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球到火星,「天問一號」將會經歷些什麼?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

「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模擬圖(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提供)

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趙竹青)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的點火升空,我國拉開了向更遙遠的深空探測的序幕。我國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繞、著、巡」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屬首次。

「過五關斬六將」,火星探測器將經過7個月的長途飛行,最終抵達火星並開展科學探測任務。記者從火星探測任務環繞器總體設計與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獲悉,此次奔火「徵途」中,「天問一號」需要經過地火轉移、火星捕獲、離軌著陸、中繼通信及科學探測五個飛行階段,全程超過4億公裡。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沿地火轉移軌道奔向火星(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提供)

地火轉移,7個月漫長旅行飛向火星

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火星環繞器團隊相關科研人員向記者介紹了「天問一號」飛往火星的路徑。

整個飛行過程從火箭發射開始。7月23日12時41分,「胖五」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半個多小時後,探測器與火箭在距離地面600多公裡的太空中進行分離,探測器至此進入地火轉移軌道。

接下來,在地火轉移軌道上經歷約7個月的飛行,在地面測控系統的支持下,大約經過4-5次中途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修正飛行路徑,環繞器逐漸飛近火星,進入火星捕獲段。

「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系統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提供)

火星捕獲,探測任務最驚險環節

據介紹,火星捕獲是火星探測任務中技術風險最高的環節之一。由於火星捕獲窗口的唯一性,捕獲的成敗決定了火星探測任務的成敗,這一點火制動過程通常被稱為「踩剎車」。

「剎車踩早了,探測器速度降得過低,探測器會墜入大氣層撞擊火星,剎車踩晚了,探測器就不能被火星引力捕獲,從而飛離火星。」科研人員對記者表示。

據介紹,為了精確把控發動機的開關時機,環繞器在近火捕獲前需要由地面對其進行精確的無線電測定軌,再結合從環繞器上光學自主導航儀器中獲得的導航信息,得到環繞器和火星的精確位置。

制動過程中,依靠可靠的捕獲策略,確保探測器處於「捕獲走廊」直至進入環火軌道。此外,制動過程還需要火星環繞器具備自主應對器上突發故障能力,確保火星捕獲過程開展順利可靠。

成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後,火星探測器會進行一系列軌道調整進入停泊軌道,將近火點調整到著陸點上空附近,並且在每次經過近火點時對巡視器著陸區域進行詳查,為著陸巡視器的下一步著陸做好準備。

降軌進入,釋放著陸巡視器進入火星大氣(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提供)

降軌進入,釋放著陸巡視器進入火星大氣

據介紹,探測器進入火星捕獲軌道後,經過數次軌道調整進入周期約2個火星日的停泊軌道。

火星探測器會在停泊軌道運行約75天,開展若干次預著陸區成像探測,並將成像數據回傳至地面,完成著陸巡視器預選落區的預探測和進入點位置調整動作。

在確認著陸條件滿足要求後,環繞器擇機進行一次降軌機動,進入火星進入軌道,作釋放著陸巡視器的最後準備。降軌完成後,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分離結束後,著陸巡視器進行火星大氣進入段的飛行,火星環繞器則進行升軌機動,將軌道拉起返回到停泊軌道,為下一步進入中繼軌道做好準備。

在停泊軌道上,火星環繞器將再次進行軌道調整,進入中繼軌道,開始執行與著陸巡視器的中繼通信任務。火星環繞器在中繼軌道上運行大約3個月,在地球與著陸巡視器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

在完成3個月的火星中繼任務後,火星環繞器在近火點進行制動降軌,進入科學探測軌道,並在該軌道上繼續運行1個火星年,執行火星全球遙感探測任務。

著陸器抵達火星表面,開展巡視探測(探測器抓總研製單位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提供)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最新情況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天問一號飛行距離...
    打開APP 天問一號最新情況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天問一號飛行距離3.6億公裡 央廣網 發表於 2020-12-15 14:09:33
  • 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 到達火星是幾月幾號
    2020年7月23日,在今天有一個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咱們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無疑是令人振奮的,這也是咱們航天領域的一次裡程碑,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天問一號」23日發射!美網友:要去火星拯救美國人了?
    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將發射,這次發射任務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7月21日,中國航天官方微博稱,7月23日中午12時到15時,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基地,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 「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擇機升空,標誌著中國加入到火星探測的「俱樂部」裡 。據了解,進行火星探測對我們國家來說意義非常。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VR航天體驗館《火星救援》探險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VR航天體驗館《火星救援》探險國家航天局公布消息表示,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目前狀態也是非常良好的。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距離火星還有多遠?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信給出的信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1億公裡相當於2499個地球赤道長度。現在,天問一號正以每秒17.4公裡的對地速度飛向火星,預計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造訪我們地球的「姊妹星」。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 來源:IT之家 • 2020-12-15 10:20:51 12月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開啟了對火星的漫漫探索之路。1960年,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火星1A號探測器,它是人類探測火星的開端。1964年,美國成功發射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它是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到達火星的探測器。隨後美、蘇、歐、日等國相繼發射了數十個火星探測器。
  • 中國為何探索火星?「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宇宙的奧妙在於不斷探索,人類的戰場最終將會從地面轉移到太空。科技不斷發展,人類不斷成長,生命不息,文明不斷;太空的探索才剛剛起步,月球告一段落,美國和中國相繼將視線轉移到火星上,那中國為什麼要探索火星呢?「天問一號」即將登陸,會有何發現呢?
  • 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央廣網北京12月15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昨天(14日)晚上9點,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 1 億公裡,距離火星約 1200 萬公裡
    12月15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截至 12 月 14 日 21 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 144 天,距離地球超過 1 億公裡,飛行裡程約 3.6 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據介紹,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 4 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
  • 天問一號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中新網12月10日電 (郭超凱)12月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研製團隊,以「天問一號」的口吻,寫了第1封「家書」。家書中稱:目前「天問一號」一切均好,自發射以來,「天問一號」已完成3次軌道修正和1次深空機動,現已飛行快3.5億公裡,對地球距離約9250萬千米,對火星距離約1400萬千米。
  • 代號「天問一號」!火星,中國人來了!
    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標識——「攬星九天」「天問」來源於中國偉大詩人屈原的長詩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要探什麼?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
    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徐童、安普忠解放軍報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正以每秒17.4公裡的速度飛向火星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正以每秒17.4公裡的速度飛向火星時間:2020-12-15 13:36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正以每秒17.4公裡的速度飛向火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飛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達1億公裡
    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8日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 天問一號已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預計2個月內抵達火星
    據「中國探月工程」公眾號12月15日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發出對宇宙奧秘的「天問」。今天,天問一號正帶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上下求索,跨過數億公裡的銀漢迢迢,去探究這顆神秘紅色星球的奧秘。
  • 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本即將著陸之時,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傳來...
    就在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月球樣本返回地球之際,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傳來好消息。國家航天局今天發布消息稱,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天問一號明年5月中旬登陸火星
    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火星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正以每秒17.4公裡的對地速度飛向火星。據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透露,按照預定計劃,天問一號將在明年2月中旬到達火星,開始繞火探測,5月中旬著陸火星巡視探測。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從絕望到希望,挑戰地獄難度火星探測
    一、「螢火一號」,「借腹生子」的絕望螢火一號,是我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火星在古代被我們稱為『熒惑』,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一號」。自主研發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長、寬各約75釐米,高60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