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一航天員太空第一餐:兩人共吃了8種食品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航天員首餐吃什麼

  本報酒泉10月17日電 (馮華、朱霄雄)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透露,飛船17日7時40分入軌,景海鵬和陳冬在太空享用第一頓美餐是11時許,兩個人一起共吃了8種食品。分別是主食:五穀餅乾;副食:蘋果罐頭、五香鰈魚、香辣豆乾、醬香雞肉腸、美味雪菜;飲品:檸檬茶、溫胃飲。

  「航天員處於失重環境適應期時,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食慾不強。配置具有健脾養胃功能的食物,如粥和溫胃飲,其他食物主要由清淡、易消化即食食品組成。」曹平告訴記者。

  據介紹,為了高效保障航天員的營養健康,本次任務進一步豐富了航天食品的種類,配置了百種航天食品,分為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和功能食品六大類,食譜周期達到5天,膳食結構更加科學。

  曹平告訴記者,當航天員工作負荷較大,任務安排緊張時,為節省時間,方便進食,食譜主要由能量密度相對較高的即食食物組成,如巧克力、高能壓縮餅乾、即食牛肉等。而當航天員進入適應期後,飲食則會儘可能接近地面飲食習慣。同時,由於本次任務飛行時間明顯延長,為了緩解失重環境對人體的影響,還增加了富含維生素D和不飽和脂肪酸、促進Na排出以及粗糧類和膳食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連結】

  三大精彩看點

  「天上的生活」。航天員在軌飛行時間長達33天,是我國迄今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體現出我國載人航天發展的最新成就,本身就是一個精彩看點。針對本次任務要求和特點,飛行期間航天員將實行「6+1」也就是每周6天、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

  「天上的實驗」。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後,將開展多項有人參與的科學技術試驗,凸顯了人在載人航天活動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比如,首次開展我國航天飛行中的醫學超聲檢查,可以實時檢測航天員心臟和血管等方面功能。他們也將參與應用載荷技術試驗,更換空間材料製備樣品,進行太空植物栽培試驗等。還將開展在軌維修試驗,進行人機協同驗證。

  「天上的科普」。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飛行期間,開展的科普項目也很精彩。比如,隨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的,有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的3個獲獎項目,即「太空養蠶」「雙擺實驗」以及「水膜反應」。航天員將在軌完成這些實驗,幫助中小學生認識了解微重力環境中事物的狀態變化。

相關焦點

  • 神十一航天員太空第一餐吃了啥:餅乾雪菜辣豆乾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介紹,「神十一」航天員的食譜是5天一個周期。飛行後期,會適當安排低膳食纖維的食譜,增加複合營養素的補充。地面人員記錄航天員的進食情況,定期評估,必要時也會提醒該吃什麼、吃多少。準備的食品比以前的太空任務更加豐富,更符合航天員的飲食需求。
  • 神九航天員返回地面第一餐包括粥花卷和羊肉等
    中新社內蒙古四子王旗6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神舟九號3名航天員即將從太空「溫馨之家」返回腳踏實地的地球家園,吃了10多天太空食品的他們,回家後第一頓會吃些什麼?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白延強表示,「神九」任務主著陸場系統將準備用一頓豐盛的午餐,為航天員太空凱旋歸來接風洗塵。
  • 揭秘太空人太空飲食 神十菜單有80多種食品
    日前,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報導,俄羅斯食品工業研究所特殊食品技術部為太空人開發出新菜單,太空人的太空菜單將包括果子羹果凍、蔬菜湯、蘑菇湯、俄羅斯蘑菇、奶酪、芝麻凝乳等美食。隨著越來越多的太空人飛往太空,他們在太空站裡究竟吃些什麼也引人好奇。作為第一個送太空人上天的國家,蘇聯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研發太空食品。最早的太空食品以吸食為主,曾讓太空人感到吃不飽。據此,之後的菜單加進了牛舌、鯡魚餡餅和雞排,還有多種果汁、水果泥和蔬菜沙拉。
  • 神九航天員餐包含中藥太空養心丸
    飛船上的三名航天員已經在太空失重環境下生活工作了十幾天,目前他們的身體狀態怎樣?特別是女航天員劉洋,她參加訓練的時間比較短,這次太空飛行的時間又比以往的航天員都更長,她能適應太空環境嗎?   一會是太極拳,一會是翻筋鬥。對於第一次遨遊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來說,太空之旅的多數時間裡,她顯得精力充沛。
  • 航天員在太空吃米飯木須肉豬排 不能吃產氣食品
    還關注了航天員吃的東西,航天員在太空吃飯的畫面,很多觀眾都在問到底在吃什麼?現在請來專門為航天員準備航天食譜的陳主任,這一次帶到飛船上的食品包括哪些呢?  陳主任:有六大類,包括主食、副食、調味品、高能壓縮食品。  海燕:都有哪幾道菜?  陳主任:有米飯、木須肉、豬排等等這些,他們比較喜歡的食品。
  • 神九航天員將在太空過端午 首日早餐什錦炒飯
    按照計劃,神九於6月18日17時到17時30分之間,將與天宮一號完成自動交會對接,於24日12時40分到13時10分之間進行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形成組合體後,航天員將通過對接通道,進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驗艙工作和生活。
  • 中國太空人在太空能吃100種美食 外國吃「牙膏」
    作為吃貨的小編表示:心塞塞的……  航天員的幸福太空生活  中國航天員最近又紅了一把,因為他們在太空的夥食實在太!好!了!別不信,  來看看中國人首次在太空中泡茶!  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航天員景海鵬介紹,  太空茶葉包分為紅茶和綠茶兩種。
  • 神舟十一號今早升空 景海鵬、陳冬飛行太空33天 航天員吃啥、喝啥...
    神舟十一號今早升空,景海鵬、陳冬組成「新老搭配」飛行太空33天,航天員吃啥、喝啥、幹點啥?來來 商報給你科普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兩位航天員將在軌飛行33天,這是我國目前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航天員在太空都做些什麼?他們吃的、喝的和「地球人」一樣嗎?30多天的太空任務,他們健身不?跟著商報來看看吧。
  •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幹什麼?穿什麼?吃什麼?……近日,記者走進航天員「娘家」——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探究竟。「老手」與「新手」的無縫銜接不少小夥伴一定好奇,航天員乘組是怎麼選拔出來的?
  • 中國太空人在太空能吃100種美食 外國太空人只能吃「牙膏」
    原標題:中國太空人在太空能吃100種美食,外國太空人只能吃「牙膏」  作為吃貨的小編表示:心塞塞的……  航天員的幸福太空生活  來看看中國人首次在太空中泡茶!    可以說,近十年來,太空餐正變得日益豐富和美味。2003年,  楊利偉在太空停留僅一天,  吃的食物有二三十種。
  • 神舟十一號今日發射 航天員太空旅行33日看點十足
    兩位航天員將展開為期33天的太空之旅,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看點頗多。10月16日,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舉行,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於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 航天員在太空如何吃飯?
    太空微重力環境,使航天員進食的方式與地面有很大不同。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航天員在太空中用餐,要避免產生食品碎屑和粉末,還要儘可能創造地面化的進食方式。」
  • 航天員在「天宮」每餐吃七八種食物 還能喝茶!
    先把茶葉放在杯子裡,再向杯子裡倒上熱水,這樣簡單的泡茶方式到了太空可行不通。因為在失重狀態下,水並不會乖乖地待著杯子裡,而是飄在空中,所以航天員在太空中要用吸管來喝水。不久前,景海鵬通過視頻向大家展示了他們的日常飲食情況。兩人在太空中不僅飲食豐富,甚至還能夠自己泡茶喝,而這在前幾次飛行中都是沒有過的。按理說,失重狀態下可是沒法泡茶的,那這太空泡茶到底是怎麼實現的?他們在太空還能吃到什麼呢?答案是茶葉包+飲水袋。
  • 航天員在太空如何進食
    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李宣良、白瑞雪)太空微重力環境,使航天員進食的方式與地面有很大不同。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航天員在太空中用餐,要避免產生食品碎屑和粉末,還要儘可能創造地面化的進食方式。」
  • 航天員太空生活:太空艙有微波爐上廁所是功夫活
    太空的特殊環境讓一些在地面上很簡單的事情也變得複雜起來。比如航天員在空中的食物必須專門研製,既要保證航天員的營養又要食用方便。而航天員的方便問題也需要特殊的裝置才能順利進行。  加熱食物要固定  由於在軌飛行僅21小時,楊利偉在太空中只是吃了點心並喝了咖啡。
  • 歷時33天太空飛行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回家啦!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本報記者 劉歡   北京時間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完成了一個月的太空生活後順利回到地球。至此,中國空間探索歷史上的裡程碑式「33天徵途」完美收官。   昨天上午,兩位航天員就開始忙著為回家做最後的準備。
  • 中藥「太空養心丸」 神九航天員一天吃三次
    中藥「太空養心丸」 神九航天員一天吃三次 2012年07月05日08:22 來源:中國廣播網
  • 航天員是如何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
    在太空,餐具除了傳統的刀、叉和勺子外,還要配有一把剪刀,用來剪斷或打開食品包裝。餐盤上的粗糙凹槽可以把特定形狀的航天食品固定住。航天員可以手持餐盤,或者把餐盤綁在腿上或固定在某處,自由地進餐。航天員吃東西時,要注意送食物、張嘴、咀嚼一連串動作的協調,因為在失重的情況下手不太靈活,嘴裡的食物一不小心也會「脫口而出」。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吃飯也很有趣,懸浮著的塊狀食品,只要稍用力一吸就會「餅從口入」。
  • 航天員在太空都吃什麼?中國太空人吃的,讓美俄同行羨慕
    作為一種特殊的食品,航天食品的誕生解決了航天員們在太空的飲食問題。航天食品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不斷更新換代。太空中吃東西有個很大問題,就是沒有重力。所以食物不能有碎屑,一旦吃出來碎屑,就會在空氣中飄蕩。航天員一不小心就將碎屑吸入肺部,那可不是開玩笑的,甚至會致命。這種一口一個小麵包,就是第二代航天食品。航天員一口可以吞下一個,保證不會因牙齒咬而產生碎屑。
  • 神11號太空人太空吃啥?牛肉米粉和油燜筍絲
    ­  歷次載人航天任務中,航天員在太空中吃什麼都是備受關注的話題,這也是航天領域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這次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載人航天任務,航天員要在軌駐留長達30天,是我國曆次載人航天任務中在軌駐留時間最長的一次,這對航天食品的安全性、多樣性要求更高。科研人員為航天員準備了哪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