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藝片《南方車站的聚會》開始在各大影院上映,這部電影更獲得了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金棕櫚獎提名,與之同臺PK的是此前熱度極高的韓國電影《寄生蟲》。
許多人心存疑惑,這部電影好看嗎?完整看過電影以後,你就會馬上明白為什麼這部電影口碑會如此的兩極分化,一顆星和五顆星,完全就在於一念之間。
1
作為主演,胡歌在其中的精彩表現值得肯定,胡歌覺得,扮演這個角色,最大的難題是從氣質上接近周澤農,為了從內在深層次中找到人物感覺,胡歌有意的把拍攝時產生的負面情緒保留起來,他認為無意識的焦慮、不安是周澤農的軟肋,並且在電影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業內業外褒貶不一,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南方車站裡究竟有怎樣的聚會吧!
2
髒舊、昏黃、自然光的消逝,取而代之的暗紅燈牌和滿地的垃圾殘餘。一群底層人民,雖然被生活的枷鎖所迫,卻仍然要抬起頭。
胡歌飾演的周澤農是野鵝塘湖區盜竊團夥中的一位領頭,在團夥內部因為利益進行相互爭奪的面紅耳赤之時,團夥中的另一位領頭與周澤農產生摩擦並爆發進行了火拼,又因為誤殺了一名人民警察徹底踏上了逃亡之路。
由於影片是真實事件的改編,槍聲、雨聲、摩託車發出的啟動聲音、廣場舞聲、爆米花兒聲…南方小城的特有節奏不斷地充斥在耳邊,影片全程在黑夜中拍攝,配合著暗影給人帶來的感官刺激,不得不讓人大呼過癮。
3
武漢的城中小村,周澤農就像一隻受傷後躲在黑夜中獨自舔舐傷口的老虎,作為亡命之徒,周澤農原本的計劃也只是想活著掙點錢,讓老婆舉報自己,獲得賞金。
這本是一個男人的江湖道義和有情有義的責任感,但事與願違,周澤農不僅被曾經兩肋插刀的兄弟出賣、利用,還發現自己逃離的時間越長,這種情義越撐得難受,就仿佛永遠奔命途中,毫無意義。
4
劉愛愛的出現,無疑是周澤農的救命稻草,兩個寂寞的靈魂相遇,勢必會產生激烈的火花。
可誰知劉愛愛同樣作為一個邊緣人,被生活所困的她同樣對舉報金30萬充滿欲望,一方面她抱著拿兩萬塊錢抽成的目的捲入事件,另一方面又試圖成為周澤農老婆的替身,用情慾把周澤農捕獲。
而周澤農作為一個男人,完成了生命最後一刻的救贖,兩個女性也在其中獲得了勝利。
5
野鵝湖,就像一個天然的圍獵場,其中所有的人都圍繞著周澤農這隻獵物展開和發展。
在其中,這些人構成了有趣的圍捕遊戲,每一個光影的切換,都隱藏著暗流湧動的人心和一觸即發的槍聲。
這些最底層的人民,是所有矛盾的聚集點,陰冷汙濁、亂象頻生。
6
電影之中有一場戲,是周澤農一個人坐在昏暗的小飯館裡吞咽著滾燙的牛肉,這一幕真的有一瞬間,你會深刻地感受到他是在掙扎著過人生,又帶著欲望將掙扎和欲望緊緊扼殺。
讓人心疼的覺得,他是在艱難的求生,但電影不是人生,結局往往不如預期,因此才令人更加唏噓。我想,無論電影是褒是貶,作為觀眾,我為胡歌的演技打Call。
「這是一個講述邊緣人尋找尊嚴和生命存在意義的故事」,曹保平導演如是說。
這座南方小城無疑是現實的,影片是中國社會中獨有的社會現實寫照,人來人往中世間的濃縮,又有著運載生命的起承轉合。
小城人物的羈絆與信仰,罪惡與命運,情感與欲望,這一切究竟該如何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