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明農場到「世界一流科學城、深圳北部中心」 深圳光明40年蝶變

2021-01-09 騰訊網

8月24日,位於光明區光僑路以東、公常路以北,連片崛起的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迎來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和航空航天學院1112名學生。25日,智能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和材料學院共1234名學生入駐。師生入駐給深圳校區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也標誌著深圳校區建設發展進入新起點。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是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和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之後的第三個校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一期工程於2018年6月12日開工建設,距離今天短短兩年多的時間。

如今,從運動場外極目遠眺,七棟落成的嶄新的學生宿舍樓並排而立,在藍天白雲紅花映襯下分外靚麗。深圳校區建設完成後,將建有20餘個院系,可容納2萬名學生在校區內學習和生活。

▲光明科學城效果圖。

毗鄰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東南望,在以連綿青山為背景的新陂頭河右岸,新湖街道圳園路一側。光明科學城啟動區——天安雲谷項目現場,塔吊林立、鉤機揮舞,天泵、起重機等正在有序作業,建築工人們在鋼筋架子之間往來穿梭,一派繁忙。熱氣蒸騰的施工現場,昭示著全面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恢弘畫卷。

光明雲谷項目佔地面積2.2平方公裡,總建築面積約680萬平方米,是光明科學城科教融合集群與光明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與科學城一併規劃,同步建設,全力打造科學城綜合配套區,項目涵蓋科技研發、健康醫療、綠色生態等核心產業及配套功能,集產業研發、辦公、商業、居住、教育、醫療及綜合服務配套於一體。

雲谷一期項目總經理王衛星介紹說:項目建設周期預計為8到10年,建成後預計片區將引入超過6000家科技及服務類企業入駐,稅收超過120億元,服務超過15萬科技人才。

▲綠色光明。

遠不止於此,驅車沿著公常路,從羌下僑村一路向南,視野中茂盛的叢林綠地、高矮錯別的工業區和住宅區都將成為歷史,中山大學配套項目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中山大學深圳附屬學校、附屬幼兒園,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以及涵蓋會議廳及學術報告廳,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國際會議中心,科學城智慧公園都將在這裡依次崛起,相映成趣,國際味十足。

時光荏苒,時間如大河奔流。

▲光明農場舊貌。

40年前,這裡是光明農場。

40年間,從新區到區,從光明農場到光明科學城,從「深圳的西伯利亞」到「國家級」聚光燈之下,這片土地與中國、與深圳一起走到聚光燈之下,深圳市光明區的戰略地位一再上升。

40年來,每一天,深圳經濟特區都在舒展筋骨,追尋更好的自己;而這其中的每一天,光明都在發力向前奔跑。

城市發展,農場變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中有光,腳下有路;光明一路向前,演繹著這座城市一個無比遼闊、無比浩蕩、無比璀璨的未來。

站在特區建立40周年的節點,光明從這裡,再出發,並賦予新的生命,這片以往的農場上正崛起一座世界一流科學城,深圳北部中心——一個全新的光明正在崛起。

時代榮光:拓荒開基,帶著光榮任務應運而生

曾經,這裡荒山野嶺,雜草叢生,是鮮為人知的窮山僻壤。

▲光明農場舊貌。

1957年9月,幾位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帶著國家籌備建設農場的任務,打點行裝,來到這片位於東莞、惠陽交界處,被稱為寶安「西伯利亞」的地方,開始了他們人生新的使命。

困難與艱苦如過眼雲煙,而開拓與進取,卻自然而然地在血液中流淌。這片土地上開拓者們與這片土地一起演繹無數普通卻不平凡的故事,讓人既感動又敬重。

篳路藍縷,拓荒開基。考慮到國家將供給香港農副產品的光榮任務交給新建農場,並且農場建設工作同時承擔了安置即將到來的下放幹部這一光榮的政治任務等背景,就取了「榮」的「光」字與「公明」的「明」字,共同構成「光明農場」的名稱。1958年1月1日,廣東省光明農場正式成立。隨著農場的建立,原本荒涼蕭肅的土地,開始熱鬧起來。

▲光明區新陂頭村舊貌,曾經為僑民村之一。

下放幹部、下鄉知識青年、軍墾幹部、歸僑……隨著農場的發展,一代又一代建設者加入到農場的隊伍,推動著光明農場不斷發展壯大。1978年,國家把4300多位越南歸僑安排到光明農場,農場人數增加到以前的兩倍。

乘風破浪:城市改革開放畫卷的縮影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後,光明農場也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先後創辦了一系列工廠、企業,包括全國最大的鮮奶出口基地、亞洲最大的乳鴿廠、廣東省最大的血液製品生產基地,創下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招牌。鼎盛時期,農場有20多家國有企業、18家「三資」企業、40多家來料加工廠,擁有全國最大的鮮奶出口基地、亞洲最大的乳鴿廠、廣東省最大的血液製品生產基地,打下光明農場的響亮招牌。

先後由廣東省農墾廳、廣州軍區、省華僑農場管理局管理,後來下放給深圳市管理。1993年,在農場內設立了光明街道,實行農場和街道「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體制,1999年又實施政企分設改革……隨著使命任務和管轄權限的變更,光明農場先後經歷過大大小小15次管理體制變革。直至2002年撤銷農場建制,更名為「深圳光明集團有限公司」,下放給寶安區作為區屬國有企業融入市場經濟大潮。

▲光明區群眾體育中心。

2007年8月,光明新區成立,下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光明辦事處即為原光明農場的範圍。至2018年9光明行政區成立時,光明新區走過了十一個年頭,發展格局、經濟實力、城市面貌顯著提升,為光明未來的騰飛積蓄了充足的能量。

明日之光: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

在創建以來的半個多世紀裡曾幾度易名,歷經越南華僑遷入和國營農場改制,光明農場在深圳特區改革開放的淘洗中走到了今天。

▲光明小鎮歡樂田園。

如果說以上只是序曲的話,隨著光明區的成立、光明科學城的出場,你將聽到:更雄渾有力的發展主題曲,已經奏響。

2018年9月,光明行政區成立,下轄6個街道,轄區總面積156.1平方公裡。此時的光明,即被深圳市委市政府賦予「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使命,以策應粵港澳大灣區這一國家戰略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決心。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提出五大戰略定位,其中之一即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布,提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而光明科學城,正是深圳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承載區。

2020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正式印發。這是繼深圳市被確定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四城後,作為其集中承載區的光明科學城迎來的首份具體建設文件。

▲深圳灣實驗室(效果圖)。

著眼於世界,著眼於未來,光明科學城要形成世界級科學城的核心功能,建成國際化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展望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學中心,持續產出大量前瞻性基礎研究和引領性原創性成果,成為新一輪國際科技產業革命的策源地,成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引擎。

未來已來:世界一流科學城的畫卷已徐徐展開

「雙區驅動」下的光明,如同插上雙翅起航騰飛。

昔日的農場,華麗轉身、蛻變,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和「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兩大國家戰略,承載著發展科學技術,實現國家強盛、復興使命的重要平臺。

▲8月18日,深圳地鐵6號線開通,光明正式邁入地鐵時代。

光明區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發展新藍圖無疑將成為光明這片土地發展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光明科學城聘請世界一流團隊完成了空間規劃,以「科學+城市+產業」為發展規劃,以「一心兩區、綠環縈繞」為空間格局。

「一心」即光明中心區,按照「科學之都、灣區之芯、綠色之城」的建設目標高起點謀劃。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的深圳科技館(新館)、佔地超過2平方公裡的科學公園等一批未來城市地標集中落戶光明中心區,建成後將成為光明科學城的綜合服務配套區和深圳北部的「城市心臟」。

「兩區」即裝置集聚區和產業轉化區。裝置集聚區是光明科學城的核心區域,將重點布局大科學裝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創新集群「三大集群」,產業轉化區以光明鳳凰城為基礎,培育和布局未來新興產業。

時代召喚使命,使命承載夢想!

光明區幹部群眾以只爭朝夕的發展緊迫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記錄,22天完成光明科學城啟動區1.8平方公裡土地整備籤約,25天完成光明中心區2.3平方公裡土地整備籤約,26天完成科學城核心大裝置區3.05平方公裡土地整備籤約……一個又一個「光明速度」的刷新,承載的是光明人對發展的渴望,承載的是光明對未來的無限暢想。

▲今年6月,深圳灣實驗室正式入駐光明,將整合全球優勢力量開展前沿大科學攻關。

如今,深圳灣實驗室、腦解析與腦模擬(中科院先進院牽頭)、合成生物研究(中科院先進院牽頭)、材料基因組(南科大牽頭)、精準醫學影像等一批大科學裝置和基礎研究機構落戶和進駐,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等研究型大學的陸續開辦,光明雲谷、光明中心區、光明小鎮等配套建設的順利推進。對此,光明區委書記王宏彬介紹說,光明科學城肩負的重大使命是,「更傾向於應用基礎研究,去解決我們目前面臨的一些『卡脖子』的技術問題,使我們的原始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數據顯示:光明科學城核心區今年的建設項目已有60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400億元。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院區。

與此同時,光明作為深圳北部中心,定位為創新中心、教育高地、醫療高地、深圳北部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公園之區。

所言非虛。

▲茅洲河河道(光明段)水清岸綠。

在光明抬頭見山,低頭見水,滿眼皆綠,光明農科大觀園、光明小鎮這裡的千畝花海撩撥無數人心海;經過治理的茅洲河,潺潺流水和藍天交相輝映,光明綠道串聯起山水城林萬木蔥蘢綠意濃,綠色生態光明宛若一幅幽靜清雅、綠意萌動的山水畫組成了這座城區的氣韻……光明通過全方位發展,不斷提升著自身的吸引力,也為光明科學城的崛起提供了強大的軟硬體支撐。

▲位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的光明城高鐵站。

心中有光,才能奔赴充滿希望的明天。

在最好的時代做最好的光明,光明奮力前行,對標一流、追求卓越,高標準謀劃世界一流科學城建設。

一幅世界一流科學城的畫卷已經徐徐展開,美好藍圖正在一步一步變成現實。光明區必將擁有更光明的未來,「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藍圖,也必將成為美好的現實。

(圖片來自於光明區委宣傳部)

來源 | 晶報APP

記者:柯季

通訊員:李珊

相關焦點

  • 從光明農場到「世界一流科學城、深圳北部中心」,光明蝶變見證深圳...
    熱氣蒸騰的施工現場,昭示著全面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恢弘畫卷。▲光明農場舊貌。40年前,這裡是光明農場。40年間,從新區到區,從光明農場到光明科學城,從「深圳的西伯利亞」到「國家級」聚光燈之下,這片土地與中國、與深圳一起走到聚光燈之下,深圳市光明區的戰略地位一再上升。
  • 從「菜籃子」到科學城,光明蝶變,稅收相伴
    從「菜籃子」到科學城,光明蝶變,稅收相伴 2020-12-08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光明區:從農場到科學城的蛻變
    深圳光明區:從農場到科學城的蛻變 2020-08-29 17:45:23 陳文 攝   (特區40年)深圳光明區:從農場到科學城的蛻變  中新網深圳8月29日電 題:深圳光明區:從農場到科學城的蛻變  作者 鄭小紅 朱族英 郭宣序  位於深圳西北部的始建於1958年深圳光明華僑農場(又名光明華僑畜牧場),是深圳市轄區唯一的華僑農場,也是深圳市安置歸難僑最集中的地區
  • 深圳光明擦亮世界一流科學城「藍綠本底」
    光明區作為深圳最年輕的行政區,始終將綠色作為最核心的發展理念和最閃亮的名片。兩年多來,隨著光明科學城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承載區。光明全區上下更是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軸,全方位推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11月30日,光明區被生態環境部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榮譽。
  • 助力光明區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深圳市規劃和自然...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要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而光明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2020年是光明區在「以加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總牽引,奮力開啟先行示範區建設新徵程」上大建設大發展、跑出「加速度」的奮進之年。歷史賦予光明區新的使命,同樣也對市政民生配套服務提出更高要求。
  • 光明科學城昨日官宣落子,1萬億產業群的光明要來!
    文 | 話嘮灣德佛昨天宣布了,深圳宣布對標美國、日本、法國,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這一次,真的為光明發展插上了新一輪騰飛的翅膀!根據昨天獲悉消息,深圳市政府昨天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出臺重磅意見布局光明科學城建設,加快「落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光明中心區將打造成深圳北部中心「城市心臟」
    深圳新聞網6月18日訊(記者 陳圓圓 李婧 通訊員 彭彥冰 李夢婷/文 鍾毓成 江曉彤/圖)6月18日上午,光明區召開新湖街道中心區項目樓村土地整備工作動員大會,吹響了中心區土地整備的「集結號」,光明中心區建設的全面啟動,標誌著光明區在「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
    原標題:深圳科技館(新館)落戶光明科學城   作為深圳「新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技館(新館)將落戶光明科學城。記者昨日從市建築工務署獲悉,該項目計劃今年內開建,力爭2023年底建成。
  • 深圳光明:郊區農場蛻變科學之城
    40年來,光明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光明區委宣傳部供圖 光明農場舊貌。 光明集團供圖   在深圳經濟特區的西北部,曾經有一片不太起眼的土地——光明。偏僻、落後,一度刻印在人們對它的記憶標籤裡,農場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了它的別稱。
  • 深圳光明科學城中心區怎麼建?入圍設計方案揭曉
    (原標題:深圳光明科學城中心區怎麼建?入圍設計方案揭曉)南方網2020年1月6日訊 以最高水平、最高標準謀劃建設光明科學城。
  • 光明區舉辦光明科學城雲端研討會
    當日上午,光明區舉辦「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之光明擔當——光明科學城雲端研討會」,向光明區成立兩周年獻禮。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自國內外的科研、經濟、規劃等領域知名專家智匯光明科學城,聚焦原始創新、產業轉化、管理運營體制、區域協同創新、一流環境建造等貢獻了精彩的觀點,為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提供決策參考。
  • 光明擦亮世界一流科學城「藍綠本底」
    光明虹橋西起新城公園,東接馬拉松山湖綠道,如一條醒目的「紅飄帶」,串聯成完整的城市生態片區。「綠色」始終是光明最核心的發展理念和最閃亮的名片。光明小鎮·歡樂田園光明區作為深圳最年輕的行政區,始終將綠色作為最核心的發展理念和最閃亮的名片。兩年多來,隨著光明科學城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承載區。
  • 深圳支持光明科學城建設 加速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對於光明科學城的目標,曾堅朋表示,根據《若干意見》,光明科學城的規劃建設將分三步走:一是到2022年,初步形成世界級科學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初具雛形,國際一流大學和一流科研機構建設加快推進,成長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二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度國際化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承載區,形成學科與功能布局合理
  • 從舊「三寶」到新「三件」——新發展理念引領的「光明實踐」
    新華社深圳10月26日電 題:從舊「三寶」到新「三件」——新發展理念引領的「光明實踐」新華社記者周科、陳宇軒在創新之城深圳,光明區並不起眼。它曾是深圳的一個邊遠小鎮和國營農場,乳鴿、牛奶、甜玉米是其引以為豪的「三寶」。
  • 深圳喜迎國內「超一流」院校,面積多達56萬平米,落戶光明科學城
    這些年深圳的發展速度很快,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裡迅速發展的經濟為我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出很多。如今深圳在國內的額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發展也越來越好了!深圳經濟迅速成長的同時,這裡對於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大,因此當地很注重對於人才的培養,不斷加大對於教育的投資力度,提升當地的教育水準。現在深圳已經有很多發展很不錯的學校,當地的學生們也可以接收到很好的教育。
  • 深圳光明:被忽略的超級窪地!剛需還有多少機會?
    說到深圳的光明,很多朋友想到光明農場、光明滑草遊樂園,除了居住在光明的人,了解其他的就比較少了。因為光明對於深圳,是發展比較落後的片區了,甚至有很多人可能就沒有去過。01 認識光明那我們來認識一下光明。
  • 「光明是深圳發展的後勁」!光明街道迎八位著名作家「論道」城市文化
    生態光明美麗蝶變 宜居宜遊好吃好玩據光明街道辦黨工委書記麥雄光介紹,深圳光明區肩負著建設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重大使命,發展日新月異,光明街道地處光明區中心區位,肩負建設光明中心區的重要使命,要打造成為光明科學城國際化高品質公共服務配套區,深圳北部中心的「城市心臟」,成為生態與人文俱美的「科學家的家」。
  • 深圳光明科學城規劃方案公布 將打造「一主兩副」「一心兩區」空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1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6月11日,記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近日《光明科學城空間規劃綱要》獲批,未來光明科學城將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承載區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
  • 《續寫春天的故事》系列訪談光明篇:原來你是這樣的光明!
    2018年9月光明區掛牌成立,市委市政府給光明的定位是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兩年多來,光明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咬定青山不鬆勁,狠抓落實不歇腳,按照「一主兩副」進行布局(「一主」大科學裝置集群,「兩副」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創新集群),光明科學城建設實現從概念規劃到全面實施的跨越,發展定位從市級戰略躍升為國家戰略。
  • 重點項目引領 世界一流科學城初露鋒芒
    原標題:重點項目引領 世界一流科學城初露鋒芒   9月17日,光明區建區兩周年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深圳·光明國際汽車城項目建設現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