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故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有條件去追求一下精神生活了。而提及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方式,外出旅遊無疑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個方式。不過每每討論旅遊的目的地時,很多對國內各個擁有美景的地方頗不熟悉的人,便會陷入到憂愁的狀態。
只是等到有人給他們推薦南方的旅遊勝地時,即便別人還未來得及說,他們也會立即想到桂林這個地方,畢竟這個地方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
那麼,都知「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它的後半句是什麼呢?其實比前句還美!
一、圍繞桂林的這一稱號展開的爭議。
提及桂林山水,那肯定會有不少人會立即想到小學時學的《桂林山水》。該課文詳細地為我們介紹了桂林山水之美,讓我們搞清楚了桂林山水會被評為甲天下的原因。甚至有些人在學習了這篇課文後,還生出了到桂林去旅遊的心思。
當然了,也有人因為這篇課文的內容而圍繞桂林的這一稱號展開了一場爭議。而大家爭議的關鍵,則主要跟這句話的後半句內容有關。要知道,很多人都只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而對其後半句內容一無所知。
二、與上述爭議相關的訛傳。
可能有些人會在這個時候說,這句話的後半句不就是「陽朔山水甲桂林」嗎?畢竟每每人們提及桂林的這一稱號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想到這句話。
但是實際上,這樣的搭配純屬訛傳。據說,近代詩人吳邁曾說過一句「陽朔堪稱甲桂林」。後來有人就將這句話跟桂林素有的這一稱號放在一起搭配,所以每每提及桂林的這一稱號的時候,便會捎帶著提一下陽朔跟桂林的關係。時間久了,也就有了我們熟知的「陽朔山水甲桂林」。
三、桂林素有稱號後半句詩的發現過程。
既然上述搭配純屬訛傳,那我們若想知道桂林素有稱號後半句詩的內容,那就得追本溯源,好好找找相關的證據了。可能有不少人會認為,這應該算得上是一件無法辦到的事情。但是實際上,人們後來還真就找到了桂林素有稱號的出處和它的後半句的內容。
據說在桂林的獨秀峰南壁,一直屹立著一座石碑。碑上刻滿了漢字,看上去已經頗有些年頭了。不過這塊石碑並非在被發現之初就受到了世人的重視,而是直到1983年的時候,才有文物保護組織前來對它展開細緻的清理工作。
而在清理這塊石碑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了兩大喜人的事情。第一件事是,該石碑刻有「嘉泰」(即宋寧宗的年號)二字,可證明它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第二件事是,該石碑的表面刻有一首七言律詩。而在該詩中,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
發現該石碑是南宋時期的文物固然令人感到驚喜,但更讓人感到驚喜的,反倒應該算是發現了那首七言律詩。因為如此一來,人們就能搞清楚「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詩的後半句是什麼了。沒錯,它就是「玉碧羅青意可參」。
四、該詩後半句的絕妙之處。
可能乍一看這句話,很多人都不太能搞懂它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可若將該句放到這首七言律詩中去理解,那情況明顯就不同了。所謂「玉碧羅青意可參」,其實意思就是在說桂林山水之美非常值得人們去細細欣賞和品鑑。其中,「玉碧」指的是桂林的山,而「羅青」則指的是桂林的水。
這首七言律詩的作者是南宋詩人王正功,創作背景是在桂林舉行鄉試之前,為十一位參考的考生加油打氣。該詩不僅借用了韓愈曾為我們描繪的桂林之美的詩句中的一些詞語,而且還巧妙地用「甲天下」等詞來為考生們鼓勁兒和做祝福之語,堪稱絕妙!
其實,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知道桂林素有稱號的後半句內容的人依然不多。不過凡是知道了這句詩的後半句內容的人,都無不對此感到非常驚喜。因為即便是我們現代人,也都認同這樣的詩句搭配。
由此可見,古代詩人該多有智慧。如果大家也想感受一下桂林山水之美的話,那就不妨抽時間到桂林去遊玩一番吧!記得別光顧著看風景,還得把你知道的有關桂林素有稱號的後半句內容告知同伴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