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發現2.8萬首乾隆御筆詩 代表詩作欣賞

2020-12-16 閩南網

  日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透露,該院已經啟動乾隆御製詩文稿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新發現了兩箱乾隆皇帝的2.8萬首御筆詩,正在清理,這批詩作即將面世。

  一位故宮專家告訴記者,故宮的很多文物上也有乾隆的詩作題寫,「在我看來,他的詩作對他來說就像我們現代人的『微博』『微信』一樣。」很多學者都認為,乾隆的御製詩「歷史價值大大超過藝術價值」。

2.8萬首乾隆新詩作將重見天日

  單霽翔介紹,清理文物時,工作人員在庫房裡發現了兩個箱子,上面寫著「乾隆詩稿」,打開後,竟然是乾隆皇帝的2.8萬首詩的詩稿。「過去庫房裡有1.7萬多首乾隆的詩,加上這次的發現,有4萬多首」。史傳乾隆皇帝喜歡吟詩作賦,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作。對此學界一直存在爭議,因為沒人見過這麼多詩作,還有人猜測乾隆的詩是大臣代筆。

  記者看到這批文物的圖片,長方的白色紙頁上用蠅頭小楷寫著詩句,每疊詩頁用黃色封條封好,再用黃紙包好。「史傳乾隆皇帝喜歡吟詩作賦,有40000多首詩作。這對此前的爭議以及代筆的傳聞或許是有力佐證。同時或許能夠說明:乾隆皇帝是非常勤奮的,幾乎每天都要寫詩,就像我們作功課一樣。」單霽翔表示,這些乾隆詩文稿的數量非常大,基本包含了乾隆皇帝一生的詩文作品,既有御筆稿(硃筆),也有大臣謄寫稿(墨筆),具有相當程度的文化與考古價值。「拿破崙一件手稿曾經拍出巨額天價,故宮館藏如此大量珍貴的乾隆親筆詩稿,其價值無法估量。」

  據不完全統計,乾隆所寫詩作已有40000多首,這意味著在乾隆88年的人生中,每天都要寫約1.3首詩,而《全唐詩》共有兩千多位作者,也不過四萬多首詩,乾隆以一人之力就超過了。據說他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也是全世界古往今來寫詩最多的人。

乾隆沒有把詩歌創作當做文學創作

  從詩的內容上看,單霽翔介紹,乾隆寫的是紀實詩,記當天或某個時期的事件以及國家大事,幾乎每一句後面都有一個「注」(即這句詩的意思),所以篇幅比較長。他表示,這批文物整理完成後將儘快展出,「故宮館藏文物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們正在進行系統地整理和歸類。」

  故宮專家向記者表示,故宮中很多文物上都有乾隆題寫的詩作,「瓷器、畫作上都有,乾隆『家天下』的思想讓他覺得這些都是自己的,這些詩作數量很多,質量不高。」這位專家表示,乾隆寫這些詩作就像今天我們寫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我覺得他並沒有把詩歌創作當做文學創作,當然,他是皇帝,他說好也沒人說不好。」

  據介紹,乾隆的這些詩作內容能彌補當時歷史記錄的不足,「乾隆把什麼都寫到詩裡頭了,他的所見所感所想,也是他留下的認知、思考和創作。」(記者 曾靈綜合報導)

乾隆詩作
請您欣賞

  眾所周知,乾隆皇帝酷喜弄墨,但這位偉大的皇帝,在詩賦上的天份卻相當有限。他的幾萬首詩,沒有廣為傳誦的後世佳作,最為街巷百姓們津津樂道的,竟然是———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到此處是乾隆原著,然後乾隆大詩人就頓足沉吟,苦思而不得一句,紀曉嵐隨口就說了句「飛入蘆花都不見」,於是乾隆大喜,稱為絕妙。

  金庸先生就以辛辣的語言諷刺了乾隆的詩文,斥之曰連秀才都不如,認為乾隆的墨寶玷汙了當世之作,玷汙了各大名勝古蹟。金庸在小說《書劍恩仇錄》裡寫道,「他(指乾隆)最愛賣弄才學,這次南來,到處吟詩題字,唐突勝景,作踐山水。」

《雜詩》

  水至清無魚,人至察無徒,

  無魚非水德,無徒勢雲孤。

  魚豈離於水,潛淵轉江湖,

  人豈離於世,適將他有圖。

  知一貴知二,通變乃達常,

  不逆復不億,抑亦先覺良。

  吹芋三百人,隱笑齊宣王。

《夜雨》

  夜雨打船窗,恰值清夢醒。

  入耳適宜聽,披衾不覽冷。

  即南已增潤,憶北牽懷永。

  須臾聲漸稀,無眠以耿耿。

《掃雪》

  掃雪必行賞,僕臺早候之。

  未成分寸際,那可飾裝為。

  今日素真積,培林澤倍滋。

  天思誠賜我,分惠亦其宜。

《讀杜牧集》

  茂學本工文,清辭每出群。

  雖稱有奇節,未覺副高聞。

  錦字常懸壁,朱樓喜夢雲。

  所輸老杜者,一飯不忘君。

《宿方山》

  行館傍花宮,林巒益致靜。

  山遊薄暮歸,篝燈夜方永。

  定鍾近宵聲,弗霜亦念警。

  安禪付彼僧,我自娛清省。

《讀項羽紀》

  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

  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

  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

  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題史可法像》

  紀文已識一篇篤,予諡仍留兩字芳。

  凡此無非勵臣節,監茲可不慎君綱。

  象斯睹矣牘斯撫,月與霽而風與光。

  井命復書書卷內,千秋忠跡表維揚。

《經嶽武穆祠》

  翠柏紅垣見葆祠,羔豚命祭復過之。

  兩言臣則師千古,百戰兵威震一時。

  道濟長城誰自壞?臨安一木本猶支。

  故鄉俎豆夫何恨,恨是金牌太促期!

《三月初八日幸圓明園》

  秉時御氣暮春初,靈沼靈臺豔裔舒。

  似毯綠茵承步輦,含胎紅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無憂弋,畫水文鱗底用漁。

  滿眼韶光如有待,東風著意為吹噓。

《紅葉》

  迭嶂青雲放曉晴,乍看紅葉一枝橫。

  徘徊體物難成句,幾點玫瑰襯綠瓊。

《黃瓜》

  菜盤佳品最燕京,二月嘗新豈定評。

  壓架綴籬偏有致,田家風景繪真情。

《紫光閣閱武舉射》

  掄材臨別苑,射策對明廷。

  養士百年久,幹城九塞寧。

  雕弓懸滿月,羽箭迅流星。

  為問赳桓輩,能通黃石經?

《梁武帝》

  乘其危竊其祚,蕭衍道成視劉裕。

  宮城圍吳興拒,徒稱馬袁仍厚遇。

  本失正末奚數,定律興樂曾何助。

  特佞佛奉象塑,捨身同泰功德慕。

  初祖謁直指處,漆桶弗契乃北去。

  祀犧牲代面素,廟不血食語不懼。

  餓臺城應始悟,荷荷那得金仙護。

《中元觀河燈》

  太液澄波鏡面平,無邊佳景此宵生。

  滿湖星鬥涵秋冷,萬朵金蓮徹夜明。

  逐浪驚鷗光影眩,隨風貼葦往來輕。

  泛舟何用燒銀燭,上下花房映月榮。

《賜大學士張廷玉》

  喉舌專司歷有年,兩朝望重志愈堅,

  魏公令德光閭裡,山甫柔嘉耀簡編。

  調鼎念常周庶務,勞謙事每效前賢。

  古今政績如懸鑑,時為蒼生諮惠鮮。

《姜女祠》

  悽風禿樹吼斜陽,尚作悲聲配國殤。

  千古無心誇節義,一身有死為綱常。

  由來此日稱姜女,盡道當年哭杞梁。

  長見秉彝公懿好,訛傳是處也何妨?

相關焦點

  • 清 乾隆御筆《乾隆心經》欣賞
    清 乾隆御筆《乾隆心經》欣賞 涵坊閣裝飾畫 轉載▼ 標籤:家居 文化分類:禮品 【作者簡介】 乾隆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於嘉慶四年(1799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乾隆就是個「潮人」(圖)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聯手舉辦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位」特展,於10月8日至2014年1月7日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啟幕展出。展覽展出200件文物,其中45件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同步推出的「乾隆潮·新媒體藝術展」以科技+藝術的手法,跨界服裝、攝影、動畫、裝置、電玩等,展現創意概念的「乾隆美學」。
  • 故宮缺「鎮館之寶」?單霽翔:不突出特定文物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 2.8萬首乾隆詩稿開啟整理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昨日透露,故宮將開展藏品三年普查計劃,將對部分之前未徹底整理的文物藏品進行系統清理。2010年12月底,故宮完成了建院後第五次藏品清理,當時的數據顯示故宮藏品共1807558件(套)。很多在之前觀念中不屬於文物範疇的物品,如清代錢幣、帝後書法等都被納入了文物資料。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一飽眼福!
    關於少林寺的這個牌匾還流傳著三種說法: 1、匾額的「林」字的上方刻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可見原來確為康熙御筆,但祥觀此匾額書法,不難發現「少」「寺」二字的筆勢,尤其是字的下部筆觸頗不協調。1928年軍閥混戰中,一場大火把牌匾上的「少」字燒的了無痕跡。傳聞,當時一個自稱是唐代書法家懷素的後代的人,好書法。他仿康熙的筆法修復了這塊匾額。
  • 他地位尊貴,一生寫了4萬首詩,卻只有一首膾炙人口,不是陸遊
    他地位尊貴,一生寫了4萬首詩,卻只有一首膾炙人口,不是陸遊當下,質量幾乎是最熱的詞,人們有事沒事都會拿質量說事 今天,我們要說的詩人,就是典型的重量不重質,他地位尊貴,一生寫了4萬首詩,卻只有一首膾炙人口。 說到這,很多人都會問,一生中寫4萬首詩,這說的不是陸遊麼? 沒錯,陸遊確實是古代比較高產的作者,他一生共寫下9000首詩。
  • 乾隆御筆「紫氣東來」匾重回鳳凰樓
    瀋陽網訊對瀋陽故宮了解的人都會知道,在瀋陽故宮博館院藏的文物中,有一塊乾隆皇帝弘曆親筆題寫的「紫氣東來」匾,十分引人注目。4月23日,乾隆御筆「紫氣東來」匾結束了在文物保護工作室的清理工作,重新掛回了瀋陽故宮鳳凰樓正門,由此,鳳凰樓恢復了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原貌,實現了樓匾合一。
  • 萬首詩詞詠嘆無錫 乾隆蘇東坡是這裡的常客
    萬首詩詞詠嘆無錫 乾隆蘇東坡是這裡的常客 來源:現代快報編輯:張愛紅2017-03-17 08:31分享 摘要:作為詩詞「盛產地」的無錫,古往今來留下了許許多多描繪當地的詩詞,許多文人墨客都到過無錫並借景抒情,其中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七次到位於無錫惠山的寄暢園,並留下了不少詩篇,而蘇東坡到無錫惠山後
  • 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
    太和殿內有「建極綏猷」牌匾為乾隆皇帝御書。「建極綏猷」讀 jian ji sui you 含義為:天子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法則,又要撫民而順應大道。中和殿,是北京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屬於明清傳統宮殿建築。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
  • 乾隆寫詩4萬首,被諷水得可怕,這皇帝只寫28字,卻被誇意境太高
    乾隆寫詩4萬首,被諷水得可怕,這皇帝只寫28字,卻被誇意境太高 一生之中,他共作詩4萬首,被稱為歷史上最高產的詩人。 乾隆的詩有多高產?一個數據就能說明一切,整個唐朝將近300年的時間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兩千多名詩人,加在一起總共才寫詩48000餘首。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館藏欣賞
    南宋丨官窯青瓷葵口盤自1948秋遼瀋戰役潰敗的那段時間起,蔣介石便已下達明確的指示,自民國三十七年底起,暫存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立中央博物院的文物據杭立武本人回憶和記載,運走臺灣的第一批文物中,故宮博物院有三百二十箱,中央博物院二百一十二箱,中央圖書館六十箱,中央研究院一百二十箱,外交部六十箱,共計七百多箱。在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三日,杭立武找來商船經過兩天日以繼夜的裝載,第二批文物全部裝上船隻運往臺灣。
  • 圖文: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乾隆玉璽
    圖文: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乾隆玉璽     春季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三樓設有「皇帝的印章」陳列室,參觀者正在認真觀看清乾隆皇帝的褐玉「幹隆璽」和碧玉「緝熙殿寶璽」。
  • 潘家園地攤,就是一個小型的「故宮博物院」,故宮藏品全在這兒!
    喜歡文玩古玩的玩家,一定知道北京的潘家園,這裡原本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舊貨市場,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潘家園,儼然成為了一個文玩古玩的交易中心,在潘家園的西邊,有一片地攤廣場,這裡可以就是一個小型的故宮博物院,只要是故宮的藏品,幾乎在這裡都能見到,不信大家跟著墨軒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故宮博物院今90周年院慶,慈寧宮文物首次「裸展」
    設在此地的「故宮博物院早期院史展(1925-1949)」較全面地展示了故宮博物院從1925年到1949年的發展歷程。這20餘年間,故宮博物院經歷曲折建院、短暫發展、文物南遷及東歸等多個歷史階段,形成特有的典守精神和嚴謹的治學傳統。
  • 故宮博物院之八
         陶俑一直被古董家視為不祥之物,很少有人問津,故宮博物院裡更是缺乏。直到鄭振鐸捐獻,才填補了故宮收藏的一大空白,故宮博物院因此成為國內收藏曆代陶俑數量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 兩岸故宮"十全乾隆"展 乾隆11歲"作業"展出(圖)
    北京故宮展品,高宗御筆菩提葉《般若波羅蜜心經》  展覽中卡通互動遊戲,乾隆駕駛機器人巡遊世界各地。遊客在旁邊拍照,就能扮演遊戲中的角色。  兩岸故宮文物聚首「十全乾隆」栩栩如生  寫「小學作業」的乾隆、因尚古而生「貪念」的乾隆、喜歡借畫作「穿越」的乾隆、作為「背包客」的乾隆……繼清代帝王雍正、康熙特展之後,昨天,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臺北故宮博物院合作舉辦的「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位」特展在臺北盛大開幕,全新視角解構呈現出一個富有才情、崇尚藝術、真實可感的鮮活乾隆帝。
  • 澳門藝術博物館攜手故宮博物院呈現漆藝之美
    年12月10日下午四時,由澳門民政總署、澳門藝術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澳門基金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澳門日報主辦,東方金運國際物流(北京)有限公司、雅昌藝術網支持的「朱豔增華──故宮珍藏清乾隆漆器精品展」於澳門藝術博物館召開新聞發布會。
  • 跟著乾隆過大年
    乾隆帝歲照行樂圖臘月已至,春節將近,北京寒風凜冽,故宮博物院卻是一派熱鬧景象。在通往午門東西兩側雁翅樓的階梯上,觀眾熙熙攘攘;在午門正殿,東、西雁翅樓3個展廳中,陳設著宮廷年夜飯桌上的豪華餐具、皇帝御筆親書的「福」字、刺繡精美的「饋歲」荷包,向觀眾述說著紫禁城裡的過年禮俗;展廳外,從太和殿、乾清宮到御花園,宮門上貼著對聯門神,廊簷下張燈結彩……故宮中每步皆景,年味十足。
  •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清乾隆瓷器!造型獨特,令人驚豔!
    茶葉末六聯瓶,清乾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高24.2釐米。此品造形奇特,分別由五隻相同尺寸、形制的瓶子環繞著中央的主瓶,共同構成一件獨立完整的作品。其實經由透視,得知瓶肩以下六瓶的器身彼此相連,肩部以上的細長頸則只只分開。
  • 國色天香的牡丹,深得乾隆青睞
    在乾隆朝,乾隆皇帝常常以牡丹為表現題材,進行繪畫創作。清弘曆並蒂牡丹圖軸乾隆朝《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檔案總匯》(以下簡稱《總匯》)記載,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首領太監桂元交「御筆宣紙題畫牡丹一張,傳旨交啟祥宮裱掛軸一軸」;又記乾隆二十三年一月,太監胡世傑交「御筆宣紙牡丹畫二張,傳旨交如意館即速裱做掛軸二軸」;同年同月又記太監胡世傑交「御筆墨竹牡丹一張,傳旨將墨竹牡丹即速裱掛軸
  • 乾隆寫詩4萬首,不及康熙一個字!
    但乾隆最大的愛好無疑是寫詩 據統計,乾隆一生寫了43630首詩 4萬多首詩是什麼概念呢 中國規模最大的詩歌總集《全唐詩》 共收錄了2千多位詩人的4萬多首詩 乾隆皇帝一人的「產量」 就抵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