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報》報導,英國商務大臣表示,他認為「任何奴隸販子都不該有雕像」,起因是在英國布里斯托,聚集的民眾將奴隸販子愛德華·科斯頓的雕像推倒投入水中,這一行為在英國政界人士和民眾中引起激烈討論。倫敦市長要求拆除紀錄奴隸主的雕像、牌匾,並更改那些與奴隸販子有關的倫敦街道名稱,他說,這些觀念和名字不能反映2020年的倫敦。
本來拆除一些奴隸販子的雕像也沒什麼,畢竟他們販賣黑奴即便在當時也不能說是一種高尚的行為,確實不配被這樣紀念。但現在發展到讓哥倫布躺槍的份上就比較搞笑了。
綜合《紐約時報》和美國廣播公司6月10日的報導,雖然各地政府對於是否要拆除當地的哥倫布雕像仍然存在爭議,但一些地方的民眾已經等不及官方定論,率先動手。在美國反對種族不平等的抗議活動中,繼里奇蒙的哥倫布雕像9日被示威者拉倒拆除後,一夜之間,在500英裡外的波士頓,一座哥倫布雕像頭部被摘下。在明尼蘇達州首府聖保羅城,明尼蘇達州議會大廈前的哥倫布雕像被民眾拉倒。
在歷史教科書中,哥倫布 是偉大的,他是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開路先鋒,他「發現美洲新大陸」,讓地球開始連為整體,東西方世界開始真正融合……但對印第安人來說,他的到來,是一場災難。哥侖布在美洲建立統治僅在海地島,哥倫布就抓捕了1000多名當地人,600人留在當地當西班牙人的奴隸,500人被送到西班牙當奴隸。這500人中,200人在海上喪生,然後被西班牙殖民者扔進了大西洋。哥倫布帶領的水手強姦印第安婦女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為了震懾印第安人,哥倫布不僅下令斬首印第安人領袖,還公開割下人的耳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1492年,僅在海地島,當時約有30萬印第安人;到1508年,因屠殺和逃離,當地人口銳減到6萬;到1548年,只有500人了。殖民主義的罪惡,罄竹難書。
論哥倫布的罪行,把他定為反人類罪並不過分,拆除雕像並不過分,只是這回他確實是躺槍了。因為這輪示威遊行運動是因為黑人搞的,哥倫布確實沒有迫害過黑人,他迫害的是美洲的印第安人,只是因為他和他的繼承者們屠殺的工作做得比較到位,印第安人數量過少,沒有主張自己的權利,沒能做到,卻被這一輪反對歧視黑人的做到了。真正壓迫黑人的名人還沒有被處理,論理不應該先把華盛頓為代表的奴隸主總統們的雕像拆除嗎?
美國的第一部憲法就明確規定了種族歧視的合法性,印第安人不算美國人,黑人人口只按3/5計算,一群奴隸主制訂的確認種族歧視合法性的憲法就是美國的歷史上最偉大的民主成就。就連籤署了《解放奴隸宣言》的林肯也沒有解放忠於聯邦政府的三個蓄奴州的黑奴,這三個州的奴隸制又維持了很久後來是他們自動解除的,沒有一個美國總統真正解放過全部黑奴。所以按這個道理應該拆除到最後一個黑奴自由為止的所有總統雕像都應拆除。
什麼時候拆華盛頓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