氣,走上前來,對著手機跟網友介紹農產品,短短3個小時的直播,就吸引了6000多粉絲關注。這讓大家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靈活創業就業的便利。「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擴大電商直播隊伍,讓更多貧困群眾加入進來。」目前,電商團隊成員25人,每天都在網上銷售各種農產品、土特產,客商按照銷售額的10%付給主播勞務費,有力促進了群眾增收。

▲愛心助農,她們在行動

為更好地幫助村民把「山貨」帶出山,梁瀟麗還牽頭建立了創建了「東西部扶貧深圳福田河池羅城電商扶貧產業示範基地」,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訂單農業+精準扶貧」的模式,將過去零散的農產品種植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經營,發揮深圳市場的潛力與優勢,解決農產品「進城難」的問題,幫助農民打通增收的「大動脈」。電商扶貧已逐漸成為羅城精準扶貧的「新引擎」。

▲梁瀟麗在直播中給網友展示沃柑水分

如今,羅城小金煌芒果、沃柑、百香果等土特產插上電商的翅膀,源源不斷地銷往國內外。2019年以來,羅城縣電商平臺銷售額達2000萬元,帶動1000戶貧困戶增加收入。

相關焦點

  • 廣西羅城:副縣長直播為羅城沃柑「帶貨」(圖)
    廣西新聞網羅城3月17日訊(通訊員 張明爽)「我是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副縣長李小林,我為家鄉的特色產品代言!羅城沃柑,香飄八桂,為你的幸福生活增香添味。」3月16日,在位於羅城小長安鎮的沃柑種植基地,羅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李小林面對鏡頭前的全國網友,為本地特產——沃柑直播代言,吸引了廣大網友的關注,紛紛點讚並下單。直播中,李小林使出渾身解數,不僅介紹了羅城的地理位置、旅遊資源、特產、風土人情等情況,還現場向網友測試了沃柑的甜度。
  • 探訪廣西北部少數民族地區,謝家—羅城地洲村之訪
    2020年11月7日,應廣西羅城謝昌權宗親的邀請,本站小編謝歡和賀州謝氏代表團謝桂山會長一行約20人來到了廣西北部縣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探訪這個廣西最北地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我們穿過九萬大山,來到廣西少數民族地區深處--羅城地洲村。
  • 廣西羅城:山妹子「變形」記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繞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工作部署,廣西女性微信公眾號推出了《巾幗脫貧奔小康》欄目,宣傳一批脫貧攻堅女性典型,著力用榜樣力量激勵婦女,團結帶領婦女聽黨話跟黨走,激發貧困婦女我要脫貧的內生動力,堅定脫貧的信心和決心
  • 羅城獲評廣西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9日電(韋如代)日前,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黨委統戰部、自治區民宗委命名第四批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獲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 中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廣西河池羅城
    石圍古村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仫佬族,自稱「伶」、「謹」,漢人稱「姆姥」,是由百越族群中僚人的一支發展而來,有本民族語言而無本民族文字。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與漢壯民族雜居,受其經濟文化影響。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民族識別確認為「仫佬族」,成為中國56個民族大家庭中一員。
  • 封面圓桌會|「窮山」變「金山」 廣西羅城如何探索林業扶貧路?
    位於廣西北部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距桂林只有200餘公裡。在當地人眼中,家鄉的山水並不亞於桂林,但直到2015年,這裡的貧困人口還有8.39萬,貧困發生率達28.47%。羅城,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4個定點扶貧縣之一。「十三五」以來,國家林草局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定點扶貧的決策部署,在項目、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羅城大力支持。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實施林業扶貧工作側記
    張慶志 顏立強 張 雷/文 韋如代/圖核心提示曾因電視劇《于成龍》的走紅,廣西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一度登上熱搜。這個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由於歷史原因和自然環境的制約,2015年還有8.39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達28%,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滇黔桂石漠化片區(縣)、廣西深度貧困縣。
  • 廣西圖書館2020年「春雨工程」文化志願服務走進河池羅城
    廣西圖書館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9日訊(通訊員 毛藝穎 鍾暉)11月24—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文化志願者團隊一行九人赴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以「走讀廣西 『閱』暖羅城」為主題,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第二小學開展2020年「春雨工程」文化和旅遊志願服務活動。
  • 廣西羅城:發展壯大綠色經濟 生態富民可持續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4日訊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部,雲貴高原苗嶺山脈九萬大山南麓,全縣總面積2651平方公裡,總人口38.8萬,其中仫佬族人口佔比34.9%,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
  • 羅城第四屆仫佬族依飯文化旅遊節盛大開啟
    11月8日,黨旗領航·電商扶貧「我為家鄉代言」暨羅城第四屆仫佬族依飯文化旅遊節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成龍湖廣場隆重舉行,民族歌舞表演、依飯節祈福、民俗巡遊、羅城特色產品展示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相繼展開,海內外賓客歡聚一堂,共度這一民族盛會。
  • 臺灣花蓮廣西羅城兩地少數民族共度「三月三」
    臺灣花蓮廣西羅城兩地少數民族共度「三月三」 2016年04月15日 09:1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5日羅城縣訊
  • 廣西羅城棉花天坑
    棉花天坑景區位於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棉花村,距離羅城城區15公裡,是按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規劃標準打造的一個旅遊度假區,總佔地面積2000多畝。景區以326米深的棉花天坑奇觀為背景。建設天坑觀光、運動刺激、休閒養生、仫佬族民俗體驗等項目全力打造網紅景區,現已建成國內獨一無二的天坑大劇院、廣西首個懸空天梯、懸崖無邊際泳池、懸崖酒吧、懸崖酒店等極具吸引力的亮點項目。從天坑側面看另一邊的風景,所有的路就像掛在石頭上,驚險刺激,恐高的人見意不要上去挑戰。俯視天坑一側,壯觀,刺激,也驚奇於老天的鬼斧神工。
  • 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
    譜寫仫佬山鄉檢察工作新輝煌  ——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事跡材料  「桂林山水甲天下,羅城山水甲桂林。」神奇美麗的羅城位於廣西北部,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是「一代廉吏」于成龍初仕之地,是歌仙劉三姐的出生地。如今,這裡有一支立檢為公、執法為民、團結務實、創優高效、公正廉潔、科學創新的檢察隊伍。這支隊伍在維護當地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無私的奉獻,創下了一個個優異的業績,鞏固和發展了作為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的少數民族地區基層檢察院品牌。
  • 廣西羅城:旅遊扶貧帶動一方百姓脫貧
    中新網廣西新聞3月24日電(廖光福)「以前靠種點玉米和外出打零工過活,日子過得很緊。」近日,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棉花村深洞屯吳才書說,如今,他在棉花天坑旅遊度假區當保安,一個月能獲得收入2200多元,有了穩定的工作。
  • 依飯,仫佬,羅城
    如果把前三屆的依飯節比作賞心悅目的春季,那麼今年的依飯節則是碩果纍纍的金秋,因為它融入了電商扶貧的元素,通過仫佬族文化搭臺,把羅城扶貧產品直播帶貨銷往全國各地,文化和經濟的雙重效益在這裡盡情燦放。接下來,羅城特色扶貧產品代言人輪番登臺代言。同時,多位網紅主播現場直播帶貨,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同時啟動,一時間熱鬧非凡。
  • 廣西羅城:脫貧路上柚子香
    11月5日,裝載柚子的車輛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玉柚生態產業扶貧示範區內行駛(無人機拍攝)。 近期,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玉柚生態產業扶貧示範區的柚子進入採收時節,果農忙碌,柚子飄香。  11月5日,村民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玉柚生態產業扶貧示範區分揀柚子,準備裝車外銷。
  • 林草扶貧丨廣西羅城龍勝生態產品邁向品牌時代
    作為定點幫扶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和龍勝各族自治縣,在國家林草局科技司的指導幫扶下,將科技創新與品牌建設相結合,深入推進林草產業品牌化、科技化、特色化,創響一批「民字號」「林字號」「土字號」特色林產品品牌。 羅城和龍勝均屬滇桂黔石漠化片區,是典型的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區縣。這裡生態優美、山川綺麗、民族風情濃鬱,如何在這些特色和優勢上做文章?
  • 廣西羅城:農網改造升級助力仫佬族整族脫貧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羅洋  全達鵬 報導 近日,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整縣整族脫貧摘帽。羅城是全國唯一的仫佬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縣和廣西深度貧困縣,2015年底,該縣有貧困村82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39萬,貧困發生率為28.47。  仫佬族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民族,是全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約在14萬左右,主要聚居在羅城。
  • 廣西羅城:全國唯一仫佬族自治縣圓「高速夢」
    11月28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收費站,投資為109.53億元的廣西融水縣至河池市高速公路(簡稱「融河高速」)舉行通車儀式,標誌著全國惟一的仫佬族自治縣——羅城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38萬多仫佬山鄉百姓終於圓了期盼多年的「高速夢」。
  • 廣西羅城:毛葡萄產業助力脫貧增收
    本文轉自【新華網】; 9月16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大境村,一名村民挑著剛剛採摘的毛葡萄走出葡萄園。 時下,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迎來毛葡萄成熟季節,當地農民搶抓農時,採收、銷售毛葡萄。新華社記者陸波岸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9月16日,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大境村,一名村民在採摘毛葡萄。 時下,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迎來毛葡萄成熟季節,當地農民搶抓農時,採收、銷售毛葡萄。 近年來,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利用毛葡萄生長特性,把發展毛葡萄種植與治理石漠化、脫貧攻堅結合,按「公司+基地+千家萬戶」的模式大力發展毛葡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