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冬,天寒地凍,東北人為何天氣越冷越愛吃冰棍,原來如此

2021-01-20 濤哥美食匯

數九寒冬,天寒地凍,東北人為何天氣越冷越愛吃冰棍,原來如此。

東北人愛在冬天吃冰棍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形成的

1、歷史原因

東北三省經濟起步較早,為新中國的發展壯大做出過歷史性的貢獻,當年被譽為新中國的"工業搖籃"。建國初期的東北,作為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城鎮化和工業化建設的速度發展迅速。因為可以預防中暑,冰棍被定義為國企職工們的「勞動保障用品」,也就是「生產生活的重要物資」,由單位統一發放,可以和糧食一樣憑票換購。

因為當時物資缺乏,東北人很少吃到美味的甜點,而冰棍清涼香甜的口感,不僅是很多大人生活工作的調味劑,更是小朋友們最美味的解饞零食。雖然當時資源缺乏,但東北大面積的奶源基地是優勢,而且還鄰近內蒙,為冰棍提供了天然的製作優勢。再加上寒冷的氣候,也為冰棍儲存和運輸提供了巨大方便。

雪糕冰棍這種東西最大的推廣難度在於全程冷鏈,造型越豐富的對冷鏈的要求越高,然而東北的冬天直接用大卡車運保證不會化,所以冰棍雪糕在東北賊便宜。 在六七十年代,南方的冰棍要賣幾毛錢,和一斤大米的價格相當,而且還不容易買到;而東北的冰棍工廠已建設到鄉鎮,除冰棍票外,還有許多餘額,只要幾分錢一根。

作為我國最早的冰棍,不能不提的就是馬迭爾冰棍,馬迭爾冷飲是我國最早的冷飲企業之一,由俄籍猶太人開斯普於1906年在哈爾濱創建,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其名稱"馬迭爾"從清朝到民國到現在,一直沿用未改。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就是在大雪紛飛寒風刺骨的天氣,也能看見好多人前來購買品嘗馬迭爾冰棍。

根據哈爾濱市志的記載,在1947年,哈爾濱的冰棍廠就發展到50多家,旺季每天能生產一百四五十萬根冰棍,按照當時哈爾濱的人口數量來算,相當於每人每天都要吃掉兩根冰棍。當年整個東北境內的大部分人口,都是闖關東過來的難民,所以流動性很高,再加上東北地區的政治局面一直比較統一,所以製作冰棍的手藝,也就從哈爾濱開始,開始向整個東北傳播。

正是這些國營工廠,奠定了冰棍在東北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成為了幾代人的生活回憶。時間來到九十年代。體制改革之後,很多國營冰棍廠被民間資本收購,在東北,更通俗的說法叫「轉包給個人」。在當時,包辦冰棍廠是一項非常火爆的創業項目。技術門檻不高,產品也不愁賣,只要做好分銷渠道,那就是閉眼賺錢。而所謂分銷渠道,就是用自行車和三輪車拉著冰糕,到各個屯子、小區去叫賣。

2、溫度原因

東北的冬天極為寒冷,室外溫度都是零下幾十度,相反室內溫度卻很高,農村家家戶戶都有土炕,就連樓房人們也會燒土炕,這使得室內溫度可以達到20多度,除了燒炕,有些還會燒供水暖氣或地暖,使得室內溫度更高,在家穿個秋衣秋褲都不覺得冷,這樣的溫度讓室內空氣非常乾燥,這種情況吃上一根冰棍再舒服不過了。

同時東北地區供暖非常給力,因為好多都是工業區,供暖的都是工廠單位,廠區居民區的暖氣更熱,離著鍋爐房近的樓區,室溫能達到30多度,因此這樣的溫度就喜歡吃點涼的東西。農村雖然不是集體供暖,但是普遍都燒炕,做飯時間還比較長,即使做完飯也會再添幾把柴火,把土炕燒的熱熱乎乎都燙屁股,人們不吃點涼的就感覺躁得慌,因此東北人在冬天特喜歡吃冰棍。

東北人冬天賣冰棍也是非常多,一次都是好幾十根的賣,買回去都可以不用放冰箱,直接往室外或陽臺背光的地方一放,隨吃隨拿,這種消費程度也帶動了東北冷飲企業的發展,一些大家常吃的知名冰棍雪糕幾乎都出自東北三省,下面就來看看東北人常吃的幾種冰棍,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

馬迭爾冰棍

這款不用多說了,上面已經介紹過,在哈爾濱可以說家喻戶曉,外地人要是到了哈爾濱沒吃過馬迭爾冰棍,就相當於到了北京沒去過天安門、長城一樣。美中不足的就是馬迭爾冰棍價格相比其他品牌的略貴一些,但是口感和用料都是優質一些的,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全世界都是這樣。

中街老冰棍

中街大果是1946年張作霖的後廚在中街創立的冰點店,原名「華興冰果店」,八、九十年代,來瀋陽商業街-中街的人不吃一吃冰點城的冷飲已是一種遺憾。一種投料考究、奶味醇香、口感極佳並且個頭很大的雪糕,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中街大果"。"中街大果"以其優良的品質,獲得了瀋陽人極好的口碑,一時間"大果"甚至成了雪糕製品的代名詞。

東北大板

東北大板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爆紅,並一路由京城席捲至申城,以至於有市民驚呼:沒吃過東北大板,都不能和小夥伴愉快地玩耍了,在很多人看來,東北大板紅得毫無道理。東北大板,2013年誕生 ,2014年爆紅網絡,採用新鮮純天然水果或紐西蘭復原奶製作,包含原味奶、草原奶、巧克力和草莓味"四味"以及咖啡色、白色、橙黃色、暗紅色"四色",造型簡單、口味濃鬱。

雪人冰棍

1986年瀋陽德式公司在遼寧瀋陽投產,這款雪人雪糕曾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那時的冰棍好多都是水果口味的,或者是小豆的,相對比雪人這種要便宜些,雪人雪糕可以說是冰棍中的貴族,就是很簡單的巧克力和奶油混合在一起的味道,非常好吃。

結束語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吃冰棍好像已經成為了東北家庭的習俗,過年時大家庭聚在一起,打個麻將玩個牌,飯後聊天看電視,吃冰棍就像嗑瓜子一樣普遍。在東北,冰棍似乎又不限於冰棍,它漸漸成為一個代名詞,串聯著幾代人的美好回憶。也許,有些人覺得冬天吃冷飲好冷啊,但是東北人,就是有這樣的執著。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祝2021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

相關焦點

  • 它是東北人的天然「冰棍」,溫度越低顏色越黑,天氣越冷越愛吃的
    它是東北人的天然「冰棍」,溫度越低顏色越黑,天氣越冷越愛吃的!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冰棍那是夏天最喜歡吃的美食了,天氣越熱越愛吃。但是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東北。在東北一年四季都有人吃冰棍,尤其是冬天,別的地方凍得受不了。
  • 東北人的天然冰棍,深受人們喜愛,天氣越冷越愛吃,看完長見識了
    東北人的天然冰棍,深受人們喜愛,天氣越冷越愛吃,看完長見識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冰棍是夏天最受歡迎的。天氣越熱,他們就越喜歡吃。但是有個地方例外,那就是東北。在東北,人們一年到頭都吃冰棍,尤其是在冬天,天氣越冷越愛吃。
  • 越冷越吃冰棍,宮廷冰嬉、百人冬捕,這裡的冬天真的太好玩了!
    一到冬天,東北才有了東北的味道。冰天雪地,最能展示東北的原生態,冰棍、冰嬉、冬捕,有了冰的加持,冬天的東北,才是真正的東北。01一起來滑冰古代的東北寒冷,常有積雪,為了適應這種常年積雪的環境,人們需要製作一種代步工具,更好地在冰上行走。
  • 零下20多度的哈爾濱,遊客穿「貂皮」吃冰棍,稱越冷越精神
    當然是東北。而一想到東北的冬天,就想起雪鄉裏白雪皚皚,世界一片純白,然後是漫無邊際的寒冷。想像著大冬天來到東北,流鼻涕都要被凍成冰的畫面,也確實很搞笑又讓人望而卻步。可是,事實上冬天的東北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一起來到哈爾濱的中央大街,這裡是必遊景點。其實,當地氣溫已經低至零下20多度,可是遊客們卻忙著吃冰棍,真是讓人有點意外。
  • 適合冬天吃的「下飯菜」,越冷吃越香,東北人:燉一鍋全家人愛吃
    最近開始降溫,越來越冷了,冷天就惦記著吃一些熱乎乎滋補的食物,給身體補充能量,抵抗寒冷。說到冬季火鍋自然是首選的,但天天吃也不好,油油膩膩的胃吃不消,所以我們可以偶爾換換著吃,最近我們家人就迷上了我做的:酸菜燉排骨。
  • 冬天吃的「下飯菜」,越冷吃越香,東北人:燉一鍋全家人愛吃
    冬天又幹又冷,最能治癒的莫過於一碗暖身暖胃的湯了。湯的種類有很多,有甜的、辣的、鹹的、清淡的、濃鬱的,做法也有簡單的、也有繁瑣的,可搭配的食材比較豐富,但不同的食材、不同的做法,味道卻是千變萬化的。最近我們家人就迷上了我做的:酸菜燉的排骨湯。
  • 天氣越熱越要多給家人喝這豆漿,越喝越涼快,比吃冰棍強多了
    夏季天氣炎熱,出汗比較多,能量消耗很大,常常會覺得口乾舌燥,而且炎熱的天氣非常容易中暑。夏天喝一碗豆漿簡直太爽了,用不同的食材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豆漿,當然效果也不一樣,到底要喝什麼口味的豆漿才好呢?夏季氣候溼熱,非常容易上火,用綠豆、百合、銀耳三種食材打成豆漿,不但能夠清火,還能夠潤燥,讓人越喝越健康。
  • 這5種雪糕從不靠顏值俘獲人心,就靠味道,讓人越吃越上癮
    這5種雪糕從不靠顏值俘獲人心,就靠味道,讓人越吃越上癮夏天馬上就要到了,炎熱的天氣,當然少不了冷飲的存在啦,特別熱的時候總想來上一瓶冷飲,或者一根雪糕,而說到雪糕,在你的心目中,有哪些雪糕佔據重要地位呢
  • 為啥零下30℃東北人還吃冰棍?
    微信公眾號「中國氣象局」東北人喜歡在零下幾十度的天氣裡吃 冰 棍對此小編特意去微博問了一圈為什麼東北人喜歡在冬天吃冰棍?@小小丫守護琑兒:1.因為家裡太暖和;2.外面的氣溫比冰棍還冷,吃起來不冰牙。
  • 闞清子:越冷越愛吃冰!哈爾濱人冬日裡的樂趣 | 我和我的家鄉
    &nbsp&nbsp&nbsp&nbsp說起我的家鄉哈爾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冷!地處北緯45°,受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哈爾濱的天氣雖四季分明,但冬季寒冷且漫長。因此,這裡也被稱為「冰城」。
  • 東北網友:風越大天越冷,雪糕越好吃
    雖然說現在已經到了冬季在絕大多數地區進入寒冷的冬天的時候,還有幾個南方城市依舊處於夏季的炎熱,當中,在同樣的時間裡面唯一有共同點的就是吃雪糕,尤其是東北那邊冬天吃雪糕的歡迎度比夏天還要火爆。很多南方人就不理解夏天吃雪糕,是為了降溫那麼冬天吃雪糕,是為了什麼呢,北方不是很冷嗎?
  • 越冷越吃冰 要的就是這份兒冰爽
    而中央大街上來來往往的遊人,無論多冷,都要舉著一根馬迭兒冰棍,一邊走一邊興致盎然地「嗍囉」著。「沒到哈爾濱時怎麼也想不通,為啥這裡的人越冷越吃冰。」來自上海的王馨珮特別喜歡中央大街的建築,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當然每一趟都要吃上一根冰棍,「吃了才知道,這份冰爽太痛快了。」
  • 東北冬天那麼冷,為何當地人還喜歡室外吃雪糕,原因讓人想不到
    東北冬天那麼冷,為何當地人還喜歡室外吃雪糕, 原因讓人想不到!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造成了東北的冬天要比其他地方寒冷很多,而且東北的冬天是從來不缺雪景的。雖然東北的冬天室外溫度可以達到零下三四十度,但是在東北過冬,要比在南方過冬舒適很多。東北的冬天是有暖氣的,而南方是沒有暖氣的。
  • 農村俗語「數九寒冬,冷在三九」,今年啥時候最冷?看老農怎麼說
    儘管現在天氣已經很寒冷,但是距離今年最冷的時候還有一段時間,農村老人常說「數九寒冬,冷在三九」,那麼今年什麼時候最冷呢?很多人會用「數九寒冬」這個詞語來形容冬天的冷,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數九寒冬的意思是什麼。
  • 為什麼天氣越冷越要去跑步?看完後你就知道了!
    10月的天氣,南方早晚已有些寒意。據說北方都下雪了,看來天氣是越來越冷了。我想問的是,親愛的跑友,你們跑步都還堅持跑嗎?如果你是專業跑者,有著幾年的跑齡,那麼冬天再冷的天氣,相信你也一樣能堅持跑步。但是我身邊就有朋友,他們是從夏天才開始跑步的,現在就堅持不下去了。
  • 為何天氣越冷,去三亞旅遊的卻越少?導遊:原因有三,別再被坑了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旅遊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很多人都會在節假日選擇出行,尤其對於一些上班族來說,選擇一個合適的地點來度假放鬆心情是很有必要的。我們知道,我國疆域遼闊,旅遊資源豐富,東西南北各地景色不同,文化各異,所以世界上各地的遊客都喜歡到中國來旅遊。
  • 天氣越冷 貿易越熱——中俄邊境小城綏芬河見聞
    新華社哈爾濱10月26日電題:天氣越冷 貿易越熱——中俄邊境小城綏芬河見聞新華社記者董寶森、江宥林深秋時節,黑龍江秋風瑟瑟,但在地處中俄邊境的綏芬河市,中俄貿易卻「熱氣騰騰」,跨境列車、人員往來頻繁。「我們都是訂單銷售,可以說天氣越冷貿易越熱。每年十月下旬開始,工廠進入銷售旺季,一直持續到農曆春節前後。」李陽告訴記者,冬季氣溫低,易於蛋糕儲存運輸,節省成本。「近年來國內消費者逐漸接受俄式食品,在旺季工廠每天發貨數在2000箱左右。
  • 夏天,成都人天氣越熱越愛吃它,酣暢淋漓特過癮!
    成都是一座既溫情又熱情的城市,有人說剛下飛機就可以聞到空氣中瀰漫著「火鍋的味道」,雖然說法有些誇張,但是也的確道出了成都人對火鍋的熱愛,尤其是夏天,成都人天氣越熱越愛吃它,酣暢淋漓特過癮!有人說,成都的火鍋吃了會令人上癮,越麻越想吃,越辣越過癮!就全國各地的火鍋店大多都等座排位的現狀證實人們對火鍋的迷戀可見一斑。漢源的花椒和龍潭一帶的二荊條辣椒組合加上多味香料調製成火鍋底料,令火鍋成味既麻且辣,色澤紅豔亮麗,辣得人千嬌百媚;麻得人神清氣爽,在麻辣的刺激下似乎可以讓人忘得掉現實中的一切不如意和小煩惱,體味的只是味道醇厚的麻、辣、鮮,香!這也是火鍋的魅力所在。
  • 東北的天氣到底有多冷?看到他們的食物,就見識了真正的東北冬天
    如果這樣你就覺得冷的話,那麼像東北地區的天寒地凍天氣,你還能扛得住麼?去過東北的人,應該對兩樣東西印象深刻,第一就是東北天氣的冷,第二就是東北美食的暖。東北人很熱情,如果你去做客,一大鍋殺豬菜,坐在暖和的火炕上,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感覺,會讓你忘卻東北的寒冷,身心都會是暖的。但沒有去過東北體驗的朋友會問,東北真的有那麼冷麼?
  • 什麼食物越冷越好吃?
    要說什麼食物越冷越好吃?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朝鮮冷麵。朝鮮冷麵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民族食品。其麵條細質韌,湯汁涼爽,酸辣適口。在東北,冷麵口味分兩大類:延邊系代表延吉大冷麵,特點鹹鮮辣;雞西系代表雞西大冷麵,特點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