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是什麼?1983年發現塊石碑,揭開了真相

2020-12-07 塵緣易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桂林這個地方呢?如果你的小學課本是人教版,想必一定會對「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有印象了。

我還記得那篇課文題目就是桂林山水,文章講的是作者遊覽桂林山水所看到的美麗清秀的桂林特有風景。作者筆下的山奇水綠,連石頭都各具特色,鐘乳石更是當地的地貌之奇景。那麼桂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桂林山水又有哪些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奇景得以使它如此特別呢?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山水一詞是對桂林所有旅遊資源的一個總稱。這個如仙境般的地方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而這個景區也是被定為了國家級的旅遊資源,有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是我們國家的5A級景區作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它,當然也就成了中國山水的典型代表,可謂是國家的天然的寶貝了,因此如此仙境,幾千年來一直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這裡山水相間,群山拔地而起,姿態萬千;而灕江的水,更是碧綠如洗,曲曲折折,蜿蜒迴環,至於大大小小的山洞,則是幽深景奇,山洞中的怪石更是有很大的觀賞價值,形狀顏色千奇百怪,變化萬千。「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構成了桂林四絕,吸引著許許多多的好奇的雅致的人們前來觀賞。

桂林奇景,石山腳洞,梯田群山

由於這裡的石灰巖多被溶蝕,而出現了被侵蝕的千奇百怪的石山,而更加神秘的是山上大多有山洞,更增加了地域的神秘色彩。當地是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氣候的,常年溫暖,雨季更是長而充沛。當地更是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的美稱。

又由於山地的地形地勢,梯田也就應運而生。想像那一排排綠色盡收眼底的感覺真的很美心情也會跟著舒暢起來。而喀斯特特有的景觀,鐘乳石更是很值得玩味,不僅顏色各異,欲滴的質感,不禁讓我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天門山、象牙山的竦峻,與獨特丹霞景觀的吸引,配上一彎碧綠清澈的灕江的水,真可謂是詩中所提的人在畫中遊再適合不過了。

提到這兒,我不禁要想如此仙境,憑「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就給人如此印象,如此好詩句,單憑「甲天下」就概括了太多。那麼,詩的下句是不是也堪稱絕倫呢?

名句對好景,下句出烏龍

「桂林山水甲天下」算是基本人盡皆知,但是詩的下句是什麼呢?「陽朔山水甲桂林」,很多人都以為是這一句,那麼果真如此嗎?

吳邁在1935年寫成的《桂林山水》詩中寫道「陽朔堪稱甲桂林」,于是之後人們便將這兩句詩合起來,就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樣一句詩了。然而,後來這確實被證實了是以訛傳訛。說起來,「甲天下」這一名句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裡就被爭論了許多年,究竟誰是首創大家也都搞不清楚。

更加嚴肅的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學術界為弄清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處,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談論。大家在有一點上達成了一致,因為可考據的最早出現的相似的作品就是吳邁1935年寫的那首詩,那麼毫無疑問原版斷然不會晚於這個時間。有學者考證數據顯示,在桂林本地,這句詩的流傳是非常的廣泛的,因此推測在時間上可能是很久遠了。然而莫衷一是,爭論探討重視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統一的答案,直到一塊石碑的被發現。

玉碧羅青意可參

桂林的獨秀峰南壁是這塊石刻的被發現之地,當地的雨季降水量驚人,以及當地的酸性地貌,石刻一直經受石灰巖的侵蝕,覆蓋了斑駁的腐蝕垢的石刻,字跡早已斑駁,認不出。然而就在1983年,文物保護組對石碑進行專業小心的清理,在石碑右上角,發現了「嘉泰」字樣。嘉泰,宋寧宗的年號,此石碑的真面目也漸漸開始浮出水面,根據年號便可斷定,石碑刻於南宋。那麼在這塊石刻上,還有其他的神秘發現嗎?

當石碑的表面被完全清理出來後,一首七律展示在大家面前。一個困擾了大家多年的謎團竟隨之解開,明朗起來。

詩題為:《嘉泰改元桂林大比與計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歷史可查證到的是,在南宋嘉泰元年九月十六日,一場試在桂林舉行,而此時正是詩人王正功為考生舉行鹿鳴宴,即興而作。

除了開頭最經典的兩句外,詩的原文這樣寫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士氣未饒軍氣振,文場端似戰場酣。九關虎豹看勁敵,萬裡鵾鵬竚劇談。老眼摩挲頓增爽,諸君端是鬥之南。」氣勢恢宏,揮毫起筆落筆間,除了自然流露出的大氣概,還隱含著詩人對考生的殷切希望與祝福。「甲天下」開篇,現實意義盡顯,山靈水秀,自然隱含地傑人靈。而「老眼摩挲頓增爽,諸君端是鬥之南」這麼兩句,更是表明了王正功對考生們的祝福語,預祝他們金榜題名的美好願望。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玉碧」,除了稱桂林的翠綠的群山便應該再也不能形容別的什麼了吧,而那「羅青」對應的便是桂林秀麗的水。山山水水,盡在其中,可謂是妙絕。而「甲天下」一詞更是勝卻所有讚譽之詞。如此看來,再拿出近代詩人的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不能說是不好,相比原作,確實是多了一份繁瑣,少了一份清雅平靜的意境。

終於,在散失了千年之久,隨著碑文的再次現世,我們今人才得以再次有幸看到如此好的詩作,終於「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得以完全。玉碧羅青意可參,細細品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漸漸越發靈動起來,真的是讓人忍不住有去桂林好好遊覽一番的想法。

最後,好山水得以好詩相配,可謂甚妙。只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我們,終於看到散失千年的下句,都忍不住感嘆一句,沒想到下一句這麼美。

相關焦點

  •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丟失千年,1983年才被發現,原來這麼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是什麼?回答「陽朔山水甲桂林」就錯了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這篇散文一個很鮮明的「套路」就是,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來吸引讀者,然後再通過妙筆生出花來。「桂林山水甲天下」幾乎人盡皆知,那麼下一句是什麼你知道嗎?很多人會說「陽朔山水甲桂林」,那就錯了。
  •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遺失千年,1983年終於被發現,真的很美
    或許我們曾聽到這麼一句「陽朔山水甲桂林」。大多數人都默認這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後半句,這句話甚至還曾出現在課本的背誦部分。其實,這是民間版本,它出自清代詩人吳邁,後經考證發現並非原版。雖然通俗易懂,但是失去了一部分美感。
  •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原創作者是誰?下一句又是什麼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果真是「陽朔山水甲桂林」嗎?事實並非如此,關於「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處,學界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典出於《遍遊桂林山巖》中的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灕江秋泛圖。」直到公元1983年,文物部門派員全面清理獨秀峰石刻,一切才真相大白。工作人員在清理讀書巖摩崖的時候,發現洞口巖壁附近有一片雜草,下方似乎存在斷裂痕跡,和整個石壁並非一體,大家掀開了雜草下的腐殖層,一塊摩崖石刻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 你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麼?直到80年代,才找到原作者
    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所有自然景物的泛稱,「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流行了千年,也幾乎是所有中國人一提到桂林就自然而然會想到的詩句,但這句話是誰說的?下一句是什麼?詩的全貌又是如何呢?這句話最早的出處談論,有說源自於宋代範成大所說的「桂林之秀,宜為天下第一」;也有說是宋名臣李曾伯在南南宋寶祐六年,即1258年,在《重修湘南樓記》中提到的「桂林山川甲天下」;1882年的時候,廣西巡撫金武祥寫了一首《遍遊桂林山巖》,裡面將李曾伯的「桂林山川甲天下」中的「山川」改為「山水」。
  •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但你知道它的下一句和出自哪裡嗎?
    我相信,只要一提到廣西,沒有人不知道桂林山水。桂林已經成為廣西的一張名片,很多遊客來廣西都是衝著桂林陽朔來。一句「桂林三水甲天下」不知道俘獲了多少遊客的心。
  • 「桂林山水甲天下」後一句藏於崖壁間800多年,被發現時驚豔世人
    此文寫於1962年,因為文章寫得太美,也讓桂林一時風光無限,成為很多人嚮往之地。但不知大家想過沒有,這桂林山水的甲天下之名是誰封的?或許很多人會以為,這話是出自現代人之手,要不就是桂林人自己王婆賣瓜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這話其實已經傳了800多年。
  • 「桂林山水甲天下」家喻戶曉,後半句1983年被發現,不比前半句差
    殘缺半句之謎「桂林山水甲天下」來自於石刻碑文,它矗立在獨秀峰上,自宋代就站在那裡,看遍了雪月風霜。因為人們偶然的光顧將它發掘。於是它不再孤獨,一時之間名聲大噪,吸引各地的人們紛至沓來。於是這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也猶如它的故事一樣,被傳遍大江南北。或許我們曾聽到這麼一句「陽朔山水甲桂林」。
  • 「桂林山水甲天下」並非一句俗語,被藏800多年,找出時驚豔世人
    背景的交代小時候大家都學過《桂林山水》這篇散文,雖然課文內容已經記不住了,但是對於桂林如詩如畫的美景卻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加令人難忘的就是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了。估計那個時候很少有老師會繼續向大家介紹這一句話的出處,我也以為這只是一句大家習以為常的俗語而已。可是因為對詩詞的興趣,我在學習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這句話其實出自古詩詞當中,並且下一句也極為驚豔。
  • 人們只知「桂林山水甲天下」,後半句卻被塵封,如今讀來回味無窮
    說起桂林,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如果說起這句話的下一句,相信很多人會感覺茫然,下一句不是「陽朔山水甲桂林」嗎? 但其實這句話的下一句,曾經一度丟失長達千年,直到1983年才重新被發現,那麼這下一句到底是什麼呢?
  •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麼?網友:看了此篇,長知識了
    導語:「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麼?網友:看了此篇,長知識了說到廣西,相信很多不了解廣西的人還比較陌生。廣西全稱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是南寧。對於廣西,很多國人映入腦海的首先是桂林。畢竟廣西旅遊最著名的旅遊目的地莫過於桂林。而且桂林的知名度要遠遠高於廣西其他城市,這在我們小時候的課本裡就早已領略的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風光以及它的知名度。說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下一句。
  •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可知它的後半句是啥?與「陽朔」無關
    「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這樣一句詩。大多數人以為,它的後半句,是「陽朔山水甲桂林」。其實並不是,它的真正的後半句,已經失傳了接近千年。在那個晴朗的1983年中的一天,這後半句詩才真正大白於天下,被世人所熟知。下面就根據歷史的足跡,一起去探秘這後半句詩的前世與今生。
  • 都知「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它的後半句是什麼呢?其實比前句還美
    只是等到有人給他們推薦南方的旅遊勝地時,即便別人還未來得及說,他們也會立即想到桂林這個地方,畢竟這個地方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 那麼,都知「桂林山水甲天下」,那它的後半句是什麼呢?其實比前句還美!
  •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哪個景點(原來真相在這裡)
    很久沒有更新了,可能很多小夥伴可能都懷疑我是否還活躍在桂林旅遊攝影的最前線,其實呢我一直都在,今天來回答一個問題: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哪個景點?很多人都是因為小學課文裡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被吸引來的桂林,但是我桂林之後發現不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哪個景點,今天我就把我知道的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位置告訴你。
  • 課本上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卻沒有下一句,遊客:早已丟失千年
    我們最早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源自於我們小學的課本知識,就是因為陳淼寫的一篇關於《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文章,剛開始講述了廣西東北部的桂林山水是有多麼的美麗,也講述了桂林山水的奇山險峻,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第一句就說到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是往往卻沒有下半句,很多人都比較迷惑,不過在作者心中當中,也許我們看到那些景色和她看的景色是有內有相同的,作者帶著美麗的心情,再到她離開的時候也許會有一種怡然自得的心情
  •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出自南宋誰的手筆?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名言長期找不到確切出處,歷代考證中,有人認為是宋代範成大所說。「桂林之秀,宜為天下第一」而來;又有人認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經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樓記》一文中「桂林山川甲天下」一句話:到了清朝光緒十一年,廣西巡撫金武祥在《灕江遊草》一詩中有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至此,人們一致認為「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出自金武祥之口。
  •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原詩並非如此,且少有人知道
    現代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兩句詩,多半是因為小學課文中,一篇題為《桂林山水》的散文。這一篇散文創作於1962年,作者叫陳淼。不過詩的前半句,原來出自南宋詩人王正功的七律《勸駕詩》。「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後半句原文為:「玉碧羅青意可參」。整句意思是在講,廣西桂林的青山綠水,可以洗滌身心,給人以靈感。
  •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是啥?原來廣西人和福建人之間有這樣的往事
    提到桂林,大家都知道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其中有一句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指的是桂林的山水美景是天下第一的,這句話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也廣為人所熟悉知、所認同。這也是廣西人民非常自豪的事情之一。那大家知不知道這句話其實還有下一句的呢?
  • 沒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詩距今八百多年了
    可能大多數朋友和我一樣,小學學習課文《桂林山水》,就被課文開頭引用的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所吸引,從此對桂林充滿了嚮往。那麼,「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詩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歷代考證中,有人認為是宋代範成大所說「桂林之秀,宜為天下第一」而來;又有人認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經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樓記》一文中「桂林山川甲天下」一句話;到了清朝光緒十一年(1887年),廣西巡撫金武祥在《灕江遊草》一詩中有一句「桂林山水甲先下」。學界一般認同「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出自金武祥之口的觀點,但也有部分學者有疑問。
  • 課本為何只說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沒有下一句?已丟失千年
    說起桂林 ,腦海中自然而然地迸發出「 桂林 山水甲天下」這句話,下一句呢,「 桂林山水甲天下, 陽朔山水甲桂林 」這句話是我們沒聽到過的,但然後實際上這句千古絕唱來源於嘉泰元年的南宋時期的一位文人王正功,「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 「桂林山水甲天下」後半句是什麼?丟失近千年,80年代才被發現
    說到廣西,就會下意識想到桂林,說到山水風景,也會下意識想到桂林。作為一座世界有名的旅遊城市,是中國式喀斯特風景的傑出代表,自然秀麗無比。桂林留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它被認為是對桂林山水的最高讚譽,但其實它後面還有一句,意境更美,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