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程璐洋 11月20日,四川藍光嘉寶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606.HK)發布公告,建議更改公司名稱,將公司中文名稱由四川藍光嘉寶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改為藍光嘉寶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將公司英文名稱由Sichuan Languang Justbon Services Group Co., Ltd.更改為Languang Justbon Services Group Co., Ltd.。
該公司董事會表示,建議更改公司名稱能夠更加清晰地突顯物業管理發展戰略,符合本公司及股東整體的利益。
四川藍光嘉寶服務(以下簡稱「藍光嘉寶」)告訴經濟觀察網,更名是為了接下來的全國化戰略布局。
2019年10月18日,藍光嘉寶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其2020年中期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其在管建築面積約為8990萬平方米,較2019年末增長約25.4%。招股書顯示,其在管建築面積自2016年末的約2420萬平方米增加至2018年末的約6060萬平方米。
西南地區是藍光嘉寶的大本營,藍光嘉寶在招股書中援引中指院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於中國西南地區及四川省的在管總建築面積分別約為4160萬平方米及3340萬平方米,這使其於兩個地區的在管建築面積在2019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分別名列第四位及第一位。
藍光嘉寶在上市時集資淨額約14.795億港元,其招股書表示,所得款項淨額約77%將用於物業管理服務業務的擴展以擴大公司的業務規模。
上市以來,藍光嘉寶完成了十餘項收併購,總獲超3200萬平方米在管面積,在華東、華南、西北等市場加速擴張。
今年初的業績發布會上,藍光嘉寶服務副董事長孫哲峰表示,公司提出的「1+1+N」戰略,即「鞏固西南領先、戰略聚焦華東、沿京九線和長江黃金水道全面拓展布局高價值區域」。其聚焦華東的戰略和背後控股公司藍光發展不無關係,2019年9月,藍光發展(600466. SH)啟動上海總部,正式形成「上海+成都」雙總部發展格局。
這不是藍光嘉寶第一次更名。
2015年,藍光嘉寶登陸新三板時簡稱為嘉寶股份。在港交所上市前,為強化與母公司的關聯,並藉助母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實現自身的市場化發展,嘉寶股份正式改名為四川藍光嘉寶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為藍光嘉寶服務。實際上,更名的物管企業也不只藍光嘉寶,多家物管企業更名背後,顯示了各自業務重點的變化。
10月31日,萬科物業宣布,企業名稱由「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萬物雲」。
早在2005年,萬科物業在全國16個城市展開統一行動,將其下屬物業管理公司的70多個「物業管理處」統一更名為「物業服務中心」,以此向其20萬客戶表明「服務為本」的態度。
此後,物業行業更名潮多強調「服務」,將公司名稱與美好生活、智慧城市等概念結合。
2018年,龍湖物業更名為龍湖智慧服務。其表示,這次升級既有對傳統服務業務的縱向延伸,又有對創新業務的橫向拓展,是一次立體式的深度戰略升級。
2019年,世茂物業更名為世茂服務,世茂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許世壇表示,世茂物業作為世茂集團多元化業務的重要板塊之一,戰略轉型升級後將通過顛覆傳統物業管理行業發展路徑,實現管理規模和服務模式的突破。
2019年7月,佳兆業物業更名為佳兆業美好,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2020年7月,康橋物業更名為康橋悅生活服務集團,定位為城市綜合服務商角色。
2020年7月,雅生活服務發布公告,建議將公司中文名稱由「雅居樂雅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更改為「雅生活智慧城市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雅生活表示,公司自上市以來迅速發展,持續積極探索產業鏈發展機遇。正處於市場化發展的窗口期,其戰略布局第五大產業板塊——城市服務,打造綜合智慧城市管理服務平臺。
此外,保利物業發展更名為保利物業服務、融創物業更名為融創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