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絕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自誰手,讓學術界半個世紀都爭論不休

2020-12-15 5555幸福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詩句,800年一直作為點評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膾炙人口流傳至今,但此語出自何人之口卻懸而未決。

或許人們不知道廣西,不知道南寧,可是一定聽過這句話,都知道中國有一個甲天下的桂林,那麼,這句話出自哪裡呢?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句,從清末到20世紀80年代,在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有的說它最早起源於宋朝末年,1259年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詩句的演變,也有的說它是來自於清代金武祥詩中的辭句。

80年代中期,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對獨秀峰石刻進行全面調查清理,發現一塊自明清以來就從來沒有被人知道過的摩崖石刻,上面一字不差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書寫者是南宋慶元、嘉泰年間擔任過廣西提點刑獄並代理靜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寧波)人王正功,從而結束了百年的不休爭論。

當時,這一論斷只在桂林的文物工作者和文化名人圈中傳播,直到上世紀末,才在桂林旅遊界、政界等有關部門中傳開。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洪本健說,王正功的詩句及好地凸現出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和石美,確立了桂林作為風景旅遊城市在中國乃至國際上的地位。「桂林山水甲天下」全詩為:

百嶂千峰古桂州,向來人物固難儔。

峨冠共應賢能詔,策足誰非道藝流。

經濟才猷期遠器,縱橫禮樂對前旒。

三君八俊具鄉秀,穩步天津最上頭。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羅青意可參。

士氣未饒軍氣振,文場端似戰場酣。

桂林歷史悠久,風雲際會,人才輩出,古代的城池、石刻、墓址、遺蹟比比皆是,人文資源豐富,民族風情獨特,保留著完好的近代名人故居,成為桂林翔實而珍貴的歷史寫照。

黃布灘因灘底有一塊米黃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黃布"而得名。灕江山色美,美在倒影中。灕江倒影要數黃布灘最美,美得醉人。

河灘左右兩岸,有七個大小不一的山峰,好象七位浴水而出的少女,人稱"七仙下凡"。

灕江的畫山名揚五洲四海。畫山石壁氣勢雄偉、光滑平整。石壁色彩斑斕、濃淡相宜、粗密有致,天然形成了一幅巨大的駿馬壁畫。古詩定道:「自古山如畫,而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

入夜,灕江的漁民開始捕魚,他們身穿蓑衣,乘著竹筏,船頭點著汽燈,驅趕著漁鷹,以灕江漁夫特有的方式捕魚。點點漁火,如星似螢,形成了靜謐灕江月夜獨特的風景,灕江夜捕,極富古風民情。

從隋唐開始,「貶謫流放」成為朝堂上的當權派打壓報復政見不和的官員的慣用手段。宋之問、柳宗元、蘇軾、黃庭堅……一批批官場失意的文人,在秀美的桂林山水間都得到了撫慰。

公元1637年,徐霞客遊歷到廣西,他對視著嚮往已久的桂林山水,這位50歲高齡的遊者、閱盡萬裡河山的大旅行家,感慨萬千,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洋洋灑灑寫下了《粵西遊日記》。

文人墨客的詩詞讓桂林聲名遠揚,桂林就像養在深閨的佳人,一旦顯露了容顏,那奪目且萬丈的光芒,就再也掩藏不住了。

.在中國人的心裡,桂林是山水融合的最高境界,是仙人巧奪天工最完美的傑作,也是一個人一生中必去一次的地方。

在世界人眼中,桂林是東方神韻中最生動的體現,是海外遊客蜂擁而至的旅行地,也是「中國式喀斯特」中最傑出的代表。

走在桂林西街上,隨處都是外國人,他們有的慕名而來,有的已定居於此成家立業。是什麼原因讓隨性瀟灑的人停住了腳步?是什麼原因讓四面八方遊客無法拒絕桂林山水?願做桂林人,不願做神仙呢?

桂林是山水融合的最高境界,是仙人的完美傑作,而陽朔徜徉在水墨丹青之中,也是一個人一生中必去一次的地方。而且這裡的山水還會講故事。

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站在工農橋上向兩側望去,群峰起伏,山水相映,在這裡可以拍到最美的日出和日落美景。

歡迎留言互動,我在小屋等著你的到來。

相關焦點

  • 「桂林山水甲天下」家喻戶曉,後半句1983年被發現,不比前半句差
    「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其中我們關於桂林的初次印象大都起源於小學的一篇課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此文生動細緻的講述了桂林水美,山更「奇」「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句子已經傳唱至全國家喻戶曉,細心的人會發現,這短短半句顯然是殘缺不全的。其實,一直以來,此句的下半句都是一個謎團,人們對出了許多句子,力圖補全這殘缺的美。
  • 「桂林山水甲天下」名句出自南宋誰的手筆?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名言長期找不到確切出處,歷代考證中,有人認為是宋代範成大所說。「桂林之秀,宜為天下第一」而來;又有人認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經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樓記》一文中「桂林山川甲天下」一句話:到了清朝光緒十一年,廣西巡撫金武祥在《灕江遊草》一詩中有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至此,人們一致認為「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出自金武祥之口。
  •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但你知道它的下一句和出自哪裡嗎?
    我相信,只要一提到廣西,沒有人不知道桂林山水。桂林已經成為廣西的一張名片,很多遊客來廣西都是衝著桂林陽朔來。一句「桂林三水甲天下」不知道俘獲了多少遊客的心。
  •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遺失千年,1983年終於被發現,真的很美
    於是這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也猶如它的故事一樣,被傳遍大江南北。或許我們曾聽到這麼一句「陽朔山水甲桂林」。大多數人都默認這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後半句,這句話甚至還曾出現在課本的背誦部分。此句兼具了體現桂林山水的美和對山清水秀的讚頌,相比於「陽朔山水甲桂林」,這是一句比較妙的銜接。但是,經過專家研究,仍然發現這不是最初的下半句。於是,幾百年過去了,人們一邊尋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源頭,一邊用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詮釋這令人遐想的後半句。
  •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丟失千年,1983年才被發現,原來這麼美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是什麼?回答「陽朔山水甲桂林」就錯了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如果你的小學語文課本出自人教版,那麼你一定學過這篇名為《桂林山水》的散文,上面一句就是課文的第一段。這是現代作家陳淼於1962年創作的一篇遊記,作者通過一系列的排比句突出了桂林山與水的秀美,水是「靜、清、綠」,山是「奇、秀、險」,語言優美,如身臨其境,很有感染力。
  • 你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麼?直到80年代,才找到原作者
    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所有自然景物的泛稱,「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流行了千年,也幾乎是所有中國人一提到桂林就自然而然會想到的詩句,但這句話是誰說的?下一句是什麼?詩的全貌又是如何呢?其實,直到上世紀80年代,「桂林山水甲天下」究竟出自哪裡,依然是一個謎。
  •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原詩並非如此,且少有人知道
    現代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兩句詩,多半是因為小學課文中,一篇題為《桂林山水》的散文。這一篇散文創作於1962年,作者叫陳淼。不過詩的前半句,原來出自南宋詩人王正功的七律《勸駕詩》。「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後半句原文為:「玉碧羅青意可參」。整句意思是在講,廣西桂林的青山綠水,可以洗滌身心,給人以靈感。
  • 沒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詩距今八百多年了
    可能大多數朋友和我一樣,小學學習課文《桂林山水》,就被課文開頭引用的詩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所吸引,從此對桂林充滿了嚮往。那麼,「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詩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歷代考證中,有人認為是宋代範成大所說「桂林之秀,宜為天下第一」而來;又有人認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經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樓記》一文中「桂林山川甲天下」一句話;到了清朝光緒十一年(1887年),廣西巡撫金武祥在《灕江遊草》一詩中有一句「桂林山水甲先下」。學界一般認同「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出自金武祥之口的觀點,但也有部分學者有疑問。
  • 課本上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卻沒有下一句,遊客:早已丟失千年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都說桂林山水是一個奇秀水洞,十分美的山水天下,那麼從側面也形容了獨特的自然風貌。不過從古到今也有很多的文人騷客對於桂林山水有著獨特的讚美,因為有獨特的美,所以他被寫入了教材當中。
  •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是什麼?1983年發現塊石碑,揭開了真相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桂林這個地方呢?如果你的小學課本是人教版,想必一定會對「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有印象了。我還記得那篇課文題目就是桂林山水,文章講的是作者遊覽桂林山水所看到的美麗清秀的桂林特有風景。作者筆下的山奇水綠,連石頭都各具特色,鐘乳石更是當地的地貌之奇景。那麼桂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 「桂林山水甲天下」後一句藏於崖壁間800多年,被發現時驚豔世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小學課本上的一篇著名的散文,名字叫《桂林山水》。現在小美對文中大部分內容都不太記得了,但對第一句還記憶猶新,它是這樣的: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此文寫於1962年,因為文章寫得太美,也讓桂林一時風光無限,成為很多人嚮往之地。但不知大家想過沒有,這桂林山水的甲天下之名是誰封的?或許很多人會以為,這話是出自現代人之手,要不就是桂林人自己王婆賣瓜了。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這話其實已經傳了800多年。
  •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可知它的後半句是啥?與「陽朔」無關
    「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這樣一句詩。大多數人以為,它的後半句,是「陽朔山水甲桂林」。其實並不是,它的真正的後半句,已經失傳了接近千年。在那個晴朗的1983年中的一天,這後半句詩才真正大白於天下,被世人所熟知。下面就根據歷史的足跡,一起去探秘這後半句詩的前世與今生。
  • 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處-獨秀峰
    >南朝文學家顏延之詠獨秀峰的詩「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是現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詩歌其峰頂是觀賞桂林全城景色的最好去處,自古以來為名士所嚮往。登306級石階可至峰頂,峰頂上有獨秀亭。20世紀80年代中期,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對獨秀峰石刻進行全面調查清理,發現一塊自明清以來就從來沒有被人知道過的摩崖石刻,上面一字不差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字句,書寫者是南宋慶元、嘉泰年間擔任過廣西提點刑獄並代理靜江知府的四明(今浙江寧波)人王正功,從而結束了百年的不休爭論。
  • 桂林山水甲天下,閱盡王城知桂林,靖江王府遊玩攻略
    01 靖江王城桂林山水甲天下,閱盡王城知桂林。來到桂林,我們打卡的第一站,就是市中心的靖江王府。靖江王府始建於1372年,它是明代朱元樟的哥哥,朱興隆所建。據說以前這裡是不讓遊客參觀的,因為從明代到清代,再到民國都是廣西軍政人物辦公的地方,著名的網紅旅行家徐霞客就因為不能登王城裡面的獨秀峰而遺憾不已。承運殿前,見證著歲月滄桑的雲紋石階仍保持著600年前的原物,現在已經被保護起來,不能通行。
  • 為什麼人人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遠在他鄉時候就經常聽到人們說找我們中國有一個地方的精舍特別的美,這個地方就是桂林,但凡人們提起桂林都會想到一首詩,也可以說是口頭禪:「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的知名度已經超過了人們的想像,在中國基本上人人都知道,就那我們老家來說,小編的老家在古城西安,也算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
  • 「桂林山水甲天下」怎麼來的呢?
    為什麼「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人們對桂林山水迷人景色的描繪和概括。桂林,位於灕江西岸,以盛產桂花、桂樹成林而得名,有「全市皆景」之稱。「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語出自清代詩人金武祥筆下。他將桂林山水和陽朔山水作了比較,寫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評價。對於這後一句話,歷來有人認為是不足取的敗筆。陳毅就說:「桂林陽朔不可分,妄為甲乙近愚庸。」他認為沒有必要在桂林陽朔之間硬是比出誰高誰低。
  •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實下半句更美,為何知道的人卻很少?
    桂林的山水自然擔得起&34;的美譽,但是追索歷史,這句話的由來卻一直頗有爭議,有學者認為,&34;的名句,是起源於宋末坊間流傳的的下半句是&34;,這一直都是桂林市陽朔縣招攬顧客的一道金字招牌,其實這下半句也是近代詩人吳邁在1935年所說的一句話&34;演化而來的。
  • 桂林的風水寶地,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自於此,還是小燕子原型的出處
    很多人都聽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甚至還出現在了小學的課本上,可是你知道這句話到底是誰說的嗎?答案在靖江王府。靖江王府坐落於桂林市灕江西岸,始建於1372年,歷時20年才完工。當年,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設置了10個藩王。桂林是朱元璋大哥的孫子朱守謙的藩地。朱守謙九歲受封靖江王,十五歲就藩桂林,在桂林建立了這座藩府,被人稱為靖江王府。靖江王府是按造南京故宮打造的,比北京故宮還早建了34年,主建築前為承遠門,中為承運殿,後為寢宮和御苑,還有4堂、4亭和軒、室、臺、閣等40多處。不可謂不精美。
  •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桂林山水甲天下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你還記得嗎?這是我們小學六年級的一篇課文《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我們就以此文為導引,帶各位客官一起走進「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山水甲天下——桂林」。
  •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一個讓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相信提起桂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那句膾炙人口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可以說讓全世界的旅行愛好者對桂林這個山水如畫的城市有了深刻的認識。說到山水風光,誰人不知桂林,桂林多年來都是翹楚,一直被世人所稱讚,幾乎每個中國的旅行愛好者都知道桂林的山水主要看陽朔,陽朔可以說是桂林山水最精華的體現。「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這句話完全概括了陽朔的絕代風光,陽朔的山水可以說是山清水秀,峰奇洞巧!那去到陽朔旅遊,當然要去遇龍河上體驗竹筏漂流,去感受一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的感覺,不然你可就白到陽朔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