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23祭灶神,古人留下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為何這樣說?
文/農夫也瘋狂
現在還記得小時候長輩教的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而臘八過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距離新春佳節的腳步更近了。盼望著,盼望著,新年的鐘聲即將要敲響了。而越是接近年底了,在生活中所要注意的事情也就越多了。在過去農村裡的老人常念叨「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雖然這些在今天看來好些都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卻沒人願意去打破,這是因為古人所流傳下來的這些習俗,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而新年新氣象,誰都渴望有個好彩頭。馬上就要臘月二十三了,在民間這一天都有祭灶神的習俗。古人也流傳下來一句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什么女人天天在廚房裡做飯,卻並不能祭灶神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看看也無妨。
前半句「男不拜月」的意思是說男人不可以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祭拜月亮。我們都知道,八月十五中秋季是一個家人團圓的節日,也是一個從古至今都很受重視的節日。每年到了這一天,不僅一家人要在月亮下品嘗月餅,賞月,而且在古代的時候還有祭拜月亮的習俗。時至今日,在不少地方依然還保留著這個習俗。但是祭拜月亮也是有講究的,那就是只能是家中的女性才能祭拜月亮,男性是不能這樣做的。為何只能女性拜月亮,而男人卻不可以呢?
聽村裡的一些老人說,在古代講究的是男女授受不親,而在民間的傳說中月亮上住著的都是一些女神仙,比如嫦娥仙子,男人拜月亮這樣容易讓人產生非分之想,這樣是對聖潔月亮的不尊重。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就有了「男不拜月」的習俗。
再來說一說後半句「女不祭灶」,估計很多人也不理解,女人天天都要在廚房裡煮飯燒菜,可以說是灶神天天都看在眼裡的,怎麼祭灶神的時候卻沒有女人事了呢?和男不拜月的原因差不多,灶神是一個男性,而女性祭拜灶神這樣不合禮儀。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古代的時候,祭神祭祖這樣的事情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必須要家中的頂梁柱才能擔任,這樣才能顯得對這件事情的重視和尊重。而在過去的社會,女人的社會地位不高,在家中的很多大事面前都是不能參與的,就連當家這樣的事情都和她們沒有關係。我們從古人所流傳下來的俗語「女人當家,房倒屋塌」、「女人頭髮長,見識短」等等,就可以看得出來,女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都是不高的,所以就有了「女不祭灶」的習俗。
不過,各地的習俗不一樣,有些地方祭灶神還偏要是女人。何況在今天,男女社會地位平等了,並且在農村裡大量的農民外出打工,很多的農民工都要臘月二十八九才回來,所以祭灶神這樣的重任就要女人來完成了。看完以後,是不是已經明白了為什麼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了,在你的家鄉還有這樣的習俗嗎?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往期精彩內容: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30晚上無外人」啥意思?為啥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