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經廈門日報「好攝旅途」攝影俱樂部組織,眾多攝影愛好者一同參加「滄海城灣·攜手屏南」百人千團遊屏南文旅活動。這裡要花點時間介紹一下屏南。屏南是福建寧德的一個縣城。屏南初聽起來不太知名,但要說到景點:白水洋·鴛鴦溪,你一定聽過吧。白水洋·鴛鴦溪可是五A級景區,是親水聖地。古語云,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一場山水之旅,讓我也做一個智者和仁者吧。
經過五個多小時的大巴車旅途,在用過了富有特色的午餐(實則已到下午),攝影團一行來到了龍潭村,一個古民居與現代文藝氣息完美結合的古村落。這不,一下車,大伙兒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龍潭村四周環山,中間有溪流穿過,生活在這裡,仿佛置身於天然氧吧。龍潭村村民多外出務工,此處民居多為空置。而明清時代的建築風格保存良好。因此在政府的撮合下,以較低的價格將空置房屋長租給一些文藝團體。
這些文藝團體來自全國各地,乃至於國外。於是危房修繕變身畫室、音樂坊、書屋及咖啡店等充滿文藝氣息的工作場所及旅遊場所,從而直接帶動旅遊業的繁榮。龍潭村也一躍成為屏南旅遊的必到之處。
為迎接攝影觀光團的到來,村裡正舉辦盛大的旅遊節活動,各個團隊正拿出自己看家本領,來展示各自的才華。這不,兩個音樂人正坐在巖石上,置身於群山環繞之下的大自然中,切磋音樂心得。
原本還是一片碧空,不經意間,一片烏雲襲來。天色漸暗,不多時山雨飄了下來。這就是典型的山裡天氣,雨來的毫無預兆,當然走的也悄無聲息。而雨,也給這個秋日,帶來一絲別樣的生機。
正躲雨間,我們走入一處酒坊樣建築,這裡已變身黃酒博物館。來龍潭村,紅曲黃酒是必須品的。村裡家家釀酒,人人飲酒。釀出的黃酒,色清、味醇、香幽,具有消疲勞,祛寒溼等功效。當天晚間,我們就正好得以品味此酒。
說到屏南,就不得不提的另一個特色,就是被評為非遺的四平戲了。2008年6月7日,屏南平講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老劇種從沒落邊緣,幸運地被發掘保存下來。而村裡,建了一座博物館來保存這珍貴歷史。
我們也有幸在晚宴上欣賞到這古老劇種的魅力。正所謂品著當地的黃酒,吃著農家土特產,聽著四平戲,才不枉到屏南來此一遭!我們下午的行程主要就是在龍潭村,休息一晚後,明天就要去親水登山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來到了白水洋·鴛鴦溪景區入口,當地特色建築風格的景區大門正在迎接我們的到來。天氣略有點涼,也是典型的山野氣候。而此時的福建還未完全入秋,因此加多一件外套就沒問題。10月國慶之後,其實正值淡季,也正好有利於我們觀賞美景。
這裡還是獼猴的自然保護區,當然,我們除了獼猴外,還發現了樹娃、毛蟲、老鷹等等各種動物。這真是一個天然的動物樂園了。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每年都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往觀光。
整個景區,有一條溪從山間穿過,而在雨季,則在溪的兩側會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群,蔚為壯觀。當前正處於枯水季,水流不如夏季,但也看得是清澈非常,從綠樹山谷中穿過,遠遠就聽得隆隆響聲。我們紛紛選擇深入谷底的旅行線路。
整個山體是由火山巖構成。走在山路上,無比險峻。而路兩旁能看到五彩斑斕的石頭裸露出奇特的美感。我是非常喜歡這些大自然形成的紋理的,平常我們經常會忽略,但只要蹲下來靠近它,你會感受到自然的鬼斧神工。
火山巖經水的長久衝刷浸泡,也變得千奇百怪,各顯不同造型。時而千瘡百孔,時而平順異常,時而猙獰難忘。而散布在水系之中的一點點,一處處,也象旋律裡的音符。置身山谷,耳邊仿佛天籟!
從景區進入,到下到谷底,其間的落差還是挺大的,這也讓整個景區的景點錯落有致。從半山腰往下,長焦就顯出作用來了。山石、臺階、遊人、瀑布、綠葉,非常和諧的自然之美。
一股溪流從高處奔流而下,是那麼的歡脫與快樂!這一定是富含氧分和清新脫俗的山泉吧。都說智者樂水,一定是這麼無所羈絆,自由自在,才能讓思維無所局限,天馬行空。人仿佛也在這流水聲中進入空明。
我們還在爭論鴛鴦溪一名是來自於動物棲息,還是源於美麗愛情傳說之際,一隻野生鴛鴦施施然遊了出來。原來,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鴛鴦從北方飛來這裡過冬,這裡真是天然的野生保護區,福地勝景!兩天時間,很充實也有點辛苦但又很快樂的屏南之旅,以我們最終有幸看到這個時間點難得一見的鴛鴦而完滿收官!再見屏南!再見美麗的山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