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炎炎酷暑,神州大地一片「上蒸下煮」,女性們出門時衣服往往會穿得少一些、短一些、透一些,在展示惹火身材的同時,也難免會淪為猥瑣男鹹豬手的「犧牲品」。特別是在人群出行的高峰期,在公交、地鐵上經常會發生或重或輕的性騷擾事件,大部分女性礙於面子「打落牙齒和血吞」,默默承受屈辱,這反而助長了犯罪者作惡的氣焰,實在是不可取。
對性騷擾事件的報導,報刊媒體總愛不厭其煩地使用「上下其手」這個詞,因為這個詞看上去顯得是那麼的逼真、生動、形象,簡直是專為性騷擾「量身定製」。我不清楚是哪一位媒體人首先使用這個詞,但我知道這個人一定讀書不多,而且還喜歡望文生義。在他貧瘠的詞彙庫中,一定把「上下其手」理解為「上摸下摸」或「上下亂摸」,自以為很貼切,委實可笑得很。
其實,「上下其手」跟性騷擾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其真實的意思跟性騷擾完全不搭界,屬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領域。不好意思,我不該使用「風馬牛不相及」這個詞,因為它跟「風」、「馬」、「牛」沒有任何關係,同樣也是個容易被望文生義的詞兒....
開篇足夠囉嗦,我們開始談一談「上下其手」這個詞的真正含義。其實,「上下其手」的真實含義是指兩人之間暗中勾結、串通作弊,來源於一段歷史典故,載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文略過,我只是大概講一下這個故事的過程。
話說春秋魯襄公二十六年(前547年),楚國進攻鄭國,打到了鄭國一座叫做城麇地方。城麇的守將皇頡戍出戰失利,被楚國低級將官穿封戌俘虜。按照軍中慣例,穿封戌興衝衝地帶著「戰利品」向楚王請功,沒成想半路上出殺一個「程咬金」,公子圍(即後來的楚靈王)來搶功,硬說皇頡戍是自己的「戰利品」。雙方爭執不下,也只好請宰相伯州犁來做裁決人,來斷明戰俘的歸屬,伯州犁建議親自審問皇頡戍,一場好戲就此開始。
伯州犁見到了皇頡戍,緩緩舉起了手,指著公子圍對皇頡戍說:「這位爺,是當今楚王的弟弟,尊貴無比,仁慈寬厚,落到他手裡面管保你性命無虞。」接著慢慢又放下手,指著穿封戌對皇頡戍說:「這個人,是我們國家老少邊窮地區的一個地方官,位輕官卑、性情火爆,落到他手裡可沒你好果子吃。那麼請問,到底是誰俘虜的你呢?」說完,對著皇頡戍意味深長的眨眨眼。
皇頡戍聽話聽音,馬上便曉得伯州犁的言外之意,心想:雖然我確實是穿封戌俘虜的,不過這傢伙位輕官卑、性情火爆,急於用我的人頭向楚王請功,如果承認是他俘虜的,豈不是死路一條?再看公子圍,人家可是天潢貴胄,楚王至親,而且為人仁慈寬厚。如果我承認是他俘虜的,那麼保不準他請功成功後,滿意我的配合,放我一條生路哩。
兩相一對比,優劣立顯,於是皇頡戍回答道:「在下雖然十分英勇,但是一看到公子圍就仿佛見了天神一般,氣勢馬上弱了下來,再無還手之力,我其實是被他俘虜的。」此言一出,伯州犁滿意地點點頭,宣布裁決結果:皇頡戍是公子圍的戰利品!一場上下勾結、串通作弊的好戲就此落幕,這便是「上下其手」典故的來源。
對於裁決的結果,穿封戌當然大為不滿,氣得七竅冒煙之餘,拔劍追殺公子圍,公子圍則是玩命的跑。最後還是由楚王出面,同時對兩人進行獎勵、宴請,才化解了這場風波。至於皇頡戍,因為配合有功,很快便由公子圍出面請求,被釋放回國。真是一場「皆大歡喜」的好戲!
這便是「上下其手」歷史典故的來源,是不是跟性騷擾沒有半毛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