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八難渡母】:指能救獅、象、火、蛇、賊、鐐銬、水、非人等所致八種災難的救度佛母。佛母是藏傳佛教獨有的,意為諸佛之母。「母」指的是佛教的理體,真如法性、般若智慧等,取義人世母親能繁衍後代,佛教用它比喻真如能生諸佛。藏傳佛教藝術將這種佛教理體人格化,形成了「佛母」這種具體形象。
佛母大多都擁有自己的職能,例如:聖救渡母象徵了佛業或菩提心,是開啟證悟體驗的鑰匙;尊勝佛母能使人增長壽命、福德,因而頗受信徒崇奉;作明佛母為密宗掌管權威及懷法的本尊,亦被認為是二十一度母中紅渡母之化現、藏傳力量女神。
藏傳佛教裡的二十一渡母,是觀世音菩薩的二十一化身。救八難渡度母,是二十一渡母之一,也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The Tara of Averts Eight Calamities。此幅唐卡主尊為白度母(White Tara),主要內容是度母解脫人間的八種苦難,即獅難、象難、火難、水難、敵難、蛇難、獄難、魔難。唐卡上方從左至右,分別為四臂觀音、救獅難度母(其下被獅子追趕的老兩口正向其求救)、覺沃傑(阿底峽尊者,公元982年-1054年,是一位博通顯密經論的著名學者,而且也是一位悲心具足、內證圓滿、住持聖教、利益眾生的聖者。他對印度佛教乃至西藏佛教的利益是難以估量的)、欽則旺波(絳央欽則旺波:本名白瑪兀色多阿林巴[公元1820年—1892年]。藏族佛學家,生於四川德格縣境。平生修學不斷,所學甚廣,著有寧瑪等八個教派修道教理以及聲明、詩韻、醫方之書甚多,在康區頗負盛名)、救象難度母(其下有被馴服的瘋象和被解救的人向其頂禮)、蓮花生大師。
主尊白度母兩側為左為救火難度母,立像,其下眾人被火焰包圍求救於她;右為救敵難度母,其下有騎馬、騎象、騎駱駝者從手執長矛的敵人手中逃脫。
主尊白度母稍下,左側為被度母從水中解救的喇嘛向其頂禮;中間救魔難(非人難)度母,其下兩人身旁有一魔鬼,兩人正從魔掌下逃脫;右側為救獄難度母,其下金碧輝煌的宮殿內端坐著施刑的國王,門後一人剛逃脫枷鎖向度母頂禮。
最下面左側,救蛇難度母,其下有纏在樹上的蛇和被救的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