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2020-12-12 大國戰史

導言

尚書在秦漢時是少府的屬官,初名尚書臺,三國時代,尚書臺脫離少府,成為全國政務的總匯。西魏、北周廢尚書省。隋唐後又恢復尚書省高熲任尚書左僕射,成為最高行政首長,自此尚書省成為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機構之一。兵部尚書主兵籍、器仗,安史之亂後,中央政權削弱,尚書諸司成為閒曹,所謂「兵部無戎帳」「一飯而歸,竟日無事」。

在中國古時候,各朝各代都是有各種各樣組織,組織中有各種各樣職務,上至朝廷,下到地區,產生了一套等級森嚴、作風嚴謹井然有序的官階規章制度,數千年過去了,現代社會也是這樣,既然這樣,那古代的兵部尚書等同於如今的哪些職務呢?

古代有六部,分別是兵部、刑部、禮部、戶部、吏部和工部,隋唐時期剛開始設定兵部,此後,兵部尚書變成六部尚書之一,統管全國各地的國防。

從古至今,國防便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對一個國家的穩步發展具有尤為重要的功效。因此 ,兵部尚書的官階跟功效都不可小覷,這一點在《新唐書-百官志一》中有一定的記述:兵部。尚書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選武、地形圖、馬車、甲械之政。其屬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職方,三曰駕部,四曰庫部。

兵部尚書自開設後便被各朝各代延用,持續了數千年,在歷史上許多 知名的角色都出任過這一官銜,例如唐代杜如晦、李靖、姚元崇、郭子儀,宋代歐陽修、蘇軾,明代于謙、袁崇煥、洪承疇、孫承宗,清代明珠、和珅、紀曉嵐、李衛這些,她們中絕大多數人都會這一部位上作出過赫赫有名功績。

唐朝時期兵部尚書的官階為正三品,明代的情況下升為正二品,清代時為從一品。明朝時期兵部尚書又被稱為本兵,管理方法軍區的另外還參加發展戰略,勢力威勢巨大,正由於這樣,那時候于謙才可以在緊要關頭拯救明代於水火之中。

因此 ,若說古時候的兵部尚書等同於如今的哪些職務,要按時期看來,像明代時的兵部尚書,大多是如今軍委副書記、國防部長、總參謀長和後勤部長的統稱,對於別的時期的兵部尚書,一般等同於如今的軍委副書記兼國防部長。但是總體來說,無論哪個朝代,兵部尚書的權力都非常大,對我國十分關鍵。

相關焦點

  • 古代的「三省六部」是什麼?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哪個官職?
    大司馬"就算是那時候兵部的領導人了,在現在的很多影視作品中也會偶爾聽過這個稱號,掌管整個軍隊聽起來是很威風的,其實也僅僅是"威風",畢竟真正的實權還是在皇帝和元帥的手中。 而兵部真正的威風的時候,應該是在明清時期了,當時國防還有一些其他的軍隊所有的事物都歸於兵部管理。
  • 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的六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省指內史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 古代員外到底是什麼官?若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的官職,其中一個就是員外,員外郎還有幾個別稱,比如員外和外郎,還有一個通稱為副郎。那麼,到底什麼是員外呢?為何在古裝電視劇中感覺員外這麼多呢?若放到現在,又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在南北朝時期,將軍,司馬督這些官職之前都加上了「員外」二字,隋開皇六年時期,在尚書省的二十四司,分別置員外郎一人,作為各司次官。後來的幾個朝代也沿襲了這種制度,清朝的內務府也有員外這個職務。
  • 古今官職等級對比,現有官職對應的古代官職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中國古代官職每個朝代都不同,從三國魏國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開始,把官員分為九品,一品相當於國級幹部,二品相當於部級幹部,三品相當於廳級幹部,四品到九品相當於處級幹部,因為古代地方行政單位最低的縣長也是九品,至於低於縣級的幹部現代屬於科級幹部,而在古代縣級以下屬於無品,按現在的話就是臨時工。各個歷史時期官職不同,沒法嚴格地對比。
  • 古代的「祭酒」和「教授」,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區別非常大
    西晉以來設國子監祭酒,是國子監(古代最高教育機構)最高級主管。相當於校長或教育部長(因為當時國子監為最高教育機構)。清光緒三十二年,設學部,改「國子祭酒」為「學部尚書」。古代歷史,韓愈、徐階、嚴嵩……這一些歷史重臣,都曾當過同一個官職,叫國子監祭酒,祭酒究竟是什麼官職?最開始的時候,祭酒是一種祭拜活動,最長者立尊位,朝向供神開宴。
  • 清朝的六部尚書是幾品官?相當於今天的什麼職位?
    清朝的統治模式基本沿襲明朝,稱之為「清承明制」,包括官職體系。清朝的官職體系中,六部尚書是非常重要的官職,六部即「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起源於隋朝時期,此後的歷朝歷代,都沿襲三省六部制,可見其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
  • 古代檢校官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南北朝時期,當官被派到某一個地方去處理事務,就在官職前加「檢校」,如檢校秘書等,那時不是正式官銜。隋朝時才有「檢校」這一正式官銜。唐中前期,加「檢校」官職雖然不是正式拜授,相當於「代理」官職,但有權行使該職權。唐中後期,「檢校」官職均為散官或加官,不具有實權,主要表達深受恩寵。
  • 大明王朝26位兵部尚書,陳新甲惹來的爭議是最多的,這是為何?
    第二件事,兵部尚書是幹嘛的?兵部尚書又稱為大司馬,相當於現如今社會的軍委主席、國防部長、總參謀長和後勤部長的總和。 看出來了吧?這兵部尚書比皇帝都有實權啊。 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我後期會跟大家挨個聊聊這所有古代歷史上的兵部尚書!
  • 劉墉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他的最高官職究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級別呢?看完下面的介紹,你就會明白,歷史上的劉墉為何不是和珅的對手!乾隆朝時期的劉墉乾隆十六年,受時任「吏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劉統勳影響,32歲的劉墉得以直接進入「會試」考場,並在隨後的「殿試」中考中「二甲第二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個類似於普通秘書的短期職務,雖無具體品級,但卻是進入仕途的完美開端。
  • 曾國藩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他的最高職務,又相當於現今什麼官職呢?曾國藩的官職、爵位、諡號又在清朝處於何等地位呢?嘉道時期的曾國藩嘉慶十六年,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普通家庭,乃係儒家代表人物——曾子的嫡系後代。道光二十六年之前,曾國藩歷任檢討、侍讀、侍講,最顯赫的官職也不過是個「日講起居注官」,總體以虛銜文職為主;道光二十七年,曾國藩迎來了第一個實職官銜——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行政級別為省部級正職。道光二十八年,曾國藩歷任禮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於六部侍郎銜上反覆,行政級別也始終停留在省部級正職。
  • 張之洞一生當過哪些官職?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
    張之洞在晚清官場取得的第一份正式官職是翰林院編修。翰林院編修的級別為正七品,與知縣一個級別。翰林院編修的工作是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如果放在現在,大致相當於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在那以後,張之洞在京城當了17年京官。這17年間,張之洞做過哪些官職呢?我們一一道來。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1|中央官職: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
    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內容,但龐雜的內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只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古代官職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 明朝各個官職對應的品級都是幾品?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一統王朝,自從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從中央到地方設置了各級官職,每一個官職都有對應的品級,從正一品到從九品,都有相應的權力。 那麼,明朝的這些官職與品級你都熟悉明白嗎?它們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下面,筆者簡單來敘述一下。
  • 古代的狀元、榜眼、探花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就知道了!
    狀元、榜眼、探花是我國古代考科舉考試中進士的前三名,並不是官職。你可以理解成現在的國考中的前三名,你也可以理解成全國高考成績的前三名。因此狀元只是進士考試的第一名,說明他取得了進士身份,可以當官了,至於當多大的官,視情況而定。
  • 古代的科舉與官職
    (《送東陽馬生序》) (一)官職設置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5.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6.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 古代的「一品大員」,官職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在古代的時候,雖然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天下那麼大,光靠皇帝的家族是肯定管理不過來的,因此就出現了很多的官員,一開始官員的劃分不是那麼的明確的,是採取分封制度的,由皇帝來分封,把全國劃分成若干塊,每個子孫都能夠領到一塊,然後封地上的皇族,在當地招收官員,從而管理國家,但是後來發現這裡面有很多的弊端,因此清朝當時仍然採用的是漢魏時期的
  • 漲知識|中國古代最常見的40個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我們在閱讀古代傳記和文學作品中,經常會見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職位名稱,他們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也有小小的負責開閉城門的小門候(實際就是現在的負責看大門的門衛),古代官位門類、級別和現在相比,也是挺齊全和有趣的。
  • 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在諸多戲曲和小說等文學作品中,「八府巡按」出現的頻率也很高,而且全都具備清廉且權勢大的基本特點。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
  • 古代官職類文化常識匯總
    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員外郎、主事等。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曆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院國史編修等。
  • 古代的六部是哪六部?分別都是管什麼?相當於現在的哪些部門?
    眾所周知,就像世界上原本沒有路一樣,地球上原本是沒有國家的,強者多了,就要對弱者進行管理,把他們圈養起來,於是就出現了國家。可是圈養起來的弱者覺悟高低不一,有順民也有刁民。刁民不服從管理,還會搞事,於是就出現了軍隊和警察。軍隊的職責就是保護人民,抵禦外部侵略,還專治各種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