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城區人口密度超東京 三年內或超承載量

2021-01-20 搜狐網
上海中心城區人口密度超東京 三年內或超承載量

  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上海常住人口淨增661.15萬,年均增長66萬,外省市來滬常住人口佔比由「五普」(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8.6%提高到39%;城鎮建設用地已佔市域總面積的48%,接近50%生態極限值上限。市政協近期就此進行專題調研,認為「十二五」期間,須加強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口布局調控,以保持人口和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調研發現,上海人口增長致使資源、環境等承載能力緊張。除人口規模本身帶來的問題,人口分布的結構缺陷也很明顯。僅佔全市1/10土地面積的中心城承載了將近全市一半的人口。按城鎮用地計算,上海人口密度高達9589人/平方公裡,其中中心城區16828人/平方公裡,而這一密度在東京為6992人/平方公裡,巴黎為3540人/平方公裡,倫敦為4762人/平方公裡。另一方面,調研顯示,本市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在過去十年中有所提高,主要表現政府部門在電力、水源、公共運輸等方面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提升。

  參加調研的委員認為,「十二五」期間,如本市年均常住人口增長超過50萬,生活源、汙染源排放量將持續加大,可能超過城市水體和大氣環境能承受的容量。

  根據資源環境對人口承載的預測,課題組認為,在土地方面,以同類國際大城市人均用地佔有量為參照標準,上海人口容量的極限約為2200—2300萬。如能改變發展模式,調整陸域面積用地結構,人口容量極限可達2500—2800萬。在水資源方面,目前的水資源規劃供應量目標是滿足2000萬人口的用水需求,如果今後能加大長江新水源開發力度,和治汙、節水力度,未來上海淡水資源可支撐2800—3000萬人口。另外,根據生活垃圾規模,在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基礎上,人口承載能力可達2500—3000萬。

  課題組指出,「綜合各類因素,如按現有規劃、當前標準和現實情況計算,制約上海人口承載量的短邊因素主要為生態環境,上海人口承載量為1800—2300萬;如能突破現有規劃和某些政策條件,同時改善生態環境和居民生活方式,則制約上海人口承載量的短邊因素為土地資源即城市建設用地規模,上海人口承載量可達到2500—2800萬。」

  委員們建議,在調控人口分布方面,要嚴格控制中心城區高強度、高密度住宅建設,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倡導集約式發展,著力安排人才公寓和公共租賃房建設。同時要把郊區新城、重點新市鎮建設作為上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核心動力。以促進產城融合為突破口,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優質資源向郊區新城延伸,讓新城成為「反磁力」中心、疏解和吸納中心城人口。

相關焦點

  • 三年內,上海人口或超過承載量
    上海中心城區人口密度是東京的2.4倍、倫敦的3.5倍、巴黎的4.8倍   東方網8月15日消息: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上海常住人口淨增661.15萬,年均增長66萬,外省市來滬常住人口佔比由「五普」(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8.6%提高到39%;城鎮建設用地已佔市域總面積的48%,接近50%生態極限值上限。
  • 滬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公裡超2.4萬人
    東方網7月16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上海12層以上建築已經超過1.6萬棟。這是記者昨日從「國務院安全生產督查組在滬聽取匯報會」上了解到的信息。據了解,申城安全生產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基本受控、趨於好轉,但形勢依然嚴峻,不少基礎設施已進入大修期,存在潛在風險。
  • 我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最高密度1平米有十萬人,遠超香港東京
    如今人們一旦提起外出打工,不是北漂就是滬漂,要麼就是廣漂,也正是因為如此,這幾個城市的人隨著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了起來,人口也慢慢趨於飽和的狀態,但是要是說人口密度的話,我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絕不是前面所提到的這幾座城市,而是位於我國南部的——澳門。
  • 東京人口密度超北京5倍,卻創30年不堵車奇蹟,原來是靠這些奇招
    日本一直以地狹人稠的島國自居,它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其密度在東京、大阪等大城市尤以為甚。東京,日本首都和人口第一大城市,面積2155平方千米,相當於北京的1/8,人口約3700萬,人口密度約為6100人/平方公裡。
  • 上海:看了東京才知道,原來我的城市人口密度更大
    上海:看了東京才知道,原來我的城市人口密度更大!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採用的政區劃分方法是廣域市,即建成區和周邊地域。而世界大多數國家是城區單獨管轄。東京 這樣看來上海已經與東京圈2500萬人口持平。
  • 成都城區人口密度達2萬人/km²以上 高於東京
    中心城區集中了成都全市城鎮人口的60%,人口密度大大高於東京;中小城市人口規模總體偏小,僅3個區縣城區人口大於30萬;全市220個小城鎮中,鄉鎮財政年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鎮僅有10個……6月23日,記者從成都市新型城鎮化辦獲悉,為打破新型城鎮化發展瓶頸,成都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細化衛星城、區域中心城、小城鎮建設等相關標準
  • 中國第一大城市,面積相當於3個東京,擁有人口超兩千萬
    眾所周知,東京是世界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最富裕、生活質量最高的城市,全市總面積2155平方公裡。截止到2016年,東京擁有總人口達3700萬,佔日本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僅市區人口就有約1351萬人,這裡擁有世界最繁忙的車站和世界最繁忙的機場,讓人佩服的是東京很少發生堵車。
  • 全國人口密度最高城市為鄭州 北京人口密度幾近墊底
    城市人口榜單TOP50中,晉升前十強的城市還有天津(875.24萬)、鄭州(661.04萬)、武漢(640.73萬)、南京(617.82萬),以及東莞(595.8萬)。這幾個城市也是去年房價上漲較快的熱點城市。從區域上看,東部地區人口規模最大。 中國主要城市城區的人口密度是怎樣的?
  • 調查:北京中心城區人口密度23953人/平方公裡
    其中披露:北京將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在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控」與「疏」雙管齊下,嚴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萬以內,中心城區力爭疏解15%人口……  北京市中心城區的壓力到底有多大?這要從北京有哪些區域屬於中心城區開始說起。2012年9月,《北京市主體功能區規劃》發布,明確四個功能區的定位。
  • 人車密度遠超北京的東京交通狀況如何呢
    新華社北京1月24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藍建中) 1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人車密度遠超北京的東京為何停車不難》的評論。北京的停車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民生痛點。但同樣是首都,東京的停車問題就解決得不錯。
  • 與北京實力相當的另一首都東京,人口密度超北京5倍,卻從不堵車
    尤其是大城市的早高峰,堵車對於、早起出門上班的人來說,無疑是到繞不過去的坎,尤其是北京,辦公樓都集中在那幾個地方,如果開車出門,幾乎沒有不堵車的可能,而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首都也有著同樣的情況,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有一座首都,人口密度是北京的五倍,卻沒有堵車的情況,這個城市就是日本的東京。
  • 南京人口密度更高,為什麼說蘇州城區人口不比南京少
    南京人口密度更高,為什麼說蘇州城區人口不比南京少?確實是這樣,市區人口,或者說主城區人口,蘇州不見得是比南京差多少。現在的蘇州主城區盤子很大,建成區面積超500平方公裡,吳江市區也連起來了。幾個偏遠縣級市不談的話,蘇州現在1060萬人常住人口,去掉常熟張家港崑山太倉400萬人,還有600多萬人。
  • 一線城市核心區人口密度PK:廣州越秀、上海虹口最稠密 北京竟然不...
    此前,北京定下中心城區力爭疏解15%人口的目標。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發現,除北京之外,上海、廣州、深圳的人口密度,尤其是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許多地方已經超越1萬人/平方公裡。   核心區人口密度三甲均超3萬   一線城市的人口密度究竟如何?   從人口上看,上海2018年的常住人口最多,為2423.78萬;深圳最少,為1302.66萬。而從面積上看,北京最大,為1.641萬平方公裡;深圳最小,為1997.47平方公裡。   這使深圳成為「最擠」之城。
  • 北京降低中心城區人口密度 2020年常住人口1085萬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於立霄)北京要優化城市空間布局,降低中心城區人口密度,引導人口在更大區域空間有序流動,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將控制在1085萬人左右。資料圖:北京。總規提出,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硬約束,實施人口和建設規模雙控,嚴格守住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倒逼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城市功能優化調整。人口總量上限方面,將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據全市可供水資源量和人均水資源量,確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規模2020年將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並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
  • 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人數卻早已超千萬,卻不是我國香港
    大家應該都有發現這個問題,就是農村的人口越來越少,而城市的人數在逐漸地的增加,很多年輕人們也都在前往發展較快的大都市中奮鬥。由此,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也在不斷的增加。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世界上人口最為密集的城市,有人可能會想到我國香港,但其實是日本的第一大都市東京。
  • 《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發布 超、特大城市中鄭州人口密度第五
    《年鑑》顯示,全國有16個城市城區人口規模超過500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和廣州、深圳兩個城市,城區人口規模超過1000萬,被列為超大城市。其中,上海超過2000萬,北京和重慶超過1500萬。
  • 日本東京人口密度遠超我國北京,與上海相當,住宅卻多為獨棟別墅
    由於土地匱乏,日本的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裡336人,在人口過千萬的國家中位列第七,與上海相當。日本東京的人口密度在世界前列,甚至超過了北京,與上海相當。
  • 亞洲擁擠的城市,人口密度遠超北京上海,你知道是哪裡麼
    隨著當今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國各城市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有些報導說,每次上下班都能看到各國在路上堵車,在地鐵裡,公交車上更是人頭攢動,即使是深夜,車也不停地流著,雖然全世界都在抑制人口的增加,但是人數每年都在增加,這也是城市的根本原因,在大家的意識中,可能一致認為我國的大城市是亞洲最擁擠的城市
  • 中國城區人口超100萬大型城市排名
    2014年10月29日國務院以國發〔2014〕51號印發《國務院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對原有城市規模劃分標準進行了調整,明確了新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
  • 上海城市哪裡人口密度大?稠密地區比例為何小於與北京深圳?
    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有時被認為是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有時有感覺很宜居,這種認知的差異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先從直觀上看一下,上海按照行政區統計的人口密度。從上海各區密度上可以看出,虹口、黃浦兩區人口密度為「擁擠」,市北其他三中心城區普陀、閘北、楊浦為「普通」,市南三中心城區徐匯、長寧僅為「普通」,城市拓展區閔行、寶山為「低密度」,各郊區為「鄉村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