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下月起可查詢航班延誤原因 專家:消費者知情權得到維護

2021-02-17 新疆315

      明年起,旅客可通過中國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向民航局申請確認所乘航班的延誤或取消原因。中國民航局昨日發布《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明確旅客申請需滿足的條件和相關流程。

  近年來,航班延誤、取消導致「空怒」頻發,主持人孟非就曾在微博上吐槽航班延誤問題,得到了不少網友的支持和轉發。航班延誤是否是天氣原因造成?這也成了乘客質疑的焦點。

  民航局表示,為建立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機制,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制定了《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明確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核並處理。申請滿足規定條件的,應當轉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處理,並告知旅客。申請不滿足規定條件的,應當在《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申請單》上註明理由,並告知旅客不予受理的原因。

  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應通過查詢民航航班正常統計系統相關數據,對航班是否延誤、取消進行確認;如航班確實延誤、取消,對延誤、取消原因進行調查;如必要時,可向民航地區管理局、監管局、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單位就航班延誤、取消的情況進行再次核查;並形成調查報告,明確航班延誤、取消原因。

  民航局運行監控中心應在5個工作日內在線填寫《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申請單》確認結果。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應當在收到運行監控中心確認結果後2個工作日內告知旅客自行登錄網站查詢結果。

  ■專家解讀

  消費者知情權得到維護

  乘客申請確認航班延誤原因有何用處?昨天,民航專家張起淮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乘客需要這份「證明」主要是要維權或者解決糾紛。民航局出臺的新政是法治進程的一個標誌,一是信息公開;另外,是對消費者的知情權的維護,讓消費者清楚航班為何延誤,該不該得到賠償。同時,也提高了行業監管的要求。

  張起淮說,目前,航班延誤給消費者賠償的概率不足航班延誤的10%。一是由於賠償設定的標準較高,一般延誤會在賠償範圍之外,比如軍演、空管、天氣、航路原因等。真正可以賠償的是機場服務原因、航班計劃變更原因等。「很多情況是航空公司為了減少成本,加大收入去取消和合併航班、發生飛機故障後不去及時修理或調機,但是沒有告知消費者。」另外,目前法律對航班延誤的賠償標準不公開、不統一、不透明。新政策實施後,對航空公司的監管、監督的標準會有所提高,在保障乘客權益的同時,提高了服務質量,對整個民航的服務、收益和發展是健康的。

  ■小貼士

  教你如何申請確認原因

  旅客可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局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向民航局申請確認所乘航班的延誤或取消原因。確認網址:www.caacca.org.cn。諮詢電話:010-64287798,諮詢電話人工接聽時間為工作日8:00至12:00,13:30至16:30。

  旅客提出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的確認申請需滿足以下條件:(一)由旅客本人或其授權人提出,授權人須出具旅客本人授權證明;(二)提供旅客訂座或乘機憑證;(三)有準確的航班號、航班日期、始發地和目的地;(四)申請確認的航班應當是國內承運人航班,以及港澳臺地區承運人、外國承運人航班始發點或者經停點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臺)機場的航班;(五)提供有效聯繫方式;(六)自客票載明乘機日期之日起一年之內提出。


相關焦點

  • 旅客下月起可申請查詢航班延誤原因
    旅客下月起可申請查詢航班延誤原因 原標題:   北京晨報訊(記者 張璐)明年起,旅客可通過中國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向民航局申請確認所乘航班的延誤或取消原因。
  • 2017年旅客可向民航網站確認航班延誤取消原因
    中國網12月14日訊 記者從中國民航局網站獲悉,為建立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機制,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民航局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於2017年1月1日起實行《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旅客可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局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向民航局申請確認所乘航班的延誤或取消原因。
  • 三招教你如何應對航班延誤
    退票或轉籤到達機場後及時了解航班動態,最好能夠了解飛機在哪裡,從而推斷出大約的起飛時間,如果延誤的時間你還可以忍受,那麼就耐心地等待一會兒。當然,別忘記不定時的去看看有沒有進一步的情況。要是誤機了可就虧了。 如果延誤的時間比較長,那麼拿著全價票的乘客最好儘快查詢一下其他航空公司相同目的地的航班,儘快籤轉(全票是可以任意籤轉一次的)。
  • 航班延誤 旅客三大不滿
    通過採訪調查,記者發現,當航班不正常時,旅客最不能接受的有以下三點:  ■隱瞞實情是對旅客的不尊重  一位經常乘飛機的旅客說:航空公司有時把飛機調配原因造成的延誤說成是天氣原因或機械故障,以求得旅客的「理解」,但實際上,這樣做侵害了旅客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是對旅客的不尊重,從根本上破壞了航空公司的信譽。
  • 「航班延誤取消原因查詢」功能上線 保證旅客順暢出行
    中國民航網訊:2018年2月11日,民航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航消費者事務中心官方網站推出了「航班延誤取消原因查詢」功能,旅客在遇到航班延誤或者取消後,如果對延誤或取消原因持有異議,可以通過該網站提出確認申請,民航局監控中心將會及時予以回復。民航將抓好航班正常工作,確保旅客順暢出行。
  • 航班延誤取消原因查詢功能上線 保證旅客順暢出行
    2018年2月11日,民航局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民航消費者事務中心官方網站推出了「航班延誤取消原因查詢」功能,旅客在遇到航班延誤或者取消後,如果對延誤或取消原因持有異議民航將抓好航班正常工作,確保旅客順暢出行。順暢是春運工作的關鍵,民航局要求各航空公司科學預測市場需求,合理調配運力,在熱點航線、城市增加航班,滿足春運旅客出行需求。同時,民航局還要求各航空公司、機場、空管等部門,加強信息共享和溝通,統籌運行管理,提升運行效率,各航空公司也要安排好必要的備份運力,減少因飛機故障等原因造成的長時間延誤。
  • 航班延誤該怎麼辦
    乘客須知,航班延誤該咋辦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劉俊海說,航班延誤的乘客應當享有三項權利:知情權、選擇權和索賠權。知情權是指,發生航班延誤後,乘客有權在第一時間獲取儘可能詳細的信息,並及時了解後續進展,以便做出最合理的選擇。航空公司應該建立客戶服務負責人同乘客直接對話的機制,這樣可以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好的效果。
  • 山航回應SC4714航班延誤:維護更多旅客利益
    山航緊急安排補班飛行,定於7月25日早上6點多鐘,但補飛航班再次因為天氣原因及成都機場補班航班較多等影響,於11點才降落成都。  經山航反覆與旅客協商後,SC4714航班延誤顧客依然拒絕登機,為了保證後續航班的正常運行,維護更多旅客的利益,最後飛機只好於13:09先飛回青島。
  • 首都航空提示旅客:如何應對航班延誤?
    民航資源網2012年3月21日消息:據悉,航班延誤已成為各大媒體和大眾最為關心的問題,如受機場流量、天氣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航班延誤在所難免,但航班延誤往往會給旅客帶來負面情緒,使旅客財產上受到損失。因此,旅客如何應對航班延誤就顯得尤為重要。
  • 航班隱瞞延誤取消原因應有「懲罰性賠償」
    據中國民航局網站消息,為建立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機制,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民航局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明確旅客提出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的確認申請需滿足的條件。交通部制定的《航班正常管理規定》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行。
  • 以後航班延誤、取消原因,可以查了!!
    ,制定《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明旅客提出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的確認申請需滿足的條件。  旅客可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局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向民航局申請確認所乘航班的延誤或取消原因。確認網址:www.caacca.org.cn。諮詢電話:010-64287798,諮詢電話人工接聽時間為工作日上午8:00點至12:00,下1:30至16:30.
  • 交通部新規: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旅客食宿自理
    關於航班延誤或取消,《規定》中明確,由於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航空公司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應當向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等服務;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延誤或取消,航空公司應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取消,無論何種原因,航空公司均應負責向經停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
  • 航班延誤如何查詢?
    戳藍字  可查詢航班動態、機場大巴時刻表溫馨提示:進入【航班查詢動態查詢
  • 半年內公布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標準
    建議一:航空企業儘快明示航班延誤補償標準  本次調查中,京津滬渝川五地共發放調查問卷3000份,回收有效問卷2669份。其中,75%的消費者表示曾親歷過航班延誤;在經常出差的人群中,94%的消費者深受航班延誤之苦。消費者普遍對不可抗力因素所導致的航班延誤能夠理解,但「不可抗力」不能成為航空公司推卸責任的理由。
  • 旅客等延誤航班12小時被告知飛機先飛了 南航回應:仍在協商
    作者稱他們一行六人計劃搭乘南方航空的CZ6039航班從北京去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旅遊,中間經停烏魯木齊。在被告知晚點、在北京等待了12個多小時後,他們卻得到了這樣一個結果:因天氣原因,飛機已經直接從烏魯木齊飛去提比里西了。「天氣原因」真的是航程斷開的罪魁禍首嗎?又或者只是航空公司甩客的套路?
  • 民航總局對航班延誤表態 30分鐘向旅客通報一次
    另外,從本月起至明年3月,民航總局將開展對航班延誤等消費者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項整治。  而民航總局副局長楊國慶日前也表示,正常率低的航班將被取消時刻乃至經營權,各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誤後要每隔30分鐘向旅客通報一次,延誤兩小時以上必須有配餐。這是民航主管部門首次就航班延誤涉及的細節問題明確表態。
  • 航班延誤補償有門道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主持人:《規定》明確指出,「航班延誤」是指航班實際到港擋輪擋時間晚於計劃到港時間超過15分鐘的情況;「航班出港延誤」是指航班實際出港撤輪擋時間,晚於計劃出港時間超過15分鐘的情況。不僅如此,《規定》還對「航班取消」「機上延誤」等情況作出了明確界定。以往一些航空公司讓乘客進入機艙「乾等」的做法,今後將被認定為「機上延誤」。 網友:遇到延誤時,消費者有哪些知情權?
  • 提醒:非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或取消可免費退改籤
    □記者 樊雪婧 通訊員 左俊  閱讀提示 | 近日,以「航班取消」簡訊為噱頭的新型騙局頻繁出現,簡訊內容多以航班因故取消為由發簡訊到旅客手機,要求旅客在限定時間內致電某指定電話進行機票改籤或退票,進而騙取費用。因騙局「專業」,簡訊中消費者的身份證號、航班信息都準確無誤,不少消費者「中招」。
  • 航班延誤旅客將獲答案
    中國民航空管今年將向公眾發布航班運行信息  本報訊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民航局空管局局長王利亞20日表示,空管局已初步建設開發出空中交通信息平臺,將向公眾以微信等形式發布航班運行限制
  • 交通部:航班因天氣等原因延誤 旅客自理食宿
    中國經濟網7月22日訊 7月21日,交通部在官網上發布《航班正常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就航班延誤時的主體責任和權益保障做出規範。根據《規定》,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費用由旅客自理。《規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