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前川雙向融入長江新城、臨空副城,長江新城高鐵站落戶

2020-12-11 城市文化觀察

近日,武漢市(2017-2035)城市總體規劃透露了一些重要的布局。基本呈現出(主城+新城)+3副城+3組團的格局。新城就是長江新城,3個副城就是光谷副城、車都副城及臨空副城。

值得關注的是

長江新城的集中建設區仍局限在諶家磯和武湖部分地區。陽邏的建設規模不容小覷,比普通縣城還大!光谷東將與葛店深度融合。

鐵路方面,結合武漢大都市區城際鐵路環線:長江新城站(前川)—孝感—常福—順風機場—團風—邾城—長江新城站,江北貨運鐵路保留原線改走地下。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黃陂區分區規劃初步成果及黃陂區基本生態控制線優化成果。分區規劃成果在吸納前次會議意見後呈現三大亮點:一是前川城區拓展戰略轉型向南發展,積極向中心城區靠攏;將前川城區納入武漢臨空副城建設,二是交通設施進行重大升級,為天河機場預設空鐵樞紐空間,增加高快速路幹線密集度,全面提升武漢城市競爭力、交通輻射力;三是加強鄉鎮規劃非農戰略打造,多層次拓展黃陂發展能級。

區委書記吳祖雲作重要講話,講話充分肯定分區規劃及基本生態控制線成果,他認為,戰略規劃把控準、概念新穎、分類細化,已具雛型。同時建議,一是規劃按照「獨立成市,大城崛起」態勢進行定位,加強地鐵7號、3號、14號交通線聯繫和貫通。二是中心鎮規劃宜粗不宜細,根據其特色發展進行定位。三是各新城及機場、高鐵站周邊要儘可能預留空間,為未來發展留足空間。

馬國強指出,長江科學城定位及規劃,必須立足武漢資源優勢,依託在漢高校院所,揚長補短,統籌考慮,差異化發展。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主動謀劃大科學裝置的前沿布局,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增強創新投入,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實驗室、科研院所、研發機構;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在發展中不斷明確定位,防止重複建設;要尊重創新人才,釋放創新活力,研究出臺長江科學城人才政策,真正將其打造為「環境高地、成本窪地、創新福地。」

極,即長江新城,以總部經濟、生命科技研發和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為主要特色,發展形成高端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新的增長極;園,即在黃陂、江夏、青山、新洲等區,規劃建設現代醫藥、智慧養老、精準醫療等產業園;圈,是以武漢「1+8城市圈」為重點,加強與周邊城市的產業交流合作,形成以武漢為龍頭的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圈。

相關焦點

  • 2019年黃陂戰略轉向臨空副城及長江新城
    黃陂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當前黃陂正處於重大戰略機遇疊加、區域價值快速提升、發展潛力空前拓展的重要時期,武漢長江新城(區)規劃建設、前川及南部地區納入武漢臨空副城規劃建設、空港擴建升級及高鐵進機場、第七屆軍運會海軍五項賽事舉辦等,打開了新時代黃陂高質量發展的空間。」這種定位與小編2017年以來對黃陂區發展提出的建議是吻合的。下面做一下對比。
  • 新規劃下,不再分前川和盤龍城,未來黃陂將只有一座武漢臨空副城
    和2017年初公布的2030黃陂分區規劃比起來,新的2035規劃有了很大的改動,畢竟武漢市的總規也做了調整,上一次黃陂修規劃的時候,還沒有長江新城的概念,宋家崗也沒有被選為臨空副城。下面就讓我們結合黃陂公布的三張規劃圖來做簡要說明吧。
  • 黃陂區加快對接融入武漢長江新區、臨空副城規劃建設
    對接融入長江新城(區)、臨空副城規劃建設30.堅持規劃引領,對接武漢城市總體規劃,實施黃陂區分區規劃(2017-2035年),完成440個行政村村莊規劃,構建全域城鄉規劃體系。(責任領導:丁朝輝;責任單位:區國土規劃局)31.搶抓歷史性發展機遇,積極承擔長江新城(區)主體區、起步區功能以及臨空副城核心區功能,調整優化城鎮發展方向與空間布局,以全新視野定位提升城市發展建設規劃。
  • 對接融入長江新城(區)、臨空副城規劃建設!黃陂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對接武漢長江新城(區)規劃、臨空副城規劃,進一步優化黃陂空間規劃布局。《前川城區總體規劃(2002-2020年)修編方案》獲市政府批准,引導保障近期重點建設。完成《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黃陂區分區規劃(2017-2035年)》和建制鎮總規編制。推進臨空副城核心區城市設計。構建「大湖+」規劃體系,啟動樣板湖(新漖湖)建設。開展橫店鎮區舊改方案論證。
  • 黃陂區.搶抓長江新城、臨空副城、沿江高鐵進機場等重大發展機遇
    不斷擴大對外開放118.搶抓長江新城(區)、臨空副城規劃建設及機場擴建升級、高鐵進機場重大發展機遇,打造黃陂對外開放新優勢。充分發揮黃陂「第一臺鄉、第二僑鄉」優勢,拓展海(境)內外引資與引智渠道。(責任領導:萬紅;責任單位:區商務局、區臺辦、區僑聯、漢口北管委會)推進教育優質公平發展131.切實保障教育資源優質擴容經費投入。
  • 比肩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武漢空港新城,到底有多N?
    黃陂這邊的臨空經濟產業區是在宋家崗周邊打造的「武漢臨空新城」,現在已經改名為「武漢空港國際商務新城」,簡稱「空港新城」,是實實在在的結合航空運輸打造的集會展、商務、會議、酒店、文化旅遊等多種產業協調發展的臨空經濟。
  • 武漢市黃陂區科學規劃優化區域功能,加速長江新城、臨空新城發展
    引子:長江新城黃陂片區東至新洲區邊界,南至長江北岸,西至灄水河、府河,北至318國道,涉及前川街、六指街、三裡橋街、大潭辦事處、武湖街和灄口街。正文長江新城一是暫停辦理個人規劃建設的相關審批手續,對已審批的個人建設,其施工進度未超過正負零基礎部分的,一律停止實施;二是加強查違控違工作,摸排新建、在建房屋現狀,鎖定違法建設,堅決制止未批先建、搶栽搶種等現象,組織執法力量對長江新城管委會於2017年第四季度前後航拍對比圖片中涉及的新增違法建設進行分期分批處置
  • 從一組最新公布的規劃效果圖片,看黃陂四大新城未來會如何發展
    黃陂現在有四大新城,分別是:位於盤龍城的空港新城、位於前川南部的黃陂產業新城、位於前川東部的長江文旅城,原來還有個位於橫店的中日合作示範城,但因為某些情況,規劃招標暫停,所以中日新城暫時排除在外,還是拉進長江新城更靠譜。新城,新在哪裡呢?
  • 武漢的臨空副城其實也是包括東西湖的……
    ,請問臨空副城指的是東西湖區的臨空港經濟開發區還是黃陂區的臨空經濟區?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表示,根據2018年市規委會審議通過的《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規劃構建「1331」的城市空間結構,「1個主城」是指由武漢三環線圍合而成的主城區,重點突出現代服務功能;「3個副城」是指光谷、車都、臨空3個副城,重點突出科技創新、先進位造、樞紐物流等功能;「3個新城組群」是指東部、南部、西部3個新城組群,重點強化產城融合和宜居宜業發展
  • 又是黃陂魯臺!長江文旅城拆遷名單出爐,黃陂前川迎來歷史大發展
    但想想,不會有人這麼無聊做個假東西忽悠人吧,特別是這份名單上的村莊非一般人可以整理的這麼齊全,雖然只是一張A4紙,也沒官方公章,但應該還是有所本,聯繫到這些天坊間傳言,長江文旅城落戶魯臺北應該有98%的可能了。名單如下,前川地區的人應該能夠知道這些村莊都在哪裡。
  • 武漢市建設國家級臨空經濟區,爭取高鐵、保稅區和商務新城獲批
    高起點站位、高標準謀劃國家級臨空經濟區建設,推動黃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爭取高鐵進機場、軌道線網規劃、國際會展商務新城配套交通路網項目早日獲批,爭取支持設立機場保稅區,爭取國家一批重大產業園區、重大產業項目向臨空經濟區傾斜,爭取支持府河溼地公園建設,打造空港門戶景觀帶。
  • 武漢將建華中最大世界級會展中心 選址黃陂臨空新城
    武漢將建華中最大世界級會展中心 選址黃陂臨空新城 2020-05-10 08:16:00來源:長江日報
  • 武漢的臨空副城其實也是包括東西湖的……順便看看武漢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武漢航空城、臨空、臨空港這些概念
    對此,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表示,根據2018年市規委會審議通過的《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規劃構建「1331」的城市空間結構,「1個主城」是指由武漢三環線圍合而成的主城區,重點突出現代服務功能;「3個副城」是指光谷、車都、臨空3個副城,重點突出科技創新、先進位造、樞紐物流等功能;「3個新城組群」是指東部、南部、西部3個新城組群,重點強化產城融合和宜居宜業發展
  • 黃陂人,這次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
    、空港國際商務新城、臨空產業園(中日產業園)、漢口北、前川產業新城(華夏幸福產業園、長江文旅城、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園)、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等6個主體發展功能區抓招商,推動全員招商、產業鏈招商、線上和線下結合招商,今年黃陂區突出空港國際商務新城、臨空現代產業園
  • 臨空這盤棋下得真大,感覺黃陂宋家崗將是未來開發區政府所在地
    宋家崗規劃效果圖黃陂有2大新城,一個是位於區政府所在地前川街道南部的前川新城,一個是位於黃陂最南端盤龍城的空港新城,前川新城是黃陂區在主導,空港新城現在來看市裡快要接手了。2018年初,武漢2017-2035總規出爐,城市副中心由原來的3個增加到10個,其中大漢口區域有4個,當中2個位於黃陂區,分別是宋家崗的臨空副中心和武湖副中心,武湖成為副中心可以理解,畢竟要配合長江新城的建設,但宋家崗是憑什麼成為副中心的呢?當時東西湖人和黃陂人都迷惑不解。
  • 武漢黃陂又迎來大項目,投資108億的生物醫藥製造基地即將開工
    「一城」是指光谷生物城,「一園」指光谷南大健康產業園,「三區」指漢陽大健康產業發展區、環同濟協和國家醫療服務區、武漢長江新城國際醫學創新區。目前,五大園區建設、招商順利,各項工作正在加速推進。此製造基地位於前川城南,正建設的黃陂產業新城內(也有稱呼前川產業新城的),從規劃圖來看,大致位置在岱黃高速以東、前川中環線以南,西河以西,武漢繞城高速以北的地方,項目已經備案,計劃今年12月份開工。
  • 武漢長江(新城)新區演變史
    首先,今天的文化觀察,來看看武漢長江(新城)新區演變史。本篇文章共:1517個字,約需閱讀3.35分鐘。引子新區、高新區、經濟開發區、新城等功能區,一直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它們不僅發揮了增長極作用,也在改革上起到了試驗田的功能。今年以來,「長江新城」與「長江新區」兩個名詞,在武漢乃至全國引起了廣泛關注。
  • 實地探訪黃陂的又一大工程現場,長江文旅城今年會開工嗎?
    昨天,有前川的朋友告訴小編說長江文旅城開始打圍了,於是下午的時候,小編再次騎上小毛驢去魯臺轉了一圈。行走線路是這樣的:雙鳳大道-黃陂一橋-魯臺雙鳳大道-黃武公路-G318-黃陂二橋-百興街-黃陂大道-百錦街,這段路程有近10公裡(前川其實不算小)。
  • 黃陂綜合實力展現強大氣場與活力 臨空經濟等成區域新名片
    除十條連接主城的快速公路外,三環線、四環線、繞城高速、武麻高速、武英高速,也從黃陂穿城而過,成為漢口北連接主城的快速通道,使得臨空副城全面連接武漢主城,助力黃陂加快建設南部新城組群,引領大武漢未來發展,真正成為漢口主城的重要發展極。
  • 厲害了黃陂,臨空商貿旅遊齊發力,九省通衢之根成武漢北部新引擎
    黃陂位於武漢北部,是全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區。黃陂坐擁華中地區最大的國際航空樞紐天河機場、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武漢新港延伸水岸線,被譽為「九省通衢武漢之根」。武漢長江新城規劃建設、前川及南部地區納入武漢臨空副城規劃建設、空港擴建升級及高鐵進機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舉辦等,打開了新時代黃陂高質量發展的空間。面對機遇,黃陂積極謀劃,主動作為,構建最宜居宜業宜遊、獨立成市的北漢口現代化生態新城,形成「一城」「四區」的空間布局。一城,即建設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大臨空新城,與大光谷、大車都形成三足鼎立的武漢經濟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