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5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9月1日,黃渤海伏季休漁期結束,久違的野生海鮮大量上市,肥大的梭子蟹、鯧魚、刀魚、八爪魚等海鮮應有盡有,大量海鮮開始湧向日照市民的餐桌。
海鮮品種多、分量足,遊客市民忙嘗鮮
9月14日下午2點,雖然不是漁船靠岸的主要時段,只有幾艘小船正在靠岸卸貨。但張家臺碼頭依然非常繁忙,不少遊客、市民前來採購海鮮。
相比剛開海時,海鮮的種類和分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貝類、魚類、蝦類、螃蟹價格較開海前有不同程度下降。
「我們是從諸城來的,玩的差不多了準備回去,來這裡買點海鮮帶回去。」遊客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採購了蝦婆、牛舌頭魚等多種海鮮,來碼頭這裡選購主要是喜歡剛捕撈上來的貨,比較新鮮。
「我們買了蝦婆和螃蟹這些比較好做的,也買了一些魚。」已在日照工作和生活了5年的王夢楊和李敏在碼頭收穫滿滿,「開海了,海鮮比較新鮮,特意來逛逛買點嘗嘗,但還是覺得自己買貴了,下次要貨比三家再買。」
目前海鮮價格略有下降,「雙節」期間可能會上漲
「比起剛開海的時候,現在貨多了,價格自然降下來了,螃蟹也便宜了,估計過兩天過節的時候,價格能再漲漲。」張家臺碼頭的一位漁民介紹,「現在海鮮價格會根據漁船每天捕獲量的多少有所變動,但和剛開海時的供不應求比起來要好很多,所以價格整體是下降的。」
9月12上午,在滕家村市場海鮮銷售區域,記者看到,很多攤位都有螃蟹在售,市場上有不少市民遊客在挑選購買。一家經營戶告訴記者,「今年螃蟹比往年貨少,如果過段時間貨源充足,價格可能有所回落。」
據悉,開海前,主要因為南方等地缺貨,導致價格上漲,開海後,日照各個市場銷售的螃蟹以本地貨為主,這個季節的螃蟹肉質肥美,烹飪簡單,是很多市民遊客選擇贈送親朋好友嘗鮮的首選,「國慶」「中秋」雙節期間,需求的增加可能導致價格上漲。
直播帶貨、微信團購,海鮮也有新買法
受疫情影響,許多農副產品銷量不好,選擇了直播帶貨、微信團購等網絡銷售的方式。雖然現在疫情防控等級下降,但線上銷售的方式方便便捷,不少海鮮也走起了網絡銷售的路子。
「蝦婆、螃蟹、刀魚、鮁魚、鯧魚都是剛上岸的。想要的可以在直播間下單,我給你們拿著。」在張家臺碼頭上,有幾位主播一邊在介紹海鮮和碼頭周邊的情況,一邊在碼頭售貨,打包裝箱後,當天發貨。
「明天船上直卸刀魚,大量現貨,送貨上門。需要的接龍或私信。」簡單明了的說明,再配上視頻和照片,一場微信群裡的海鮮團購就這樣開始了。開海後,不少市民的微信和朋友圈都多少都收到過類似的營銷「廣告」。
「微信團購也挺好的,方便快捷,平時上班沒有空去碼頭,也不太會挑海鮮。」市民王女士對網際網路銷售海鮮的方式十分認可,但也有些市民表示不會輕易下單,「在微信團購海鮮,一般都是熟人的推薦的或者經常組織團購的,我才會下單。」
來源:黃海晨刊
全媒體記者 李珊
原標題:《開海半個月,臨近「雙節」 海鮮產量怎麼樣?價格貴不貴?》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