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段偉朵
本報訊 昨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河南省副省長戴柏華作關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我省將進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機構免費開放力度,其中,要逐步將行業博物館及有條件的民辦博物館納入免費開放範圍。
【盤點】我省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家底」厚,網絡體系已初步形成
報告對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做出「盤點」:截至2017年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級公共博物館268個、公共圖書館158個、文化館205個、美術館7個、鄉鎮(街道)文化站2398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6萬個、工人文化宮(俱樂部)2646個、青年之家2022個、婦女兒童活動中心16個、各類體育場地8.3萬個、職工書屋1.3萬個、農家書屋4.7萬個、共享工程基層數字服務點4.8萬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體系已初步形成。
我省大力開展「舞臺藝術送農民」活動。從2008年至2017年年底,省、市、縣三級財政共投入25011.7萬元,在全省1860個鄉鎮組織演出2.9萬場活動,收益群眾達6000多萬人。
【建議】鼓勵將有條件的民辦博物館納入免費開放範圍
針對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報告給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建議。其中,建議加快推進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自2018年起,省文化廳將對各地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和運行情況進行績效考核,2018年完成全省80%的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力爭2019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此外,進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機構免費開放力度。一方面,要加強對當前實行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圖書館等監督檢查,督促各政府落實免費開放配套資金政策,推動服務效能提升;另一方面,要逐步將行業博物館及有條件的民辦博物館納入免費開放的範圍。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趙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