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總局對航班延誤表態 30分鐘向旅客通報一次

2020-12-23 搜狐網

  民航總局首次對航班延誤細節問題明確表態:每隔30分鐘要向旅客通報一次

  航班延誤兩小時以上須有配餐

  晨報記者陳杰

  從9月1日起,新修改的《公共航空運輸服務質量》和《公共航空運輸服務質量評定》兩項國家標準開始實施。

另外,從本月起至明年3月,民航總局將開展對航班延誤等消費者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項整治。

  而民航總局副局長楊國慶日前也表示,正常率低的航班將被取消時刻乃至經營權,各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誤後要每隔30分鐘向旅客通報一次,延誤兩小時以上必須有配餐。這是民航主管部門首次就航班延誤涉及的細節問題明確表態。

  細節

  受兩次黃牌警告要「出局」

  按照民航總局相關負責人的表態,在此次為期半年左右的專項整治中,對於正常率低的航班,民航總局會取消其時刻乃至經營權。打個比方說,如果某航空公司每天中午12點上海飛北京的航班經常延誤,就有可能被取消在每天中午12點安排「上海-北京」航班的資格,嚴重的話甚至可能被「逐出」京滬航線。

  業內人士認為,這種航班正常率低就「出局」的做法,實際上是前些時期北京首都機場「黃牌制」向全國的推廣。

  據了解,今年6月1日起,民航總局對首都機場的航班延誤實施專項治理。按照相關方案,在今年6月至8月的雷雨多發季節,定期公布首都機場離港航班正常率排名的後20位、且航班正常率在50%以下的國內航班,並對這些航班進行黃牌警告。受到兩次黃牌警告的航班,將被取消時刻。

  8月初,民航總局對外宣布,東航和國航的各一個航班被勒令「出局」。當然,「黃牌出局」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航班延誤中的「人為因素」。

  此外,民航總局還將把航班正常率與航空公司擴大經營範圍、設立分公司、購租飛機掛起鉤來,以促使航空公司提高航班正常率。

  「30分鐘原則」已獲推廣

  曾經聽到許多旅客抱怨,碰到航班延誤時,開始還能從航空公司值班人員處得到些信息。比如航班由於什麼原因延誤,大致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起飛。可是隨著時間推移,航班長時間延誤後,個別航空公司的值班人員就開始玩「失蹤」,旅客變成了沒有知情權的「無頭蒼蠅」。即使有部分旅客想改籤其它航班離開,也因為無法知道延誤航班的動態信息,只好抱僥倖心理左等右等,有時甚至出現航班已取消、旅客仍不知情的荒唐事。

  不過,今後這種「無人管」的做法將被嚴格禁止。按照民航總局的明確要求,各航空公司在航班延誤後,要每隔30分鐘向旅客通報一次情況。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間,國內三大航空公司———國航、東航和南航共同承諾,在航班延誤時,每30分鐘向旅客通報一次航班動態信息。這也意味著「30分鐘原則」已經推廣到所有航空公司。

  配餐供應有明確時間要求

  其實,坐飛機出門旅行,碰到天氣等因素而造成的航班延誤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夏秋季雷暴天氣頻發,為了保障飛行安全,航班避開惡劣天氣起降是為旅客著想,本來無可厚非。可是,飛機不能準時起飛,航空公司只一句「延誤」了事,既不管飯也不道歉,常常引起旅客的不滿。

  在近日召開的民航運輸服務工作座談會上,民航總局副局長楊國慶表示,今後在航線航班評審中,將加強對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和執行率的監管。此外,還明確了航班延誤兩小時以上必須有配餐。當發生大面積航班延誤時,空管局、機場、航空公司的領導應立即進入候機樓巡視、處理問題。上海機場和有關航空公司人士告訴記者,考慮到各種可能出現的航班延誤情況,機場以及航空公司等駐機場單位已制訂了多套應急預案。

  缺憾

  航班延誤賠償仍留了「尾巴」

  業內人士表示,這次民航總局重拳「出招」整治航班延誤,要求非常明確。可對於長久以來「隱隱作痛」的航班延誤賠償問題,卻並未給出說法。

  2004年6月,民航總局出臺《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明確規定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標準分為兩種,一是延誤4小時以上、8小時以下;二是延誤超過8小時以上。對於這兩種情況,航空公司要對旅客進行經濟補償,補償方式可以通過現金、購票折扣和返還裡程等方式予以兌現。

  但《指導意見》留了個「尾巴」,即具體補償標準和補償方案由各航空公司自行制訂。耐人尋味的是,絕大多數國內航空公司至今仍未出臺相關方案,航班延誤賠償仍然是各說各話。新聞晨報

相關焦點

  • 航空公司出招補償航班延誤 包括免費機票食宿等
    晨報訊(記者劉葳漪)據報載,東航制定航班延誤補償辦法有望月底出臺。相關補償列入航空公司議事日程引人關注。昨天,記者採訪了民航總局和國內幾家主要航空公司。    目前國內航班每10次航班會有兩次發生延誤。
  • 交通部:航班延誤超3小時須安排旅客下飛機
    焦點2 航空公司30分鐘內應告知延誤信息  《規定》明確,在出現航班大面積延誤之前,航空公司接到延誤信息,要在30分鐘以內通知購票旅客。並通過官網網站等多種渠道向社會公布延誤信息。《規定》還指出,大面積延誤下,機場要協調海關、邊防、檢疫、公安、地面服務等部門。夜間大面積航班延誤期間,機場管理機構應當協調延長機場巴士運營時間。
  • 交通部民航新規:讓旅客能實時收到航班動態,建延誤理賠機制
    當天,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透露,《規定》正式出臺後還有一系列配套管理法規,這意味著航班延誤所帶來的後續處置標準等問題將正式通過法規得到解決。旅客陳小姐向澎湃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的一次延誤經歷:2014年1月,她要搭乘祥鵬航空的航班,該航班原本是當日上午最早從海口到昆明的航班,但因為延誤成了最晚一班。陳小姐回憶說,當時有5名旅客帶頭向地面工作人員討說法,對峙持續到上飛機前幾分鐘才結束。她認為,如果情況是機上等待3小時,可能會發生「機鬧」,「登機那麼長時間,結果又下機,那些人的暴脾氣自然上來了。」
  • 民航總局抗雪期間取消對「紅眼航班」的限制
    昨(3)日兩機場延誤、取消航班數均比前日有所增加。同時旅客滯留人數也回升至8500人左右。  昨日一早,浦東、虹橋兩機場已可以保持航班正常起飛,但由於國內其它地區部分機場天氣狀況不佳,因此部分航班仍出現延誤。  據東航介紹,受天氣影響,2月2日夜間被延誤和取消的航班昨日進行了補班。
  • 2017年旅客可向民航網站確認航班延誤取消原因
    中國網12月14日訊 記者從中國民航局網站獲悉,為建立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機制,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民航局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於2017年1月1日起實行《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旅客可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局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向民航局申請確認所乘航班的延誤或取消原因。
  • 航班延誤的背後:旅客和航空公司都是受害者
    2天前的8月6日上午,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也因受雷雨天氣影響造成部分航班延誤,30名準備前往重慶的旅客卻因此衝擊停機坪發洩不滿。無獨有偶,今年4月11日和13日在上海和廣州發生了兩起類似事件——起因都是由於天氣原因航班被延誤後,受盡波折的旅客情緒失了控,擅入停機坪「維權」。
  • 機坪延誤超3小時旅客須下機 各國咋處理航班延誤
    民航局此前公布的《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發生停機坪延誤後,航空公司應每 30 分鐘向旅客告知一次航班動態信息,包括延誤原因、預計延誤時間等。機坪延誤期間,應保證盥洗設備的正常使用,必要時提供醫療服務。機坪延誤超過 2小時(含)的,航空公司應為客艙內旅客提供飲用水和食品。
  • 民航新規:明年起航班因天氣延誤,食宿費用旅客自理
    7月21日,交通部發布了《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簡稱《規定》)將於明年1月1日起實施的公告,並公布詳細內容。   當天,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向記者透露,《規定》正式出臺後還有一系列配套管理法規,這意味著航班延誤所帶來的後續處置標準等問題將正式通過法規得到解決。
  • 半年內公布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標準
    9:30 北京  本報北京上午電(記者 薛慧卿駐京記者王亦君)儘管民航總局出臺《航班延誤經濟補償指導意見》已一年有餘,但多數航空公司至今未公布具體的補償標準和方案。,「這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極大漠視。」今天上午9時30分,中國消費者協會和京、津、滬、渝、川五地消費者組織共同建議民航總局,督促各航空公司在半年內公布具體標準和方案。
  • 成都至杭州班機航班延誤 過激旅客阻斷安檢(圖)
    鄧偉攝  昨日上午9時許,原本前晚出發的成都至杭州MU5408航班再次因故延誤,激怒了數十名旅客。他們與雙流國際機場安檢人員發生衝突,安檢工作被迫中斷,11個航班、2000餘名旅客出行受阻。機場警察緊急幹預,才平息了事態。目前,此次事故已上報國家民航總局和四川省等有關方面。乘客目擊衝突阻斷安檢通道  昨日上午9時過,本報接到多名旅客從雙流國際機場打來的電話稱,在國內出發廳安檢口「出事了」……  上午10時過,記者趕到雙流國際機場國內出發廳,安檢口已恢復正常運作。
  • 2017年乘機新規定你要知道 部分延誤旅客自費食宿
    對於以上服務,如果承運人不能嚴格履行,將面臨民航管理局的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取消以及航班發生備降,無論何種原因,航空公司均應負責向經停旅客提供餐食或住宿服務。」石家莊機場工作人員對記者說,《規定》還提出,在航班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時,要優先為殘疾人、老年人、孕婦、無陪兒童等需要特別照料的旅客提供服務。
  • 珠海機場提醒旅客注意民航新規
    央廣網珠海1月5日消息(記者郭翔宇 通訊員餘凱強)近日,記者從珠海機場了解到,2017年1月1日開始《航班正常管理規定》《航班延誤取消原因確認工作程序》等民航新規起開始實施。  那麼對於旅客來說,這些新規定有什麼影響呢?
  • 旅客下月起可申請查詢航班延誤原因
    旅客下月起可申請查詢航班延誤原因 原標題:   北京晨報訊(記者 張璐)明年起,旅客可通過中國民航局消費者事務中心網站,向民航局申請確認所乘航班的延誤或取消原因。
  • 2019年全國航班正常率出爐,平均延誤14分鐘
    (原標題:2019年全國航班正常率出爐,平均延誤14分鐘)
  • 受霧霾影響鄭州機場大面積延誤約50個航班受影響
    該網友還曬出了自己的航班延誤證明。該證明顯示,2017年1月1日,您乘坐的鄭州至海口的GSD7531次航班,因天氣原因取消。並加蓋有鄭州機場值機室的公章。從今年起,關於旅客航班延誤的處理,民航部門開始正式實施三個新規,比如,遇到航班延誤,有三種情況可管吃住,航空公司對投訴處理不及時將被通報,以及遇到航班延誤或取消,旅客可申請確認原因等。
  • 東航何以高居延誤率榜首
    旅客們說,因為飛機的誤點,給他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表示將向航空公司討說法。  東航mu5126航班原定6月18日晚上9時05分從北京機場起飛,賣出的票數是222張。最初機場通知由於雷陣雨的緣故推遲起飛。晚11時20分,東航告訴乘客,飛機已到達北京機場,需要30分鐘清掃即可起飛。但又過了一個小時,東航通知,由於機組超時,mu5126將被取消。
  • 航班延誤時如何做到「平常心」
    民航資源網2012年8月27日消息:暑假期間隨著旅客探親遊玩出行的增多,民航也進入到了傳統的「旺季」,但是因為航班量大幅度的增多造成航路繁忙,而夏季天氣不穩定雷暴和颱風對航班的影響較大等因素的影響,所以航班延誤發生的頻率也較大。
  • 南航承諾:天氣原因延誤旅客退票不收手續費
    民航資源網2008年1月26日消息:2008年1月26日,受全國大範圍雨雪天氣影響,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出港航班發生大面積延誤,南航廣州出發航班十餘班取消,多班受天氣原因以及航班周轉原因延誤。僅南航廣州出發,就有三千多人出行受阻,1200多人滯留廣州。
  • ...起執行民航總局《關於禁止旅客隨身攜帶液態物品乘坐國內航班的...
    北京3月21日電 /新華美通/ -- 為維護旅客生命財產安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自即日起貫徹執行民航總局發布的《關於禁止旅客隨身攜帶液態物品乘坐國內航班的公告》,並調整旅客隨身攜帶液態物品乘坐國航國內航班的相關規定。
  • 航班延誤咋回事?
    航班延誤有很多種原因,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天氣原因和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民航的飛機在天上必須在航路上飛行,窄窄的一條航路能容納的飛機是有限的。對於飛機來說,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間隔,當天上的飛機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需要後面起飛的航班在地面等待離場時間,這就是流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