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馬嘉悅 ○編輯 楊剛
伴隨A股市場回暖,私募基金積極提升倉位,跟上反彈節奏。主流私募認為,宏觀面和資金面都有利於提振市場情緒,當前市場沒有大的系統性風險,估值基本合理,資金面也出現了積極信號,反彈有望進一步延續。
反映在倉位上,多數百億級私募選擇加倉跨年。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在經歷了前期的震蕩走低後,百億級私募倉位指數開始回升,五成百億級私募倉位在八成以上。截至12月6日,百億級私募最新倉位指數為79.85%,創9月以來新高。
從倉位分布來看,高倉位私募居多,有95.72%的百億級私募倉位在五成以上,其中八成倉位以上的超過一半,為52.86%,而半倉以下的不足5%。
值得注意的是,百億級私募倉位此前已連續3周下降。業內人士認為,之前的倉位下降,一方面是因為私募完成盈利目標之後選擇落袋為安,另一方面是部分私募選擇高位賣出,以便逢低布局2020年行情。近期的加倉跡象很好驗證了私募看好年末A股行情,並開始為明年布局。
談及後續看好的行業與板塊,經歷過一波上漲的大消費和科技,依舊是部分私募的「心頭好」。
Wind數據顯示,12月以來,包括拾貝投資、高毅資產、敦和資產、淡水泉在內的百億級私募調研次數較多,深天馬A、廣電計量、平治信息、華宇軟體等信息技術類科技企業備受關注。
源樂晟表示,明年會沿著兩條主線去把握機會:一是以消費、醫藥和科技為代表的長期增長空間大、商業模式穩定、近期景氣度上升以及邊際資本回報高的持續成長性行業;二是一些周期性行業中的龍頭公司。
星石投資表示,明年整個投資組合傾向於布局一些彈性比較高的股票,看好以科技、消費為主的成長股,行業上看好醫療生物、5G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等。
名禹資產研究總監張曉華表示,科技為主、消費為輔是明年的布局方向,科技行業的發展更多取決於技術創新和新產品周期,與經濟景氣周期相關性不大,可以關注科技領域業績持續超預期的細分行業龍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