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跟上高中的侄女兒聊天,問她長大了後想幹嘛。
16歲的她說,當網紅。
理由是,那些網紅的日常是,住最好的酒店、曬最貴的包、用最貴的化妝品,美美的就能月入10萬,這樣精緻的生活,太令人嚮往了!
聽到這樣的回答,我渾身起雞皮疙瘩。
一、
還記得前陣子有個熱門話題,叫「哪個女孩不想活成歐陽娜娜」。
家境好,人漂亮,每天穿好看的衣服,背名牌包包。
在美國讀書,和劉昊然是好朋友,和陳飛宇演情侶。
哪怕不會演戲,還是有很多人喜歡。
年輕貌美、有顏有錢,這就是很多人想活成的樣子。
打開小紅書、微博,這種「人生贏家」像複製粘貼一樣出現,他們分享生活,教你吃下午茶、買奢侈品、潮人穿搭。
甭管學生還是大人,都把這種生活,當成人生樣本,瘋狂嚮往,希望活成「同款」。
我有個朋友,是小紅書的死忠粉,買東西必須是網紅同款,對精緻生活的迷戀堪稱瘋魔。
喜歡的東西越來越貴,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看人待物會不自覺關注品牌和標籤。
一開始經濟條件還能支撐,後來買不起真包,就去找微商買高仿,為的就是LV的牌子,省吃儉用也要買La Prairie,用cpb。
她說,無論如何,女人都要活得精緻。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精緻」生活備受追捧。
其實這不是某個APP的錯,是商業廣告引導出的價值觀。
廣告裡告訴我們,像維密天使那樣瘦,才是最美的狀態,你必須拼命減肥才配得上好看的內衣。
雜誌宣傳裡寫著:與其買書,不如買香水。
各種美妝時尚達人,強勢安利各種頂級化妝品,告訴你,要有sk2小燈泡,也要有楊樹林的口紅。
很多人眼中的精緻,是用各種logo撐起漂亮的照片,住五星級酒店,背著香奈兒的包包,抱著貴族血統的貓。
拿著最in的奶茶,做著最好的spa。把照片P成同一個膚白貌美的錐子臉。
每個人都在追求精緻,而這種精緻不過是標榜自我的物質。
背愛馬仕喝下午茶才叫生活,用lamer住海邊別墅才叫生活?
說真的,我覺得這些人,可能對精緻生活有誤解。
我不是很喜歡精緻這個詞,因為在現代社會的語境裡,它似乎暗含另一種意思:
你消費了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二、
大部分所謂的精緻生活,只是長在社交軟體裡的假象。
日本有個很出名的網紅叫西上真奈美。
網上秀的都是各種下午茶,海島旅行美照,時尚街拍,在ins上有無數粉絲,是大家眼裡精緻生活的代表。
然而在一檔綜藝界上,節目組對她進行了一天跟拍,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去餐廳點餐,只點拍照好看的食物, 色彩豐富的沙拉,顏色好看的飲料,然後在ins上配上文字:今天的有機午餐非常好吃。
真實情況是,拍完以後根本不吃,其實自己特別討厭蔬菜。
在網上秀的閨蜜生日聚會照,根本就是為了拍照而拍照,沒有人把她當閨蜜,也沒有人真的過生日。
秀的愛犬,也是拍完照就送給爸媽照顧,自己的房間太亂了,根本沒有辦法養狗。
西上真奈美在採訪裡說:「自己現在有很奇怪的心態,會有點兒習慣性的看不起別人。」
看到她說的,我忽然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話:
「人們總能找到方法,使自己覺得自己比另一個人,或另一群人更高一等。這種隨時渴望把他人踩在腳下的需求,是人性中最低劣的部分。」
很多時候,也許我們自己都沒有察覺,所謂的精緻,不過是一種自我滿足式的炫耀,和一場大型的自我催眠。
各種網紅秀出的生活,和商業廣告打造的價值觀,把我們領進一扇光芒四射,又深不見底的大門,那裡面寫著「怎麼活成人人羨慕的人」。
最後,為了某種讓自己產生快感的假象,在日常習慣的潛移默化中,掉進了虛榮和欲望的深淵。
三、
這個時代,無數營銷號在催著你消費,告訴你:
「精緻的女人,都自帶燒錢屬性。」「嫌你愛花錢不節儉的男朋友,都是三觀不正的渣男。「「如果你明天死了,起碼你今天享受了最好的生活。」「寧願沒有錢,也要有生活」
於是,姑娘們咬著牙,也要買買買。
無數人在朋友圈裡,秀著絕對白富美的生活,現實生活中,卻為還信用卡煩惱到頭禿。
去年有個很流行的詞,叫隱形貧困人口。
說的是,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實際上非常窮。
他們所有的錢都花在那些虛榮的消費上,買完全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東西,對各種好東西長草,最後負債可能是收入的好幾倍。
人民日報對這種生活狀態,給出過特別精準的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看到這個描述,我的眼前立刻浮現出一個網紅姑娘的速寫:
化著精緻的妝,拎著名牌的手袋,用著最新最高端的產品,享受著與自己身價完全不匹配的消費。
可是這些人啊,表面光鮮亮麗,內心空空如也。手裡握著10塊錢,心裡卻做著10億的夢。
她們也許從未意識到,所謂的精緻生活,不過是商業與人性驅使的產物,是一種美好的虛無。
四、
昨天有條新聞被刷上熱搜:去咖啡店只拍照不點單。
有位女生,在朋友圈看到別人發的咖啡店裝修不錯,於是慕名前往。
到了咖啡店,沒有點單,只是拍了一圈照片就走了,店家不滿,讓她付拍照費。
看了眼曝光的圖片,是典型的網紅店。
而這些人去裡面拍照的原因,也不言而喻。
無獨有偶,重慶新開了一家書店叫「鍾書閣」。
這個品牌因為裝修很有特色,被評為最美書店,被人發到網上爆火,瞬間成了網紅打卡勝地。
很多人排一兩個小時的隊,不是為了看書,只是為了照相,發朋友圈定位。
結果因為來的人太多,商家不得不對書店進行限流。
最後,那些真正想看書的人,在人來人往嘈嘈雜雜的書店裡,也完全失去了看書的樂趣。
簡直就是本末倒置。
在我看來,精緻生活不是在咖啡店拍照,而是真正用心體會咖啡的醇香。
不是在網紅書店裡逛一大圈,和封面好看的書合影。而是真正靜下心來,從文字裡獲得快感。
無數姑娘,把網紅的狀態當成青春的嚮往,可是她們卻忘了,生活偽裝出的樣子,永遠比不上發自內心的美好。
你只看到了精緻的擺盤,卻沒有看到精緻背後的努力。
你只看到別人環遊世界的風花雪月,卻沒看到別人獨立自律的日日夜夜。
就好像,你只看到歐陽娜娜年紀輕輕得獎的幸運,卻沒有看到她一個人練習大提琴的孤苦。
真正的精緻,不是外在虛無的光鮮,而是內心的熱愛與篤定。
不是一定要背香奈兒或者LV,而是無論何時,你都可以自信獨立!
歐陽娜娜在吐槽大會上說,她從不認同每個女孩都應該活成歐陽娜娜這種話。
「每一個女孩,都應該活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
深以為然。
生活的方式不止一種,你來人間一趟,要活出自己的模樣!
文: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