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教授不能搶學生女友是特定語境之言

2020-12-16 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著名學者易中天的「教授不能跟學生搶女朋友」一說引爆網絡。6日,易中天在浙江圖書館文瀾大講堂開講「先秦的政治智慧」。他在回答現場提問時表示,「教授不能跟學生搶女朋友」是他在特定場合特定語境之語,是針對大學教授底線而言,不宜誤讀。但易中天同時表示,中國各行各業都需要重視底線教育。

  據易中天透露,此前在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發起的「《理想大學》專題研論會」上,他對自己的老校長劉道玉建言:要追求理想的大學,首先要給大學教授建立底線,進而影響社會。

  而當時他認為大學教授底線之一就是「不能跟學生搶女朋友」。

  易中天此說引發了關於大學師生之間自由戀愛的大討論。有網友認為,大學中發生師生戀也應該是一種權利和自由。

  易中天今天對此展開闡述。他認為,大學教授掌握很多公權力,對學生分數、畢業、考研等有極大影響力,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這種關係極容易讓學生變成特殊的受益群體,也極容易傷害其他學生。

  「就像法官和被告談戀愛,」易中天的比喻引發全場哄堂大笑。易中天表示,法律不禁止法官和被告談戀愛,但應該有所迴避,他不否認師生自由戀愛的權利,但他認為應該發生在「學生畢業後」或者「教授換學校」。

  易中天認為,「教授不能跟學生搶女朋友」是他在特定場合特定語境之語,是針對大學教授底線而言。但他自認是底線主義者,目前中國社會的確需要大力強調「底線教育」。

  在易中天看來,販酒者在酒中兌水古來有之,但酒中投毒就是衝破了底線,現在許多行業都出現了衝破底線之舉。對於大眾而言,需要信仰理想教育,但是也需要強調底線教育。各行各業堅守底線,社會才能實現和諧。

  自主招生 藝考 免費師範生 小語種 特長生 保送生 招飛行員 國防生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學生調侃易中天:不務正業、刷存在感,但自己卻掉進了坑
    易中天也算是我國小有名氣的教授,看過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百家講壇》都應該對這個很熟悉。還記得當年的《易中天品三國》系列節目嗎?那真是火遍祖國的大江南北,出的書籍更是成為各大書店的鎮店之寶。然而他卻在這檔《開講了》節目中被一名來自浙江大學的學生調侃。
  • 閒侃「網紅校長」鄭強,「學術超男」易中天,「哲學王子」王德峰
    其一,沒有任何法律條文規定科研工作者不能做人文演講;其二,鄭強廣受邀請,恰恰說明他講得好,所以才有那麼多單位邀請他,要是講得不好,你想去人家還不樂意讓你來。其三,搞科研是做貢獻,可是做演講也是為我國教育事業做貢獻啊!所以,鄭強教授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獲得暢所欲言的平臺,這無可厚非。
  • 歷史學界如何看待易中天?
    但是這不代表他有歷史學造詣,他也知道自己寫的《品三國》《品三國前傳之漢代風雲人物》《易中天讀史》《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易中天中華史》,都是為了銷量而迎合市場的暢銷書,跟歷史學沒有關係。就連田餘慶、閻步克這樣的世界級的歷史學家,也只敢在自己熟悉的魏晉南北朝領域發言,對其它朝代不敢輕言一二,何況易老師這個研究美學和藝術學的中文系教授?要不要買《易中天中華史》這套書,如果是給孩子看著玩,培養點歷史興趣,開闊點眼界和知識,或者是休閒娛樂順便了解點歷史故事那沒問題,完全可以買,但如果是本著歷史學書籍去的,那趕緊打住。
  • 低語境文化下的當代中國高語境文化交際傳播
    本文通過針對大學一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三年級學生交際風格的調查問卷,試圖從被試者言語和行為風格差異入手,證明在西方國家低語境文化衝擊下,中國大學生的交際風格呈現由高語境向低語境的動態變化過程,這也側面反映出他們在價值觀等方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 易中天說鄧曉芒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太誇張,誰是真正的哲學家呢
    易中天說:「鄧曉芒教授在我心目中,不客氣的說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他是唯一,不是之一,在我心目中,不代表別人。」易中天把鄧曉芒說成是中國唯一的哲學家,太誇張不著調,真不知道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的。鄧曉芒是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教授、德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德國哲學,亦研究美學、文化心理學、中西文化比較等,創立「新實踐美學」和「新批判主義」。鄧曉芒在哲學上最大的貢獻就是翻譯,主要是康德的《三大批 判》《實用人類學》《自然科學的形上學基礎》。鄧曉芒連哲學家都算不上,更不要說什麼唯一了。
  • 英語閱讀教學中語境的層次性與語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然而,當下英語閱讀教學中,脫離語篇、忽視語境孤立地教授語言,不重視文本深層含義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熱衷講解語法、機械記憶詞彙,以「教語言點」替代「教語言」等現象依然普遍存在。如何通過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是每個教師面臨的難題,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語境變量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 高考複習:文言文實詞詞義推斷之語境分析法,學霸們都在用
    今天要說的就是另外一個方法,叫做語境分析法。我們都知道詞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一詞多義,但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只能有一種意思,使用雙關修辭的除外。比如「我」和「教室」之間要添加一個動詞的話,一般來說是用「走進」比較合適。我們可以以一個文言文中的例子還具體說明。
  • 易中天到底該不該知道張飛墓上長了幾根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浙江大學鄭強教授在廈門大學演講,在談到廈門大學的名片人物易中天老師時,說到尊重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動與對方探討交流對方擅長的領域話題,很願意與易中天老師討論三國
  • 媒體:美國高校師生關係怎麼樣 教授不能讓學生幹私事
    原標題:聚焦美國高校師生關係:教授不能讓學生幹私事師,教書育人;生,尊師重道。師生,特別是導師和研究生,應該是一種互信、傳承、教學相長的關係。但現實生活中,卻不乏師生關係扭曲蒙垢的現象。楊陽教授說,如果與學術研究項目無關的話,學生不應給導師打雜或者在導師的私人公司幹活,導師也不應該扣住學生的成果不予發表。「老師不能用個人意願影響學生的個人前途,這是不道德的。」學術成果署名,對學生也要公正、公平。
  • 「國學大師」易中天本周日做客科大 舉辦主題演講
    記者昨日獲悉,本周日上午10點,著名學者易中天將來到合肥市三孝口新華書店舉辦媒體見面會暨「易中天讀友會」成立儀式。當天下午,他還將來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校區,舉辦名為「一個人的長徵」的主題演講。據悉,本周日上午的活動中,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50名讀友會首批會員將與易中天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下午,易中天將做客科大「英才論壇」,暢談《治國與做人》。對精彩歷史典故信手拈來,並從現代角度加以闡釋,易中天一向會在演講中表現出其特有的「易式幽默」。而此次面對科大學子,他的表現也同樣值得期待。演講將於當天下午3點在科大東區大禮堂開始,結束前他還將留出20分鐘時間,與學生互動交流。
  • 易中天談曹操時說: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都沒出息?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易中天教授自2005年登上百家講壇後,就以白話式的幽默分析,受到人們的追捧。在百家講壇品三國講解曹操時,易中天說到這樣一句話:小時候老實的孩子,長大後都沒有出息。但易中天所說,也並非絕對,道出的卻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在三國中,曹操挾天子令諸侯,滅呂布,破袁紹,徵烏桓,後逐鹿中原,居北方興修水利,屯田集權,一生徵戰無數,兵法變化若神。他喜好文學,提倡文學新風,推動了建安文學的形成和發展。
  • 歐洲中國人|高語境文化
    與之相對的概念是低語境(LC, low context)。有著高語境文化的國家多為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家,如中國、日本、印度、希臘、義大利等,人們在社交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潛規則,即非言語性表達。
  • 雖然鄭強教授來到太原理工,可山西大學的學生反應亮了!
    鄭強教授是國內迄今為止少見的一個極富個性的教授,在浙大的時候就深受學生愛戴,另外鄭強教授關於教育的觀點深入人心,他不僅勇於披露國內教育弊病,更提出了很多人想說但不敢說的話語。作為太原理工大學的學生,當然熱烈歡迎這位「網紅教授」來學習擔任要職,很期待能看到太原理工大的變化,但是具體變化到什麼程度還要看鄭強教授會採取什麼措施。
  • 易中天中華史第一部:中華根
    由此解開諸多歷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嗎?先秦諸子都是誰?魏晉風度長什麼樣?盛唐之音你聽見過嗎?當旅程結束時,我們或將明白:什麼是中華根、中華夢、中華魂。作品簡介: 總序《易中天中華史:文明的意志與中華的位置》易中天雄文單行本:我為什麼要寫中華史?未來世界舞臺,將是三大文明唱主角:西方現代文明、伊斯蘭文明、中華文明。
  • 易中天中年:窮得連幾元錢的煙也抽不起,只能帶著女兒住30平老屋
    易中天住的老屋是30平,一般人是難以忍受的,如此窮困也沒有把他打倒,讓我想起人們經常說的這句話,十年磨一劍,還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有的人自我成長更快,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易中天出生於1947年,他很小的時候,跟隨父親定居武漢,後來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畢業後獲文學碩士學位。
  • 毆打女友男子是民警;春運火車票今日開搶
    春運火車票今日開搶;深圳警方回應家暴男身份,毆打女友男子為寶安分局民警;被指亂像叢生,深圳教育局暫停「初中綜評」;被曝與多人有不正當關係,北大通報撤銷馮仁傑教師資格;34歲辣媽總理為芬蘭帶來「全女性新政府班底」;7-11日本公司拖欠員工5億日元加班費 編輯 | 小豆
  • 易中天:中國文化有「泛食主義」傾向
    易中天在《閒話中國人》中,從飲食、穿衣、單位、人情等極其普遍的生活現象出發,揭示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秘密,於無聲處聽驚雷。吃出來的和做出來的有人說,中國文化是吃飯吃出來的,西方文化是做愛做出來的。這當然不像話,也沒什麼科學依據,卻也不是全沒影兒。什麼是文化?文化就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方式。
  • 易中天:愛上一本書,要不顧一切的與之「私奔」
    聚焦主打星  易中天:  閱讀不求有用但尋「謀心之書」  □晚報記者 謝正 宜實習生 徐康欐 報導  昨天上午,作為2011長三角地區公眾講座論壇的開幕嘉賓,學者易中天在書展分會場之一——上海圖書館報告廳開講「我讀經典」。
  • 商傳自謙比不上易中天 稱「明史熱不過房地產」
    採訪手記  明史專家、《百家講壇》新主講商傳教授,24日來漢縱論永樂大帝,演講前見到這位《百家講壇》最帥的主講人,果然英俊儒雅、氣度不凡,看不出是65歲的老漢。而他自己笑稱:「我都65歲了,哪裡還談得上帥不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