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裡圖騰--野犛牛特徵

2020-12-25 搜狐戶外

  [識別特徵]體大,體長可達2m餘。肩部中央具顯著凸起的隆肉,站立時略顯前高后低。體側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披長達40cm以上的長毛。尾端長毛形成簇狀。兩性均具角,角形相似,但雄獸的角比雌性者大。通體褐色,吻周、下唇、臉面以及脊背一帶呈現微弱的灰白色調。野犛牛為家犛牛的祖先,二者的區別在於野犛牛的體型比約大一倍,角和蹄也相應粗大。

    分布 野犛牛為青藏高原特有種,南自西藏的岡底斯山,往北至與新疆接壤的崑崙山(包括支脈阿爾金山和可可西裡山)和甘肅西北的祁連山,東達青海境內遠離青藏公路的周圍地區。國外尚見於印度和尼泊爾。

    生境與習性 迄今在海拔3000-4000m間的許多地域多為牧場或農田,故難見其蹤跡。現生種群目前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北部,棲息於4000-5000m的山間盆地、湖盆四周以及山麓緩坡,活動於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和高寒荒漠等多種開曠的自然景觀帶。結群,一般每群10餘頭,多者達200頭以上。每年6-7月產仔,妊娠期240-250天,每胎1仔。雄牛3歲性成熟(李德浩等,1989)。在偏遠山區,發現過家養雌犛牛逃跑後與野犛牛混居,偶然雄性野犛牛也會跑到家牛群中尋找雌牛交配。

    種群現狀

    1、據1972年在青海海西地區格爾木、烏蘭、天峻和都蘭(分布面積約達18800 km2)的調查,平均密度為0.6頭/ km2;1990年在其境內的可可西裡地區考察,平均密度為0.83頭/ km2;

    2、1987-1988年間,在西崑侖山地區的平均密度為0.11和0.37頭/km2,而1988年在崑崙山地區調查的密度為0.74頭/ km2; 3、1976年在西藏羌塘高原無人區兩個不同地段的考察,密度為1.6頭/km2和0.17頭/ km2。據上述多年的考察資料,估計青藏高原全境有6-7萬頭(馮祚建,1992)。其中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地區的約有3-4萬頭;另外,據報導甘肅境內僅殘存130頭左右(王香亭,1991)。 Harris (1998) 報導他1997年考察稱:在阿克塞及鄰近地區共見到83頭。 致危因素 截至80年代,亂捕濫獵是導致一些地區是野犛牛瀕危甚至絕跡的首要原因。甘肅祁連山洪水壩 的野犛牛已在80年代全部被殺光。1958-1961年間,一支隊伍龐大的狩獵隊在青海納赤臺野牛溝、東大灘、西大灘及烏圖美仁等地區,共捕殺野犛牛等中、大型動物4萬餘頭,致使野犛牛等的種群數量迄今仍未恢復(馮祚建,1992)。在80年代中期以前,獲悉在西藏每年被偷殺的野犛牛達100頭以上。自90年代以來,由於中國政府加強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教育及執法措施,因此肆意獵捕野犛牛的事件已經明顯減少,但偷獵現象仍時有發生。

    飼養情況 北京動物園自80年代以來飼養著幾頭野犛牛,曾繁殖成功。

    現有保護措施 1962年中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把野犛牛定為Ⅱ級保護動物,而從1980年始,被列為I級保護動物,絕對禁止捕獵。《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根據中國建議於1985年起列本種於附錄Ⅰ中。為保護野犛牛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動物的自然保護區,目前有東崑崙-阿爾金山保護區(新疆)、鹽池灣保護區(甘肅)、羌塘保護區(西藏);擬建的有西藏瑪美錯保護區、西藏羌塘高原保護區和青海可可西裡地區保護區。

    保護措施建議 1、繼續加強法制和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教育; 2、對違法偷獵者應及時繩之以法,切實加強保護區管理,杜絕偷獵; 3、儘快落實擬建的自然保護區(目前大部分地區尚屬無人區),防止這些地區進一步地開發放牧並移民,確保世界上這一不可多得的、人類幹擾最少的高原天然動物園。

   1998.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

本文轉載:中國物種信息服務

(責任編輯:鮮文敏)


相關焦點

  • 我在可可西裡遇到了犛牛,它差點要了我的命
    ,更不會想到這裡的野犛牛與青藏高原上再常見不過的犛牛會有如此之大的差別,甚至會給我帶來致命的威脅。看上去一馬平川的可可西裡,其實是一個危機四伏的地方。我們也隨即開向遠處,駛離野犛牛的「領地」,這才化險為夷,躲過了一劫。
  • 犛牛「飛」下可可西裡
    玉樹治多縣並不為人熟知,但這裡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地名——可可西裡。可可西裡保護區位於玉樹州治多縣,這裡是三江之源、中華水塔、萬裡長江第一縣,生態保護尤其重要。如何利用生態優勢實現脫貧致富,北京援青幹部謝智剛動足了腦筋。2019年8月,謝智剛從北京豐臺來到玉樹治多。
  • 野犛牛:雪域至尊
    野犛牛群蹄下捲起漫天塵土,整個大地都在震顫。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野犛牛,是高原上最令人心悸的野生動物。仍清晰記得,今年在可可西裡五道梁的首次相遇。青藏高原如此廣袤,與野犛牛的際會總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望。於是,在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的「天上措池」,當聽到牧民帶我們去看野犛牛群,渾身的血液便如同草原上馳騁的駿馬——止不住賁張起來。一頭成年雄性野犛牛的肩高在1.75米以上,體重達800到1000公斤,是犛牛的兩倍多。它們也是青藏高原乃至中國現存最大的有蹄類動物。
  • 可可西裡,野生動物的最後天堂
    高原方舟:野犛牛野犛牛和藏族人家中養的犛牛看上去沒什麼區別,只是個子要大上好幾圈。粗曠的外表下,是同樣粗曠的內心。,駕駛車輛的巡山隊員每次見到野犛牛都會繞得遠遠的,儘量和它們保持距離。儘管大多數野犛牛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也有少數性情暴烈的。據說,在可可西裡,曾經有野犛牛直接將越野車頂翻。
  • 可可西裡,被稱為中國無人區,現已禁止私人入內
    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等2004年我國一部同名片《可可西裡》講述了記者尕玉和巡山隊員為了保護可可西裡的藏羚羊和生態環境,與藏羚羊盜獵分子頑強抗爭甚至不惜犧牲生命的故事。2004年該片獲得了第17屆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等一系列獎項。
  • 深入可可西裡腹地的七天六晚
    高原方舟:野犛牛野犛牛和藏族人家中養的犛牛看上去沒什麼區別,只是個子要大上好幾圈。粗曠的外表下,是同樣粗曠的內心。,駕駛車輛的巡山隊員每次見到野犛牛都會繞得遠遠的,儘量和它們保持距離。儘管大多數野犛牛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也有少數性情暴烈的。據說,在可可西裡,曾經有野犛牛直接將越野車頂翻。
  • 科學網—野犛牛:被忽視的荒野「符號」
    遺憾的是,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狩獵、捕殺,野犛牛種群盛況不再,分布區域一直在退縮。夏勒在20世紀90年代發現,除了羌塘保護區外,能看到野犛牛的機會已經極少了。經過部分樣線調查,再加上粗略的推算,野犛牛總數在1.5萬頭左右。 2011年,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的梁旭昶開始進入由西藏自治區林業廳支持的野犛牛調查項目。
  •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天堂」——可可西裡
    青藏高原野生動物的「天堂」——可可西裡。祝貴福/攝  2017年7月7日,可可西裡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51項世界遺產。目前,我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已有12項,其與澳大利亞、美國並列世界首位。
  • 可可西裡、阿爾金山、羌塘 我國三大保護區嚴禁非法穿越
    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 。野犛牛、藏羚羊、野驢、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動物使這位少女更加嫵媚動人。由於該地區是中國最大的一片無人區,受人類活動幹擾較少,大部分地區仍保持著原始的自然狀態。有資料顯示,可可西裡目前是中國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的野生動物多達230多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野生動物就有20餘種。
  • 為什麼說可可西裡無人區很可怕?
    但可可西裡卻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野生動物資源極其豐富,有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藏原羚、喜馬拉雅旱獺、棕熊、猞猁、狼、雪豹、豺、藏雪雞、褐背擬地鴉、長嘴百靈、雪雀、大天鵝、兀鷲等野生動物們。、野犛牛、高原狼、藏原羚等230多種野生動物棲息,而且大多數都是非常兇猛能致命的動物。
  • 旅遊:可可西裡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是「美麗的少女」!
    藏羚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棲息於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環境中,季節性遷徙是藏羚羊重要的生態特徵,每年5至8月,母羚羊會遷徙至卓乃湖、可可西裡湖,太陽湖等地產羔。可可西裡位於青藏高原西北部,夾在唐古拉山和崑崙山之間,包括部分青海、西藏、新疆地區,是長江的主要源區。可可西裡蒙語意為「青色的山梁」或「美麗的少女」。
  • 可可西裡、阿爾金山、羌塘 我國三大保護區嚴禁非法穿越
    可可西裡可可西裡蒙語意為"美麗的少女",長江的主要源區之一。位於青藏高原西北部,夾在唐古拉山和崑崙山之間,周邊地區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地區。西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鄰,西北角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連, 可可西裡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0萬公頃。
  • 女大學生失聯喪命的可可西裡,到底有多可怕?
    7月30日19時許,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清水河南側無人區,女生的身份證等物品被發現。警方勘查發現人體骨骼組織,經DNA比對為失聯女生遺骸,並經初步偵查已排除他殺。
  • 可可西裡是文青的夢中天堂?一篇文章帶你讀懂它的真實與殘酷
    提到可可西裡,就繞不開藏羚羊、無人區、雪山、偷獵,等等。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的可可西裡,是生與死、正義與邪惡交織的地方,是人跡罕至又大美無雙的地方,而這一切,無形中就增加了可可西裡的神秘色彩。越是神秘越讓人好奇,越是小眾越令人神往,也因此成為很多追求文藝、浪漫的年輕人嚮往的地方。就好像去一趟可可西裡就升華了,一個人去可可西裡就無敵了。
  • 青甘線的隨心走——可可西裡:美麗的少女
    23日,終於到了我最期待的一天,去可可西裡無人區!可可西裡我原來以為是在西藏,可是這位美麗的少女是在青海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可可西裡是藏語美麗的少女的意思,美麗的少女,配上玉樹臨風的漢子,多美好啊的寓意啊!
  • 可可西裡無人區你知道多少?
    小編知道可可西裡是因為刀郎的《西海情歌》,那一年小編剛好上高中,從音樂中能夠感覺到一絲絲悲情。刀郎的創造背景是一個關於兩個大學生的故事,故事的大致內容是:「瑛與勇兒都是大學學生,然後一同報名參加了環保志願者,一同來到零下40攝氏度的可可西裡,因高寒缺氧而被稱為「生命禁區」。
  • 可可西裡的危險程度超出你的想像
    裡到底有多危險?】可可西裡,位於我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同時我國西部面積最大的無人區(4.5萬平方公裡),號稱是生命的禁區,也是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區之一,遍布高山,湖泊和草原,同時還有野生動物二百多種……可可西裡自然環境惡劣,高寒缺氧,普通人在這樣的環境生活幾天就會發生氣管炎、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在80%以上;一旦發生肺水腫、腦水腫可可西裡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
  • 西藏活物:儘快逃離野犛牛,對方將戰鬥至
    當我去螞蟻的時候,我遇到了兩次野犛牛。野犛牛是典型的高山動物,四肢強壯,戰鬥力強,他是青藏高原的獨特品種。據藏族司機說,丟失車票的野犛牛必須儘快離開,受傷的野犛牛,不分性別,襲擊了敵人並死亡了筋疲力盡。野生藏驢是高原上最常見的野生動物之一,他們傾向於成群結隊地行走,從遠處看,他們的姿勢和步伐都很優雅。
  • 中國四大無人區盤點,可可西裡上榜
    這裡四周高山環繞,周圍有現代冰川、高原湖泊,在這裡還生活了許多奇珍異獸,例如藏野驢、藏羚、野犛牛、野駱駝及黑頸鶴、藏雪雞、白肩雕、玉帶海雕等。3.可可西裡可可西裡,位於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境內,總面積4.5萬平方公裡。
  • 航拍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 遼闊壯美一望無垠
    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西部,總面積450萬公頃。是21世紀初世界上原始生態環境保存較好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是保護藏羚羊、野犛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