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聯部就是拉贊助:某些學生組織成了「名利場」

2020-12-15 央視網

外聯部就是拉贊助:某些學生組織成了「名利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8日 09:19 來源:鳳凰網

    校團委:既要鼓勵自我造血,也要加強監管引導

    外聯部:「外交部」還是「跑腿部」

    招人只要兩個條件,一要好看,二要能忽悠。某高校一個社團外聯部部長在納新時放話:「只有招來能拉來贊助的人,我們腰杆才能硬。」

    大一剛進入外聯部的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著部長四處「拉贊助」。

    「跑腿部」是當今大學生對校園外聯部的定義。在國內很多高校,校學生會有外聯部,院學生會有外聯部,各個社團也有自己的外聯部。但外聯部只是名字好聽,地位其實並不高。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會和學生活動籌集資金,也就是拉贊助。

    曾任「××愛心行動社」外聯部部長的趙慶(化名)提及此事深有同感:「當這個外聯部長真是不容易。」為了能讓社團活動進行下去,趙慶什麼贊助都拉過:300元,200元,100元……眼鏡店,蛋糕店,小吃部,都是些小商家,給的錢自然也不會太多。「沒辦法,我們是小社團。有時就算你磨破了嘴皮子,大商家也看不上你。」至今,他們這屆社團新領導班子拉得最成功的一次贊助也就是400元。

    但是也有人反對這種看法和說法。曾任北京化工大學信息學院學生會外聯部部長的倪慶江就是其中之一。他說,外聯部的真正職責並不是拉贊助,它對外負責聯繫、溝通其他高等院校,組織和開展各種聯誼活動並保障其順利進行,是學院的外交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支持學院活動的資金過少,而外聯部本身又有和商家打交道的經驗,所以拉贊助變成了外聯部的頭等大事,外聯部因此成了學院學生會的「財政部」。但他同時表示,拉贊助是外聯部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沒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人際關係和社會經驗,是很難做好的。

    尷尬:經費之惑還是風氣使然

    外聯部地位為何如此尷尬?兩個字,經費。一些學生社團面臨同樣的困惑

    據了解,一般社團搞的中小型活動,學校通常是不給經費支持的。符合學校文化需求並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大型活動,學校就會給經費。但很多社團負責人表示,即便這樣,學校給的經費還是不能完全滿足活動的需求。

    北京某高校汽車協會副會長徐明敏(化名)說,院裡學生會承辦校文化節等大型活動是給撥款的,第一屆文化節學院給撥了兩萬元。承辦院裡的新年晚會、迎新晚會,學院有時也會給一二百元。但像這樣單純靠大家的愛好組建起來的社團,屬於「非官方組織」,社團自己的活動,學校一般是不給錢的。

    武漢大學的小靜告訴筆者,雖然不能說一場活動的影響力完全由資金決定,但一場活動的規模和投入的錢是成正比的。在學校辦一場小型晚會就需要幾百元,主要用於買裝飾品,食品,演出道具和租演出服裝等。某電影協會放一場電影,300人的場地費一般是100元。某電子社團舉行一個網絡比賽,僅租用學生活動中心的一間電子閱覽室,半天就要400元。學校裡的大禮堂、多功能廳、體育館、遊泳館等,一般社團要搞活動,都是需要交租借費的。此外,宣傳方面還有一筆支出。

    中國人民大學社團聯合會常務理事辛明表示,其實限制學生社團發展的還是經費。一般學生會等學生組織有學校管,而社團雖然有社團聯合會一部分支持,但是社團多,活動多,全部都落實的比較少,純粹以經費的形式落實的更少。

    各社團負責人也表示,在人情消費方面也是需要一點花銷的。社團納新後,很多會長都會帶一些新社團中的骨幹去吃一頓飯。有的是用會費,有的是掏自己的腰包。某校攝影協會會長表示,他們採取這種形式能更好地增進會員之間的交流,讓大家更熱情地為協會服務。

    類似的事情讓很多大學生對社團的風氣產生了懷疑。曾任某文藝社團秘書的小夏說,某街舞協會納新,專挑那種身材好的,長得漂亮的,會打扮的。每學期搞大一點的晚會,協會也總是讓那幾個美女出場,長得稍微差一點的絕對沒有機會。「對於一些長的不漂亮的會員,協會教的就是沒有那些漂亮的起勁。」小夏對這種「歧視」很是不滿。

    更有甚者,收了會員的會費,發給每人一個小牌子(會員證),實際根本沒有宣傳中所介紹的活動。即便每學期有兩三項活動,所有的會員也不能全部被通知到。東北某大學的小弋提起這事就鬱悶,他大一參加了3個社團,一個學期過去了,就只有一個社團通知他開了兩場會。

    發展:輸血還是造血

    對於社團的浮躁風氣,蘭州大學文學院團委副書記趙鵬飛認為,這主要因為社團本身缺乏創新意識,一些精品特色活動項目比較少,無法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同時,社團活動缺乏相關專業老師的指導,目標根本不明確。此外,有些社團負責人責任感不強,缺乏對會員的誠信。而有些會員也過於懶散,過分依賴社團負責人。最重要的一點是,社團監管制度不完善。社團獎懲制度、文化制度、信息透明制度的建立都只是處在發展階段,並沒有在社團活動體系中完全貫徹執行。

    對於大學生社團拉贊助的問題,商家的態度截然不同。

    成都某大學的李璐(化名),曾任本校輪滑協會的秘書。她們協會每學期都能拉到不少的贊助,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這些贊助費主要來自校園周邊的一些小體育用品商店。對於商家來說,這種只賺不賠的小贊助他們是很樂意的,只需花個幾百元就能在學校搞個促銷宣傳。

    有些商家的態度則截然相反。

    北京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市場部的黨蓓蓓說,學生社團搞活動拉贊助一般都是學生找商家,可口可樂公司從來沒有主動找學生社團談過贊助。公司不支持以物質形式參與學校社團活動,畢竟從整個消費市場來說,學生只是佔很少的一部分。像可口可樂這樣一個品牌,在學校裡搞促銷對其整體的銷售拉動其實也不大。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團委社團部的盧柯帆認為,要鼓勵並引導他們加強自我造血功能。畢竟,要學校在經費上照顧到全部社團是不現實的。對於贊助問題,社團部要從質和量兩方面引導。所謂質就是指贊助方的質量要符合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和校園文化。比如可以拉一些生產大學生需要的數碼產品的廠商,但是一些超出大學生年齡階段需求的東西就不太合適。從量的方面來說,夠了就可以,不要總拉。不能以通過拉贊助尋求金錢為目的,要以能支持自己的活動為目的。(實習生 於林)

責編:趙旋璇

相關焦點

  • 學生會拉贊助拿提成? 大學教師博客質疑惹爭議
    在博客中,寧波某高校一位輔導員老師,對大學學生會成員拉活動贊助抽取提成的「潛規則」表示了質疑。  拉一筆贊助一般有10%提成  在「靜悄悄」的博客中,作者提到:「學生會拉贊助搞活動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學生會的某部門拉了贊助要拿提成,我個人覺得這就是一個謬誤了。要知道學生會是做什麼的?
  • 大學拉贊助真心酸
    大學四年遇到的大多數是和我們一樣的學生,但走向社會卻是各種形形色色的陌生人。而外聯部就是我們從大學走向社會最能鍛鍊自己的地方。我讓一些外聯部的朋友和我分享了他們第一次拉贊助的經歷,以及內心感受。聽完他們的故事之後。我越發感覺在大學裡拉到贊助,是一件特別炫酷的事情。1.任務完成後,商家卻不見了。
  • 溫州某高中開運動會讓學生拉贊助 稱學生自發
    溫州蒼南錢庫高級中學開學後,學生忙起了拉贊助?記者調查核實了解到,原來該校9月底要開校運動會,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自行拉贊助,補助運動會開銷。該校一名高三學生告訴記者,往年只是個別班級拉贊助,今年參與的班級多了很多。因此今年拉贊助的難度也大了不少,一些已經贊助過的商家不會再重複贊助,所以大家都提早行動了。
  • 青島二中上課像大學 辦運動會讓學生拉贊助
    運動會開幕式上,學生們進行文藝表演。     運動會,藝術節,需要學生通過競標、自己拉贊助舉辦;上課是走班制,學校100門課程隨學生選……青島二中的教學模式完全是大學的教學模式,甚至比很多大學做得更好。由於學生的綜合素質高,多數人能提前拿到高校的「通行證」。
  • 為學校籃球賽拉贊助兩學生遇車禍身亡 誰該負責
    這位家長認為,學生在校期間,因學校的事情出現意外,學校方面難辭其咎。那麼事情是否像家長所說?意外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出事學生黃某表哥張先生:學生外出前,是給家長打過電話,說我這邊學校派出去是要拉贊助,然後,後來就是發生了這個意外。大致的意思就是學校有一個什麼集體活動,這個集體活動要一些費用,所以就外出找一些企業,拉一些贊助。
  • 蒙陰一中開運動會 學生上街拉贊助遭質疑(圖)
    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些都是學生出門拉來的贊助。  29日上午,微博上一條「蒙陰一中運動會上廣告雲集,學生上街拉贊助」的信息,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網友「新農人紅雷」這樣評論此事:這也是一種鍛鍊。隨後也有網友跟帖發表了不同意見,並對學生上街拉贊助的行為,提出了質疑,認為學生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各方觀點不一,也在網上掀起了一股爭論。
  • 揭秘青島高校的"地推江湖":現在拉贊助不差錢
    現在拉贊助不差錢   21歲的李超剛剛拒絕了兩單買賣。  「他們給出的條件不高,和我們的投入不對等。」這位島城某高校學生會的副主席話語間流露出一種老練。  兩筆生意都是別人主動找過來的。一個是某分期購物商城網站的高校推廣代理,希望李超能幫忙在高校裡推廣。儘管對方在電話裡說了很多,但還是沒能讓李超心動。
  • 大學生怎麼拉贊助
    大一學生經過各種筆試、面試,剛入各種社團、組織,面臨的便是是工作了,大學活動都是需要經費的,但是上面的經費發的並不夠,這時就要去拉贊助了,拿到策劃部的策劃書,人生地不熟的還要跟社會打交道,怎麼拉到贊助呢。明確活動類型。
  • 臨沂一學校開運動會學生拉贊助 有人贊同有人質疑
    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些都是學生出門拉來的贊助。  29日上午,微博上一條「蒙陰一中運動會上廣告雲集,學生上街拉贊助」的信息,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網友「新農人紅雷」這樣評論此事:這也是一種鍛鍊。隨後也有網友跟帖發表了不同意見,並對學生上街拉贊助的行為,提出了質疑,認為學生還是應該以學業為重。各方觀點不一,也在網上掀起了一股爭論。
  • 華人留學生拉贊助辦春晚
    ■ 連結  大年初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的大一學生趙子奇,沒空去中國城吃飯、看舞獅。  上完一天的課,他要趕著去排練。趙子奇排練的是一出舞臺劇。這個劇要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春晚上亮相。在這臺春晚中,趙子奇不僅是演員,還是總導演,同時兼職春晚市場推廣,幫忙拉贊助。
  • 浙大學生拉贊助耍官威,網友:這樣的研究生,培養出來幹嗎?
    導語:浙大學生拉贊助耍官威,網友:這樣的研究生,培養出來幹嗎?昨天幾張微信截圖火爆全網,也讓一個微信名為「輝輝鍋鍋」的浙大研究生為人熟知。事件火爆的原因是這名浙大學生在跟贊助商微信上談贊助的時候耍官威。當時浙大學生會準備舉行一場活動,學生代表王同學負責與贊助商溝通贊助事宜,但其與贊助商溝通時候的囂張氣焰讓人震驚。根據聊天記錄可以看出,王同學在溝通過程中全程態度傲慢,不僅開口閉口聲稱讚助商違約,而且語言惡劣,髒話連篇,很難想像這種粗言惡語竟會出自一名代表中國先進教育水平的浙大學生之口。
  • 記謝晉和他的明星學校:他親自拉贊助讓學生拍戲
    記謝晉和他的明星學校:他親自拉贊助讓學生拍戲 2008年10月24日 16:49 來源:新民晚報 發表評論 來到上師大徐家匯校區東校區的大門,就看到靠近校門口的一排宣傳櫥窗前有不少學生和過路人駐足細覽。走近一看,是濃縮謝晉導演一生的13張資料照片,其中包括與影視學院師生的合影,照片上的謝導或笑容可掬地被學生簇擁在中心,或瀟灑自信地做著演講。2樓的教研室已經被布置成了弔唁室,將一直開放到26日中午。房間的正中央放著謝導的雕像———他雙手插腰,笑得非常爽朗。這原本是送給謝導85歲生日的禮物。
  • 山東臨沂一中學運動會廣告雲集 學生上街拉贊助
    學生們說,這些條幅都是他們自己掛上去的,條幅上的商家都進行了贊助。  學生們說,運動會前夕,幾乎每個班裡的學生,都在忙著找門路、拉贊助,如果有商家願意給班級贊助資金或者說礦泉水之類的東西,學生們可以用勞力進行回饋。 (初審編輯:馬寶濤   責任編輯:李超然)
  • 高校社團拉贊助頻繁周邊商戶不堪擾
    高校社團拉贊助頻繁周邊商戶不堪擾 學校周邊商戶不堪其「擾」對登門大學生一律下逐客令離高校開學還有一個多月時間,許多高校社團為了在開學後有足夠資金進行宣傳和開展活動,已經開始對學校周邊的商戶展開廣告攻勢,而對於大學生頻頻來拉贊助、要求資金支持等各類請求,商鋪感到不厭其煩。
  • 局長「黑吃黑」落馬,拉贊助的公安局成了被告
    ▲7月20日上午,鄂爾多斯市中院審理了賈淨博等61人涉嫌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罪一案。 (鄂爾多斯中院官網截圖/圖)隨著職務的升遷,賈淨博領導的組織開始涉足工程建築、砂石礦控制等領域,形成了「以權護黑、以黑謀利、商黑互養」的模式。
  • 大學社團「拉贊助」成為個人隱私洩露的重災區
    ——新聞實驗室主人 方可成如今,大學校園的食堂外、校園主幹道上,時常擺著幾頂帳篷——多是學校社團裡接的贊助:社團批場地拉人頭,商家擺帳篷開講座。「辦商業保險領小檯燈!」「你幫我們搞100張信用卡的業績,我直接給你們萬元現金贊助辦活動。」「登記姓名電話,xx化妝品/食品免費試用/吃。」
  • 校園開運動會商家爭著贊助 學生褒貶不一(圖)
    學校操場看臺邊掛滿商家的贊助橫幅。實習生王雅蘭攝高校舉辦學生運動會,操場看臺邊掛滿商家的贊助橫幅。前天,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舉行運動會,運動場上的三面牆上掛著41條商家的贊助橫幅,學生運動會儼然成了商家競爭的第二戰場。運動會開幕式上放飛的氣球,比賽時為運動員提供的飲用水,都是商家贊助。
  • 浙大學生拉贊助聊天對話曝光,社會氣十足,網友:「官威極大」
    現在正在上大學或者已經大學畢業的學生,你們可曾做過班幹部或者是班級幹部,做過的話有什麼樣的感悟?之前網上曝出過很多關於大學生幹部官場風氣黑暗,求職要求太大、太狂的事件。不得不說,大學裡的學生會很多都是如此,甚至有的有過之而無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