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江西老徐讀歷史」,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他是山東「唯一」朱姓開國將軍,曾任郵電部副部長,他是誰?」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原創,維權必究!
山東是十大將軍省,山東「唯一」朱姓開國將軍是呢?帶著疑問,小編對我們山東的進行了研究摸底,給出了這樣的答案,給大家分享一下!
他便是朱春和,山東省濰坊市壽光縣王高鄉巨家莊人,曾任郵電部副部長。新中國成立的當年,我國建立了郵電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1998年郵電部和電子工業部的基礎上建立信息產業部,國家郵政局為其下屬。郵電部從此被正式撤銷,其職能由信息產業部與國家郵政局接管。
朱春和,1917年出生,1938年參加八路軍。參軍後在八路軍山東縱隊八支隊民運科工作,先後擔任八路軍渤海軍區基幹團副政委、特務團政委、渤海軍區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第四分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職。八路軍渤海軍區是1944年1月,由冀魯邊和清河軍區合併而成,楊國夫任司令員,景曉村任政委。朱春和擔任渤海軍區第四分區政治部主任,當時四分區的司令員王兆祥,政委徐斌洲。
八路軍渤海軍區楊國夫堪稱最會帶兵的開國中將。1937年,黑鐵山起義擴充了我軍的兵力,直接形成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第五軍。一年後,楊國夫來到山東,當時起義軍中有一部分由由當地士紳馬耀南帶領,楊國夫就做了馬耀南的副司令。此時的部隊成分極為複雜,但楊國夫不怕困難,他先是和同時受到國民黨拉攏的馬耀南徹夜長談,堅定了其把隊伍打造成「堅強的抗日武裝」的信心,只可惜馬耀南在1939年對日軍的一次突圍戰中犧牲了。馬耀南犧牲後,楊國夫繼任司令員,一步步將這支以魯中農民為主的地方武裝發展成打造成像128師、28軍這樣勇猛頑強的英雄部隊,可見其帶兵的功力,所以開國中將的名號絕對是實至名歸。
朱春和在八路軍渤海軍區工作多年,解放後在華東軍區任職,先調任華東軍區防空軍擔任政治部副主任,華東工程兵指揮部副政委兼南京工程兵學校政委,1953年,渤海軍區撤銷。1961年,時任南京軍區工程兵司令部副政委的他被授予少將軍銜。工程兵改編後,朱春和轉業到地方工作先後在郵電部和交通部任職,任郵電部政治部主任,郵電生產指揮部第五辦公室負責人。
從1961年起,到1988年退休,朱春和少將在郵電部工作了27年,為通訊和運輸的現代化做出了突出貢獻,2007年,朱春和將軍逝世,享年90歲。
時光流逝,總有些記憶會隨之模糊,但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一個民族之根、為誰戰鬥是萬萬不能背棄的。朱春和將軍去世後,全軍上下,以不同方式緬懷這位鐵骨錚錚,為迎難而上的開國將軍點讚!希望通過這種形式,進一步增強軍人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家族文化延續了幾千年,是中華文化根本,朱春和將軍是山東唯一的朱姓開國將軍,對促進山東社會的和諧、穩定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要學習發揚朱春和少將的革命精神,從而激勵下一代進步,有堅強的鬥志和決心建設好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