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品家鄉味——過年不回家,也不能少的家鄉味!

2021-02-27 河南交通廣播

對於異鄉遊子來說,過年的味道,很大程度上就是與家人圍在一起品嘗家鄉美食的味道。而今年,一些朋友響應倡議「就地過年」,無法與家人團圓,似乎少了點年味兒。河南交通廣播「新春走基層——鄭品家鄉味」,為在鄭過年的朋友,找回久違的家鄉味道,撫平遊子的思鄉之情。


   他叫小胡,老家在信陽,28歲卻已在鄭州工作7個年頭了。他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隻身一人,努力拼搏,為的就是更好的生活。

 

身為一家酒企的會計,忙碌的工作,讓小胡幾乎每天都是公司、宿舍兩點一線,根本就沒有時間停下腳步享受生活。而遠在信陽的父母,也只是隔幾天通話一次,簡單的聊上幾句,每年也就到過年放假,能回家和父母團聚幾日。

但今年,有點特殊,雖然很想爸媽,很想家鄉的味道,但為了響應號召,小胡選擇留在鄭州就地過年。從小到大,他最喜歡的就是年夜飯桌上的那道腊味煲。為了讓小胡在鄭州也能吃到自己的家鄉味,我們決定為他找到正宗的家鄉味。

 

小胡說,每到過年,全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桌上是熱氣騰騰的燉鍋,鍋下的火一開,食材的香味撲面而來,喝一碗鮮美鹹香的腊味煲的湯,那才是在家過年最純粹的味道。

 

腊味煲一上桌,就立馬讓小胡想到了媽媽煲的湯,想到了往年在家過年的場景。他說自己雖然小時候不太喜歡喝,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離家的時間越來越久,再加上今年過年不回家,喝上這一口濃濃的湯,小胡的眼眶溼潤了……這一口湯不僅讓他嘗到了家的味道,也讓他愈發思念家鄉。

今年,有些人的歸途,變成了逆行堅守;有些人的團聚,變成了就地過年。謝謝過年不回家的你們,等春來,我們在好好團圓!

來源: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事業部

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

記者:雷靜、崔智平丨編輯:劉雅芳丨責任編輯:陳晨丨監製:姚享

相關焦點

  • 「鄭品家鄉味」之川味臘肉
    每到過年,吃一口家鄉味才能真正找到回家的感覺,但今年過年比較特殊,不少朋友選擇就地過年,一些身在鄭州的四川老鄉們,想吃一口臘肉,其實不是什麼難事,關鍵是臘肉該怎麼做
  • 味——人間至味 家鄉年味
    >五味俱全代表五種最基礎的味道津津有味這個很有「味道」的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們沉迷於美好事物的樣子無論離家多遠無論身處何方最是一道「家鄉味」讓人念念不忘牽絆一生羊肉煮熟後切塊最大限度保留肉的本味嚼之有勁品之逾香羊肉墊卷子羊肉墊卷子這種盛行於河西的特色小吃發源於祁連山、焉支山一帶在張掖的山丹、民樂等縣都把羊肉墊卷子作為獨特美食向遊客推薦
  • 過年回家,最喜歡就是逛集市,琳琅滿目的年貨,濃濃的家鄉年味!
    今天終於放假了,回家陪爸媽逛集市,琳琅滿目的年貨,濃濃的家鄉年味。來看看南方人的年貨集市有沒有你熟悉的?腊味最具有年味,有臘腸、臘肉、臘鴨、臘雞、臘魚、臘鴨胗等等。廣東農家的腊味是自然曬乾,不需要燻。這種腊味很香,很好吃。
  • 元宵節,我們聊聊「家鄉味、家鄉情」
    一種美食,講述一段故事,訴說一記美好回憶,寄託一絲對親情、鄉情的依戀,記錄一方鄉土風情。這也是家鄉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湯池鎮牛衝村元宵節必備早茶,吃上米餃,品一杯早春綠茶,意味著新的開始,孩子開學,父母也著手春耕,新的美滿生活從這裡開啟。而今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米餃依舊常常挑起我味蕾的記憶,念念不忘,因為她承載了思鄉之情,那地道的家鄉味,對於漂泊異鄉的遊子來說,總是會成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
  • 遊子心事:記憶中最美的家鄉味
    #思念不重,只是細細碎碎的,在心頭敲響,將思緒飄向遠方。去年因為疫情,沒能回家過年,今年過年一定要回家,和家人吃一頓團圓飯。現在的我,不敢說是部門裡最優秀的一個,卻無疑是部門裡最努力的一個,因為我是部門業績最好的一個哈哈。希望我能夠靠自己的努力,在這個城市裡實現自己的理想,給爸媽更好的生活。家人,一直是支撐我堅強面對困難和挑戰的精神支柱。
  • @所有人,這麼久沒回家,你忘不了的家鄉味是什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你好杭州,ID:hihihangzho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家鄉是詩與遠方後的歸途即使我們滿身疲憊只要回家就能感受到最好的慰藉一直都在的大排檔就是小編最熟悉的家鄉味大排檔雖然簡陋可是沒有什麼能代替它讓我懷念這裡曾點燃我和朋友的夢想這裡也藏匿著我最熟悉的檔主
  • 快手上的咫尺家鄉 短視頻裡年味正濃
    「鄉味」看得見也吃得到小時候總盼著過年,因為會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長大之後,過年的意義似乎不只停留在「年味」,尤其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而言,回家過年成了一年到頭的盼頭。順著與老家連接著的「親情線」,踏上歸程,為的不僅是回家看爹媽,還有一直魂牽夢繞、不遠萬裡想嘗上一口的「家鄉味」。
  • 黃梅魚面舌尖家鄉味
    易貯耐存,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其味鮮美,雖為之魚,然食無魚味,實乃一絕。煨湯熱煮應該算是黃梅魚面最主流的吃法,不過我在黃梅本地吃到的熱煮魚面,通常做法一般是燉豬肉,或煮到煨豬骨湯裡,配羊肉的吃法好像沒有,這種做法的魚面,魚肉雙澆,湯味鮮甜,煮後的魚面不散不亂、不粘不黏,滿口生津~
  • 品家鄉味憶家鄉情
    錦繡朝陽食府太原店家鄉情、家鄉話、家鄉味,整個大廳洋溢著濃濃的甜蜜,有的細細品味尋找老家味道、有的暢談分別多年後的經歷分享、有點老鄉呼叫好友加入、還有的拍視頻發抖音、上快手,有的老鄉一道菜吃好幾份家鄉豆腐丸子當到每桌問詢菜品味道的時候,老鄉的反饋讓你心頭好暖,感覺這一月來的付出終於有了答案!
  • 一菜一餚皆是故鄉情懷,獨一無二的家鄉味,最懷念的家鄉味!
    有一種曾經的味道總是念念不忘,它是記憶中的家鄉的味道,食物承載思鄉之情,那地道的家鄉味,對於漂泊異鄉的遊子來說,總是會成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在我的理解裡,家鄉的味道從小處說其實是家庭的味道,是母親的飯菜,父親的嘮叨,是兄弟姐妹的相互關心和支持。有食物有情懷,連接著記憶,它是心中獨一無二的家鄉味兒,讓記憶和思念攜同家鄉情懷,讓食物與味蕾,同回故鄉。
  • 泉州美麗鄉村遊 過年回家拍家鄉仙境
    新告村九品蓮花  閩南網1月30日訊 過年回家,拍美麗家鄉贏千元大獎,本報昨日發起活動後,得到強烈反響,不少讀者紛紛報名。市民劉小姐還發郵件推薦她的老家——安溪縣祥華鄉珍山村,她說每當下雨過後,老家就像仙境般美麗,這個年她要回家拍個夠。  與此同時,網友還推薦大家到泉港塗嶺樟腳村去拍油菜花。沒錯,只要在泉州境內拍攝於今年2月1日至2月24日、反映泉州美麗鄉村景觀和人文,或是家鄉的年味年俗的照片,就有機會贏得千元大獎。
  • 【味從家鄉來】合肥白領返城帶回鹹鴨鹹鵝 能吃上大半年家鄉味
    編者按:春節假期結束,人們離開家鄉,回歸工作崗位,但故鄉的味道依然不能斷絕。鹹菜、果蔬、臘肉……這些來自家鄉的「味道」塞滿回程的行李,帶著親人的牽掛,陪伴離家遊子繼續前行。即日起,本網推出策劃【味從家鄉來】,探家鄉味道,體會親情傳遞。
  • 家鄉的年味,探秘瀘州酒心糖做法
    進入酒心糖廠,空氣裡飄著甜絲絲的糖味和醇厚的酒味。在這裡,記者看到製糖師傅正用模具在裝滿麵粉的盤子上按壓,留下造型統一的凹槽。然後將白砂糖進行熬製,熬製到一定程度時,便加入瀘州本地的麯酒,投入的量不能多也不能少。站在鍋邊,一股濃濃的蜜味和酒味伴著蒸氣,在空中飄散。接著製糖師傅將熬製好的糖漿,倒入一個個凹槽中,然後再用麵粉將其灑在凹槽中進行烤制。
  • 【食在家鄉​】 只有小馬人懂的年味,都藏在這些大街小巷裡了
    漂泊千裡,猶念家鄉味。距離新年越來越近,家鄉的年味你嘗到了嗎?我和我的家鄉·食在家鄉特別專題,為每一位小馬人,帶來特別的「年味」。愛吃會吃的小馬人總是不忘在過年的時候犒勞下自己忙碌了一年的胃,各種攤位中賣吃食的店鋪總是人氣最爆棚的。其實過年的意義在於,無論你多忙多累離家多遠,都必須停下來,回到久別的家鄉,品一品家鄉的年味兒。提起小馬特色的年味兒美食,想必每位小馬人的心中都有一份食譜。
  • 小品《回家》主演方芳:臘肉香腸是地道家鄉味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從小的時候,父親就告訴我:你永遠不能忘記,你是安徽省全椒縣人!」今年央視春晚小品《回家》打動了千萬觀眾,主演方芳這句話更是瞬間刷爆了全椒人的朋友圈。小品講述了一個臺灣三口之家回大陸探親的故事,臺灣知名藝人方芳正是這個故事的原型。短短的十四分鐘的節目,構思、創造、排練卻花費近半年的時間。方芳在採訪時道出了小品背後的故事:「父親母親都是安徽省全椒縣人。父親每次提起家鄉,都無法將話說完,便泣不成聲。」對於父親心中這份想家的情結和回不去的無奈,方芳一直銘記在心。
  • 【新春走基層】回憶煙火中的溫情,找尋家鄉的年味
    2019-02-04 19:21圖文來源:揚子晚報網揚子晚報網2月3日訊(通訊員 顧高菲 記者 楊甜子)新年來臨,年味變淡?那是因為你的味覺細胞還沒有啟動「回鄉模式」!只有吃上家鄉熟悉的食物,才會有過年的實感。
  • 京東年貨節「春節也送貨」,載滿年味的家鄉貨送達千家萬戶
    聯動全國產業帶,不回家也能吃家鄉貨、品家鄉情 隨著春節臨近,有的人正奔波在回家團圓的路上,有的人響應「就地過年京東年貨節攜手萬千品質家鄉年貨,為天南海北的人送去滿滿年味,傳遞最真摯的新年祝福。 春節期間,京東將會加大與國內優質產業帶的合作力度,讓四川白酒產業帶、山東花生油產業帶、黑龍江五常大米產業帶、福鼎白茶產業帶、新疆堅果蜜餞產業帶等多個產業帶的源頭好貨觸手可得。一杯醇正的四川白酒,一碗香噴噴的正宗黑龍江大米……記憶中魂牽夢繞的特色家鄉物產都可以在京東買到。
  • 臺灣大廚尋訪兩岸研發速成年夜飯:「過年讓人們吃到家鄉味」
    9個月來尋訪兩岸十多個省市,從30道菜品中選出「東西南北味」19道,結合小家庭就地過年研發「輕量化」、好操作的速成年夜飯……1月23日,在南京金潤發超市,50歲的臺灣大廚徐丙熾端出了熱騰騰「牛氣沖天」年菜:「製作這些年菜的初心,就是讓今年不回家過年的異鄉人吃到正宗家鄉味。」  徐丙熾是臺灣大型連鎖超市大潤發的年菜研發師。
  • 湛江雷州過年特色美食「葉搭餅」,是雷州人念念不忘的家鄉味
    葉搭餅原為雷州半島民間過年時製作的食品,如今在當地的市面一年四季都有擺賣,但在鄉村仍有人家延續風俗,在春節前自己動手做葉搭餅。當地人婚嫁、過年都會做葉搭餅,用來自己吃和贈送親朋好友。葉搭餅的最大特色就是兩面貼葉子,通常是每面兩片,一隻餅就搭了4張葉子。小時候,物資匱乏,糖果、餅乾是奢侈品,每逢年關,家家戶戶都會做寓意年年豐收、吉祥安康又美味的「年餅」,這年餅就是「葉搭餅」,用於走親訪友。
  • 回家過年,快來品嘗那一抹「家鄉味」!
    過年你回家了嗎?是否品嘗到了惦記已久的滋味?有沒有特色的美味讓你念念不忘?對,就是這個味兒!湘西的醋蘿蔔品種繁多,只是被冠以「醋蘿蔔」的總稱呼(在長沙它們被稱為「湘西泡菜」),涵蓋了蘿蔔、黃瓜、海帶、海白菜、酸白菜、藕、萵筍等等蔬菜,成為每個湘西人離開家鄉後都日思夜想的食物,回家除了吃粉就是去醋蘿蔔攤子來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