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營地炊事或聊天都是利用營火,但營火的殘渣或痕跡都會汙染環境,登山者最好使用爐具炊事,即使生營火也不要太大隻要能讓周遭的山友感到舒服就好,必須等到火完全熄滅灰燼完全冷卻才能離開,木材選用死木頭或倒木,不要砍林木或殘株,爐具不會汙染營地,糟蹋景觀。
選擇爐具最大的考量是(1)重量,(2)高度,(3)溫度,(4)燃料的燃燒能力,選用聲譽可靠的爐具,它須易點火,易操作,持續火力長即使是在寒冷,朝溼或強風的環境,購回須在家先操作清楚才能帶上山,爐具可以維持數年壽命,噴口常會髒與積炭須常清理,登山用的爐具最好是1.5磅重,每小時使用0.25公升左右的燃料油。
登山用的爐具須具備海平面的高度煮滾一公升的水是4至8分鐘,高山若不使用擋風板,強風狀態至少25分鐘甚至更久,同時爐具須具備控制火力的開關,避免食物燒焦。
登山用的爐具使用的燃料油可分(1)煤油,(2)白汽油,(3)丁烷,所有的爐具使用期間須加壓讓燃料油噴出完全燃燒,如煤油爐與白汽油爐有打氣幫浦須自行打氣加壓,而丁烷的燃料罐以加壓成罐裝,所有的爐子須將燃料油氣化才能完全燃燒,所以煤油爐與白汽油爐須事先預熱,先放些油於分焰盤,但瓦斯爐不需要,煤油爐與白汽油爐須加足風壓才能完全氣化加速燃燒。
白汽油爐具
此類爐子是美國最普遍使用的爐子,它的燃燒能力高於瓦斯,它可以用自己的燃料油預熱,但不能使用高級汽油與無鉛汽油,不要讓異物堵住噴口,汽化後的爐子會有點異味。目前臺灣山友最常使用的爐具,是以去漬油為燃料油,爐具以Peak-1與MSR兩種型式。
煤油爐
它的揮發能力低於白汽油,運輸安全與儲藏,但預熱須使用白汽油或酒精,無法自行預熱,風壓不足易出現黃火且油煙味很重與很多碳粒,不能於帳篷內使用。
此爐是早期臺灣山友的主要配備,爐具是00爐。
丁烷
瓦斯彈是使用相當普遍的爐具,因為它方便,易點燃與控制火力,同時能於最短時間提供最大火力,不會出現燃料油溢出汙染物品的危機,大多數的丁烷不適合低溫使用,除非是使用isobutane(正丁烷)才能於高海拔使用,瓦斯彈無法重複使用充填,使用完畢須帶下山,不要留在野外。
丙烷
即使零度以下使用情形依然良好
混合瓦斯
20%丙烷與80%丁烷的混合氣體。
酒精塊
雖然安全性較其它燃料油高,但熱能低
一般汽油
最好使用無鉛汽油,含鉛汽油較黏,燃燒時會產生毒氣對肺不好會有窒息的感覺,若必須使用須選擇含辛烷成份較低的汽油或於室外生火。
備用的燃料油最好是用金屬罐裝填,頂蓋是橡膠蓋密合,塑膠瓶不適用於裝填燃料油因為它會溢出汙染其它物品,燃料油罐需標識清楚,避免誤喝,攜帶的數量視是否僅炊是三餐或需要融雪而定,一般2人一星期的燃料油要1.5~2×0.96公升,燃料油沒有收好會有發生火燒帳篷憾事的潛在危機,人員受傷的慘況,通針與維修器具可以黏於燃料罐避免遺失,填充燃料的空罐事先要檢查不可混到水汙染爐具同時燃料灌入爐具最好使用濾嘴漏鬥,避免雜物進入爐子堵住噴口,當爐子的燃燒火力有問題須馬上解決,如清理積炭…等。
野外清洗碟子最好不要使用清潔劑,可以用熱水或生物分解的清潔劑清洗餐盤或鍋組,使用鐵氟龍製品的鍋組會較易清洗,但它的金屬表面易遭磨損毀壞,利用沙礫,細沙或雜草可以清潔鍋組且不會吸引蒼蠅或齒類動物光臨,不要有剩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