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中的菩薩——識別指南

2020-12-14 玉痴黎菜頭

隨著大家生活的富足,以玉為介質雕刻出來的佛和觀音成為了很多人選擇的對象了。祈求平安和祈求好運都會去選擇戴上一個佛或者觀音。

戴佛或者戴觀音這樣的一種現象是源於一句話「男戴觀音,女戴佛」。「觀音」諧音是「官印」,「佛」諧音是「福」,更深層的含義就是男士能夠柔和,女士能夠大度。下圖是南紅冰飄雕刻的觀音。

大家對於八大菩薩中的觀音菩薩是相當熟悉的,小時候看過的《西遊記》中就知道觀音菩薩了。但是八大菩薩中的其他菩薩很多人都是很陌生的。下圖右邊是南紅冰飄雕刻的觀音。

八大菩薩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而玉雕中常用的就是觀音菩薩,彌勒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而這裡面玉雕作品出現最多的就是觀音菩薩和彌勒菩薩。下圖是阿拉善雕刻的觀音。

這八大菩薩的造像,看起來都是頭戴花冠,身著天衣飄飄,寶相莊嚴。神態和衣著都十分相似,那是怎麼分辨呢。下圖是明永樂時期銅鎏金文殊像(故宮藏)。選擇這樣的造像給大家作為參考是因為這樣的佛像在參考方面是很有研究價值的,現在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原因,過於複雜的玉雕佛像是需要有人認可才行的。

先談談觀音菩薩怎麼辨別,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左脅待,觀音菩薩會有一個冠上有化佛的這麼個重要標識。下圖是北宋時期的彩繪木雕觀音像(故宮藏),就能很清晰的看到菩薩頭上有一個化佛。在上面的兩個南紅冰飄雕刻的觀音上也能看到化佛的影子。

和觀音菩薩外表很接近的就是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的寶冠上是阿彌陀佛的化佛,而大勢至菩薩的寶冠上是寶瓶。這個碧玉雕刻的就是一個大勢至菩薩,能看見寶冠上的是一個寶瓶的輪廓。胸前垂掛項鍊瓔珞,衣著天衣,披錦飄飄。

在其他的菩薩中除了寶冠上的區別就是坐騎的區別了,這兩者就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文殊菩薩騎的是青獅,象徵著智慧是不可以阻擋的力量。圖二就會看的更加的清晰,圖一是老料碧玉雕刻的文殊菩薩。

除了這種文殊菩薩的造像外,還有一種就是藏地造像的文殊菩薩,肩旁的兩朵蓮花中有經書和寶劍就是代表著智慧的含義。

普賢菩薩的坐騎就是白象,這是能找到的普賢菩薩的造像,之前有個玉友託我幫忙找一下普賢菩薩的作品,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普賢菩薩運用在玉雕上是很少見的,主要還是大家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都比較低。

這是和田玉白玉的普賢普賢,一個比較厲害的玉雕工作室雕刻的。

峨眉山金頂上的這尊佛像就是普賢菩薩。

還有就是「三大士」之一的地藏菩薩。地藏菩薩的坐騎是諦聽(真假美猴王中就出現過這個坐騎)。還有就是地藏菩薩的標識就是有個錫杖,有坐騎諦聽,還有就是地藏菩薩是光頭這和其他的菩薩外觀不一樣。還有人說會有一個寶珠標識,但是我覺得有的地藏菩薩造像會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問題,有時候會沒有寶珠這個標識。如果您認清了前面三個標識就能確認了。

接下來就是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了,這兩尊菩薩在歷史長河中的造像都是比較少見的,更多的是在畫像中表達出來。月光菩薩和日光菩薩的分別注意觀察在手裡的花朵中有沒有「日月輪」,這樣就能簡單的區別了。看看下面哪個是月光菩薩,哪個是日光菩薩?

接下來就是彌勒菩薩了,說彌勒菩薩很多人就會不明白,但是說彌勒佛很多人就清楚了。這是一個很典型外觀的菩薩造像。彌勒佛的作品就相當多了很多。這個彌勒佛我會抽一個時間單獨寫一篇文章。

無論您選擇哪尊菩薩作為自己內心深處對美好事物的寄託,那麼雕刻出來的菩薩一定是代表著您的內心的,所以說菩薩的開臉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開臉講究的就是修眉細目,雙眼微合,直鼻大耳,面相沉靜莊嚴,莊重中蘊含慈祥,顯得十分端正得體,寂靜慈祥,一副悲天憫人神態。衣物雕刻需生動寫實,衣飾塑造輕盈流動,富有韻律感。身姿於不經意間顯露出神採,如入物我兩忘之境,澄明一片。

有時候我會這樣說一個菩薩的開臉絕對代表著雕刻師內心所表達的一種想法和底蘊,開臉的好壞絕對代表著雕刻師的功力。我認為這時候用相由心生這個詞語來形容最不為過了。(本文如果有對菩薩不尊敬的地方,我首先給大傢伙道個歉,大家指出來我改正,第一次把這麼全面的東西寫下來)

相關焦點

  • 《菩薩的微笑》——新月潭玉雕藝術
    其中有一首詩令我開朗:情人丟了,只能在夢裡尋找;蓮花開了,滿世界都是「菩薩的微笑」;天也無常,地也無常,回頭一望,佛便是我,我便是你。深深相愛的人不一定能從一而終,或許平淡也能白頭偕老,天地無常,世事難料,若說唯一與永遠,不如說是機緣的安排,命中注定你是喜或是悲,你都要淡然地接受,在接受中體會並不斷修正自己高昂的心。 「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那麼多的煩惱、抱怨、爭吵、傷害-都是窮極無聊的閒事,皆因煩惱中人未將胸懷打開。
  • 2019蘇州玉雕大師評選人物介紹—尚峰
    中國網·美麗蘇州訊 2019中國·蘇州第十一屆玉石文化節暨第九屆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精品展將於九月開幕,一大批優秀玉雕作品也將精彩亮相。近日起,中國網·美麗蘇州欄目將陸續介紹參與2019蘇州玉雕大師評選的玉雕藝人及其優秀作品。
  • 不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佛像玉雕藝術
    作為中國古老傳統的玉雕文化藝術同樣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影響。玉雕作品的題材眾多,其中緣於保佑、祈福功能的佛像類題材,以其豐富的造型、深刻的內涵、獨特的形式,深受人們的青睞。玉器中常見的佛像題材有觀音、彌勒佛、釋加牟尼、羅漢、達摩等。
  • 把大象放進玉雕……
    你看到這句話腦海中浮現的是不是手執玉象,無往不利的畫面,但查資料後卻發現此「象」非彼象。這幾句裡「大象」指的是老子所說的「道」,即大道之象。意思就是是:「誰掌握了『道』,普天下的人們就來向他投靠。」用「象」來指「道」,說不定這就是關於後世人們持玉象,擺玉象的最早文化根源呢。
  • 蘇松川:學無止境,是玉雕藝術不老的根基
    作為大川玉雕工作室的創始人,蘇松川是自幼接觸玉雕,多年勤學技藝,曾多次到雲南瑞麗拜訪名師,進行技藝交流,如今不僅充分吸納玉雕文化精粹,還十分擅長山水,人物等題材創作,其打造的很多優秀作品都深受人們喜歡。(文章轉載自百家名匠網)
  • 端午節戴玉指南:念屈原,避五毒,「五毒」在玉雕中的寓意
    端午節在傳統文化中是個重要的日子,驅兇闢邪是個這個節日的重頭戲,這不馬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大家都知道端午節由來最為主流的傳聞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被人們認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間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端午節驅"五毒"~
  • 玉雕:論觀音的一百種姿勢
    在當代佛教文化依舊炙手可熱,在玉雕中佛教題材更是數一數二的存在,特別是觀音題材受到大眾的廣泛追求。玉雕觀音題材受到追捧一方面是佛教文化的影響,一方面是寓意的作用。
  • 【玉雕聯盟】中華玉雕大師尹志強:風格才是玉雕師的出路
    尹志強簡介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玉雕」傳承人;中華玉雕藝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高級技師;廣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現為:廣州輕工技師學院嶺南特色工藝傳承基地客座教授,廣州工藝美術行業高技能人才職業技能鑑定專家評委,廣州市藝術設計中、初級資格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委,廣東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企業高技能人才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委、廣東省玉雕藝術品「玉魂獎」評審專家
  •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記湖南省高級玉雕大師唐和平
    唐和平的玉雕作品節選自此故事中的「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一節,講的是伯牙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琴曲中,用琴聲表達自己像高山一樣屹立於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江河一樣奔騰於山川之間的激情,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琴聲蘊天地之浩遠、涵山水之靈韻,達到了「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
  • 無處不刀痕,刀刀見奇異——玉雕師翁志山
    人們信她、念她、依戀她,將她視為世間萬物的權威,她就是觀世音菩薩。憑藉自身對美的感受,汲取各種美學營養,玉雕師翁志山將藝術觸角伸向古典與現代,創作出很多觀音作品。他創作的玉雕作品刀法老辣,結構嚴謹而流暢,使得作品呈現出雕塑一般的立體生動觀感,大多數精雕細琢出觀音祥和面容,秀麗多妍。
  • 翡翠玉雕為何多以佛祖為題材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幾千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的文化思想和道德觀念,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觀念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中。佛教倡導與人為善,死後才能升入極樂世界,而這極樂世界是由黃金、白銀、青玉、瑪瑙、珊瑚、琥珀等鋪成的,也即佛教中的七寶,其中許多就是今天的玉石。
  • 玉雕佛像手印的寓意,竟然沒幾個人知道!
    我們經常會在玉雕作品中看到佛菩薩像,雙手、手指呈現各種姿勢。 之前有朋友問我,在龍門石窟中,有位菩薩擺著剪刀手,這是什麼手印? 象徵佛菩薩說法之意,佛陀在成道後,為了讓更多人也能覺悟成佛,了脫煩惱,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時,用的正是這個手印,因此說法印又被稱為轉法輪印,此後佛陀更是弘法四十五年,為大眾宣說佛法,所以佛弟子們,一看到這個手勢就知道,老師要來給大家,上課啦! 釋迦牟尼佛、燃燈佛、文殊菩薩都結此印,佩戴此印雕件,可使人平心靜氣,戒驕戒躁,做事遊刃有餘。
  • 北風蕭蕭,來一賞玉雕中的唯美雪景!
    《踏雪尋梅》在玉雕師營造的冬景中,詩情畫意透過那一刀一刻款款襲來,如清雅的梅香般穿越天地的簾幕,隱約在冬夜裡飄散開來。在玉雕那平和、澄澈和幽深的雪景中,人們的精神也得以到達空明無滯礙的世界,而皚皚白雪中的豔豔的紅梅卻又為整個冬季增添了一抹溫情。
  • 光福玉雕:巧奪天工,美輪美奐
    蘇州的玉雕在明代即以其精美雅致名聞全國。辛亥革命後,社會風俗發生變化,玉雕業凋零。解放後,玉雕業慢慢得以恢復。 光福玉雕是蘇州玉雕的典型代表,在整個玉雕生產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1976年,在蘇州玉雕師傅的指導下,光福迂裡,山墩,浩度等大隊先後創辦了玉器廠,當時主要生產戒指、戒面、掛件等首飾。
  • 陰刻玉雕,真美
    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但是話又說回來這算不算玉雕「陰刻」的啟蒙?這簡直是人性本能的存在,所以我敢斷定,陰刻絕對是玉雕中最古老的技法。在原始社會時,祖先們就會用石頭在洞壁上刻下圖畫,記錄生活!陰刻工藝是指用雕琢工具,在玉料玉器的雕刻面上刻畫琢磨出凹入此雕刻面的點、線、面,從而表現出線條、字體或畫面的一種雕刻工藝方法。
  • 玉雕名家—周旺:精神內涵和玉雕藝術緊密相連
    可見佛教對中國藝術的影響相當大,所以佛教人物也成為翡翠玉雕常見的題材。1984年出生的周旺,在2004年開始從事玉雕行業,現任四會市工藝美術協會理事,四會市珠寶玉石首飾協會理事,回憶起自己的漫漫玉雕路,周旺認為興趣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玉雕從學習到會做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5年才能學到一個基本功,要想達到高超的技藝水平,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 玉雕小工具類型.名稱.使用方法
    前序: 錫盟地區因是後起之城,近幾年才發展起來,人們剛步入新生活,才接觸文玩玉雕,但是錫盟人有上天的眷戀,隨便上山就能撿到瑪瑙等玉石。
  • 玉雕中的一隻鳥......
    在藝術領域,比如國畫、玉雕,都會經常看見仙鶴的英姿。古人愛鶴是因為它長壽高雅,獨立脫俗,古人暢想鶴總是與神仙作伴,駕著祥雲飄忽而來,一路高唱。從此一個甲子,從天南到地北,成雙捉對,在漫長的一生中,其中一隻如不幸傷病死去,另一隻則不再另選伴侶,孤獨半生。
  • 美輪美奐的清代玉雕人物造像
    在為數眾多的清代玉器中,藝術成就最為突出的當屬陳設玉器和裝飾玉器。陳設玉器主要包括玉擺件、玉山子、玉制器皿、玉造像等;而裝飾玉器的品種更為豐富,包括當時社會各階層廣泛佩戴使用的玉裝飾品和玉吉祥物。而清代玉雕人物中包括一些佛教題材和充滿象徵意義的玉雕造像,因此所使用的原料無疑是當時最為精良的和田玉料。這使得清代玉雕人物的琢制首先從原料上得以充分保證,從而最終創造出無數瑩潔柔和、細膩溫潤的藝術瑰寶。
  • 玉雕大師以「二龍戲珠」講解,如何感發立意製作玉雕藝術品
    所以說要提高玉雕藝術的品味,其中立意是不容忽視的關鍵,一件作品如果沒有意的統導,就會失去主題思想而顯得呆板空乏,或陷於技巧的堆砌,或流於自然模仿,從而也就失去了它應有的藝術價值與光彩。在玉雕藝術的創作中,不少人把模擬誤認為創作,將技巧誤為藝術,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對一件藝術作品的審美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