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飛沖天!「天問一號」啟程火星,相比前輩「螢火一號」亮點多多

2020-12-25 愛航空

2020年7月,可以說是全球航天愛好者的福音——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的火星探測窗口期如期到來,阿聯、中國、美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進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

7 月 20 日,阿聯先行一步,藉助日本H2A運載火箭,從日本鹿兒島將阿拉伯世界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同時,「希望號」也是全球首個火星氣象衛星,進入火星軌道後,它將用 1 個火星年的時間觀測火星的地質地貌和氣象狀況,這將大大加深人類對火星大氣的認知。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次發射標誌著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拉開了序幕,天問一號將飛行超過4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

天問一號發射現場

其實,「天問一號」並不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早在2011年,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就搭載在俄羅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中,由天頂-2SB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螢火一號是編號3號酬載

但俄方探測器未能成功變軌,2012年1月墜毀於太平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因此折戟。八年後,中國火星探測重新出發,中國自主研發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再一次向火星進軍。#中國探火工程#

和折戟的「螢火一號」相比,這次的「天問一號」有哪些亮點?首先,螢火一號為了搭乘俄方火箭的順風車,趕上預定的發射周期,開發時間十分緊迫。而天問一號經歷了嚴謹的開發論證過程,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自主研發水平。

其次,作為其他探測器的一個載荷,螢火一號屬於微小衛星,長、寬各約75釐米,高60釐米,重約115公斤,與之相比,天問一號是個不折不扣的龐然大物:天問一號發射質量合計5,000千克,僅僅是其中的巡視器,就有2米長、1.65米寬、1.85米高。

在任務難度上,兩次火星探測也不可同日而語。螢火一號僅僅簡單的環繞火星飛行,而天問一號預計將一步實現「繞、落、巡」三個目標:軌道器環繞火星進行探測,著陸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克裡斯平原或烏託邦平原,巡視器在火星表面進行不固定位置的巡視探測。

著陸器渲染圖

最後,在科學目標上,螢火一號主要研究火星的電離層及周圍空間環境,火星磁場等,而天問一號一出馬就立下了六大目標

火星全球和著陸器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的探測與研究火星全球和著陸器土壤厚度、成分及其分布火星全球與著陸器次表層地下水體的分布火星重點地區 (著陸候選區 )的詳查火星磁層、電離層、大氣層及其氣候特徵火星物理場(磁場、重力場以及內部結構)探測可以看出,天問一號不僅將完成螢火一號既定的目標,還將在更廣泛的領域展開科學研究。如果這些任務能夠順利完成,無疑將大大加深我們對於火星的認知。

第69屆國際宇航大會上展出的天問一號模

而已經擁有五個探測器在火星軌道運行的美國,也瞄準了這次火星探測的窗口期,預計將於7月30日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毅力號」由美國的初一學生亞歷山大·馬瑟命名,其科學目標十分明確:搜索火星上過去存在生命的證據。

從中美阿三國角力火星,不難看出火星探測對於人類的重要意義。火星探測不僅僅是科技水平、綜合國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有助於我們解開生命起源的龐大謎題。或許人類對於整個宇宙的認知,都會因為一顆小小的紅色星球而徹底改變。

最後,讓我們一同祝願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這裡是愛航空,歡迎大家的關注評論,小編將持續為大家帶來航空航天領域的優質文章!

相關焦點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從絕望到希望,挑戰地獄難度火星探測
    一、「螢火一號」,「借腹生子」的絕望螢火一號,是我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火星在古代被我們稱為『熒惑』,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一號」。自主研發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長、寬各約75釐米,高60釐米。
  • 中國真正第一次火星探測:揭秘不為人知的「螢火一號」
    7月23日,海南文昌發射場,中國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順利開啟,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送入太空,前往紅色星球。事實上,這並不是中國的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2011年,我國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計劃搭乘俄羅斯火箭的便車前往火星,結果不幸失敗。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一號」!國家的航天發展決不能依靠別人
    1997年7月,在經過了7個月連續飛行之後,「火星探路者」成功在「阿瑞斯谷地」登陸,在短短幾天內,火星探路者在火星上連續拍攝了數千張照片。這數千張照片傳回地球後,人們終於對這顆紅色火星的巖石和土壤有了進一步的研究,這些證據更是佐證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印度人不高興了:抄襲我們的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攜帶了火星車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後,包括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在內的諸多知名機構紛紛發來賀信,祝福"天問一號"能夠順利抵達火星。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甚至熬夜關注"天問一號"的發射詳情,並在個人媒體上表達了對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的歡迎。然而,面對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印度網民不淡定了,部分印度網民在社交媒體散布謠言,稱中國的"天問一號"抄襲了印度的"曼加裡安號"火星探測器,認為中國的技術都是偷來的。
  • 網友熱議「天問一號」「奔火」: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火星,中國來了!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引發了國內外網友的沸騰熱議。它不僅意味著中國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從此邁入了深空探測的時代。SpaceX和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文對「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表示祝賀。
  • 「天問一號」23日發射!美網友:要去火星拯救美國人了?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發射,這次發射任務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7月21日,中國航天官方微博稱,7月23日中午12時到15時,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基地,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擇機升空,標誌著中國加入到火星探測的「俱樂部」裡 。據了解,進行火星探測對我們國家來說意義非常。
  • 「螢火一號」:不能忘記的「探火」歷史
    作者:吳季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原主任,「螢火一號」首席科學家)    7月23日在文昌發射場,目睹了我們國家的自主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的起飛,「天問一號」已經順利地進入奔向火星的軌道,我的心情無比激動,為所有在一線參與研製的同事們表示祝賀。
  • 天問一號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中新網12月10日電 (郭超凱)12月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研製團隊,以「天問一號」的口吻,寫了第1封「家書」。家書中稱:目前「天問一號」一切均好,自發射以來,「天問一號」已完成3次軌道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現已飛行快3.5億公裡,對地球距離約9250萬千米,對火星距離約1400萬千米。
  • 從地球到火星,「天問一號」將會經歷些什麼?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模擬圖(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提供)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趙竹青)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點火升空,我國拉開了向更遙遠的深空探測的序幕。
  • 13年前寄人籬下,也曾敗給印度,如今看「天問一號」的復興之路
    火星,我們來了!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8月2日7時0分,「天問一號」完成了首次在地球通往火星的軌道的第一次中途修正,離火星越來越近。現在,「天問一號」已踏上奔赴火星的軌道,正在以每天約30萬公裡的速度遠離地球。而它還要飛行7個多月,行程4億多公裡才能到達火星附近。然後,「天問一號」要一次性完成對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
  • 天問一號最新情況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天問一號飛行距離...
    國家航天局透露天問一號最新情況,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而且在這些成功的探測器當中,其實還有一部分是半成功品,因為在登陸之後,很快就和地球失去了聯繫,其實今年我們國家發射的天問一號,是我們第二次開展的火星探測計劃,早在2011年的時候,我們和俄羅斯曾經合作弄過一個"螢火一號",但是最終發射失敗,從那以後,也堅定了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道路。
  • 飛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達1億公裡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8日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 我國「螢火一號」失敗後,重新出發!
    在上個世紀人類就對火星進行了探測,由於火星也是一顆類地行星,它的環境與地球環境又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火星成為了人類的探索目標。當時作為世界強國的美國就已經在火星上發射了探測器,對火星有了更深層次的探索。
  • 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兼論『天問一號』火星探測技術
    旣括起來;火星探測階段可分為:掠過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採樣返回;機器人開採;載人火星飛行,火星地球化等。 本文將簡要論述火星探測器過去,現在和將來,並且重點介紹「天問一號」火星 ——環繞,著陸,巡視探測三位一體關鏈技術。
  • 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 到達火星是幾月幾號
    2020年7月23日,在今天有一個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咱們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無疑是令人振奮的,這也是咱們航天領域的一次裡程碑,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中國「天問一號」即將發射,2020火星年,圍觀各國火星探測計劃
    來源:@央視新聞據報導,我國計劃 7 月 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擇機發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青海火星營地(圖片來源:火星營地官網)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名稱,該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將於23日前往火星,美國不甘落後,同期發射毅力號
    「天問一號」將於23日前往火星,美國不甘落後,同期發射毅力號想像力是無止境的,可以滿足內心的一切欲望。但是,基於目前對火星的認識,想要馬上移民至這顆天體上居住,依然是一件難以實現的事情,我們需要更多關於火星的數據和資料,才能制定完美有效的移民計劃。為此,不少世界強國策劃並開展了一系列火星探索計劃,截至目前為止,針對火星的探索項目有40多次,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不幸,都值得後來者借鑑。
  • 中美阿三國火星探測器排隊上天,分別叫天問、毅力、希望
    幽幽天問,劍指蒼穹對於中國來說,「天問一號」是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的首秀,意義非凡。最開始,中國打算與俄羅斯和歐盟合作推動火星探測計劃,於是加緊開發出了小型探測器「螢火一號」,希望趕上 2009 年的發射窗口期。但俄羅斯方面出現延遲,發射被迫延期兩年。
  • 代號「天問一號」!火星,中國人來了!
    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標識——「攬星九天」「天問」來源於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要探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