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飛行員欲逃亡臺灣,遭美軍潛艇截殺,兩天內兩艘潛艇被擊沉

2020-12-24 988戰史縱橫

文/土豆信天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憑藉戰機性能上的優勢與大量優秀的飛行員,一度壓制了美國海軍航空兵。但美國同樣靠著自己強大的工業體系、研發能力與飛行員培訓制度,在短短幾年間推出了多架性能遠比日本"零式"戰鬥機更先進的艦載戰鬥機,無數接受了培訓的飛行員被源源不斷地送上航母、開往戰場。結果就是,日本海軍航空兵的優勢很快被美國海軍航空兵給徹底摧毀,大量優秀飛行員命喪疆場,導致日軍陷入了"飛機性能不行,飛行員素質也不行"的尷尬境地。

隨著戰爭的進行,到了1944年,史上最大規模的航母對決在菲律賓海爆發了。孤注一擲的日本海軍航空兵集結了五艘大型艦隊航母、四艘輕型航母、五艘戰列艦和十一艘重巡洋艦等水面艦艇,準備與美國海軍航空兵展開決戰。這場被美軍稱為"馬裡亞納獵火雞"的戰鬥,對於日本海軍來說是毀滅性的——三艘珍貴的艦隊航母被擊沉、645架艦載機和飛行員被大海吞沒、死亡人數近3000人。而美軍僅有109人陣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艦載機飛行員。經過這一戰,日本海軍航空兵的主力幾乎被打成殘廢,連抵禦美軍的進攻都做不到。在這種情況下,所有日本軍隊都不得不正視一個嚴肅的問題——是否應該為戰敗做好準備了。

因為失去了海上的掩護,日本駐菲律賓航空部隊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尷尬境地。無奈之下,日本陸軍航空兵第四師團指揮官下達了一個令他倍感屈辱的決定——借用海軍的潛艇,將倖存的飛行員送往臺灣,再想辦法回到日本本土。當時日本陸航和海軍的關係並不好,但因為美國大軍壓境,他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1945年2月,日本海軍的兩艘RO-100級小型潛艇在菲律賓捎上了一大批日本陸航飛行員。因為RO-100級小型潛艇的排水量僅為795噸,因此這些日本飛行員只能擠在狹小的船艙裡,這直接導致兩艘潛艇的反應變得更加遲緩。

但從一開始,日軍的企圖美軍就一清二楚——美軍早就破譯了日軍的密碼,並藉此取得了好幾次重大戰役的勝利。雖然美軍很清楚這些飛行員即使回到日本,日本本土也很難再生產出足夠的戰鬥機讓他們升空作戰,但為了儘可能消滅這些潛在威脅,美軍還是決定派遣潛艇去截殺這些日本潛艇。而承擔這一任務的,就是在不久前剛剛擊沉了日本海軍"五月雨"號驅逐艦、獲得總統嘉獎與多枚戰鬥之星的"蝙蝠魚"號潛艇。該艇曾在1944年與日本海軍的RO-115號潛艇交手並擊沉了對方,因此遇上同級的其他潛艇將更有經驗。

在韋恩·R·美林中尉(Wayne R. Merrill)的指揮下,蝙蝠魚號潛艇改變了巡邏路線,在日軍潛艇的必經之路——呂宋海峽處晃蕩了好幾天。終於,2月10日,滿載飛行員的RO-112號潛艇出現在了蝙蝠魚號的視野中。諷刺的是,RO-112號潛艇上安裝了當時日軍最先進的雷達,但這一雷達不僅能發現美軍艦艇,同樣也能讓安裝了雷達的美軍潛艇發現它的存在。蝙蝠魚號算準了提前量,連續發射兩枚魚雷對RO-112號潛艇實施攻擊,但均未命中。韋恩中尉還以為日軍潛艇會逃離現場,但令人驚訝的是,也許是因為船艙內擠滿了飛行員、導致駕駛室一片混亂,日軍潛艇居然沒有對攻擊做出任何反應。

很快,蝙蝠魚號潛艇再度進入了射擊位置,並再度向日軍潛艇發射了一枚魚雷。這一次,這枚魚雷直接撕裂了日軍潛艇的側面,當場沉沒。無人倖存。到了2月13日,另一艘滿載飛行員的潛艇——RO-113號趕到了該海域。早就等得不耐煩的蝙蝠魚號迅速佔據射擊位置,一舉擊沉了這艘日軍潛艇。結果,這兩艘潛艇上滿載的一百多名飛行員和艦員全部葬身海底,無人倖存。

最終,蝙蝠魚號艦長韋恩中尉獲得了海軍十字勳章,而蝙蝠魚號也成為了二戰的明星潛艇。1969年11月1日,蝙蝠魚號從美國海軍退役,並被運往俄克拉荷馬州,成為了一座戰爭博物館。據說,直到現在,每周都會有一千多名遊客前去參觀它,去回憶那段硝煙瀰漫的殘酷歷史。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海軍艦艇的噩夢:美軍潛艇刺鮁魚號,絕不留一個俘虜
    正在水面航行的美軍潛艇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但是美軍潛艇部隊卻幾乎完好無損,潛艇成為了美國反擊日本的有力武器。1943年1月24日下午1點,美軍潛艇刺鮁魚號上的新任指揮官達德利·莫頓在太平洋威瓦克港發現了一艘日軍驅逐艦,按照常理最保險的做法就是保持隱匿,並悄然撤離,如果被發現了的話,在水深較淺的港口內他們無法躲過日軍驅逐艦持續的深水炸彈攻擊,但是莫頓決意要讓日軍艦隊付出代價。
  • 二戰時最大的潛艇,日本海軍當時最好武器之一,伊-400潛艇
    在二戰期間,大洋深處的「狼群戰術」被德國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軸心國的日本,在潛艇方面也有很強的實力,日本就曾在二戰的時候,造出了當時最大潛艇伊-400潛艇。伊-400有多大呢?在核動力潛艇出來之前,可以說它就是潛艇「扛把子」的。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也讓日本走上「工業時代」,從而進行了對外的侵略和擴張。日本在20年代末期就進行了潛艇的研究,當時泰國和日本的關係走到很近,從日本買走的幾艘潛艇,也讓當時泰國的潛艇部隊成為了「亞洲第二」。這說明當時日本在潛艇製造的水平還是非常先進的。
  • 首次航空反潛:第一艘被飛機擊沉的潛艇
    世界歷史上第一次航空反潛擊沉潛艇,發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1917年5月20日,英國海軍一架F-2A反潛巡邏機,因炸彈擊沉了德國UC-36號潛艇,UC-36號潛艇也因此成為了成被飛機擊沉的第一艘潛艇。
  •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送完原子彈後被日本潛艇擊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上,不同於德國潛艇神出鬼沒的作戰手段,雖然日本同樣發展了一系列潛艇,而且其排水量也很大,但是日本的潛艇的戰果相比於德國,少的可憐。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日本潛艇在二戰期間毫無建樹。比如二戰期間曾經派遣其潛艇攜帶戰略物質和相關的技術資料穿越大半個地球,抵達歐洲德國的勢力範圍,讓二戰期間兩個邪惡國家相互勾結。此外,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潛艇還是有一定戰果的,比如在二戰後期,日本的一艘潛艇,擊沉了一艘美軍重型巡洋艦,造成了800多名美軍官兵死亡,被稱為二戰期間德國海軍最大的一次災難。
  • 二戰傳奇:土豆、馬桶也是武器,擊沉潛艇不在話下!
    1945年4月14日,施立特艇長率領他的1206號潛艇,執行第一次戰鬥遠航。那時的潛艇兵很辛苦,除了危險的任務,還要忍受艇內汙濁的空氣。相對英美的潛艇來說,德軍潛艇很高級。艇上廁所與大海相通,壓縮空氣將排洩物衝入大海,使艇上少了一種難聞的氣味。馬桶與高壓管路相連,是十分複雜的設備,需要專人維護,連使用也要經過培訓。
  • 臺灣正式啟動自造潛艇計劃:薩沙回顧臺軍潛艇部隊歷史
    蔡英文在高雄主持潛艦「國造」儀式時發表講話說:水面下的戰力是臺灣國防最需要加強的一層,這個大家都共同認知到的問題過去卻一直無法解決。身為三軍統帥,我一定要有決心來解決這個問題。負責潛艦「國造」項目的是臺灣國際造船公司和位中山科學研究院。臺灣計劃耗資9850萬美元,預計潛艇將在八年內下水測試,十年後可以成軍。我們看看臺軍潛艇的歷史!
  • 解密二戰美軍傳奇功勳潛艇:曾在日本本土「擊沉」火車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據商業內幕網站英國版9月6日報導稱,美國海軍「加託」級柴電動力潛艇「石首魚」號因很多事情而聞名。在12次作戰巡邏中,它擊沉的軍艦總噸數在二戰中排名第三,擁有8顆戰鬥之星,向日本發射了首枚火箭彈。
  • 兩小時內殺人過萬,二戰潛艇二號殺人王紅石魚號
    1943年服役不久的紅石魚號說起二戰中的潛艇作戰,一般會想到的是德國的海狼,其實美軍潛艇在太平洋上的戰鬥並不比德國同行遜色,超過一半的日軍船舶是被美軍潛艇送下海底的。美國潛艇紅石魚號(USS Rasher SS-269),二戰美軍潛艇戰績排名第三。這艘在中國知名度較低的潛艇可能是二戰中殺人數第二多的潛艇。紅石魚號屬於小鯊魚級(Gato-class),這是美軍二戰中主力潛艇型號。
  • 美媒炒作美軍潛艇數量將被解放軍超過 臺媒:臺灣能幫上忙
    美國科技類雜誌《大眾機械師》(Popular Mechanics)近日在其網站發布文章稱,中國大陸的潛艇數量將在2030年超越美國,而美國可以藉助盟友的力量進行平衡,中國臺灣也在美國的「盟友圈」裡。報導稱,雖然臺軍只有兩艘老舊潛艇,但著手建造的潛艇數量達到8艘。
  • 人類第一次航母大戰中,美軍擊沉兩艘航母,其中一艘是自己的
    這種情況一致持續到英國海軍利用艦載機襲擊義大利塔蘭託軍港;日本海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後才開始改變。但這兩次海戰都是航空母艦編隊蹂躪軍港內停泊的敵方艦隊,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海上「決鬥」。1942年的珊瑚海大海戰則截然不同,日、美雙方都出動了以2艘大型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混編艦隊,開創了人類史上航母對航母大拼殺的序幕。
  • 太平洋戰役的「劊子手」,美軍的王牌潛艇!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太平洋戰場上,就出現了這樣一種個子小,但是威力巨大的潛艇,這是美國的小鯊魚級潛艇。當時的美國和日本正打得不可開交,你死我活,紛紛想要製造出一種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戰役最大主動權的武器,因此雙方在戰場上都是不擇手段,各展神通。
  • 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日本追殺美軍潛艇17小時未果
    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在二戰中有非常驚豔的表現,不到四年的時間裡,他們一共擊沉了1000餘艘日本商船,總計500多萬噸。在美軍潛艇部隊中,有很多經歷過惡戰卻毫髮無損,有些經歷生死的考驗最後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石首魚」號就是這樣一艘。
  • 美潛艇深海停車,反潛魚雷呼之欲出,頭頂突然砸下軍艦撞出大洞
    冷戰期間,美蘇兩國明爭暗鬥不斷,相互派出潛艇監視的事情層出不窮,在此期間,因為監視發生了不少事故。美軍曾因為跟蹤監視蘇聯軍艦,距離過於靠近,蘇聯軍艦突然減速後,導致兩艘軍艦相撞,給雙方都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即便如此,美軍依舊熱衷於監視,但是,這樣的行為,遲早要付出代價。
  • 舊日本海軍高雄號重巡洋艦被英國袖珍潛艇擊沉記
    1945年7月,在新加坡北部的柔佛海峽日海軍基地內,躺著受傷後剛修復的日本重巡洋艦高雄號。曾經被稱為「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率領的日軍趕出新加坡的英國人,此時發現報仇時機已到… 為了襲擊高雄號,英海軍派出冥河號潛艇及袖珍潛艇Xe-3號。
  • 這五種潛艇改變了水下戰爭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過3場大規模潛艇戰,包括德國「水下狼群」兩度對決英美海軍,以及美軍潛艇在太平洋方向對日本發起的攻勢。    隨著時間推移,潛艇對現代戰爭的意義發生了變化,從一種廉價的「刺客」變成了憑實力說話的主力艦。核時代來臨後,潛射飛彈更是能在幾分鐘內毀滅一個國家。    一個多世紀以來,各國建造了數百種型號的潛艇,催生了許多經典戰例和令人驚嘆的設計。
  • 東方某國潛艇曾在海戰中讓美國航母半個月損失三分之二
    對各軍事強國來說,讓本國海軍擊沉美軍航母堪稱難於登天。然而,美軍曾做過總結,實戰條件下最可能擊沉本國航母的居然是其盟友日本!這是由於在演習中,日本海自新型潛艇多次穿越了反潛警戒網,成功「擊沉」了美軍航母。
  • 潛艇「海底撈」:困擾許久的問題,如何救援失事潛艇?
    這個裝置唯一一次在實戰中運用是在很久以後的1944年,這一年的10月25日,美軍潛艇「刺尾魚」號被日軍擊沉。九名艇員戴上了「Momsen lung」順利逃生,但隨後就被日軍俘虜,不過他們都在戰俘營中熬到了勝利的那一天。
  • 擊沉德國「威廉·古斯特洛夫」號郵輪 蘇聯潛艇二戰中最大的戰果
    74年前,1945年1月30日,蘇聯海軍S-13號潛艇擊沉「威廉·古斯特洛夫」號郵輪,造成人類歷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海難之一。由於當時非常混亂的管理,喪生人數從5348~9985人不等,這實在是一件悲慘的事件。
  • 盤點史上五大潛艇:單論擊沉噸位德國潛艇包攬前五
    圖為戰爭結束後,德國潛艇U-118在被繳獲後因風暴漂流至英國海灘。參考消息網10月20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0月18日發表題為《史上最好的五種潛艇》的文章,全文摘要如下:歷史上有三次大規模的潛艇戰和一次曠日持久的潛艇戰。第一次和第二次大西洋海戰是德國潛艇對陣英美護航艦隻和飛機。
  • 二戰時太平洋上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擁有25艘航母但大多數被擊沉
    1942年6月初的中途島之戰,日本「聯合艦隊」出動185艘艦艇,包括8艘航空母艦,525架戰機,美軍只有3艘航空母艦,卻出人意表以弱勝強,日軍兩天內損失4艘主力航空母艦,「聯合艦隊」從此盛極而衰,再也未能恢復元氣。1944年6月的馬裡亞納群島之戰被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的航空母艦之戰,雖然日軍仍能夠調集9艘航空母艦參戰,但此時他們面對的已經是美軍的24艘航空母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