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特報專稿 記者/王德儉 編輯/程夢青
「保底」是市場上常用的銷售策略,如今這一模式也引入到國內酒店行業,吸引了不少個人經營的中小單體酒店合作。最近,常州、無錫多家小旅館業主向我蘇特報反映稱,他們與連鎖酒店品牌OYO酒店籤訂了酒店保底經營合作,但合作下來糾紛不斷,屢遭質疑。
籤約保底模式,業主期盼旱澇保收
常州市民徐先生在常州天寧區經營一家酒店,因為臨近景區,平時生意就很不錯。為了進一步提升酒店服務和經營水平,今年3月,徐先生與OYO在國內設立的鷗遊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OYO)籤訂了1.0合作協議:由OYO派出駐店經理提供專業管理服務,並幫助酒店進行翻新改造,作為回報OYO方面收取酒店4%的營業額作為管理費。
由於前期合作效果不錯,今年6月底,徐先生又與OYO籤訂了新的2.0保底模式合同。合同規定,每個月的保底數額由OYO公司根據酒店經營狀況、市場情況預估做出。在合作酒店完全遵守約定的情形下,OYO承諾每月稅前成交總額不低於一定金額(即保底金額),若當月稅前成交總額低於保底金額的,OYO同意向合作酒店補足實際成交總額與保底金額之間的差額部分。OYO的提成比例,保底金額以下(含本數)為10%,高於保底金額的部分為50%。這樣的模式讓徐先生覺得穩賺不賠。
根據保底合同協議,合作酒店授權OYO為其獨家銷售服務方,通過線上、線下等所有渠道宣傳推廣、銷售其全部房間,酒店定價權也由OYO獨立、完全享有。徐先生介紹,初期OYO通過大幅降低價格實現入住率的提升,之後僅少量加價。
合作以來糾紛不斷、屢遭質疑
徐先生原以為,雖然低價房不掙錢,至少還有保底金額作保障。但他發現,低價儘管吸引了大量客源訂房,但實際上超出了酒店的承接能力,從而導致出現客人投訴「到店無房」等問題,最終被OYO方面罰款。而合同中約定協助管理的駐店經理服務,也因為OYO裁員沒有兌現,這讓他無法接受:「這是技術原因,出在公司啊。這個問題應該是駐店經理來協助做的,OYO平臺來跟美團、攜程對接,我們授權給他了。其實公司的真正目的不是做營收,是做數據、做入住率,因為投資方看的是入住率。」
記者走訪發現,僅在常州、無錫等地,與徐先生有類似遭遇的業主就有30多人,而經由媒體報導的全國各地針對OYO的消費者、業主投訴事件也不在少數。
江陰業主嚴先生認為,利用合同的漏洞,OYO隨意降低保底金額,將原本由平臺承擔的成本轉嫁到酒店業主頭上。而所謂的徵得業主同意,OYO也只是以郵件形式發布通知,裡面提到「若收到郵件24小時內未做任何回復,將視為同意對保底金額調整的提議」,嚴先生認為,OYO方面沒有盡到明示義務:「一看就像霸王條款,就是隨便發個郵件,我是剛好看到了,許多業主都沒看到郵件。」
(潘先生稱,NOSHOW即預訂房間而不入住的訂單,會變成掛帳收款)
此外,另一位江陰業主潘先生還質疑,OYO存在著疑似數據漏洞:「我發現以OYO會員名義用現付訂房,所謂現付就是線上不用付錢就能在小程序訂房間,他既不來住,也不取消。這個帳單生成以後會算在我業主頭上,就變成了我們的營業額,但是我們這筆錢沒有收到。」
OYO回應:因全面升級更新了合作條款
針對業主們反映的問題,11月22日晚間,鷗遊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回應表示,為了更好地明晰和保障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近期OYO酒店對業主合作協議進行了全面升級,更新了帳單口徑、平臺費用、營銷費用等合作條款,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合作酒店。雙方將本著平等自願的原則,所有協商過程均在法律框架之內。公司正在積極地和業主逐一談判過程中,將根據每家的談判具體情況看是繼續合作還是作其他處理。
南京旅遊職業學院副教授印偉表示,現在國內整體的酒店行業不太景氣,尤其一些沒有品牌支撐的中小型商業酒店經營業績十分慘澹。通過保底模式可以幫助擴大流量、提高市場佔有率,但酒店在選擇之前,更應做好風險的防範和規避:「酒店有酒店的需求,資本有資本的需求,兩方的需求如果能達成統一的共贏、共享的狀態,那是需要市場來檢驗的。風險防範裡最主要的就是雙方要把合同擬好,尤其是酒店方要把合同條款進行細化,把雙方的責任界定清楚,雙方才能達到共贏的平衡點。」
目前,相關業主代表仍在與OYO公司方進一步溝通協商中。對於此事,我蘇特報記者也將持續關注。
(江蘇廣電總臺「我蘇特報」專稿。拒絕任何形式刪改,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