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南嶺形成礦帶 粵北找礦潛力很大

2021-01-10 搜狐網

  但因勘查工作程度較低,大部分礦山企業面臨資源枯竭

  省地勘局4日提供的一份研究資料表明,在全國篩選的16條重點金屬成礦區帶中,有2條穿過廣東省,即南嶺成礦帶和武夷成礦帶,其中南嶺成礦帶更是全國5條重中之重的金屬成礦區帶之一。

地質專家指出,粵北地區地處南嶺成礦帶中段中心部位,區位優勢明顯,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應加大找礦力度。

  據悉,南嶺成礦帶跨越湖南、廣東、廣西、江西四省(區),面積約16萬平方公裡,區內交通發達,礦產資源豐富,鎢、錫、鉍、鉛、鋅等產量位居全國首位,是中國南方重要的有色金屬成礦帶,也是國內主要的有色金屬資源基地和生產、加工基地。粵北地區正好處在南嶺成礦帶中段,是該成礦帶重要的組成部分,包括廣東韶關市、清遠市及河源市部分地區,被稱為「有色金屬之鄉」。

  據了解,至2005年,南嶺成礦帶粵北地區已經發現礦產88種,已有探明儲量的礦產55種;發現大中型礦床151處,其中金屬礦65處、非金屬礦58處、礦泉水和地下熱水28處。其中,凡口鉛鋅礦儲量堪稱亞洲第一;鈾礦位居全省首位,全國排行第二位,我國研製第一顆原子彈所需的核原料來自本地區的鈾礦。

  據地質專家介紹,該區礦產資源特點是:礦產資源多,礦床成因類型多,分布範圍廣,複合組分礦床多,是全國礦產資源富集地區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粵北地區雖然礦產資源豐富,但大部分礦產資源儲量是在1990年以前探明的,「八五」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廣東省地質勘探投入工作量均大幅下降,因而主要礦產資源新儲量急劇減少,大部分地區礦山企業已面臨或即將面臨資源枯竭。據統計,在粵北地區發現的765處礦產地中,達到勘探程度的77處,詳查程度的78處,其餘為普查、預查或踏勘程度。因此,粵北地區的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程度較低,尚存在巨大的找礦潛力,有待進一步開展工作。 (記者/陳韓暉 通訊員/劉如春 實習生/許彬杉)

相關焦點

  • 南盤江—右江成礦帶實現錫鎢金找礦新發現
    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力學研究所承擔實施的「右江成礦帶錫金多金屬礦集區礦田構造調查與找礦預測」項目,以新的構造控礦模型為指導,在南盤江—右江成礦帶錫鎢、金礦找礦中取得突破性進展。近日,這一階段性成果通過了專家組檢查驗收。
  • 廣東粵北南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
    廣東粵北南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2018年10月,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被自然資源部等三部委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入圍項目。
  • 廣東南嶺:粵北植物寶庫
    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各類植物受海拔、水分等條件影響,垂直分布明顯。無論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仙湖蘇鐵、南方紅豆杉、伯樂樹等,還是金毛狗、桫欏、華南五針松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都在廣東南嶺煥發著勃勃生機。
  • 十大隱形礦帶:視野外超乎想像的礦產資源
    在含煤地層偏下部有一巨厚煤層,單層厚達141米,不僅屬中國之冠,單層厚僅次於世界上著名的澳大利亞雪梨及鮑恩等大型煤田,是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世界級大型煤田。全區銅礦資源潛力達3000萬噸,佔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
  • 粵北南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
    項目實施年限為2018~2021年,主要針對北江流域、東江流域和擬建的南嶺國家公園區域,構建「兩江一公園」系統保護修復格局,集中解決一批對流域區域生態功能具有顯著影響的突出生態問題,進一步提升粵北南嶺山區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築牢粵北生態屏障。
  • 特提斯造山帶斑巖成礦作用
    特提斯碰撞造山帶的形成,經歷了不同時期特提斯洋的洋-陸俯衝和隨後的陸-陸碰撞過程,伴隨著強烈的殼幔相互作用和多樣化的金屬成礦作用(包括斑巖礦床、巖漿鉻鐵礦、造山型金礦和稀土礦床等),發育有岡底斯斑巖銅礦帶、東南亞錫礦帶、三江成礦帶、伊朗斑巖銅礦帶、巴基斯坦斑巖銅礦帶和東南歐淺成低溫熱液金礦帶等世界級規模礦帶,成礦規模和資源儲量足以與環太平洋成礦域和古亞洲成礦域相媲美,它們構成了全球規模最為宏大的三大成礦域
  • 粵北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驚現罕見的萬畝「藍松」
    粵北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驚現罕見的萬畝「藍松」 ,堪稱粵北近7年之最。冒著寒冷在粵北南嶺國家森林公園遊玩的遊客驚奇地發現:高山上有一片松樹變成了罕見的粉藍色。  這一片「藍松」分布在粵北乳(源)陽(山)林區的巖坑、石坑一帶。從海拔近2000米的「廣東第一峰」望去,萬畝松樹藍瑩瑩一片,在周圍樹木的綠色襯託中顯得格外突出。
  • 中國大礦是如何形成的?快收藏這些成礦模式圖(高清)!
    前 言  礦產資源的整裝勘查是建立在對礦床常成群出現並形成礦集區的認識基礎上的,作為找礦突破的重要抓手,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自整裝勘查區設立以來,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一系列突破性的找礦成果,如西藏多龍銅礦、山東三山島金礦、江西朱溪鎢礦、江西大湖塘鎢礦、安徽沙坪溝鉬礦、貴州道坨錳礦、內蒙古雙尖子山銀礦、青海夏日哈木鎳礦、新疆火燒雲鉛鋅礦、內蒙古大營鈾礦、四川甲基卡鋰礦、新疆黃羊山晶質石墨礦等一批世界級礦床,開闢了一批大型礦產資源基地,為實現地質找礦「358目標」和重塑礦產勘查開發新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 控礦的基本構造條件
    寧蕪火山巖盆地內控制礦床成帶分布的是成礦前的北北東(南北),北西(北西西)向的斷裂帶,沿這些斷裂帶的巖漿火山—侵入活動及其伴隨的礦化,構成了構造巖漿成礦帶。在成礦帶內控制礦田、礦床分布的構造因素主要是上述二組斷裂的交叉處及主斷裂兩側的次級斷裂,以及某些穹窿構造。寧蕪地區鐵礦成礦帶受成礦前的斷裂構造帶及受其制約的斷裂—噴髮帶所控制,在空間上這三者是重合的。
  • 找礦新進展,馬爾康礦田外圍獲重大突破
    記者近日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礦產資源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牽頭的「松潘-甘孜成鋰帶鋰鈹多金屬大型資源基地綜合調查評價」項目連續兩年在川西馬爾康礦田外圍加達礦區取得重要找礦成果,推動了松潘-甘孜地區稀有金屬找礦突破和大型資源基地建設。
  • 紫金礦業(02899):卡庫拉銅礦勘查區礦帶至少延長到了12公裡
    公告 紫金礦業(02899):卡庫拉銅礦勘查區礦帶至少延長到了12公裡 2017年9月18日 19:16:09
  • 這些出精品的綠松石礦口,部分已經停產
    鄂西北綠松石可分為三個礦帶,即北礦帶、中礦帶、南礦帶。其中,鄖縣的雲蓋寺、上陽坡、火燒寺,鄖西的廣山寨姚坡、馬家溝等分布於北礦帶;中礦帶由於地質環境複雜,未開採;南礦帶主要分布的有竹山縣的秦古、皇城、喇嘛山、金蓮洞、丫角山、溢水等。這些分布在不同礦帶上的綠松石也是各有千秋,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那些大名鼎鼎的礦口吧。
  • 廣東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 南嶺地區經濟生態發展共贏
    南嶺生態旅遊公路規劃626公裡,將充分利用既有國省道、縣鄉公路等路產資源,合理運用公路技術標準,配套相應的安全設施和,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南嶺地區公路的交通、景觀和遊憩功能有機結合,有效提高公路的通達性、舒適性和安全性,提升粵北生態發展區交通運輸服務水平,推動南嶺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
    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2018年10月,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被自然資源部等三部委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入圍項目。
  • 粵北野生冬菇
  • 盛夏最應該去的地方——南嶺國家森林公園
    南嶺國家森林公園跨越湘粵兩省,位於乳源縣、陽山縣、樂昌縣和湖南省宜章縣四縣交界處,總面積300平方公裡,被稱為廣東省最大森林公園,嶺南最美的原始大森林,保存著最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南嶺「小黃山」這裡的廣東藍松,不僅數量多,而且景色絕美,堪稱南嶺一絕,是觀賞南嶺美景的絕佳地方。
  • 我國地球深部找礦突破4000米
    原標題:我國地球深部找礦突破4000米   記者葉樂峰、袁於飛從國土資源部3日舉行的膠東地區金礦深部找礦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地球深部找礦取得歷史性突破,尤其是深部金礦勘查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山東省已成功施工萊州4006.17米全國巖金勘查第一超深孔等工程
  • 乳源全力打造粵北最佳山水風情遊
    乳源全力打造粵北最佳山水風情遊     乳源全力打造粵北最佳山水風情遊  地處粵北山區韶關市西部的乳源瑤族自治縣,面積2525.5平方公裡,人口20萬,是廣東三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之一。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對旅遊業高度重視,確立了「旅遊旺縣」的發展戰略,使旅遊業逐步駛入發展的快車道,資源優勢逐步轉為為經濟優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已投資71億 今年底可...
    項目實施年限為2018-2021年,主要針對北江流域、東江流域和擬建的南嶺國家公園區域,構建「兩江一公園」系統保護修復格局,集中解決一批對流域區域生態功能具有顯著影響的突出生態問題,進一步提升粵北南嶺山區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築牢粵北生態屏障。
  • 南嶺:古道之下,群峰之上
    地處南嶺以北的邵陽,水稻一年一熟;地處南嶺以南的桂林,水稻一年兩熟。南嶺中的庾嶺,古往今來,遍植梅花,白居易觀察到這樣的細節:南枝已落,北枝方開。其次,南嶺是江南丘陵與兩廣丘陵的分界線。南風嶺地處湘潭與廣州之中央,為往來必經之孔道。道旁居民,鹹借肩挑背負以為生,安居樂業,各得其所。」五個山巒集團,五段大地上的障礙,然而又是五條溝通與交流的孔道,這就是南嶺的奇異。如果細究南嶺歷史還會發現,從古至今,南嶺各通道的重要性表現不一:秦漢時最重要的是靈渠為中心的越城嶺,而唐朝以後,大庾嶺成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