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2020年,山西南部就連下了好幾場大雪,農曆臘月二十六,離農曆鼠年的春節也就三四天的時間,攝影師約了幾個影友來到運城市的農村採風,在村裡還能看到田地裡還有厚厚的積雪。我們聽村裡人說,前面這個靠崖院住著一位109歲的老奶奶,想看看老人的年貨準備的咋樣了,於是我們就往老奶奶家走去。。
走進院子裡,倒也乾乾乾淨淨,院門口放著一張老太師椅。坐西向東有三孔窯洞,當間的窯洞掛著門帘,想來老人應該住在裡面。我們在院子裡招呼了幾聲,就聽到窯洞裡有人在回應。
掀開門帘,進到窯洞裡,屋裡很暖和。緊挨窗下是一張大土炕,一位老奶奶正靠坐在炕頭,腿上蓋著被褥。這位老奶奶就是百歲老人程鳳英,老奶奶耳不聾眼不花,思維很清晰。我們和她開玩笑,說奶奶記得今年多大了嗎?她笑著回答說,到了鼠年,我虛歲就110歲了!老人說的虛歲,是晉南當地人說自己年齡時的一種說法,其實老人應該是109歲了!
正對土炕的牆上,有兩個相框,裡面照片上的人大都是老奶奶和她的老伴。老奶奶說,老伴三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具體哪年自己都記不清了,去世時有八十多歲了!老奶奶說他們兩口子一輩子沒有生養過兒女,所以老伴去世時,老奶奶一併也給自己做了口棺材,想著自己也很快就去找老伴了,哪成想,一個人竟又活了這麼三十多年!聽老人這樣說,想想也真是,三十多年裡,一個耄耋老人的生活讓人難以想像。
老人的炕頭放半有一瓶白酒和一個小酒盅,攝影師問老人,你平時還喝酒?老人聽我們問起喝酒的事,一下來了興致,躺在炕上對我們說,我以前不喝酒,還是老伴那年過世後,辦完喪事發現還有半瓶酒,扔了怕糟蹋,加上也想嘗嘗白酒到底啥味道?就試著喝了兩口,當時就覺得暈暈乎乎的還怪舒服,於是就這樣每天都喝上兩小杯酒,慢慢的有了酒癮,三十年下來都喝了幾百瓶白酒了。老人笑說現在白酒是她最好的朋友,一天不喝就想的不行。
我們問老人年貨備的咋樣了?老人說,我都這麼大歲數了,對這過年早都沒啥感覺了,平時吃啥過年時還吃啥,年貨什麼的早都不備了。早上我侄兒還過來看我,說下午給我把包好的餃子送過來。到了正月裡,親戚們會輪流排班給我送好吃的,我啥也不用準備,準備好吃就行。 程鳳英老人無兒無女,這麼多年一直是老伴的侄兒侄媳婦在招呼老人,每天都會過來看望老人。
說著話,老人下了炕,給窯後面的蜂窩爐換了煤球。老人的動作可不像109歲的人,夾起煤球手也不顫,很利索的換了煤球。老人說平時就是在這蜂窩爐上做飯,侄兒曾經也給她拿來個電磁爐,可自己實在不會用,就又讓侄兒拿走了。
換完了煤球,老人拄起拐棍,出來到院子裡曬太陽。老人說,自己活這麼大歲數,啥世面都經過了,眼下這社會好得很,政府一年給自己還發好幾千塊錢的養老金,自己一個老太太,根本花不了。村幹部一直動員自己去村裡的養老院,她不願意去,因為住慣了這冬暖夏涼的土窯洞,而且自己身體也不錯,能走能動,幹嘛要給政府添麻煩,等實在動彈不了了再說吧。老人身後的窗稜上,掛著自己種的辣椒,牆上還掛著老人平時幹活用的鐮刀。
老奶奶是個勤快人,坐在那張太師椅上和我們聊天時,還順手把放在牆角正曬著的一盆酸棗拿起來,把裡面的土渣撿掉。老奶奶說,人老了可不能老是不動彈,勤活動活動對身體好,平時自己除了打打麻將,就是整理院子裡的小菜地,這盆酸棗是秋天時候在這院裡撿的,自己這靠崖院,院子周圍都是酸棗樹,門都不出就能撿下不少酸棗,靠這酸棗去年還賣了二三百塊錢呢。剩下這一盆,準備哪天蒸個酸棗饃饃吃。
老人眼前這塊還有雪覆蓋的地,就是老人說的小菜地,有一分大左右。老人說,這片小菜地也是她的忠實朋友,每年一開春,她就在地裡種上西紅柿茄子辣椒等各樣蔬菜,自己每天都要在菜地裡幹上一會活,結下的蔬菜能吃到快入冬。這兩天下的這幾場雪,可是給小菜地增加了不少養份,就是不知道明年自己還能幹得動嗎?
老人說自己一輩子沒和人吵過架拌過嘴,村裡和自己差不多大的老姐們現在沒有一個了,活到她這樣的年紀對啥都看淡了。自己一個人住在這土窯洞裡,吃的飽穿得暖,還有小酒喝麻將打,這不就是神仙日月嘛。現在社會百歲老人不少,但像程鳳英老奶奶這樣好身體的百歲老人卻是不多見。我們想,老奶奶之所以會長壽,可能和她的好心態和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各位親,你們覺得呢?【更多百姓圖文故事請點擊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