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發布客戶端消息 憑坐於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樂山大佛猶如絕世高僧放眼望著世界,已千年之久。而世界的目光,也紛紛聚攏而來——這座世界最高大的古代石刻彌勒佛坐像,每年都會吸引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客前來觀瞻。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拜佛大軍」乘興而來,滿意而歸,靠的絕非僅僅是世界遺產的魅力。其背後,還有一股永恆的力量,一種默默的堅守,它們是「遊客的先鋒」——「大佛先鋒」志願者。
「三個一」
讓「一抹綠」成「流動風景線」
走進樂山大佛景區,除了旖旎的風光、雄壯的大佛,「標配」的還有那一抹亮眼的「綠色」。這些身穿綠色馬甲的暖心使者,穿梭在服務一線,忙碌於遊客之間,讓人一眼就能認出是「大佛先鋒」志願者。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2020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突如其來,疫情防控成了旅遊景區最緊迫、最硬性的工作任務。為確保疫情防控和旅遊接待兩不誤,「大佛先鋒」身上的擔子重了不少。
今年「十一」,樂山大佛景區迎來常態化疫情防控後的首個「黃金周」。加上,中秋、國慶「雙節」疊加,「加長版」的8天大假,對景區來說無異於一場「大考」。而對於「戰鬥」一線的「大佛先鋒」,更是巨大的挑戰。
「點多、面廣、假期長,意味著服務更要細心、周到、全面。」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雙節」假期,景區共設立「大佛先鋒」黨員服務點35個、志願者400餘名,將服務從山上向山下輻射,從固定向流動延伸,堅持以點帶面,打通服務遊客的「最後一公裡」。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為了營造放心舒心的遊覽環境,「大佛先鋒」們結合景區有限開放、遊客限量、分時遊覽、全網預約等舉措,引導遊客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提供掃碼購票、遊覽諮詢等服務,不厭其煩地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安全間距,甚至當上了兼職「攝影師」……每天從早上7點半開始,「大佛先鋒」要忙到最後一名遊客安全離開。
「哪裡需要服務,大佛先鋒就在哪裡。」於是,8天長假,樂山大佛景區始終活躍著一群綠色身影,成為一道靚麗流動的風景線。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一眼認得出,一呼馬上應,一定能辦好。這是樂山大佛景區成立『大佛先鋒』隊,熱誠服務遊客的初心。」上述負責人說。
「三服務」
打造全國一流「遊客服務站」
這份初心,張露深有體會。「來樂山大佛景區不下5次,吸引我的除了優美的風景,壯觀的大佛,還有那一群』最可愛的人』。」張露的家在重慶,她口中的「最可愛的人」正是「大佛先鋒」。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張露喜歡旅遊,每逢大小長假,一有時間,她總會帶著家人外出遊玩,而樂山大佛景區便是她時常「打卡」的地方。「我比較懶,不喜歡提前做攻略,都是到了地方,才決定去哪兒耍、怎麼耍!」張露吐槽自己的旅行很「佛系」,每次到了景區都是「麻煩」志願者,於是「大佛先鋒」給她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穿著綠色的馬甲,戴著白色的帽子,我們一走到他們前面,還沒有開口,他們就朝我們微笑了。」張露認真地回憶著「大佛先鋒」的樣子,「太可愛、太溫暖、太舒心了!就算隔著口罩,我也能感受得到。」
時間久了,張露不再怕麻煩「大佛先鋒」,而「大佛先鋒」也從不嫌她「話多」。一來二去,張露把這裡當成了她的「服務站」,「大佛先鋒」也成了她陌生的熟人。
由陌生變為認識,從認識走向熟知,由熟知成為朋友……「大佛先鋒」在遊客心中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景區與遊客之間,心與心的橋梁,也進一步和諧、暢通!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作為樂山大佛的「鐵粉」,貴州小夥林風今年國慶又來了。與「臨時抱佛腳」的張露不同,林風拜大佛顯得理智不少,他選擇了「雙節」的「尾巴」錯峰出行,成功避開「人從眾」,玩得不亦樂乎。
其實,林風的拜佛之路,也曾充滿坎坷。幾年前,他第一次來到樂山大佛景區,由於對遊覽線路不熟,走了不少彎路。
林風記得,那次是「五一」小長假,景區遊人如織,他沒有提前預訂門票,被攔在了凌雲山下。正當舉足無措之時,一位身穿綠色馬甲的同齡小夥出現在他面前,不但幫他預定好了次日的遊山門票,還熱情地向他推薦周邊的旅遊景點,指引他品嘗到了地道的樂山美食。
「我問他叫什麼,他只說是景區的『大佛先鋒』,還主動加我微信,可以隨時向他諮詢景區情況。」林風說,從那以後,他對樂山大佛有了更多的嚮往,每逢「打卡」之前,都會向「大佛先鋒」打探,提前安排好行程。
「前端服務,成為陌生的熟人;現場服務,成為知心的友人。後續服務,遊客離開景區後,我們還要成為他們惦念的親人!」樂山大佛景區上述負責人表示,「大佛先鋒」的服務是全方位的,旨在打造全國一流的「遊客服務站」。
「三模式」
開闢景區基層治理「新陣地」
據了解,「大佛先鋒」服務點設立於2016年,至今已有愛心志願者1217名,其中黨員286人、團員567人,年齡最大的67歲,最小的僅10歲。他們中,有景區工作人員,也不乏學生志願者。2016年來,已累計服務遊客多500萬人次。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如今,『大佛先鋒』已成為景區治理的新陣地。」近年來,樂山大佛景區積極探索「黨建+團建」「景區+院校」「動態+常態」三大模式,抓好抓牢景區基層治理,景區接待水平逐年提升,不僅讓廣大遊客感受到治理的力度,也感受到治理的溫度。
以「黨建+團建」為主要模式。突出黨建引領,在景區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合力,大力弘精神、強隊伍、樹導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樹立起「人人都是大佛先鋒」的服務理念。同時,在黨委的組織發動下,景區團委積極開展服務行動,使廣大團員成為景區治理中一支強大的「生力軍」。
以「景區+院校」為基本模式。探索「旅遊+教育」新型發展模式,樹立景區與高校創新創業、深化產教融合發展的典範樣本。近年來,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與樂山師範學院等高校,開展校地合作並建立景區志願服務機制,通過雙方派駐指導老師等模式,指導大學生進駐大佛景區為中外遊客提供志願服務,取得良好成效。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以「動態+常態」為運行模式。每逢小長假、「黃金周」,樂山大佛景區全員上崗,人數逾千,除現場管理服務人員外,還設立「大佛先鋒」志願服務諮詢點、防聚集巡邏隊、應急處突隊,為遊客提供全程、全方位、保姆式服務。目前,景區志願服務已形成常態化,大家以弘揚志願精神為己任,踐行著全意全意為遊客服務的決心和承諾,持續擦亮大佛景區亮麗名片。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世界的大佛,遊客的先鋒」。大美嘉州,百樂樂山,等你來!
四川發布客戶端記者 李舉濤 圖據大佛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