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旅「集中火力」免稅業務 現壟斷式擴張

2020-12-26 網易財經

(原標題:中國國旅免稅業務壟斷式擴張)

現階段「集中火力」發展免稅業務的中國國旅,又拿到了海南省國資委的一份「大禮」。日前,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國旅」)發布公告稱,日前,海南省國資委正式將其持有的海南省免稅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免公司」)51%股權無償劃轉給了其控股股東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旅集團」)。本次無償劃轉完成後,國旅集團將持有海免公司51%股權,成為海免公司的控股股東。至此,除了中國國旅全資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公司」)外,國旅集團的免稅板塊再添一軍。然而,目前已經擁有了日上、中免、海免等多個國內主要免稅品牌的國旅集團,在這種壟斷式擴張的發展模式下,是否真的有利於市場發展,恐怕還應該讓市場來決定。

海南國資委的「大禮包」

近年來,中國國旅在免稅業務上全面撒網,擴展版圖意願十分強勢。兩個月前,中國國旅曾表明大舉進軍海南的態度,宣布將旗下中免公司直接持有的83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股權劃轉給中免海南公司。上個月,國旅集團又正式將國內總部從北京遷入了海口,入主海南免稅乃至整個旅遊市場的決心可見一斑。

根據中國國旅本次的公告,在海南省國資委將其持有的海免公司51%股權無償劃轉給國旅集團後,國旅集團將持有海免公司?51%股權,成為海免公司的控股股東。鑑於海免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在海南省範圍內從事國家批准的離島免稅品經營,而中國國旅全資子公司中免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向內地及海外市場提供免稅商品的零售、商品物流服務以及向海外出入境旅客提供免稅商品零售服務,為避免海免公司與中免公司產生實質性同業競爭,國旅集團承諾在本次無償劃轉完成後,立即啟動將所持海免公司?51%股權注入中國國旅的程序。

無論如何,海免併入國旅集團板塊已是板上釘釘。還有觀點認為,本次股權劃轉也意味著,未來海南的免稅市場已基本可以確定將由國旅集團掌控了。

公開資料顯示,現階段,國內擁有免稅經營牌照的公司包括中免、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免等數家。在海免納入國旅集團前,海南免稅市場中僅有中免和海免兩家公司。其中,海免公司主要經營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中免公司則主要經營位於三亞市海棠灣的三亞國際免稅城,此次交易完成後,國旅集團將擁有目前海南省所有存量免稅業務。

全面拓展免稅版圖

其實,中國國旅對於免稅業務的野心早已路人皆知。

去年,中國國旅旗下中免公司在自收購日上(中國)股權之後,又先後中標了香港機場菸酒標段、首都機場T2和T3免稅經營權,並開始在昆明、廣州、青島、南京、成都、烏魯木齊等地機場布點。今年2月,中國國旅還發布公告稱,中免公司又以15.05億元,擬收購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51%股權。隨後不久,這一收購也順利通過了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

而對於海南免稅市場,中國國旅的擴張也早已悄然展開。2017年2月,海免就與中免共同出資成立了海南海中免免稅品有限公司,其中海免持股比例51%,中免為49%。彼時,國旅集團已經在逐步吞食海南免稅市場。業內還有消息稱,今年8月開始,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的採購團隊就已經由中免主導,未來海南免稅店也都將由中免方面主導。

實際上,就在8月底中國國旅發布公告宣布對旗下免稅業務調整時就明確表示,本次劃轉是為了積極參與並推動海南自貿區(港)的建設,同時完善中國國旅免稅業務戰略布局,鞏固中免公司在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的優勢地位,促進海南離島免稅業務的開展,充分享受當地各項優惠政策,加快推進中免公司的國際化進程。

如此備受中國國旅「倚重」的免稅業務,確實已經成為了該公司的一棵「搖錢樹」。

據海口海關統計,今年1-6月,海口海關監管的三亞、海口兩家離島免稅店銷售免稅品金額就已達52.5億元。而根據中國國旅2018年半年報,上半年中國國旅旗下中免集團淨利潤高達18.6億元,成為帶動中國國旅營收高增長的主因之一。

高度壟斷背後的隱憂

「海免加入國旅陣營後,中國國旅的免稅業務壟斷強度將進一步加劇,粗略估計可能會佔全國市場的80%以上。」資深旅遊專家王興斌表示,短期來看,國旅集團總部落戶海南,海南省將海免交由國旅,是一種短期「互利」的交換行為。「具體來說,一方面海南省可以藉助國旅的壯大,為海南吸引更多的投資和客源;另一方面,國旅也能增強在行業內的話語權,掌握更多的市場份額,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國旅的高度壟斷需要被打破,才能讓行業更健康地發展、更充分地競爭。」王興斌表示。

王興斌介紹,對於免稅行業來說,商品的價格優勢是決定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然而,如果國內的免稅市場高度壟斷,進貨、銷售渠道都「一家獨大」,就意味著壟斷企業將掌控商品價格的決定權,不利於消費者進行消費選擇。「在免稅市場相對發達的國家中,免稅業務都相對分散,比如法國就有多家企業形成了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讓遊客可以有多種選擇。」王興斌表示,免稅商品既不牽扯國家安全,也不是公共產品,作為大眾消費的重要渠道,相關部門應儘快出手幹預,打破國旅壟斷,增加免稅牌照發放量。他舉例稱,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發展迅速,電商有更廣闊的全球進貨渠道和銷售渠道,也可以藉助平臺開展網上免稅店業務,可以成為免稅經營牌照的有力競爭者。

本文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韓玉坤_NBJ11142

相關焦點

  • 中國國旅籤約上海機場免稅店 免稅業務版圖擴張
    來源:證券日報先後將日上中國和日上上海兩大巨頭收入囊中之後,中國國旅的免稅業務版圖進一步擴張。 9月7日,中國國旅公告稱,控股孫公司日上上海分別與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籤署了上海虹橋和上海浦東兩大機場免稅店項目經營權轉讓合同。
  • 首都機場T2免稅店將迎新主人 中國國旅不斷擴張的免稅業務有多賺錢?
    首都機場T2免稅店將迎新主人 中國國旅不斷擴張的免稅業務有多賺錢?日上免稅行是一家經營機場免稅店的專業機構,目前經營的事業分布在我國的重要門戶機場,即北京和上海,包括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2和T3)、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1、T2)和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1航站樓)。免稅業務成「利潤奶牛」這場收購中,不難看出中國國旅對首都機場免稅經營權志在必得的心態,希望持有優質公司繼續擴張免稅業務。
  • 中國國旅擬轉讓國旅總社 聚焦免稅業務
    中證網訊(記者 江鈺鈴)12月24日晚間,中國國旅(601888)公告,中國國旅擬以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將下屬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簡稱「國旅總社」)100%股權轉讓給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旅集團」),轉讓價格為18.31億元。
  • 籤下白雲機場部分免稅店8年經營權 中國國旅免稅業務再擴張
    10月10日,白雲機場(600004,SH)公告稱,公司於9月與中國國旅(601888.SH)全資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公司)籤署了T2出境免稅店項目經營合作協議。  與不久前落定的首都國際機場免稅業務招標熱火朝天的競爭相比,白雲機場免稅業務經營權幾乎沒有懸念。
  • 中國國旅擴張免稅版圖 大概率中標大興機場免稅店
    3月10日,中國國旅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公司」)成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國際區免稅業務招標項目第一標段菸酒、食品標段和第二標段香化、精品標段兩個標段的第一中標候選人。 據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在此次大興國際機場免稅業務招標項目中,中免公司各方面綜合得分排名第一。
  • 免稅店出海 中國國旅境外擴張承壓
    佔據國內免稅市場絕對優勢後,中國國旅謀求境外布局,單體免稅店數量少競爭不佔優  免稅店出海 中國國旅境外擴張承壓  7月24日,中國國旅發布擬在澳門投資開設市內免稅店的公告,「免稅」似乎已經成為中國國旅的關鍵詞。多方布局,機場和市內免稅店並重擴張,中國國旅有望佔據國內免稅市場近8成的份額,躋身國際免稅巨頭的意圖明顯。
  • 中國國旅低調換帥 免稅業務冒尖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旅董事長李剛此前曾任職中國國旅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公司」)總經理,此次李剛掌舵被業內人士猜測是中國國旅正瞄準免稅業務發力的一大信號。其實,今年3月中免公司與日上免稅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上中國」)的合作浮出水面,中國免稅市場的格局也隨之發生變化。
  • 整合海免,中國國旅對免稅業務依賴愈陷愈深?
    而中國旅遊集團控股的中國國旅,將有望成為海免公司的控股股東。經此一舉,中免將成為海南離島免稅唯一的運營商,中國國旅免稅業務龍頭地位進一步鞏固。然而,如此利好下,近日中國國旅的股價卻依然保持下行態勢。其中,三亞免稅店為中國國旅旗下,海口免稅店為海免公司旗下。2018年上半年,三亞免稅店實現免稅業務收入40.32億元;海口免稅店收入約在12億元左右。此次交易結束後,中國國旅免稅業務版圖將更上一個臺階。  中國國旅免稅業務或將繼續整合集中  外部傳言下,此次海免公司股權無償轉讓無疑是對中國國旅免稅業務龍頭地位的一顆定心丸。
  • 中國國旅:剝離旅行社業務 聚焦免稅主業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鍾奇 日期:2019-01-24  一、分析與判斷  剝離旅行社業務,聚焦免稅發展 公司當前已通過18.3億元轉讓國旅總社100%股權給控股股東中國旅遊集團的股東大會議案。
  • 瞄準免稅 中國國旅重新加碼旅遊業務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蔣夢惟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剝離了旅行社業務的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國旅」),仍然抱持著對旅遊市場的野心。日前,中國國旅投資開發並運營管理的三亞國際免稅城二期正式開業。根據中國國旅旗下中免集團官網最新披露的信息顯示,三亞免稅城聯動一期、二期,將形成一個旅遊、度假、休閒、購物目的地。據悉,二期除了免稅板塊外,還將引入米其林餐廳、書店、藝術館等設施,定期舉辦露天演出等活動。
  • 中國國旅100%股權轉讓國旅總社,免稅業務真是個好生意?
    對於後續經營策略,中國國旅也在公告進行了明確表述,本次交易完成後,國旅總社不再納入中國國旅合併報表範圍,中國國旅將退出旅行社業務,聚焦免稅主業,進一步明晰戰略定位,促進自身業務結構的優化調整。中國國旅方面表示,營收增長收購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鞏固優化現有離島免稅業務和開展首都機場及香港機場免稅業務所致;而淨利潤增長則是由於免稅業務利潤總額增加所致。需要強調的是,當下免稅業務收入在中國國旅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已經達到七成之多,根據中國國旅2018年半年報數據,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10.85億元,同比增長 67.77%。
  • 中國國旅外延式擴張 中免公司欲衝擊全球行業五強
    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最大的免稅店,是中國國旅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免公司)以及日上免稅行。最新消息顯示,中免公司已持有日上免稅行51%的股權。同時,中免公司還擬參與首都機場國際區免稅業務招標項目。  中免公司給自己設定的戰略目標為,「未來幾年要進入世界前五的免稅企業。」
  • 中國國旅:設立澳門市內免稅店,海外市內免稅擴張有望開啟新篇章
    設立澳門市內免稅店超預期,彰顯公司積極海外擴張,機場/市內免稅店並重的決心  在公司近期澳門機場免稅(部分)、香港機場菸酒段相繼開業,上海機場免稅中標等接連催化劑落定的基礎上,公司緊接著又公告設立澳門市內免稅店,布局方向和擴張節奏均超預期,進一步顯示公司海外擴張,機場+市內免稅店並重打造全球化免稅龍頭的決心
  • 中國國旅:去年完成日上免稅行收購,免稅業務收入增七成
    中國旅遊業激烈的競爭已經讓中國國旅等旅遊業巨頭漸漸失去了在旅行社板塊的霸主地位,但與此同時,中國遊客對於「買買買」的高度熱情,卻又讓中國國旅覓得新的業績增長渠道。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財務數據反映出,中國國旅的旅行社業務在過去的一年中並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但其免稅業務卻表現突出,營業收入暴增近七成,已然成為了中國國旅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
  • 中國國旅「吞下」日上免稅行 或中標首都機場免稅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24日,首都機場國際區免稅業務發布招標公告,而日上免稅行是目前首都機場免稅業務經營方,此次中免集團控股日上免稅行,並擬參與投標首都機場免稅項目,這一消息直接刺激中國國旅股價大漲。
  • 中國國旅100%股權轉讓旅行總社 聚焦免稅業務
    中國國旅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國旅總社不再納入中國國旅合併報表範圍,中國國旅將退出旅行社業務,聚焦免稅主業。 12月24日,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發表公告,為調整公司整體戰略,將其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有限公司
  • 中國國旅(601888)股票 全牌照免稅王者,聚焦免稅主業競爭力持續提升
    中國國旅(601888):全牌照免稅王者,聚焦免稅主業競爭力持續提升  (註:本文轉載自天風證券研報,分析師:劉章明 2020-02-21)公司於 2019 年初剝離旅行社業務後,專注於中免公司經營的免稅運營業務,目前持有國內唯一全國範圍的出入境免稅牌照、離島免稅(未來有望整合海免成為唯一牌照)和離境市內免稅店等全牌照。公司旗下中免是國內最強的免稅運營商,藉助自身優勢已卡位國內核心樞紐機場免稅運營,並且獨享海南離島免稅。
  • 三月內兩進澳門,中國國旅免稅版塊布局加速
    設立澳門市內免稅店7月24日晚間,中國國旅宣布,中免國際在澳門設立「中免集團澳門市內免稅店有限公司」(暫定名),註冊資金1億元,資金來源中免國際自有資金。中國國旅公告截圖中國國旅主要從事旅遊業務和免稅業務,其中,免稅業務主要包括菸酒、香化等免稅商品的批發、零售等業務。
  • 退出旅行社市場 中國國旅擬更名強化免稅業務版圖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在轉型的道路上,中國國旅打定主意弱「旅」強「免稅」。6月1日,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國旅」)發布公告披露了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資料。據悉,這次股東大會的第一項議案就是有關中國國旅擬變更公司名稱的相關內容。
  • 壟斷的免稅生意:龍頭旅行社中國國旅「棄旅從商」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仝麟閣 北京報導中國國旅明確表示退出旅行社業務,旨在聚焦免稅主業,進一步明晰戰略定位。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國旅旅行社業務淨利潤率僅為3%。中國國旅財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1.01億元,同比增長64.39%。而營收增長主要受益於收購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鞏固優化現有離島免稅業務、開展首都機場及香港機場免稅業務。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大增也是拜免稅業務利潤增加所致。免稅業務有多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