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月22日,海航集團對外發布公告稱,根據工作需要,即日起,顧剛辭去海航集團董事及執行董事長職務,任清華辭去海航集團董事及聯席執行長職務。
海航官網隨後發出的通稿稱,顧剛、任清華擔任聯合工作組職務不變。海航集團將在聯合工作組的指導下,在各方的支持下,繼續全力以赴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的實施工作,妥善做好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表示,公告透露的信息很明確,即海航整體風險化解的前期工作已有明顯成效,從今年起,風險化解工作將進入實施階段。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高江虹
編 輯丨張偉賢
1月22日下午,海航集團對外公告,顧剛辭去海航集團董事及執行董事長職務,任清華辭去海航集團董事及聯席執行長職務。
有關專家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仍然存在,下一步海航風險化解工作仍將在工作組指導下推進。
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其中,聯合工作組組長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剛擔任,常務副組長由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任清華擔任,副組長分別由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雙臣、國家開發銀行信貸管理局副局長程功擔任。
同時,該工作組組長顧剛、常務副組長任清華分別出任海航集團執行董事長、聯席CEO。如今的公告,正是宣布兩人卸任海航集團內的職務。
海航集團的風險化解難度頗大。
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團仍有7067.26億債務待償,2019年全年和2020年全年的數據至今沒有披露。
排雷海航集團的操盤手顧剛,其實是位很年輕的70後。
公開資料顯示,顧剛是1977年4月出生的陝西鎮安人,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1998年7月參加工作。財務會計專業出身,曾在多家民營企業工作過,又曾任職海口市常務副市長,如今是海南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同時是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局長。
自2017年末海航集團爆發流動性風險以來,在各方支持下,該集團開展"自救"。
2018年海航集團就處置了3000億元資產,主要聚焦在金融、地產等非航空資產和業務。到2019年總資產規模仍接近上萬億元。海航集團方面曾透露,計劃到2020年底將海航集團負債率降至70%以下,總資產不超過7000億元。
但海航的兩年自救仍未能有效化解風險,2019年頻頻出現債務違約的消息。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流動性風險有加劇趨勢。因此,海航集團不得不轉入「他救」階段。
2020年2月2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據悉,聯合工作組組長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顧剛擔任,常務副組長由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任清華擔任,副組長分別由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副局長李雙臣、國家開發銀行信貸管理局副局長程功擔任。
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成立後,不僅要保障主業保持正常運營,還要妥善處理龐大的債務。因此聯合工作組的任務重點之一是徹底摸清海航的債務情況,推進更有效的重組方案。然而海航集團的債務狀況異常複雜,根據海航集團的發債報告,截至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團仍有7067.26億債務待償。2019年全年和2020年全年的數據至今沒有披露。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各方公開信息獲知,聯合工作組成立後,3月11日,海航集團就債務化解工作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及浦發銀行等六家駐瓊銀行行長舉行座談會。「會上大家圍繞海航集團流動性困難和債務化解進行了充分、坦誠的溝通和交流,也分別通報了各方關切、存在問題和建議」,參與座談會的知情人士介紹。
該知情人士還透露,聯合工作組有關人士在座談會上指出,「當前海航面臨的不僅是債務危機、治理危機,更是信任危機」,海航既需要藉助第三方力量通過全面摸底、系統分析、綜合施策等系統性解決企業當前面臨問題,更需要進行刀刃向內的自我革新,切實回歸現代企業法人治理、切實公開透明規範經營,方能徹底化解企業當前風險。
會後,海航健全完善了與債權銀行及債權人溝通協調機制,安排各級負責人分期分批與各債權銀行及債權人進行座談或拜訪,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讓債權人更多了解現階段工作。
據介紹,海航整體風險化解已取得積極進展。
海航內部人士透露,海航扭轉了「受疫情疊加影響,流動性風險加劇」的態勢,實現了「六個穩定」,也就是生產經營、品牌服務、安全、人心、財務狀況基本穩定,境外資產安全穩定。
截至2020年12月,海航日均航班量恢復至2019年同期9成以上,日均旅客運輸量恢復率領先全民航6個百分點。海南三大機場生產運輸連續正增長,在全國民航運輸機場排名攀升。「客改貨」超過2700班,貨運業務實現逆勢增長。
2020年海航集團旗下運輸航空企業未發生嚴重徵候及以上等級不安全事件,各機場未發生責任徵候及以上等級不安全事件,核心安全指標同比2019年平穩向好。實現境內航司機組因公零感染、國際航班零熔斷。
據知情人士透露,2018年-2019年,海航體系員工薪水很難及時發放、足額發放,欠薪現象較嚴重。
2020年3月以來,集團逐一兌現按時發薪、恢復公積金比例等承諾,解決員工住房、子女入學等實際困難,大大提振了員工信心,也為安全服務提供了保障。
海航的品牌也依舊穩定,2020年,海南航空連續十年蟬聯「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榮譽並保持全球排名第七,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被評定為2020年度「SKYTRAX五星級機場」。
財務狀況方面基本穩定。據悉,海航集團嚴格實施航空主業封閉管理和資金強力管控,完成「一島四地」等非主業、非核心資產處置,實現部分現金回流。通過整體救助性貸款、債券融資、債券展期等方式多措並舉,緩解了資金緊張狀況。
至於境外資產,海航集團在境外有較為龐大但十分複雜的資產。據悉,2020年,海航集團完成了境外資產清產核資,妥善化解了Swissport等重大境外資產風險,最大程度維護了債權人利益;成功完成英邁國際特大型境外資產項目出售籤約,並取得了理想的收益。
難能可貴的是,在極度困難之際,海航主業始終保持穩定。海航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2020年海航全年累計飛行126萬小時,55萬架次起落,旅客運輸量6490萬人次,貨郵運輸量逾80萬噸。截至2020年12月底,海航日均航班量恢復至2019年同期9成以上,日均國內航班量基本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日均旅客運輸量恢復率領先全民航6個百分點,客座率領先4個百分點。
前述專家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根據現有信息分析,短短一年,海航風險化解工作取得如此大的成效,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尤其是疊加新冠疫情因素,海航還能實現「六個穩定」,特別是「安全穩定」和「人心穩定」,表明海航人有著極高的職業素養和強大的戰鬥力。「相信隨著正式進入風險化解實施階段,海航作為我國第四大航空集團,在服務於海南自貿區建設,服務於全國經濟發展等方面,將重煥生命力,並爆發更大的能量。」該專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