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天龍寺:融合靜謐禪宗與皇家園林的美妙庭園|古道佛韻

2021-02-23 梵華一念


世界文化遺產天龍寺的外門

本期攝影:李小奇

日本南北朝時期的1339年,後醍醐天皇去逝。大權在握的室町幕府大將軍足利尊氏借為後醍醐天皇超度亡靈之由,將一座位於嵐山腳下的天皇龜山離宮改建成禪宗大寺,命名為天龍寺。由此,京都天龍寺開始了它揮之不去的榮光。彼時日本正熱衷於學習傳自中國的禪宗十境,重在追求自然與人為、宗教、歷史、文化的融合之美。

    

天龍寺被指定由國師夢窗疏石親自出馬,打造一個利於禪宗冥想、擁有十境景致的美妙庭園。夢窗巧妙地借景寺外的嵐山與龜山,並以一池碧水倒映著山色的四季變幻,伴隨著點綴於池邊的花木扶疏、山石嶙峋,一個擁有靜謐禪宗與皇家園林結合後的兼美之景應運而生。天龍寺在後世中數度毀於大火,唯有曹源池的容顏未曾更改,並在此後的無數個春去秋來裡聲名鵲起,直至今日。1994年,天龍寺及庭園作為「古都京都的文化遺產「之一,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日本京都天龍寺全景圖(圖片來源于天龍寺官網)

天龍寺由法堂、庫裡、方丈室、曹源池、龍門亭、友雲庵、祥雲閣、甘雨亭、多寶殿、百花苑、僧堂、精耕館等組成。

天龍寺法堂

法堂,即住持代佛向僧眾講經說法之地。最初法堂於元治元年(1864)遭兵火燒毀,明治後將江戶時代的雲居庵禪堂遷築於此,成為禪宗七堂伽藍之一。淺瓦坡頂、以東為正的平板天井上,原繪有鈴木松年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創作的雲龍圖。平成九年(1997),為紀念法堂遷移100周年、夢窗國師圓寂650周年,加山又造於此重新創作雲龍圖。該圖繪於159塊天花板上,呈大圓狀,直徑九米。正中五爪巨龍盤桓雲端,矯健遒勁,威風凜凜,雙目炯炯有神,無論哪個角度觀之,都能感受到其目光中不可觸犯的威嚴。堂內正面須彌壇上供奉有釋迦三尊像,後面有光嚴太上皇和歷代住持的牌位及開山夢窗疏石和足利尊氏的木像,本法堂也因此常作佛殿使用。

天龍寺庫裡

庫裡,七堂伽藍之一,建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兼具廚房、寺務所之功能。庫裡與方丈室及客堂緊密連接,屋簷呈人字形,白牆縱橫有秩,為天龍寺代表景觀之一。屋內玄關正面大屏風處,有前寺管長平田精耕揮就的達摩圖,為天龍寺之象徵。

 

天龍寺大方丈室

大方丈室,建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為寺內規模最大之建築,正背兩面有寬闊套廊,往下還有一層護廊。正面「方丈」匾額出自寺院第八代管長關牧翁長老手筆。室內供奉有重要文物釋迦如來坐像,為寺內佛像中年代最為久遠者。相傳其製作於平安時代後期,遠遠早于天龍寺建造之年代。儘管寺院曾遭遇八次火災,但該佛像每次均可化險為夷,安然無恙。

 

天龍寺大方丈室

大方丈室東面對著中門,西面對著曹源池。室內有一巨幅隔扇,上面為日本知名畫家物外道人於1957年繪製的雲龍圖。畫作中巨龍氣勢磅礴,蒼勁有力。物外道人為關牧翁之摯友,在繪完雲龍圖四月後與世長辭,享年七十歲。此外,寺中還有小方丈室,為書院,有接待來客和舉辦佛事之用。

 

天龍寺曹源池

曹源池,為700多年前夢窗國師設計建造的庭園,日本最早指定的歷史名勝遺蹟。此處既是以曹源池為中心的池泉回遊式庭園,亦是隔著大堰川遠借嵐山近借龜山的借景式庭園。

 

天龍寺曹源池

曹源池為夢窗國師清淤時發現池中有塊「曹源一滴」的石碑,故取此名。從大方丈室望去,曹源池湖邊中央處有一處枯山水,名為龍門瀑布。該處取於中國鯉魚跳龍門之典故,故配鯉魚石。通常鯉魚石放置於瀑布之下,而這裡的鯉魚石則放在瀑布水流的側面,呈現出正轉化為龍的奇異姿態。

 

建於1983年的百花苑

寺中一處枯山水

 

天龍寺不遠處的嵐山與大堰川

圖文:李小奇

相關連結:

世界遺產中的佛教藝術(一)泰山與金剛經

世界遺產中的佛教藝術(二)清東陵與曼荼羅

世界遺產中的佛教藝術(三)麗江與白沙壁畫

世界遺產中的佛教藝術(四)平遙與雙林觀音

世界遺產中的佛教藝術(五)大運河與燃燈塔

這片古老藝術天地,集印度古代建築、雕刻和繪畫之大成

相關焦點

  • 視頻遊日本之京都天龍寺賞櫻
    大權在握的室町幕府大將軍足利尊氏借為後醍醐天皇超度亡靈之由,將一座位於嵐山腳下的天皇龜山離宮改建成禪宗大寺,命名為天龍寺。由此,京都天龍寺開始了它揮之不去的榮光。彼時日本正熱衷於學習傳自中國的禪宗十境,重在追求自然與人為、宗教、歷史、文化的融合之美。
  • 京都天龍寺·一丨貴族與禪宗的完美融合
    >天龍寺坐落在日本京都的觀光旅遊勝地嵐山。天龍寺內庭園借嵐山•龜山之景更顯林深綠濃。據說最初天龍寺面積很大,渡月橋和天龍寺北的龜山公園等都屬天龍寺。天龍寺氣勢宏大,有點類似於中國的皇家園林,原是日本嵯峨天皇的檀林皇后在此修築的一座離宮,後改為禪寺,又出自於著名禪師、造園家夢窗疏石之手,風景秀美,歷史悠久,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寺院】京都天龍寺,貴族與禪宗的完美融合
    天龍寺坐落在日本京都的觀光旅遊勝地嵐山。寺門面向一條從桂川中之島經渡月橋向北延伸的大街,街上遊客熙熙攘攘,十分熱鬧。天龍寺內庭園借嵐山•龜山之景更顯林深綠濃。據說最初天龍寺面積很大,渡月橋和天龍寺北的龜山公園等都屬天龍寺。
  • 京都天龍寺的曹源池與日本的禪意園林
    孫歌說,京都嘛主要是看廟。東京主要是看展覽。旅居日本的大學同學張黎,在大阪產業大學任教,他的概略性的說法,是京都大約有兩三千座寺廟。我估計,其中也包括了大大小小的神社吧。 到京都的那個小巧精緻的民宿,已經黃昏。放下行李,我們出門閒逛。附近小巷子裡溜溜達達地走著,暮色裡看見一座唐風佛塔,湊近去看旁邊的銘牌,原來是法觀寺的八坂塔。
  • 京都、奈良自由行(三)初探世界遺產-----天龍寺(2)
    天龍寺是以風山為背景在建長7年(1255年)蓋造的離宮為基礎,歷應2年(1339年)被改成為禪寺。寺內的庭園借龜山和嵐山之景,將貴族文化的優雅和禪宗的玄妙融為一體,是國家特別的歷史遺蹟,寺內安放有藤原時代的釋迦如來坐像。自創立以來,天龍寺遭火8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明治時期,寺園因歷史悠久和名師設計而被列國日本特別史跡名勝。
  • 京都、奈良自由行(三) 初探世界文化遺產------天龍寺(1)
    天龍寺是以風山為背景在建長7年(1255年)蓋造的離宮為基礎,歷應2年(1339年)被改成為禪寺。寺內的庭園借龜山和嵐山之景,將貴族文化的優雅和禪宗的玄妙融為一體,是國家特別的歷史遺蹟,寺內安放有藤原時代的釋迦如來坐像。自創立以來,天龍寺遭火8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明治時期,寺園因歷史悠久和名師設計而被列國日本特別史跡名勝。
  • 京都庭園三篇:龍安寺,金閣寺,天龍寺
    天龍寺從嵐電終點又坐回起點嵐山,出站就是天龍寺。清晨雪正大時,我路過它的山門,當時漫天鵝毛飛卷,不見真容。此刻不過半天時間,就消融殆盡。唯有荷塘裡枯萎的荷葉上,還有些許殘雪的痕跡。 天龍寺氣勢宏大,在京都最著名的五座寺廟京都五山中位居第一。
  • 世界遺產京都嵐山天龍寺
    坐落於京都嵐山的天龍寺是臨濟宗天龍寺派大本山,於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寺內由夢窗疏石設計建造的曹源池為國家史跡特別名勝。他的設計大膽、富有創意,留下了不少庭園和大自然完美融合的佳作。他親手設計並主持建造了京都的西芳寺和鎌倉的瑞泉寺,天龍寺是其晚年集大成之作,對後世造園有極其深刻的影響。
  • 遊覽日本京都-嵐山、天龍寺
    穿過竹林園,便是天龍寺。天龍寺建於1339年,天龍寺當初是足利尊氏將軍為了供養醍醐天皇的亡靈而設。該寺規模十分宏大,但由於屢次遭遇火災而未能保留創建當初的宏偉景象。現在各大堂為明治時期重建。寺內安放有藤原時代的釋迦如來坐像。
  • 速寫京都 ·天龍寺
    郝頡宇《速寫京都 ·天龍寺》紙本鋼筆 13x19cm 2020年為祈後醍醐天皇冥福,公元1339
  • 京都古寺禪韻,禪宗美學下的日本園林!
    禪宗美學對日本園林的影響非常深刻,無論是舟遊、回遊的動觀園林,還是枯山水、茶庭等坐觀庭園,都或多或少地營造了枯與寂的意境。而將禪宗美學的各種理念發揮到極致的,當屬枯山水和茶庭。銀閣寺庭院:孕育日本茶道、花道、庭院的東山文化在戰亂灰燼中產生的東山文化,由北山文化、禪宗文化和平民文化構成,其風格閒寂而幽靜。在政治動蕩的室町時期,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躲在京都的東山過著與書、畫、茶相伴的風流生活,因對西芳寺感興趣,故仿造西芳寺修建了銀閣寺。
  • 京都的庭園,你又曾打卡過幾個?
    ▲東福寺此後,佛教與禪宗東渡日本,與之相隨的還有手工藝品、繪畫與茶,以及漢唐的詩書風雅。它們隨著歲月的流逝慢慢沉澱,形成了日本獨特的韻味,顯現在庭園中,還見於皇室別宮或是寺院。▲枯山水庭園日本的名園,十有八九都在京都,而京都的名園,十有八九又都是禪庭。自平安時代末期,禪宗東渡到日本,就開始在這個島上生根發芽。
  • 京都的世遺記錄,NO:2 天龍寺
    從1994年開始,京都有17個歷史景點被收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她們每一個都自己的故事,在那裡靜靜地等著,等著我們漫步流連,細細品味。今年過年又去了關西,這是我第三次造訪京都了。真是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偷懶了快3個月了,這次希望好好更新,爭取慢慢把京都的世遺景點慢慢介紹給大家,也算是一種特殊的分享。
  • 33個 · 日本古典庭園全收錄 · 園林之美
    曾經環繞著大殿的庭園現已成為京都御苑,是對外開放的公園。京都御所佔地總面積912000平方米,外圍石垣,內鋪白砂。京都御所花園在內裡,內裡是天皇及家人居住和辦公的地方,位於整個地塊的中心偏北,以土木牆圍合,東有建春門,南有建禮門,北有朔平門,西有皇后門、清所門、宜秋門。內裡以建築為主,最重要的紫宸殿區,是天皇即位、接受朝賀的地方。另外皇后居住辦公的地方,被稱為皇后御常御殿區。
  • 詩仙堂─京都最美的禪意庭園
    走進竹籬山門「小有洞」內,一反門外平淡無奇,瞬間感受到隱居山林之清幽氣息,沿著深邃竹林,循石階走上「老梅關」,眼前園林秀麗精緻,令人為之一亮!
  • 【招募】在京都,走進漂亮的寺院
    平等院位於日本京都府郊區宇治市蓮華116號,是平安時代池泉舟遊式的寺院園林。其址可謂風水寶地,前臨宇治川,遠對朝日山。貞觀年間(859- 877)嵯峨天皇的兒子、左大臣造園家源融(822-895)據此開創別墅。
  • 【招募】京都寺院 別樣清淨
    可以一邊悠閒地賞花,一邊享受散步的樂趣。無論是朱紅色的大門還是被青綠的苔蘚所覆蓋的庭院都彷彿如畫般美麗。在自然林裡開滿了3000株左右的繡球花,讓人不禁沉醉於眼前的美景。是一座位於京都、最早完成於1397年(應永四年)的日本古剎,除了是知名的觀光旅遊景點之外,也是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 隨筆:感受日本「枯山水」庭園
    新華網東京8月21日電(記者倪紅梅)對冥想和參禪感興趣的遊客到日本京都往往不會錯過感受日本特有的「枯山水」庭園的機會。據稱,這種以白砂、石塊和苔蘚等簡樸元素構造的精神化庭園正是禪宗思想在造園領域的體現。  坐落在古城京都西北的龍安寺石庭被公認為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作。
  • 天龍寺:擁有絕美名庭的世界遺產
    以渡月橋為中心的那一片蔥鬱竹林和閒寂寺社,自古就吸引了諸多王公貴族到此靜修,如今在海內外遊客心中也是不可小覷的京都代表景觀。當你站在這山水如畫的廣闊天地之間,沐浴著與城市截然不同的清新氣息,可能斷然不會想到——當年這一帶竟然幾乎都屬於同一座寺廟的境內範圍。 這座寺廟就是天龍寺。
  • 【行腳】京都十大世界文化遺產寺院,你去過幾處?
    當晚泊:南淡路皇家溫泉酒店。東福寺體現了禪宗建築風格,寺內擁有日本最古老的山門(國寶),還有天井龍圖彩繪的本堂以及國家重要文物的東司(便所)等。寺內的東四南北建有風格迥異的方丈庭園,其中以北庭最為著名。寺內的洗玉澗通天橋,每到秋季,便成為京都觀賞紅葉的最佳觀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