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俠峰》13、14章:鬼智計無諝、佛狂摩訶孽與眾神

2020-12-21 騰訊網

一、鬼智計無諝與懸都、煉魔塔

邪皇龍宿戰異葬天道時,龍宿拿出神器紫龍影,百鍊師說:「懸都竟可仿造神兵。」在靖玄錄裡可知道,霹靂中大部分神器都是第一道具師江南春信的手筆,並且信咪還有仿造神兵保存的愛好,靖玄錄最後信咪獨自上路,去追尋神劍、邪劍的宿敵冥劍,準備阻止即將到來的劍界浩劫。這樣的話,信咪會不會在懸都,因為某些原因而替鬼智做事?

就在兩人戰至極端時,鬼智計無諝出場阻止,百鍊師的一句[鬼師],說明兩人應該是認識的,或許鬼智在煉魔塔充當軍師的角色?但通過百鍊師之後與昡祭冥司的對話來看,煉魔塔對鬼智的真實身份也是一知半解。

虛無對死神、邪神說過,鬼智是與虛無交易的第二個人類(第一個是問奈何),虛無再次復出的契機是留在異葬天道體內的一部分力量。通過這些線索,我們是不是可以推測:鬼智不僅是懸都之主,他還是煉魔塔背後的操縱者(所以煉魔塔能使用異葬天道,或者鬼智要通過接觸煉魔塔而幫虛無復出?)。而本應該在夢鈴心處治療的龍宿被作為傀儡出現在懸都手中,說明夢鈴心是選擇幫鬼智而不是玉龍隱士了。所以,鬼智也可以暗中引導穆武劍盟一系的力量。如此,當前檯面上的鬥爭,其實就是鬼智和玉龍隱士之間的鬥爭(佛門暫時除外)。

二、神的探知能力

這是我一直很感興趣的問題:現在出現的這些神,他們的探知能力的具體內容。

閻神、邪神等都說過[無人能瞞過神之法眼]這類話,現有劇情也確實跟這句話差不多。死神、邪神一直在煉獄下棋,但苦境發生的大小事,他倆都能感知到(比如獨千秋剛入世,他倆就知道了),甚至還能出手幹預引導。而虛無可能是因為被封印,魔封時期很多發生在自己洞口外的事情都後知後覺。所以,眾神是無所不知還是有限制?他們的探知能力是不是會隨自身實力/狀態/所處空間而變化?或者「神的探知能力」就是編劇的一塊磚,編劇想讓神知道的事,神就能知道;不想讓神知道的事,他們就是瞎子?

目前為止,無論是淨龍的假裝內奸,還是帝龍胤對地洞百姓的覬覦,他們都是在閻神眼皮底下搞事,那閻神究竟知不知道?如果知道,他又是出於什麼原因不阻止?他有沒有將這些內情告訴手下?而天跡作為太曦神照的代言人,連死神和邪神都清楚閻神針對奉天逍遙的內情,太曦會對閻神欲通過奉天逍遙獲取自己的力量這件事一無所知?這明顯有點說不過去。關於眾神的探知能力,端看後續劇情如何演繹,至少要說明一下這個能力吧,希望不要成為一筆糊塗帳。

三、佛狂摩訶孽與魔羅

佛門線,邪神曾說名劍絕世會引出/成為劍神,現在名劍也確實在修煉[天神一劍],但摩訶孽又說六劍神訣限制了名劍,名劍身為鷹族的天命必定是棄劍從刀(剛好神器滅釋血古煌是一把刀),邪神與摩訶孽究竟誰的話是正確的?或者名劍也要成為刀狂劍痴?

摩訶孽給眾僧傳教時的對白透露出他的目的,這位魔羅的信眾走上了一條被佛門正統排斥的救世之路(未來魔羅降世,再造天地)。

這裡我有兩點疑惑:一個是魔羅是誰?摩訶孽口中的魔羅可能是魔羅血界之主,但在此之前,霹靂中也出現過這個詞——閻王的佩劍魔羅天章,這點很可能只是名字類似,沒有關聯。不過霹靂曾經的大boss魔佛波旬在佛教典籍中確確實實又叫摩羅,雖然不是同一個mo,可是mo羅這個詞本身就是從梵文中音譯過來的,並且兩個mo羅都跟佛門有關,這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此外,波旬的出場口白是[末法毀天道,波旬殺如來],也與摩訶孽的口號[末法天藏]有點相似。一部劇中,佛門出現兩個有相似點的反派mo羅,這不應該是編劇靈感枯竭而隨便起的名字導致巧合吧?畢竟隨便起一個與佛門相關或不相關的反派名字,簡直不要太簡單啊,根本不用與mo羅這個名字勾連。所以,莫非摩訶孽是波旬的信徒?已經形神俱滅的波旬還有可能復活再出(如果這樣,還我當初對禍棺祭的感動)?

第二個疑惑,如今是眾神遊戲苦境的神戰時代,作為佛門第一個近神人摩訶孽,他憑什麼認為只要魔羅降世,就可以再造天地?在連通無數界面的白羽境天道呆了那麼久,摩訶孽就一點都沒有感受到死神、邪神、閻神等人的力量波動?就算真的不知,摩訶孽入世後,還會對苦境曾經發生的戰事一無所知?從摩訶孽遊歷苦境做好事的劇情來看,他入世後肯定能/已經了解苦境現狀。因此,已經和淨琉璃、莫召奴等人交手的摩訶孽,就應該通過這些蛛絲馬跡,對眾神的力量有所估計。既然如此,為什麼他還認為魔羅降世就能終結亂世,再造天地?難道小小佛門的boss真能一掌拍死眾神,還苦境一個朗朗乾坤?期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霹靂俠峰》馬上要開始諸神之戰,三大近神人會有怎樣的故事?
    今晚8點,《霹靂俠峰》就要開播了,這部劇延續了魔封的諸神之戰,繼續展開人鬼神魔妖邪大亂鬥的故事。作為八岐邪神故事線的延續,諸神之戰算是鋪墊5部劇了,可謂是賺足了眼球。不過根據霹靂一貫的尿性,俠峰雖然講的是諸神之戰,內容肯定是以邪神、死神、閻神、虛無四神的代理人之間的鬥爭為主,四神是不會真正打架的(他們整部劇如果會交戰30秒,就要歡天喜地了)。從現有的表現來看,四神當中,死神和邪神一直宅在無間煉獄下棋,他倆目的不明,應該偏向於以遊戲人間為樂。但虛無和閻神目的很明確,他們都要爭當魔闇之首。
  • 《霹靂俠峰》第23、24集:「武濤」獨千秋,「文貫」玉龍隱士?
    看完俠峰23、24兩集,我其實不想寫文的,但最後決定還是要吐槽吐槽。之前我覺得三大近神人,只有佛狂很帥氣,因為他的劇情有趣。現在覺得摩訶孽突然不香了,難怪他是個師弟,未來很明顯要成為三瘋之一的墊腳石,那不就是個弟弟嘛。
  • 《霹靂俠峰》第11、12章:獨千秋,一個凡人,修為竟達神之領域
    就像第12集結尾鬼智計無諝說的那樣[歷史總是不斷上演,總是不斷回顧],在第11集玉龍隱士前往煉魔塔的路上(明明可以直接化光飛到煉魔塔的),又是熟悉的「過五關斬六將」情節。說完獨千秋,本周另外一個近神人佛狂摩訶孽的故事線也展開了很多,他的形象更加豐滿了。摩訶孽現在有三條線:第一,他要「助」名劍成為/引出劍神。
  • 霹靂劇情猜測:青陽子對上武神,名劍絕世撞上佛狂!
    青陽子首先是青陽子想調和炎雪絕境的冰炎之勢,剛運氣破掉冰炎之氣,卻發現冰柱中有個神秘人。佛狂摩訶孽境天道被毀,大主持直接被幹消失了,名劍絕世憤怒不已。奈何他要面對的卻是佛狂摩訶孽,真不知道編劇怎麼安排的,這可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啊。
  • 霹靂布袋戲裡佛門之人越來越暴力,誰是佛門最狂僧人?
    上榜理由:「去跟佛主解釋吧」這一句震撼人心,這麼斯文的菠蘿也有這麼狂的一面。罪佛赦無心罪佛赦無心:聲如洪鐘,氣似川流,正氣無濤,肅穆威嚴,立身天佛斷罪巖,數甲子屹立不搖的佛門高手,專司佛門執法戒律。佛,戴罪而行。」不論是言行還是武學都與殺字離不開,只要有罪必殺之。
  • 霹靂新檔「霹靂俠峰」即將開播,是否有你喜歡的角色出現!
    封面看完了再來看片頭詩:北境三劍論俠峰,萬魔之罪七皇蹤;河圖鬼智計無諝,嶽雲深處現玉龍。估計很多道友從詩句裡已經能猜測出一些東西了,下面我們就一起猜測下吧。第一句:北境三劍論俠峰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北境三劍:名劍絕世、皇劍孤臣、傲劍千秋,北境的三大頂尖劍者。傲劍千秋是天縱山莊莊主的弟弟,皇劍是屠蘇脈主的弟弟,名劍肯定也是誰的弟弟。
  • 《霹靂俠峰》劇情分析:奉天逍遙什麼時候才能見到閻神?
    周末看完俠峰第3、4兩章發現:五龍確實要下凡,但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也不知道閻神要怎麼算計奉天逍遙和帝龍胤?御天五龍很尊敬玉龍隱士,他和棋邪縱橫子、青陽子下過棋,他和秦假仙並列河圖十智(心情很複雜)。就目前這4集來說,感覺水劇情拖時間的嫌疑很大。哪裡很水就不具體吐槽了,畢竟現在還是劇情展開階段,萬一吐槽失誤就不好了。
  • 棄天帝在霹靂俠峰實力如何?一頁書,獨千秋能打過他嗎?
    假如棄天帝來到霹靂俠峰,最多和邪神,虛無,八岐打平手。有可能強過凡人武神獨千秋,畢竟棄天帝來上天的體質強悍,棄天帝的神之領域,逆神七皇也能達到這個級別。
  • 摩訶菩提寺
    位於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佛教最神聖的地方,這座壯觀的寺廟是由公元3世紀孔雀王朝的創建人,阿育王建造。是印度大陸上最古老的宗教聖地之一。摩訶菩提寺是現存早期印度磚石結構寺廟的光輝典範,對其後幾個世紀的印度建築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內部結構摩訶菩提寺高五十多米,造型類似金字塔。
  • 093 萬佛寶懺(佛說佛名經)卷第九【唱誦音頻】
    南無波頭摩勝藏佛  南無香焰照王佛  南無因波頭摩佛  南無相山照佛  南無普稱功德王佛  南無勝相佛      南無普門光明須彌山佛  南無法城光明勝功德山威德王佛  南無法力勇猛幢佛  南無轉法輪光明吼聲佛  南無光明功德山智慧王佛  南無轉法輪月勝波頭摩照佛  南無佛幢自在功德不可勝幢佛      南無寶波頭摩光明藏佛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
    始建於公元前 585 年,傳說兩個去印度取經的緬甸兄弟帶回8根佛祖釋迦牟尼的遺發 ,獻給了國王 ,當時在位的奧加拉巴國王下令修建了這座用以珍藏佛發的金塔 ,因此,大金塔成了緬甸乃至東南亞的佛教聖地。仰光大金塔位於緬甸仰光市北茵雅湖畔的聖丁固達拉山上,是仰光的最高點。巍峨壯麗,金光閃爍,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一起,被譽為"東南亞三大古蹟"。
  • 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和摩訶曼殊沙華分別是什麼花?
    這在更早翻譯的《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中也有記述,《法華經·卷一》(原文):「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珠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普佛世界,六種震動。」。
  • 遊記:印度摩訶菩提寺印象
    一已經是第四次站在菩提迦耶的摩訶菩提大塔下面了,但是,依然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摩訶菩提大塔雄偉而質樸,莊嚴而含蓄,神韻像足了龍門石窟的盧舍那佛,雖然,大塔要高大很多。你說不清為什麼每次你仰視大塔時總會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總覺得一不小心就會融化在那漫漫的星海中、那低沉的唱誦中。眼前的一切是那樣虛幻,又是那樣真實;是那樣陌生,又是那樣熟悉。塔院之外,是凡人的世界。
  • 釋迦牟尼成佛地—印度菩提伽耶 摩訶菩提寺
    世界佛都菩提迦耶,佛陀曾在這裡苦修,直至受到牧羊女乳糜的供養後度過尼連禪河,來到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冥想七七四十九日之後正得大覺,頓悟成佛。菩提迦耶的大正覺塔,是佛陀成道的象徵,這裡還有全球最大的金剛寶座塔。菩提伽耶摩訶菩提寺2002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 遊記:摩訶菩提寺
    摩訶菩提寺是蒲甘唯一按印度孟加拉邦佛陀伽雅寺式樣建造的佛寺,由醯路彌路王仿造印度比哈爾邦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MahabodhiTempleComplexatBodhGaya)而建,當年釋迦牟尼在那裡悟道成佛,是著名的佛教聖地。
  • 佛說四十二章經白話文
    第七章 惡還本身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佛說:有人聽到我守持正道,做大仁慈的事,故意就過來責罵佛。
  •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節講—道樹品第七十一(2)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能學諸法無性,亦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是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修學佛道,乃至未成就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佛回答說:菩薩為眾生說法,分別諸法有或無,是就眾生的認知方式,以世俗諦說,不是從第一義諦說。
  • 佛陀故事會:為救釋迦族人 摩訶男自沉水底
    (圖片來源:資料圖)爾時,佛在舍衛國,迦維羅釋子新作堂舍,未有沙門婆羅門及諸人在上坐者。時,毘琉璃太子最初坐上,諸釋種皆共瞋嫌:「我新作堂舍,佛未得坐,下賤婢子先坐中。」時,琉璃王至,見佛在惡樹下坐,即下車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世尊言:「多有大好樹無恚樹等而不坐,何故在此惡樹下坐?」佛言:「大王,在親裡蔭下樂。」彼作如是念:「世尊慈愍舍夷國故耳。」
  • 每日與主同行(12月22日)詩篇145:14-21 啟示錄13章
    -21 節 145:14凡跌倒的,耶和華將他們扶持; 凡被壓下的,將他們扶起。 二 啟示錄13章 讀經
  • 《六祖壇經》|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
    六祖大師開示,何為「摩訶般若波蜜多」呢中國禪宗文化,因六祖大師而得以興盛至今。而《六祖壇經》的出現,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變革。就如我們平常稱念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有多少人知他含義。這一文,我們就通過六祖壇經,看看六祖慧能大師怎麼開示說法「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看是否與我們的了解有什麼不同。《六祖壇經》:」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