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這些面相的,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

2020-12-25 騰訊網

特別提示:本文轉載自新浪博客。

菩薩中的大菩薩,回向眾生能得一副好面容

【願一切眾生得離恚怒面。得一切法面。得無障礙面。得善見面。得隨順面。得清淨面。得離過失面。得如來圓滿面。得遍一切處面。得無量美好面。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鼻時善根回向。】

菩薩布施了眼耳鼻之後,又將修積的善根為眾生作回向。現在他又顧慮到妙好的五官,如果沒有一副好面孔,那豈不是美中不足的大缺憾嗎?所以菩薩再發願,願一切眾生得離恚怒面:恚怒是心中氣憤,表現在臉上,令人見了害怕。菩薩願眾生不要有這種兇惡冷酷的面孔,而得一副慈祥的面孔。

一切法面:就像菩薩的面孔,看到這種面孔,很自然地就明白一切法,崇敬一切法了。

無障礙面:令人一見就生順利心、歡喜心。

善見面:善良正直的面。

隨順面:心性謙和的人,他的面部表情就很隨和,不固執、不逞強,處處令人滿意,所以別人也就願意受他的教化。

清淨面:清淨面有兩種特徵:一是外表清淨,皮膚色澤光潔,沒有青春痘和其他疤痕,面如滿月,常現出春風和煦微笑面容;另一方面,凡是有這種和藹面相的人,一定是位有清淨心,品德高潔的君子。

如果是位出家修道人,用不著任何人為他吹噓,一望就知道是位得道高僧,禪定的功夫已到爐火純青,三業方面絕對遠離了雜染,因為相隨心轉。大奸大惡的人也不易在神色上詐偽或掩蔽,尤其靈魂之窗的眼神,它是不助人作偽的。

離過失面:三業清淨的人,遠離了一切過失,其心坦蕩蕩,所以他的面色自然,常呈現愉悅的表情,如常親近這樣的好人,就會受到他的同化,也會舍離過失,做清白的善良人。

得如來圓滿面:如來的面,不是文字能形容的,諸位可以到佛寺裡的大殿上,不論任何角度,你仔仔細細瞻仰正中的大佛像,以清淨心、尊重心、恭敬心,心領神會地看佛的面相輪廓,你就會體會到如來的面相是多麼的圓滿,真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神聖、慈悲、智慧的德威之光,自然流露在眼眉和面頰上。當你接觸到佛面的神光時,身心清淨愉悅,頓忘世間一切的煩惱與罪業。這種感召力,是佛在往昔圓滿了六度萬行,積聚百劫的善根功德所成就的。

菩薩發願希望眾生能得到如來圓滿的面相,但是眾生迷惘,不肯修行,不聽教化,這豈只辜負了菩薩的苦心,也糟蹋了這個人身!

又願眾生得遍一切處面:這並不是說所得的面,能遍一切處那樣大,而是說你有德行、有人緣,無論到何處都受人的恭敬歡迎。

又得無量美好的面:也可以說是面孔生得圓滿具足,沒有一點缺陷的地方。

以上就是菩薩中的大菩薩,布施時以所修積的善根,希望眾生能得一副好面容的回向。

【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宣化上人講述)

文章圖片轉載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菩薩的面相特徵分析,你有福澤深厚的面相嗎
    菩薩在民間信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信佛求佛的人在遇到苦難的時候都會請求菩薩保佑,幫助自己度過難關。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是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相信看過電視劇《西遊記》的人都對觀世音菩薩印象深刻。善良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相學中關於菩薩的面相特徵分析。
  • 菩薩送子,有這些特徵的孩子最受上天的寵愛
    中國的命理中,有關面相或者體相的,都是分析我們運勢的。在運勢中,有一種是自帶天命的人,這種類型的人,在命相中,都會有很強烈、明顯的特點。 今天就是要看看菩薩送的孩子特徵是什麼?怎麼通過面相判斷這個人是屬於菩薩送的孩子呢?
  • 佛教:如何擁有像觀音菩薩一樣的相貌,你也可以做到!
    一切唯心造在我很小的時候,我非常喜歡去寺院拜佛,特別是拜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看起來真的很慈悲,很善良的樣子。我當時去拜觀音菩薩,我就感覺觀音菩薩真的好美,讓人百看不厭。她那種美,是善良,是慈悲,像母親一樣的。這讓我每次都回憶起觀音菩薩的形象,真的覺得很美,或許我感覺觀音菩薩很熟悉,真的會常常想到她的美,以及她是如何看待拜她的那些眾生的。總之,我內心是無法形容佛菩薩,那種形象的美。
  • 玉雕中的菩薩——識別指南
    「觀音」諧音是「官印」,「佛」諧音是「福」,更深層的含義就是男士能夠柔和,女士能夠大度。下圖是南紅冰飄雕刻的觀音。大家對於八大菩薩中的觀音菩薩是相當熟悉的,小時候看過的《西遊記》中就知道觀音菩薩了。但是八大菩薩中的其他菩薩很多人都是很陌生的。下圖右邊是南紅冰飄雕刻的觀音。
  • 女人之最即「菩薩相」
    菩薩指的就是發心利益這一切有情眾生的人。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菩薩皆為男性,通常是偉岸俊美的貴族男子形象。  而且佛經中說,一切諸佛菩薩成就菩提時,非男非女,隨機應化,體現出「眾生平等,無有高下」的基本教義。然而,佛教傳入中國後,流傳過程中被逐步本土化,佛經中諸多菩薩的形象也就發生了演變。
  • 菩薩在佛教中是什麼「地位」?菩薩和佛是什麼關係?
    我們在佛教中最常見的就是菩薩了,特別是「觀世音菩薩」更是深入人心。那麼菩薩在佛界是什麼地位?達到怎樣的能力才能稱為菩薩呢?菩薩在度眾生的同時,也獲得佛的護念,由於如來的護念,菩薩才能在自度度他中,不斷提升自己,增長自己的智慧。也正因為有如來的威德力在,菩薩才能離開佛而行菩薩道,並且必須依佛的經典繼續修學,又依諸經典來教化眾生,這有點像是「理論聯繫實際」。這就是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 清淨菩提心,菩薩手中的蓮花各有不同,又代表什麼?
    蓮花這個神奇的植物,在不少菩薩手裡都有,但每一個菩薩拿的蓮花都不一樣。有的菩薩拿著白蓮花,有的拿著紅蓮花,還有的菩薩拿青蓮花。這些都是有寓意的,比如白蓮花比喻遠離煩惱,內心清淨,而青蓮則比喻蓮花的暗香和靜雅,有點像是佛微微睜開的法眼。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是來救苦救難的,也是漢傳佛教最受人喜歡的菩薩。
  • 「菩薩保佑」!我們說的菩薩是誰?菩薩怎樣保佑我們?(原創)
    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信奉者,是獲得了大智慧的人。只要我們願意,菩薩確實能保佑我們!講到菩薩,就要談到佛教文化,談到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佛。佛教文化,可以說深入到了中國人的骨髓。在我們很多人的生活裡多少都浸潤了一些佛教文化。
  • 宋.銅普賢菩薩造像賞析
    宋代是個文人政權,經濟發達,在北宋(960—1127年)的一百六七十年中,藝術達到了相當的繁榮,佛教也更加貼切庶民的生活,民間中流行各種名目的信佛團體即邑會,以崇信觀音之風為盛。
  • 南無虛空藏菩薩,是施財大菩薩,猶如大財神
    佛門中眾多菩薩中,你是否知道一尊,虛空藏菩薩,又被稱做虛空孕菩薩,此菩薩具足福德、智慧無量無邊,如虛空般廣大遼闊,故稱之為虛空藏菩薩。此菩薩有無量寶藏,令所有眾生願望滿足,又被人稱作財寶的本尊,密號為如意金剛、富貴金剛、無盡金剛。
  • 龍樹菩薩聖誕 | 酷酷的龍樹菩薩!
    你問龍樹菩薩是誰?好像沒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他們名氣大?「第二釋迦」、「八宗共祖」,這些酷酷的名號,可全都是說龍樹菩薩!被佛陀「點名出生」、自帶主角光環、從龍宮裡誦出《華嚴經》、大乘佛教的第一位偉大論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龍樹菩薩「開掛的一生」。
  • 恭迎大智文殊菩薩聖誕日,學文殊菩薩大願,願眾生開智慧
    文殊菩薩所代表的智慧,即是經中所說的般若,是諸佛之母,《大般若經》中經常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諸佛,是諸佛母,能示諸佛世間實相。」文殊菩薩被稱為「七佛之師」,因為在娑婆世界裡,離我們時間最近的過去七尊佛,譬如釋迦牟尼佛等,都是師從文殊菩薩而發起菩提心。
  • 文殊菩薩的智慧劍是如何斬斷我們的無明的
    敬請關注 以智見佛,每天收閱佛法通俗解讀文殊菩薩是智慧菩薩,佛法智慧的化身,是諸佛的上師。文殊菩薩身著華麗的菩薩裝,盤腿端坐於清淨蓮花臺上。文殊菩薩面相平靜,非常專注。平靜,示意文殊菩薩始終安住於甚深禪定中,安住於正等正覺中。於內沒有貪嗔痴,於外沒有分別。以此心平等對待所有眾生,以此平等心專注地覺察和傾聽眾生的心念。覺知出每個人內心的貪嗔痴,在冥冥之中,以無窮的法力,揮舞智慧劍,斬斷眾生的無明,去除眾生的貪嗔痴,救度眾生脫離輪迴的苦海。
  • 《雜阿含經》中的日月神-摩利支天菩薩
    《乾隆大藏經》裡有四部經典記載了三界法王釋迦牟尼如來向有情眾生介紹一位名叫摩利支天的大菩薩
  • 恭逢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丨細說菩薩與你的大因緣!
    恭逢觀世音菩薩成道日丨細說菩薩與你的大因緣農曆六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當我們回溯那些傳世的經典,才會洞見,菩薩的大威德、大智慧、大願力與大慈悲。大悲觀世音,憐愍救護一切眾生故而說咒曰……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和觀世音菩薩最常一起出現的,就是阿彌陀佛和大勢至菩薩,不是在度眾生,就是在度眾生的路上。 這緣於觀世音菩薩曾經發願:觀盡一切眾生,聞聲救度,阿彌陀佛涅槃之日馬上接班。
  • 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之間的關係
    相對於文殊菩薩的婦孺皆知。同為佛祖肋侍的普賢菩薩可謂是非常的低調了。但作為擁有大成就的尊者,普賢菩薩是在密宗卻有著無與倫比的地位,日本真言宗更是將其視為根本佛「金剛薩垛」 的化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同為四大菩薩的「普賢尊者」。
  • 《心經》中的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一個人嗎?
    俗話說:「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觀世音菩薩在我們漢地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千百年來,無論是在中國佛教還是民間信仰,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心經》則是最短的一部佛經,是佛弟子必讀的一部經典,對佛教影響深遠,至今廣為傳頌。
  • 佛學:金剛利菩薩、金剛藏王菩薩、五金剛菩薩、妙見菩薩、羅漢
    在佛學文化傳承中,金剛利菩薩又稱金剛受持菩薩,是金剛界十六善薩之一,他主掌如來的智德,能新斷一切眾生之苦。金剛利善薩一般是身呈金色,左手拿著花,花上還有篋,是智慧的象徵;右手拿著鋒利的劍,象徵著以威廷除障碼、給子眾生福德,是一位用利劍和智慧幫助眾生的菩薩。
  • 科普佛教中菩薩的分類
    在石窟壁畫中經常畫的是「八大菩薩」。即釋迦佛的左右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觀音菩薩、勢至菩薩「。藥師佛的左右脅侍: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還有彌勒菩薩和地藏菩薩。這些都是佛經上有名的菩薩,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薩畫在佛的身旁,也稱為脅侍菩薩。
  • 什麼是菩薩?菩薩的階位劃分!
    什麼是菩薩,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之略稱。意譯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既指立下宏大的誓願,要以佛所說的真理和覺悟去啟發和引導世間有情眾生,使眾生擺脫煩惱,得到覺悟!佛教的菩薩本義,和民間的觀念不大相同,菩薩是信佛學佛之後發願自度度人乃至捨己救人的人。所以,泥塑木雕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絕對不能稱為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