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印度人不高興了:抄襲我們的火星探測器

2020-12-19 利刃號

"天問一號"攜帶了火星車

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後,包括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在內的諸多知名機構紛紛發來賀信,祝福"天問一號"能夠順利抵達火星。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甚至熬夜關注"天問一號"的發射詳情,並在個人媒體上表達了對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的歡迎。然而,面對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印度網民不淡定了,部分印度網民在社交媒體散布謠言,稱中國的"天問一號"抄襲了印度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認為中國的技術都是偷來的。在貶低中國"天問一號"的同時,印度網民還在積極地炫耀印度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該火星探測器於2013年發射升空,並於2014年進入火星軌道,使印度成為全球第4個成功進行火星探索的國家。縱觀印度網民的言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確實刺激了部分印度網民的脆弱神經,以至於讓他們的文字表達違背了基本事實。

NASA局長表達了對"天問一號"的祝福

在火星探索領域,印度的確比中國先到達火星軌道,這是不爭的事實。在印度成功之前,外界普遍認為火星探測是發達國家才有資格進行的科學活動,而印度"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意味著發展中國家也有能力探索火星。不過,比中國更早實現火星探索並不代表印度在火星探索領域的實力強於中國,論探索火星的實力,印度和中國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之所以說印度探索火星的能力不如中國,是因為印度在探測器製造、火箭製造、探測器操控和太空探索規劃等方面存在明顯的缺陷。

印度網民在線造謠

先分析印度的硬體實力。作為南亞大國,印度已經具備了自主生產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的能力,還能製造發射太空飛行器的火箭,不過,印度製造的太空飛行器和火箭僅處於勉強夠用的水平。以印度的火星探測任務為例,"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的重量僅為1.35噸,且燃料佔據了大部分重量,用於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有效載荷僅有15千克,除了在火星軌道短暫停留、拍照,"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幾乎沒有其他功能。印度當然也想造更大的火星探測器,怎奈發射"曼加裡安號"的運載火箭推力太小,只能發射較輕的太空飛行器。反觀"天問一號",在中國最強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加持下,"天問一號"的總重量高達5噸,由軌道器和著陸器組成,配備了多光譜相機、火星軌道次表層探測雷達、火星礦物學光譜儀、火星磁力儀、火星離子和中性粒子分析儀、火星高能粒子分析儀、火星表面成分探測器和火星氣象監測儀等高精尖設備,能一次實現"繞、落、巡",探測能力遠強於印度的"曼加裡安號"。

大推力的"長徵五號"使得"天問一號"可以攜帶更多儀器

此外,在探測器操控方面,印度也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力。在"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飛向火星的過程中,由於探測器距離地球太遠,印度無法及時操控探測器變軌和確定探測器的準確位置,不得不求助美國宇航局NASA,讓NASA操控"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變軌。至於中國,在經歷了"嫦娥"探月任務的錘鍊後,中國已經能夠熟練地追蹤、操控位於太空深處的探測器,國內的吃瓜群眾無需擔心"天問一號"是否會迷路。

"嫦娥"探月任務鍛鍊了中國航天

對於太空探索,印度一直缺乏清晰的規劃,想一出、做一出是印度的特色。事實上,"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就是印度為追趕中國火星探測進度而特意上馬的項目。在"天問一號"之前,中國計劃使用俄羅斯火箭發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該探測器在2008-2009年便建造完成,2011年,由於俄羅斯方面的原因,攜帶"螢火一號"的俄羅斯探測器未能按計劃變軌,導致任務失敗。也正是在中國推進"螢火一號"和"螢火二號"任務期間,印度推出了自己的火星探測計劃,並成功領先中國一步,將火星探測器送入了火星軌道。然而,這種帶有明顯功利性質的火星探索任務並不符合科學發展的規律,從"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僅有15千克的有效載荷便能看出,印度只想趕在中國之前探索火星,對於能獲得多少有關火星的信息,印度並不關心。

相關焦點

  • 中國天問一號發射後,美國也發射了探測器,預計登陸時間比我們早
    與「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一樣,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也需要經歷漫長的歲月,才能夠登陸火星,而天問一號的登陸耗時會長於「嫦娥四號」。 7月27日,飛向火星的第四天,飛行200萬千米後,天問一號在奔赴火星的路上,傳回了首張照片,該張照片的內容為一張地球與月球的合影。
  • 天問一號升空,印網友:恭喜,繼印度後登上火星的第二個亞洲國
    7月23日註定是中國航天史上裡程碑式的一天,當天我國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軌道,中國自主火星探測之旅正式開啟。在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星軌道,並擇機自主展開登陸、巡視等任務,一次性實現「繞、落、巡」三步走,目前沒有任何國家這樣做過。與此同時,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更是刷新了我國航天雙記錄,為了將天問一號送至逃逸軌道,這次火箭與探測器的分離速度超過了第二宇宙速度,飛出了我國運載火箭的最快速度。
  • 中國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將成火星最大探測器,還將拿個世界第一!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1965年7月14-15日,美國發射的「水手4號」第一次成功飛越火星。1971年11月14日,美國發射的「水手9號」進入火星軌道,成為人類第一個繞另一顆行星運行的太空探測器。隨著技術的進步,探測器環繞火星探測發回的數據量也在急劇增加。由於美國人已經在飛和繞兩個方面領先,因此急於和美國爭奪太空霸權的前蘇聯,就把競爭目標放到了「落」上。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央視網發火星文慶祝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也意味著我國航天技術的又一次突破。@央視網 則在微博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慶祝了這一成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共鳴。@央視網 在微博使用「火星文」發了一條微博:恏渏 亾類哋夲能,並配了一張「中國航天新視界」的圖。
  • 飛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達1億公裡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8日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 「天問一號」23日發射!美網友:要去火星拯救美國人了?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發射,這次發射任務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7月21日,中國航天官方微博稱,7月23日中午12時到15時,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基地,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擇機升空,標誌著中國加入到火星探測的「俱樂部」裡 。據了解,進行火星探測對我們國家來說意義非常。
  • 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兼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技術
    2011年11月,俄羅斯發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因主動推進裝置未能點火而變軌失敗。搭載的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也宣告失敗。 2011年11月26日,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並於2012年8月6日成功登陸火星。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此前,已經公布了四大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分別是中國天問一號、美國毅力號、阿聯希望號(由日本 H-2A 火箭發射),以及歐盟及俄羅斯的羅莎琳德·富蘭克林。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盤點一下這四大火星探測計劃——一號選手:中國-天問一號發射時間窗口:2020 年 7 月 20-7 月 25 日預計抵達火星軌道時間:2021 年 2 月 11 日-24 日預計著陸器登陸時間:2021 年 4 月 23 日
  • 「天問一號」啟程火星,相比前輩「螢火一號」亮點多多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次發射標誌著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拉開了序幕,天問一號將飛行超過4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
  • 發射成功!長五火箭將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
    7月23日,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去火星。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精準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它們將在地面測控系統的支持下,協同完成為期近3年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預計飛行約7個月後,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VR航天航空體驗館《火星救援》
    2020年10月9日23時,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在2020年7月23日13時25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
    2020-07-24 01:37:03來源:FX168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今天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本即將著陸之時,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傳來...
    就在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月球樣本返回地球之際,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國家航天局今天發布消息稱,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但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才是地獄級難度
    然而「螢火一號」最終並沒有成功發射,從那時起,中國堅定了自主研製火星探測器的決心,僅僅用了11年,在2020年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天問一號是個繞落巡的綜合任務,由軌道器、著陸器、巡視器三個部分組成,計劃用一次發射同時完成環繞、著陸、巡視(探索)3 種探測目標,希望實現一舉多得。不過,此次發射成功,並不意味著中國的「探火計劃」取得了成功,後面還有地獄級難度的挑戰在等著我們。
  • ...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臺灣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
    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發射升空,部分隊員擺出天問一號拼音首字母縮寫的「TW.1」隊形,這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傳到臺灣,馬上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NO.1)」。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天問一號」將於23日前往火星,美國不甘落後,同期發射毅力號
    「天問一號」將於23日前往火星,美國不甘落後,同期發射毅力號想像力是無止境的,可以滿足內心的一切欲望。但是,基於目前對火星的認識,想要馬上移民至這顆天體上居住,依然是一件難以實現的事情,我們需要更多關於火星的數據和資料,才能制定完美有效的移民計劃。為此,不少世界強國策劃並開展了一系列火星探索計劃,截至目前為止,針對火星的探索項目有40多次,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不幸,都值得後來者借鑑。
  • 扔了顆石頭也算探測器?印度:7年前我們就徵服火星了
    最近幾天,有關火星探測器的消息被各大媒體競相發布。因為在一周的時間周期內,中美兩個航天大國接連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就在當地時間7月31號,「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搭乘美國Atlas V火箭在弗羅裡達州正式發射成功,這就意味著美國火星計劃2020版本的開始。
  • 天問一號最新情況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天問一號飛行距離...
    國家航天局透露天問一號最新情況,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大陸發了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臺灣就有人又開始喊...
    天問一號探測器昨天發射升空,部分隊員擺出天問一號拼音首字母縮寫的「TW.1」隊形,這張慶祝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的圖傳到臺灣,馬上就有人又開始喊「臺灣南波萬(NO.1)」。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昨天(14日)晚上9點,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