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壽辰之日,忽見一隻黑鳥緩緩的從天而降。漢武帝問這是何意,東方朔忙說:「此鳥為西王母的坐騎『青鸞』,西王母是前來給我主祝壽的。」頃刻間,西王母攜七枚仙桃飄然而至。漢武帝急忙叩拜,西王母留下了兩枚仙桃後,將其餘五枚獻給了漢武帝。劉徹叩謝後說:「他吃完仙桃後,欲留桃核種植。」西王母說:「此桃乃三千年一生,中原地薄、種之不生。」隨後指了指東方朔說:「他曾三次偷吃我的仙桃,才被我趕到下界來的。」然後,又將那兩個仙桃遞給了東方朔後,眨眼間就不見了。
這個傳說故事到底是怎麼回事哪,請聽下面這個美麗的傳說吧:
話說,很早很早以前,大約是公元前的漢朝初期,在黃河以北的平原上有個小村,有一條小河在村子邊流過,小河裡的水一年四季清澈透底,流水潺潺,使這一帶成了地肥水美的魚米之鄉。
村子裡有一金姓人家,他家祖上留下了不少的地產、偌大宅院,是一個家境富裕的人家。雖然金家稱不上書香門第,但家中的男人均讀過幾年書。故金老漢識文解字、知書達理,很受鄉裡鄉親的尊敬,人稱其金員外。
金員外膝下一兒一女,兒子已娶了媳婦,閨女年近十六,長的如花似玉,還沒婚配。金小姐不僅長得楚楚動人、一表人才,且善良賢惠、孝順父母,故得到周圍幾十裡內外年青人的青睞。由於從小就受到優良家庭傳統的影響,她們姑嫂間的關係十分密切,而且,姑嫂倆人整天形影不離。
某天,姑嫂倆到小河邊去洗衣裳。在她們的上遊有個光著屁股的胖小子在小河裡戲水,他在水裡一會打撲騰,一會又挖泥沙,將河邊上的水都給攪渾了。故金小姐對他說:「喂!我說小小子,你把水都給弄渾了,叫我們怎麼洗衣裳呀。」這小孩還真聽話,扭著小光腚就上了岸,到河邊的沙土窩裡去玩了。這姑嫂倆就專心的洗衣服了,後來,誰也沒注意該小孩到那裡去了。
兩人正洗著衣服,嫂子一抬頭發現河裡漂著一個桃子,就對姑娘說:「妹妹,你看河裡漂過來了一個桃。」姑嫂倆一看:水裡兩片綠葉襯託著橢圓形的桃子,它橙黃色間泛著紅暈、薄薄的皮透著乳白色的果肉那麼誘人。淺紅腹縫果窪邊透著紅潤、那麼撩人心扉。
那真是:蒼天似紅染,幽香沁八方。飄落嫣然笑,回眸似千矯。阿娜如少女,孤高勝黛昭。清逸斷魂曲,天涯漫芬芳。
真的勾起了他們倆的饞蟲,妹妹說:「嫂子你不怕水,下去撈上來吧。」嫂子說:「我可不敢下水。」這姑嫂倆誰也不敢下水,可這個桃就象存心勾引這姑嫂倆一樣,在離她們不遠的地方,一上一下地浮動著,卻不往下流。
饞的姑娘找了根秫秸,嫂子找了根樹枝,倆人就從水裡往自己的面前撥拉那個桃。眼看著這個桃就讓嫂子的長樹枝撥拉過去了。這時嫂子笑著說:「咱們誰撈著可誰就吃啊,可不許搶。」妹妹嫣然一笑說:「那還用說。」可姑娘的話音剛落,那個桃卻離開了嫂子,向著姑娘這邊漂來,姑娘伸手就撈了起來。
姑娘笑著把那個誘人的大桃,向嫂子面前一舉說:「嫂子咬一口吧。」
嫂子說:「誰撈著誰吃,這是咱們事先說好了的,你就快吃吧。」
於是,姑娘擦了擦就吃了起來。可能是這個桃子太好吃了,姑娘三口兩口就把它吃完了,最後,一不小心竟然把桃核(hú)給咽了下去。見此,嫂子笑的都彎了腰,就指著妹妹說:「小饞貓,一會讓你哥到集上給你買一籃子,管你吃個夠。」
長話短說,大約過了兩個多月,姑娘便嘔吐不止貌似懷了孕一樣,眼看著肚子也漸漸的鼓了起來。在封建時代,貞潔猶如女人的命,一個沒出門的閨女如未婚先孕,那就是傷風敗俗、大逆不道呀!尤其在封建禮教極嚴的金家,那更是天地難容之事呀。於是,金員外決定要在夜深人靜時,偷偷的把這個不貞潔的賤人給活埋了,免得讓鄉裡鄉親們恥笑。
老太太一聽金員外的如此絕情的決定,痛心疾首哭的就像個淚人似的。她即恨又可憐自己的閨女,恨的是她不該做這種下賤之事;可憐的是他那如花似玉的閨女,還不滿十六歲竟然遭到了如此不幸的下場。她很想救自己的女兒,可在封建社會裡,她一個懦弱女人是阻擋住不住這樣的事的。
再說金員外的脾氣,以及家教家規她是知道的,為這事她已多次受到了金員外的埋怨和呵斥,說她應承擔教子無方、對閨女管教不嚴的責任等。故現在她只要一幹預,說不定連自己也要遭罪。
故金太太來到了閨女的房間,開口便逼問女兒:「這事是那個壞小子幹的?」真的不提這事還罷了,母親這麼一提這事,姑娘「哇」的一聲,就大聲的哭了起來。
母親說:「不要哭,有話你就說嘛,你說是誰,娘絕對饒不了他。」母親這麼一說,更是勾起了閨女冤枉來,便泣不成聲的對母親說:「請母親相信女兒,我從沒和任何男子接近過,更沒幹過不貞潔之事……」於是姑娘就向母親傾訴了和嫂子在河邊洗衣裳時,撈了一個桃子吃的事。老太太一聽姑娘的話,有點不大相信,就把媳婦找來逼問是否有此事。媳婦說確有此事,並把姑娘誤咽桃核,噎的直翻白眼的事全說了。
老太太聽了姑嫂倆的話後,將信將疑地說:「孩子,如果你們說的是真的,你懷的就應該是仙胎,即是仙胎他的命就一定大。今天夜裡,你爹就要活埋你了,娘是救不了你的,就看你的造化了……」說著老太太淚如雨下,閨女聽後,忙給娘磕頭拜別養育之恩。老太太與女兒抱頭痛哭,最後說:「你若命大,就想辦法逃命去吧!」說完老太太含淚離開了閨女的房間。
二更時分,嫂子來到姑娘的房裡,領著她來到後院,嫂子準備讓小姑子爬牆逃跑。可身懷有孕的姑娘上不了牆,更是翻不過院牆,嫂子也託不動姑娘。兩人正在後院想找個梯子的時候,被老員外發現了,他一聲喝令,家丁們一齊湧了過來。
姑娘一看這情景,心想橫豎都是死,倒不如自己撞死算了!就見她兩眼一閉,猛地向牆上撞去……
就在她撞牆的瞬間,突然狂風大作,一條白龍自天而降,姑娘正好坐在龍背上,白龍一抬頭就上了天。然後,白龍圍著金家的院子轉了一圈後,就向西飛去。姑娘坐在白龍的背上,猶如騰雲駕霧,飄然如仙。就這樣飛了好長時間,見西王母站在祥雲端裡,笑著將玉指向回一指說:「東方小兒降世,茅生厭長,回去吧!」
話畢,那條白龍馱著姑娘轉頭向回飛去,又呼呼地走了好大一會就落了地。他們的降落之地,恰恰是厭次城東北約三裡的一片草地裡。眨眼間白龍不見了,姑娘在茫然中,頓感腹內陣陣難忍的疼痛,一聲啼哭一個胖小子降生了。鮮血染紅了地上的茅草,據說,直到現在那塊地裡的茅草還是紅的哪。
一位落難的姑娘坐在荒坡野地裡,懷裡抱著個光溜溜的胖小子,這可怎麼辦哪!難為的姑娘抱著孩子,又嗚嗚的哭了起來。這時,有一個早起拾糞的老頭聽到哭聲就走了過來,見一年輕女子坐在地下,懷裡抱著個剛剛降世的孩子,立即就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便走向前對姑娘說:「別哭了閨女,要注意身體,你如不嫌棄老朽家貧窮,就跟我去吧。」姑娘止住了哭,苦笑著點頭答應了。
這老頭姓張,家住在厭次城裡,家中只有老兩口,且膝下無兒無女,正想要個孩子延續香火哪。他見這閨女答應跟他去,真的是喜出望外,趕忙脫下褂子把孩子包了起來,領著母子倆就回了家。
到了家,老奶奶趕忙燒水給大人孩子洗了身子,待她將產後之事剛處理完。老漢就將雞蛋和熱乎乎的小米粥端了上來。老太太抱著胖小子樂的連嘴都合不上了,立時逼著老頭給這個剛降生的胖小子取名。
老頭小時候也念過幾年書,他想了想就笑著說:「他降生時,恰逢東方透晨曦,就叫東方朔吧!」就按爺爺說的叫東方朔吧。
就這樣東方朔來到了世上。從此,他們一家四口人不愁吃不愁喝,日子越過越紅火。而東方朔他從小就聰慧過人,能說會道、很討人喜歡。他三歲能背詩,四歲能作畫,五歲能行文作賦,十歲到學院讀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完四書五經,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實際,東方朔剛滿十歲便是十裡八鄉的名人了。
東方朔聰明過人,大多數的鄉裡鄉親都對其敬重,把他視若才子、神童。然而,也引來了幾個小人的嫉妒,他們便到處散布他是「私孩子」。
有一天,他和鄰居的孩子吵架時,那個孩子當面罵東方朔沒爹。聽此汙垢之言後,東方朔想,我確實從小就沒見過爹,也沒聽母親提起過父親的事,這是怎麼回事哪?百思不解便轉身就往家裡跑。
他回到家後,就哭著問他娘:「我爹到那裡去了?」是啊,孩子他爹在哪裡呢?一句話把東方朔的母親問了個啞口無言。在孩子的逼迫下,她只好向孩子說出了實情:即是她在河邊吃了河裡飄來的桃而懷的孕,確實不知道他爹是誰。後因說不清懷孕的來歷,就被老爺趕出了家門,才落戶到了厭次城的。
東方朔聽後,不僅不懷疑更沒有苦惱之感,反而從心裡暗暗的高興,他認為自己是半仙之體,不是凡夫俗子。故在小夥伴中,經常誇耀自己是「桃仙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知識的深入和擴展,東方朔不知不覺的對桃,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並風趣的把自己的身軀比作一棵桃樹。他經常對親朋好友們說:「我的腳趾頭就是五股十杈的桃樹根,我的身子就是粗大的桃樹身,我的兩隻手臂就是桃枝,我的枝幹如不這樣茁壯,脖子上怎能結出這麼顆碩大的桃子來呢?」
每當東方朔在人們面前,幽默風趣地誇耀自己是桃仙子,引來眾人哄堂大笑時,他母親總是暗笑而不語。據此,世上才有了《東方朔偷仙桃吃》的傳說;才有了流傳於世的《東方朔偷桃》的名家名畫。
實際,東方朔在仕途和生涯中,真的與桃結下了不解之緣。在漫長的人生之路上,他確實養成了一種愛桃的嗜好,而且,幾乎是愛桃成癖、視桃如命。他對桃子讚美說:「桃汁為甘露,桃肉為參果,願桃大如鬥,哪怕重百斤。」
後來,東方朔入朝為官後,在他的書案邊經常擺放著桃子、放著桃木劍等。他經常說:南極仙翁之所以總是捧著個碩大的仙桃,就是因為桃是吉祥平安的象徵。桃者五木之精也,后羿死於桃木,故桃木能壓伏邪氣。
由此,德州一帶才有了桃木能避邪祛病的習俗。才將桃曰之為壽桃,有了是象徵益壽延年的說法,給老人祝壽時必須有壽桃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