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五一」假期出遊嚴禁近距離接觸動物 禁止投餵野生動物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原標題:山東:「五一」假期出遊嚴禁近距離接觸動物 禁止投餵野生動物

記者近日從山東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於做好「五一」假期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五一」假期期間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明確部署和要求。

通知指出,「五一」假期期間,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物園人流車流量大、人員聚集風險高。各地要指導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和野生動物園提前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配齊配足測溫槍、消毒劑、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設置臨時隔離場所,確保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各地要按照「分區分級分類」原則,組織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野生動物園等有序開放。要嚴格控制人員流量,實行門票分時段預約,錯時遊覽、有序排隊,控制瞬時流量。要嚴格出入檢測,加強出入口、重要參觀點、休息餐飲區、纜車上下站等區域的管控,一旦發生聚集,立即進行疏導。

通知還指出各地要加強宣傳教育,通過多種方式發布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引導公眾就近錯峰出遊,做好個人防護。要加強野生動物園的管控工作,教育引導遊客遵守文明遊園規範,嚴禁近距離接觸動物,禁止投餵野生動物,確保遊客安全。

此外,通知還要求各地要督促指導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和野生動物園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狠抓源頭治理,認真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要配合有關部門加大對電梯、索道、遊樂設施的安全監管,確保各類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加大對建築施工場地的安全監管,督促企業落實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要加大對人員密集場所和物流集中區域的安全監管,保證不發生群體性安全事故。(總臺央視記者 竇效磊)

相關焦點

  • 「擅餵或引發其它野生動物種群失控」 專家籲禁止擅自投餵動物
    此前,因投餵貓糧導致米蘭諾貴都小區野生貉數量激增。目前貉的種群數量已經得到控制。寶山區滬太路、緯地路一小區設置的禁止投餵標識。  這幾天,一段「上海首臺流浪動物自動餵食機」的視頻在抖音、視頻號等網絡渠道傳播,還有幾位明星為其代言,觀看量在短短2天內突破了數百萬次。
  • 「雙節」遊玩,中原地區最大的野生動物園嚴禁遊客向動物投餵月餅
    洛陽萬安山野生動物歡樂世界位於風光旖旎的新興旅遊景點集聚區——萬安山北麓,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野生動物散養區」。園區佔地2300畝,擁有白虎、灰熊、獅子等共計8000餘只各類野生動物。園區創新性的設計車行通道,使遊客能夠和散養的動物親密接觸,是「中原地區唯一可自駕車入園的動物散養區」。
  • 「禁止投餵野生動物」背後,你不知道的三大理由
    圖片來源:李璟泓 繪製(文/林大利)在公園裡看到鴨子或麻雀,常有一股想要拿東西餵它們的衝動。與動物親切互動能帶給我們溫馨感受,但是,任意投餵野生動物真的是在愛它們嗎?如果是在愛它們,為什麼許多國家公園和動物園,常常都會見到「請勿投餵野生動物」的警示板呢?
  • 網紅小狐狸因遊客投餵肝腎損傷!住手!禁止投餵才是愛動物的表現
    投餵行為會給動物的健康埋下隱患,例如,幹掛麵等碳水化合物,會影響食草動物的消化系統,導致腹脹、腹瀉,甚至死亡;高糖、高脂肪、高添加劑的零食,則會造成動物肥胖,影響動物心血管,還會造成骨骼變形,影響生殖系統以及繁殖等等。投餵促使動物生存能力退化生存能力對野生動物來講至關重要。
  • 投餵動物的人,到底是哪裡想不開?
    看了直播的人,一定很有印象:因為我們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在阻止遊客投餵動物。就像我們直播裡說的,武漢動物園的防投餵措施已經足夠充足,到處都掛滿了【禁止投餵】標語,但還是架不住一群又一群自帶乾糧的遊客。今天重溫陳老溼舊文,說說投餵動物會給它們帶來哪些傷害。
  • 投餵野生動物,你的好心可能害死他們
    看似友善的投喂,背後隱藏許多深遠的影響,是需三思的行為。圖片來源:李璟泓 繪製(文/林大利)在公園裡看到鴨子或麻雀,常有一股想要拿東西餵它們的衝動。與動物親切互動能帶給我們溫馨感受,但是,任意投餵野生動物真的是在愛它們嗎?如果是在愛它們,為什麼許多國家公園和動物園,常常都會見到「請勿投餵野生動物」的警示板呢?
  • 旅遊:走進淹城野生動物園,近距離接觸可愛的動物!
    淹城野生動物園是華東地區享譽盛名的野生動物園,以野生動物生態散養為特色。動物園分為步行觀遊和乘小火車觀遊,步行遊覽的是圈養動物,後者可近距離接觸散養動物。園內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共200多種近萬頭,還有各種動物表演,十分精彩。一定要工!作!日!
  • 西湖鴛鴦因過度投餵撐死: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鴛鴦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很多遊客聚集投喂,甚至有人伸手去把鴛鴦抓過來,對它們的生存和繁殖都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文 | 曉菲 編輯 | 林意欣  野生動物不能吃我知道,但投餵都不行麼?  元旦假期快到了,有多少人計劃國內遊或者城市周邊遊?
  • 投餵動物的人,到底是哪裡想不開?
    再比如,那些野生的山羊每天應該吃著富含粗纖維低水分的乾草才能保持消化系統的正常工作,而投餵者扔給它們的是沒什麼粗纖維又含水量高的大白菜、胡蘿蔔,吃完它們能不鬧肚子嗎? 投喂,不是正確接觸野生動物的方式 人們來到動物園,都是出於對動物的喜愛,能和動物發生互動,應該是所有人所期待的。而投喂,是最容易達成和動物互動的方式,但這不是正確的接觸方式。
  • 深圳迎來「愛鳥周」 市民不可隨意投餵鳥類等野生動物
    記者獲悉,每年 3 月 20-26 號是廣東省愛鳥周,今年主題是"保護野生鳥類,維護生態平衡"。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提醒,日常生活中市民不要隨意餵鳥,若發現受傷鳥類或非法捕鳥行為,及時撥打野生動物保護機構救助電話 23737770 或向 110 報警、83299110 舉報。▲黑臉琵鷺。
  • 吳小寶:愛護動物,從「禁止投餵」開始
    原標題:吳小寶:愛護動物,從「禁止投餵」開始  「靈長類動物因為遊客亂投喂,每年得糖尿病的不少。動物和人類一樣,不能吃過多的甜食。」昨天,北京動物園遊客數高達8.15萬,令飼養員們頭疼的是,屢禁不止的亂投餵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發現,動物園上百個「禁止投餵動物」提示牌形同虛設,遊客甚至為了餵到動物使出「渾身解數」。
  • 五一來杭州投餵梅花鹿,還能近距離接觸,景色不輸日本
    對於日本奈良的印象,就是梅花鹿,遊客可以投喂,近距離接觸鹿群。如今在杭州也可以與梅花鹿親密接觸了。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中,一處鹿苑,滿足了遊人對於草場梅花鹿的嚮往。在此設立鹿苑的起因,是考古學家在古城遺址中發現了40多種動物的骨骼,其中最包括年代最為久遠的麋鹿、梅花鹿等為了紀念古城遺址,於是設計鹿苑,在此圈養少量的梅花鹿。如果運氣好,碰到梅花鹿出來放風,還可以近距離觸摸到鹿群。來到鹿苑已經是下午,圍欄一旁已經圍滿了遊客。很多遊人都是提前攻略,有備而來。
  • 北京野生動物園:在熱帶雨林和鹿園與動物親密接觸
    為了讓孩子們可以近距離了解熱帶雨林動植物的情況,並喚醒大家對於動物的保護意識,北京野生動物園特別開闢了熱帶雨林一角,並於2019年全新開放了鹿園,不僅可以近距離了解熱帶雨林的動植物,還可以與鹿群親密接觸。
  • 動物園動物被餵出「假日病」 「禁止投餵」不奏效
    原標題:動物園動物被餵出「假日病」 「禁止投餵」不奏效   半小時內,共有20多人投餵黑熊,投餵的食物包括爆米花、水果、麵包片還有果汁飲料。在鹿苑、斑馬、羚牛等參觀點,也都有遊客帶著蔬菜、麵包等各種食物進行投喂。當記者詢問這些食物是否能給動物吃時,他們大都不以為然地回答:「不要緊,你看它們不都吃得挺歡的嘛!」
  • 舊金山金門公園野生浣熊不懼人類 相關方面呼籲停止投餵野生動物...
    舊金山金門公園野生浣熊不懼人類 相關方面呼籲停止投餵野生動物 (1/4) "← →"翻頁
  • 野生動物保護|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候鳥平靜回遷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及各專業委員會紛紛發出倡議,呼籲拒絕食用野生動物,拒絕參加轉運、販賣等一切與野生動物交易有關的活動;做好輿論引導,告知公眾儘量避免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不要擅自救助、飼養、掩埋野生動物。野生動物救護委員會呼籲,恪盡職守站好崗、正向引導不恐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暫不放歸救治康復的野生動物,嚴格無害化處理死亡動物的屍體。
  • 光明時評:野生鴛鴦被投餵撐死?別讓好奇成傷害
    投餵動物的行為之所以被禁止,主要是不同的動物對食物也有不一樣的要求。除了投餵行為本身的不文明外,不少人現在把投餵動物當成了賺取流量的行為。在一些地方的公園裡,拿食物誘拍動物的場景並不少見。在滇池旁,大量紅嘴鷗讓不少遊客慕名前來。然而,為了拍到「有新意」的照片,有遊客發明了「嘴叼麵包餵紅嘴鷗」的新玩法,還有遊客硬拽著紅嘴鷗擺造型。一些打著「與動物親密互動」名號的作品,是不顧野生動物生活天性而完成的。
  • 禁止投餵!遊客疑在動物園餵動物吃口罩,工作人員發現後急忙拽出
    #社會#現在很多動物園內都明令禁止投餵動物,因為很多遊客所帶來的食物並不一定適合動物食用,而且還會打亂動物本身的生長習慣。野生動物一旦變得偏好接受人為頭位,雖然不至於使其喪失在野外覓食的能力,但是有可能會因此降低對人類的警惕程度,甚至有可能導致無法在自然環境中生存。
  • 北京動物園將禁止隨意投餵動物屢勸不改者進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 應悅)遊客隨意投餵動物行為屢禁不止,北京動物園上手段了。動物圈舍外設科普牌 展示隨意投餵動物危害2020年6月1日,《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及《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開始正式實施,截至今天已經百餘天。
  • 上海野生動物園,帶孩子來這裡與動物近距離「交流」
    這個地方的動物非常全,幾乎想見的動物都能看到,所以一天走下來會很疲憊,但這絲毫不影響你激動雀躍的心情。你可以先在步行去溜達一段時間,步行區不僅可以觀賞到大熊貓、非洲象、亞洲象、長頸鹿、黑猩猩、長臂猿、狐猴、火烈鳥、朱䴉等眾多珍稀野生動物,更有諸多特色的動物行為展示和互動體驗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