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試驗區生態文明建設紀實

2020-12-16 貴州新聞網

  盛夏的畢節,滿山蒼翠,流水潺潺,鳥鳴啾啾。青山綠水間,一座座城市展露新顏,一個個村莊寧靜閒逸。

  30年前的畢節,石漠化嚴重,生態惡化,處處荒坡禿嶺,被聯合國專家稱為「不適宜人居」。

  1988年,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畢節試驗區成立,畢節市開啟了以開發扶貧促進生態建設,以生態建設促進開發扶貧的生態文明發展探索。

  30年篳路藍縷,試驗區人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敢為人先的氣魄,護衛青山綠水,收穫金山銀山,譜寫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畢節篇章。

  治癒「生態癌症」

  畢節,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山區,石漠化嚴重,曾被稱為「生態癌症」。不屈的畢節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治癒了生態領域的「絕症」。

  治癒「生態癌症」的戰役,最先從赫章縣海雀村打響。

  1986年春天的海雀,山上光禿禿的,一棵像樣的樹都沒有,農戶房前屋後的樹也少得可憐,扳起手指頭就可以數出來。

  和往常一樣,村支書文朝榮吃了午飯扛著鋤頭去對門的營盤山挖地。

  還沒到山頂的沙地裡,對面的紅房子村方向塵土飛揚,氣勢洶洶的狂風正朝營盤山這邊撲來。文朝榮迅速趴在地上,閉上眼睛,任沙塵從身上狂掃而過。

  看著寨子裡被狂風扯得支離破碎的幾棟杈杈房,文朝榮鼻子發酸。再想到這幾年因為環境惡劣鄉親們吃不飽肚子,文朝榮悟出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餵牲口,有牲口才有肥,有肥才有糧。」

  1986年冬天,文朝榮帶領200多名青壯年上了山,開始了植樹造林、保護家園的壯舉。

  一年一年地栽,一片一片地栽,光禿禿的山坡長出了樹林。時至今日,全村林地增加到了14700畝,戶均67.8畝,人均17.4畝,全村森林覆蓋率從30年前的5%上升到了現在的82.5%。

  1988年試驗區成立後,畢節市打響了大規模治癒「生態癌症」的戰役。先後實施了「3356」「長訪」「長治」「水保」「天保」、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大力推進「綠色畢節行動」。

  重塑生態,人們往往在流血的傷口裡幡然醒悟。

  有一個場景讓我們至今難以忘懷。

  2000年5月7日下午6時,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猛烈的暴雨裹挾著冰雹,瘋狂地砸向大方縣滑石村。頃刻間,水裹泥、泥夾沙、沙卷石,洪水從各個山頭洶湧而至。

  持續40分鐘的狂風暴雨,方圓7.8平方公裡,18人喪生,27幢房屋被衝毀,1300隻牲畜家禽死亡,1800株樹木折斷,直接經濟損失達百萬元,而當時滑石村年人均收入僅1200元。

  是什麼毀了我們的家園?舐著傷痛的滑石人開始反思:是毀林開荒,樹越砍越少,地越種越多,收成卻越來越少。

  村支書王福忠對村民們說,要想過上安穩日子,就得上山種樹。

  荒山上的綠色快速擴大開來,樹苗一天比一天多;滑石人改變生態的夢想一天天變成現實。18年,滑石村植樹造林2萬多畝,森林覆蓋率超過了75%。

  天不能改,但地能換。倔強的畢節人靠著一雙手,一把鋤頭,讓試驗區的森林面積從成立之初的601.8萬畝增加到如今的2127萬畝,累計治理石漠化面積1367.9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從14.9%增長到52.8%,成功建起了綠色家園。

  收穫金山銀山

  山綠了,水清了,但不能守著青山受窮,守著林子挨餓。畢節人開始思索如何靠山吃山,讓生態變成財富。

  織金縣官寨鄉麻窩村,是名副其實的麻窩,四周都是懸崖和高山,300餘戶人家分成幾個寨子散落「窩底」。除了「窩底」的一溜平地還算肥沃外,山坡上的泥土夾雜著砂石,種不出什麼莊稼。由於種地餬口都難,村民紛紛外出務工。

  2007年,麻窩村實施石漠化治理,群眾想種櫻桃,縣林業局拉來了櫻桃苗。短短幾年時間,麻窩村所有的土地都種上了櫻桃。

  如今,麻窩村的櫻桃早已進入盛果期,最多的人家每年光賣櫻桃年收入就超過了10萬元。過了採收季節,留下老人在家管護果樹,年輕人則外出務工抓票子。

  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正是堅持這樣的生態發展理念,畢節試驗區探索總結出了「新五子登科」生態發展路子:山頂種植松杉柏「戴帽子」、山腰搞經濟林木「纏帶子」、山下搞農業結構調整「鋪毯子」、富餘勞動力務工「掙票子」、增收致富建設美麗鄉村「蓋房子」,實現山、水、林、田、路、房的綜合治理,讓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籌兼顧。

  隨著生態逐漸恢復,經果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達448.3萬畝。春天,烏蒙群山間百花盛開,多彩妖嬈;夏天綠蔭遍地,清涼舒爽;秋冬果實纍纍,惹人沉醉。生態變成了美景,美景催生了旅遊。

  春日裡,麻窩村的櫻桃花如期盛開,花白如雪,遊客蜂擁而至;暮春時節,櫻桃紅了,遊客攜家帶口,前來體驗採摘。賞花品果,激活了麻窩村的鄉村旅遊,有的村民開起了農家樂。55歲的村民楊文志開辦的農家樂旺季每天都有七八桌,一年收入超過10萬元。

  鄉村旅遊方興未艾,森林康養悄然興起。隨著酷暑來臨,百裡杜鵑風景區迎來了又一遊客高峰期,來自廬州、成都、重慶等地的「候鳥」開始了他們的康養之旅。

  作為貴州省首批森林康養試點基地,百裡杜鵑風景名勝區平均海拔1700多米,夏季平均氣溫19℃,森林覆蓋率達83.02%,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釐米達2萬多個,是得天獨厚的天然大氧吧,有「養生福地、清涼世界」的美稱。

  今年,赫章縣水塘林場森林康養基地、七星關區拱攏坪森林康養基地成功入圍貴州省第二批省級森林康養試點基地。畢節市依託生態逐步形成的森林康養業正邁出穩健的步伐,老百姓的生態致富路也越走越寬闊。

  據統計,2017年,畢節試驗區累計接待遊客944.2萬人次,森林旅遊收入65.9億元;發展林下經濟面積150萬畝,實現產值34億元,帶動農戶20餘萬戶。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畢節不僅治山,還治水、治氣、治地。

  為了更好保護水資源,畢節市出臺了《畢節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大力推動水源地保護工程,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建成河流水質自動監測站11個,建成汙水處理廠67座,實現了縣城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城鎮汙水處理率達90%,境內52個河流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達98%以上,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同時,畢節深入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徹底取締土法煉鋅、煉焦、煉硫,重點加強水泥、化工、煤礦、火電等工業企業汙染防治,強化道路和礦山揚塵治理,推進機動車汙染治理,注重建築工地揚塵整治,環境空氣品質持續向好。2017年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96.2%,所有縣城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均在94%以上。

  畢節還深入開展土壤汙染防治行動,對原煉鋅區汙染較重的赫章、威寧、七星關3個縣(區)33個鄉鎮進行重點防控,全面完成煉鋅廢渣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實現城鄉醫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全覆蓋;加強環保設施建設,建成城鎮生活垃圾填埋場10座、垃圾中轉站80座,啟動4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

  治山治水齊抓,治氣治地並舉,畢節試驗區呈現出天藍、水淨、地綠、山青的生態環境,人與自然相融共生,一個個宜居城市、一個個宜居村寨像一顆顆寶石散落在烏蒙群山間。

  站在七星關區新建南山公園頂上的觀景臺舉目遠眺,四面青山環繞,一曲流水東去。城中車水馬龍,湖畔遊人如織。一幅嶄新的城市美景映入眼帘。

  這樣的變化,得益於畢節試驗區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依山就勢,把環繞城區的陽山、虎踞山、北鎮關、紗帽山、南山山體都建成了公園,讓城景相融,人景和諧。

  走進黔西縣化屋基苗寨,好像是置身於一幅山與水相融、人與水和聲的風景畫中。寨前的東風湖,被譽為千裡烏江上最美的崖壁畫廊。千百年來,苗族同胞傾注心力,經營著這片土地,直到今天,他們依然延續著祖先留下的古老傳統……在這山水相依、水山相戀的優美環境中,苗胞們黃髮垂髫怡然自樂。

  下一步,試驗區將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走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之路。

  畢節,未來可期。(謝朝政 顧野靈)

相關焦點

  • 海南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回想起4個多月前在海口雲龍產業園內,裕同科技環保及高端包裝產業基地建設奠基時的場景,裕同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中慶說道。與「禁塑」息息相關的故事,是海南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的鮮明註腳。今年6月1日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再次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部署。
  • 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日程
    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日程(截至2017-06-0821:00:34.   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1樓、3樓   09:00 – 18:00 【系列活動】世界自然保護大會與生物多樣性視頻展   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1樓   10:30 – 11:30 【專題研討會】生態傳媒沙龍暨《生態文明新時代》雜誌特刊(生態文明試驗區貴陽國際研討會會刊)首發儀式   主題:生態傳播影響力與媒體責任   中天凱悅酒店負
  • 海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在臨高縣彩橋紅樹林保護區,白鷺飛舞。回想起4個多月前在海口雲龍產業園內,裕同科技環保及高端包裝產業基地建設奠基時的場景,裕同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中慶說道。與「禁塑」息息相關的故事,是我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的鮮明註腳。今年6月1日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再次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部署。
  • 受市政府委託,我向大會報告全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情況,請各位...
    各位代表:受市政府委託,我向大會報告全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情況,請各位代表審議,並請各位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一、2019年全市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情況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作示範、勇爭先」的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的更高要求,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關於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部署要求,積極推進「六個奮勇爭先」,以在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 九三學社傾情傾智幫扶貴州畢節試驗區
    原標題:九三學社傾情傾智幫扶畢節試驗區 六月,行走在素有「陽光之城」美譽的威寧大地上,處處都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可在十多年前,威寧自治縣的貧窮和落後讓人口傳是個「去不得的地方。」
  • 北京世園會:畢節對外發布項目40個,總投資248.6億元
    其中,以七星關區蠶桑產業園、織金縣皂角產業項目為代表的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項目16個,投資金額69.6億元;以金沙縣三丈水生態旅遊度假區、威寧自治縣烏江源生態文化旅遊建設項目為代表的山地旅遊業項目18個,投資金額131億元;以大方縣生態溫泉特色小鎮、畢節金海湖新區甘河養老養生基地建設項目為代表的大健康醫養產業項目6個,投資金額48億元。
  • 「媒眼看煙臺·聚焦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全國媒體行...
    齊魯網煙臺9月17日訊9月17日晚,由煙臺市委宣傳部指導,煙臺市委外宣辦、長島縣委宣傳部主辦,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山東中心、煙臺文旅集團承辦的「媒眼看煙臺·聚焦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全國媒體行活動正式啟動。
  • 長島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支持創建國家5A景區
    近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推進煙臺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旅遊度假區、軍民融合發展示範區,打造藍色生態之島、休閒宜居之島、軍民融合之島。
  • 龍巖市首次獲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補助資金
    東南網龍巖11月17日訊 據閩西新聞網報導 龍巖市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爭取上級資金取得新突破。11月12日,省財政廳下達龍巖市2億元補助資金,重點支持九龍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機制創新項目。這是繼獲得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項目補助之後,龍巖市爭取的又一項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項目補助,也是龍巖市首次獲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補助資金。近年來,龍巖市財政局通過提認識、強組織、增投入、推改革、建機制等措施,加快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財政支撐體系。
  • 我區召開高標準建設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現場觀摩會
    7月25日至27日上午,我區召開高標準建設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現場觀摩會。
  • 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
    武寧縣「多員合一」生態管護員制度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 2020-12-17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省國資委與煙臺市推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生態產業發展...
    繼7月29日成功舉辦省屬企業暨煙臺市海洋產業重點項目推介籤約活動後,圍繞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8月10日下午,省國資委與煙臺市推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生態產業發展對接座談會在山東大廈舉行。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斌,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尹剛,煙臺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於永信,長島縣委書記、縣長、長島綜合試驗區工委專職副書記李俊傑,相關領域9戶省屬企業負責人,長島綜合試驗區有關企業負責人,省國資委有關處室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
  • 畢節瀘州聯手 推進區域文化旅遊交流合作示範區建設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畢節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建琨,瀘州市委書記劉強出席推介會並分别致辭;瀘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林興,畢節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集智出席有關活動。周建琨在致辭中指出,畢節市與瀘州市在赤水河畔隔河相望,一衣帶水,共生共存。瀘州市是著名的「中國酒城」,是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是集自然生態、歷史人文、民族風情為一體的精品旅遊城市,是連接川黔的橋頭堡。
  • ...綠水青山看貴州——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正式出版
    8月4日,記者從貴州省林業局獲悉,由貴州省相關省直單位推薦、省林業局主編的《牢記囑託守底線 綠水青山看貴州——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案例》近日由中國林業出版社正式出版。據悉《典型案例》分為生態文明自然觀、生態文明發展觀、生態文明民生觀、生態文明治理觀、生態文明保護觀、生態文明全球觀六個篇,共收錄了貴州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方面的23個成功典型數例,系統地展示了貴州守底線、走新路,加快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每個案例從大處著眼、從細出落筆,既有較強可讀性,又有借鑑推廣價值。
  • 攜手旅遊扶貧 推動綠色發展——廣州畢節兩市攜手推動旅遊扶貧...
    旅遊產業的發展是推動綠色發展的一個著力點,也是畢節試驗區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一項主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畢節試驗區成立30周年的批示指出,著力推動綠色發展、人力資源開發、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示範區。
  • 市委書記張術平調研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
    市委書記張術平調研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 2020-09-07 0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畢節七星關區:烏蒙腹地盛開文明花
    「全國文明城市」 是一種榮譽,更是城市進步、人民幸福的標誌。畢節七星關區地處烏蒙腹地,川、滇、黔三省交匯處,是畢節試驗區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這裡,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 你好,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
    你好,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2017年12月7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於推進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確立了長島創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旅遊度假區、軍民融合發展示範區」、打造「藍色生態之島、休閒宜居之島、軍民融合之島」的目標定位(簡稱「三區」「三島」),做出了設立省級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的重大體制安排。
  • 全南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模範生」
    像大吉山鎮一樣,如今的全南,天藍、水清、樹綠、鳥飛的生態景觀隨處可見。該縣在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勇站前列,厚植生態優勢,實施生態工程,發展生態產業,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該縣堅持保護、建設、治理並舉,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
  • 「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邊會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
    邊會通過主題發言、圓桌討論、生態文明建設圖片展、生態文明建設紀錄片等多種形式,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在生態文明試驗區、長江大保護、「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中的制度安排、政策支持、地方實踐和創新成果,全面、立體、生動地講述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故事。  主題發言環節由中新社經濟部主任俞嵐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